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我院举办第一期临床流行病学讲习班

    赵福祥;

    <正> 临床流行病学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流行病学分支之一,其核心内容是“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目的在于从宏观方面加强临床科研的能力,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帮助临床医师正确地解释和引用资料。近年来,我国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相继开展了D、M、E的普及工作。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促进教学、医疗、科研质量的提高,我院于1987年6月16日至7月4日举办了第一期临床流行病学讲习班。参加学习的有本院一附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兰州部队乌鲁木齐总医院、乌市友谊

    1987年04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健康青年血清巯基(-SH)含量的探讨

    李文瑞;李萍;武贵臻;郭君;

    对211名健康青年(18~22岁)的血清-SH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103名是维族,108名是汉族。测定结果表明两族青年之间、同一性别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不同性别之间血清-SH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唯维族青年血清-SH之值略高于汉族,两族中均为男性略高于女性。故两族健康青年血清-SH含量可采用相同的正常值。测得健康青年血清-SH含量95%正常值范围为3.75±0.98mg%,略高于国内报道。

    1987年04期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甘草锌对动物胃溃疡模型疗效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

    汤传新;王士平;张洪泉;胡坚;

    我们用Wistar种大白鼠和BALB/C种小白鼠分别以醋酸法、25℃水浴法和利血平法制造胃溃疡和胃坏死灶模型,用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对甘草锌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形态学的对比观察。醋酸致胃溃疡动物模型在术后第14天时,自然修复率为20~33%,而用甘草锌连续灌胃(26mg~52mg/kg bw,Bid)12天,于第14天观察时,其修复率达60~66%,表明甘草锌确有使溃疡加快修复的作用。甘草锌能使某些细胞的核酸增多,从而增强细胞的蛋白合成能力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并能促进纤维成分和小血管增生,减轻炎症反应,在水浴应激和利血平诱发胃溃疡的实验中,表示出甘草锌有一定的抗应激和抗炎反应的作用。

    1987年04期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人食管鳞癌的进一步扫描电镜观察

    张军;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13例人食管鳞癌。自肿瘤、增生细胞及正常粘膜部位分别取样品26个、26个及13个。食管的正常粘膜、增生细胞及瘤细胞之间的表面差别非常明显。食管癌细胞在扫描电镜上的表面特征为失去正常的微嵴和细胞间嵴,形成畸形的微绒毛及细胞突起,具有很多微凹,小圆形癌细胞间无紧密的连接。

    1987年04期 24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肾胚胎瘤20例临床分析

    马光辉;王正民;聂新乾;宋鸿彬;木拉提;

    20例肾胚胎瘤患儿中18例是晚期病人。全部病人均于发现包块前一周~半年(平均50天)在各地儿科门诊以发烧为主诉就诊过,都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3例腹部包块被诊断为肝癌或脾肿大而收住儿科。作者认为,对于不明原因的经常发烧的儿童应疑及该肿瘤。B型超声波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胚胎瘤。

    1987年04期 24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肝棘球蚴病手术前后免疫水平的变化

    叶德存;姚秉礼;

    <正> 肝棘球蚴病是流行于我国西北、西南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蚴侵入人体肝脏内所致。对肝棘球蚴病的诊断、治疗有关报道很多,但对棘球蚴病病人感染阶段及治疗后体内免疫水平的变化尚未系统研究。迄今,国内尚无报道,国外报道也很少。我院从1984年开始对32例肝棘球蚴病病

    1987年04期 25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甲状旁腺瘤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刘振疆;桂大华;倪多;王振华;努尔;

    本文报道了6例良性功能性甲状旁腺瘤的外科治疗体会。其临床表现均有典型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状和体征,组织病理学表现为主细胞型,6例中有2例为异位性甲状旁腺瘤。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旁腺瘤的唯一有效方法。一旦确立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之诊断,应对双侧甲状旁腺进行仔细的手术探查,注意多发性腺瘤及异位性腺瘤之可能。本文对探查依据、手术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及手术效果的判断进行了讨论。

    1987年04期 25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防治(附9例临床分析)

    乔峻;钱中希;郭水源;杨德泉;王小南;申康;

    本文报告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9例(2.7%),治愈5例,死亡4例。文章对急性心包填塞的诊断、发生原因、探查指征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指出止血不彻底和凝血机能障碍是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本病一经确诊或有高度怀疑时,应立即手术探查,行心包腔减压。

    1987年04期 256-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骨扫描在四肢骨胳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常锦滨;

    <正> 骨扫描基于反映骨骼的功能变化,能早期发现骨骼病变,已为成骨科及肿瘤科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本文就骨扫描在四肢骨骼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资料:我院行骨扫描共43例,包括头颅、脊柱、骨盆、四肢等,其中四肢骨骼扫描13例,占30.2%。现将资料较完整的10例作一分析。方法:显象剂采用放射性核素~(113)In标

    1987年04期 259-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药“静脉炎”片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杨文光;马新民;李俊;

