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小白鼠心肌发育分化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

    黄中新;王士平;

    本文报道了小白鼠胚胎至成年心肌发育分化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包括心肌形态结构的电镜观察以及8种组织化学指标的光镜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各种组织化学特征与心肌形态及机能分化有密切关系,生后2周末各种组织化学指标均接近成年水平。心肌的结构和机能分化是逐渐形成和逐步完善化的,不同发育阶段的心肌具有不同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特征,表现出心肌的发育分化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特点。本文对此特点进行了讨论。

    1983年04期 25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3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健康人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测定

    费美丽;刘鸿权;

    以乌鲁木齐市152名汉族健康人作为检查对象,用假设法、实测法和直接法求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_2)的平均值、标准差及正常值,并与国内外同类资料作了比较。通过对几型肺结核患者的A-aDO_2值的初步观察,作者认为似可将A-aDO_2值作为评价肺气体交换能力的指标之一而应用于临床。

    1983年04期 263-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休克过程肺损伤的发病学研究——Ⅰ.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抑制的意义

    王建中;郭炯;

    实验以肺系数、肺组织镜检、血气变化以及存活率为指标,比较失血性休克、网状内皮系统封闭和封闭网状内皮系统后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一般不引起肺的损伤,但在网状内皮系统抑制背景上,不仅有肺损伤发生,而且休克动物死亡率也明显增高。

    1983年04期 272-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休克过程肺损伤的发病学研究——Ⅱ.肺损伤过程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王建中;郭炯;

    本文以血小板入肺扣押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三 P试验)为指标,观察失血性休克、网状内皮系统封闭和封闭网状内皮系统后失血性体克过程中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以了解休克过程肺损伤与血小板扣押数和血凝状态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在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抑制后的失血性休克过程,方可出现肺对血小板的明显扣押和血液变为高凝状态。

    1983年04期 27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休克过程肺损伤的发病学研究——Ⅲ.肺损伤和白细胞动态变化的关系

    张建龙;郭炯;

    本实验在网状内皮系统封闭后休克过程见有循环白细胞入肝囤积,再由肝“释放”,进而入肺“扣押”。此外,还可见到肺系数增大和相应结构改变,肺系数和肺扣押呈正相关。单纯封闭过程除有白细胞入肝囤积外,别无所见。单纯失血性休克则上述变化均未见到。本文对这些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1983年04期 281-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休克过程肺损伤的发病学研究——Ⅳ.血液中有关发病学因素探讨及意义

    张建龙;郭炯;

    本实验用家兔40只,平均分为对照和实验两组,用交叉灌流的方法,研究了体液因素对循环白细胞的“肝释放”和“肺扣押”、血凝改变、肺系数及肺组织学改变等项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状内皮系统封闭后失血性休克动物的门静脉血中确有引起以上变化的发病学因子存在。本文对引起这些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1983年04期 288-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烟酰胺对家兔房室传导的影响

    金问桢;张克锦;周承明;

    以希氏束电图各间期为指标,观察烟酰胺对在位和离体兔心房室传导的影响。麻醉兔静脉注射烟酰胺(0.6g/kg)A~H间期明显缩短,St-A、H-V间期无明显变化。烟酰胺可对抗戊脉安延长A-H间期的效应,戊脉安剂量增加,烟酰胺作用减弱,甚至消失。在等效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失去作用的条件下,烟酰胺仍使心得安所延长的A-H间期明显缩短。低Ca~(++)、高Ca~(++)均致离体灌流心脏A-H间期延长。烟酰胺对抗低Ca~(++)的效应,却加重高Ca~(++)的作用。结果表明,烟酰胺可加速房室结传导,对心房、希-浦氏纤维系统的传导无明显影响;烟酰胺作用机理不同于β受体激动剂,其可能为慢通道促进剂,通过增强缓慢内向电流而发挥作用。

    1983年04期 293-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吡喹酮治疗腹部细粒棘球蚴病的研究(动物实验和101例临床观察结果)

    李俊;姚秉礼;

    用小白鼠作动物实验和对101例腹部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使用吡喹酮治疗,结果表明它对细粒棘球蚴有显著的杀灭作用。作者认为可在临床上将此药单独或结合手术应用于腹部细粒棘球蚴病的治疗。

    1983年04期 30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0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地区166例胆石病的特点——胆石成分分析和胆石形成有关因素的研究

    王海东;姚秉礼;

    本文对新疆地区166例胆石病患者进行胆石形成有关因素调查,对术中取得的胆石进行化学成分定量测定,资料说明新疆地区胆石的分布部位以胆囊结石为主(占81.3%),类型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占91.6%)。这可能和新疆的高脂饮食有关。少纤维素饮食以及肥胖可能是造成维吾尔族胆石病特点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蛔虫的核心作用和胆道细菌感染在新疆地区的胆石形成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而有别于内地省份。本文还比较了胆石成分和X线表现,指出了钙是胆石的主要无机成份,并绘出了灰分和钙之间的相关曲线和回归方程。

    1983年04期 314-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吡喹酮治疗胸内细粒棘球蚴病的观察

    赵孝源;钱中希;

    本文报告了用国产吡喹酮治疗22例胸内包虫病的临床和实验结果,旨在探讨该药对胸内包虫病的疗效问题,寻求非手术治疗的途径。实验部分采用对手术摘除的包虫标本进行分析检查的方法:一方面分别观察服药组和对照组(未服药)的原头蚴死亡率,并用这些原头蚴接种子对包虫易感的动物小白鼠腹腔内,观察继发囊肿的生长率,以此评定药物对原头蚴的作用;另一方面借助光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生发层的形态和改变,作为评定药效的参考指标。结果表明。吡喹酮具有杀伤包虫囊肿内原头蚴的作用。为此考虑,吡喹酮作为术前用药,可能对防止原头蚴手术野的污染而继发囊肿有所裨益。

    1983年04期 327-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6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贲门癌内窥镜检查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王厚峋;钱中希;

    为了探讨贲门癌特别是早期癌的内窥镜检查方法,作者应用广视野纤维胃肠镜从204例有含混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中检出贲门腺癌45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组活检阳性率为70.5%。包括食管癌在内的39例中,吸检阳性率95.2%,刷检阳性率66.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吸检法对提高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有一定的价值。贲门癌的内窥镜检查应该采用正位和返转相结合的方法,作者采用模拟实验,证明可以消灭任何盲点。本文还就贲门癌的定义及其早期诊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1983年04期 34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低镁血症(摘要)

    杨德泉;钱中希;

    <正> 镁离子为维持完整的心肌功能和结构所必需。低血镁可引起心律失常。为了进一步了解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和术后的血镁变化及预防低血镁的发生,自1981年8月至1982年2月,我们对连续27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血清镁浓度和尿镁的排泄等进行了测定,兹报道如下。

    1983年04期 349-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围神经束-束外膜-外膜修复的实验研究

    王培泽;臧人和;

    本文应用成年杂种狗6只,将12条坐骨神经简单割伤离断,其中右侧6条立即进行神经束-束外膜-外膜修复(FEER),左侧6条立即进行传统的外膜修复(TER)。修复后2个月,将受累区域之神经取材,标本固定及进行组织切片染色(HE,Weil,Masson及本文作者修订的Glees染色法)。其结果在术后功能观察、病理解剖大体标本观察及神经组织病理学观察三方面进行估价,说明FEER组比TER组优越。

    1983年04期 352-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和E玫瑰花的测定

    程玉苹;陆敏;

    为探索子宫颈鳞状上皮癌患者机体的细胞兔疫功能动态,作者进行了宫颈癌患者放疗全过程和正常妇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E玫瑰花试验的比较研究,在本文中报告了实验的结果,并讨论了宫颈癌,放疗与免疫的一些问题。

    1983年04期 361-370+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