    <正>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若延误治疗或虽经治疗,部分病人仍可遗留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慢性溃疡形成等病症,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我院从1981年起开始采用口服自制中药“静脉炎”片对这类病人进行治疗,经临床观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1981~1985年期间资料比较完整的33例病人情况报告如下:

    1987年04期 261-262+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生儿溶血症60例分析

    刘素云;蔡霞;阿孜古力;向应迪;黄慧三;

    <正> 新生儿溶血症是新生儿早期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为防止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危害,我们对有黄疸的婴儿进行临床观察及监测,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症60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自1984年8月1日至1987年7月31日,三年中我院产科出生5016个新生儿

    1987年04期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空腹血清结合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钱兆焕;刘允德;

    <正> 目前常用的肝功能试验在特异性和敏感性上不够理想。近年来应用血清胆汁酸测定法诊断肝病的报道日益增多。肝脏病时空腹血清中胆汁酸升高,故用此法能检出轻型的肝脏疾病。我们对正常健康人及肝胆疾病患者共278例进行了空腹血清结合胆酸测定,现报道如下。

    1987年04期 26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老年女性生殖道厌氧菌调查

    郑华荣;李萍;

    <正> 女性生殖道是由多种厌氧菌、需氧菌和其他微生物菌丛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这系统中厌氧菌的数量占绝对优势,约是需氧菌的10倍。但是要对任何一种微生物数量提供一个明确的数字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Doderlein的早期报道认为,厌氧菌在女性生殖道局部起保护作用,能防止较弱毒株的

    1987年04期 268-270+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518例孕妇、产妇弓形体感染的初步调查

    瞿执柔;刘素云;郑美玉;

    <正>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人类先天性畸形和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对本病的研究甚多,国内自1956年以来也有少数病例报告和调查,但尚未见到新疆地区有关本病的研究报告。为了探索本地区是否存在弓形体感染及其对胎儿的威胁,我们自1986年2月至6月对518例孕妇、产妇及3例儿科病人进行了弓形体感染的初步血清检查,现报告如下。

    1987年04期 27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吐鲁番市1984年两个乡维吾尔族妇女生育状况调查分析

    程光辉;姜明;

    <正> 人口增长的速度和规模,直接受婚姻和生育状况的影响。为了解当地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妇女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之前的生育状况及其生育水平;了解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以及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对生育的影响,为分析今后人口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吐鲁番市维族育龄妇女(系指15~49岁妇女而言)进行了有关婚姻和生育状况的专题调查,共调查了10026名育龄妇女,其中已婚者占73.55%。现将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状况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葡萄乡和牙尔区1984年出生率为34.23

    1987年04期 27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起始表现的Ph~1阴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文献复习并附一例报告)

    张吉仙;温丙昭;李玲;韩璐;

    <正>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都是常见的白血病。CML以Ph~1阳性为多见,且多数表现为一个较长的慢性期,然后进入急变期(终末期),以ALL为起始的Ph~1阴性的CML较为罕见。我院于1985年收治一例女性患者,现报告如下。

    1987年04期 276-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四例报告

    温丙昭;张吉仙;张缙鸾;刘开彦;哈力旦;古力扎尔;高明;李玲;苏茂昆;许素玲;罗自然;刘惠宣;向应迪;

    <正>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是当代器官移植的新成就,是可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但因免疫学等问题,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同基因(同卵孪生子)骨髓移植,虽然不存在免疫学问题,但可作为供者选择的机率极少。我院从1982年12月开始已成功地移植了5例,并全部存活至今,现将随访时间较长的前4例简报如下。例1女性,18岁。于1983年10月患病,

    1987年04期 27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白色葡萄球菌性脓毒败血症一例报告

    陶世文;

    <正> 患儿男,12岁,维吾尔族。患儿素健,入院前6天无明显诱因双下肢肌肉疼痛,且逐日加重.3天后因剧痛致下肢活动受限,并开始发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以上,持续不退。此时躯干及双下肢出现较多出血性皮疹及散在脓疱疹,经治无效,病情加重而转入我院。入院时体温40℃,血压70/50mmHg,

    1987年04期 279-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罕见畸胎并妊娠期特发性黄疸一例报告

    吕荣福;

    <正> 围内曾有4篇共26例联胎畸形的报道,均未见有合并黄疸的记载,我院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0岁,维吾尔族,孕妇。生育史:孕3产2,两孩健康。末次月经1979年7月20日。此次孕近4个月时出现皮肤搔痒,并逐日加重,至全身奇痒难眠。2周后眼黄,尿呈茶色,大便正常,食欲略减退。病初曾发烧1~2天,于12月11日以妊娠5月

    1987年04期 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颈动脉壁包虫囊肿一例报告

    刘振疆;桂大华;

    <正> 患者男性,13岁。于1978年4月18日入院。患儿于一年前无意中发现右颈部有一约乒乓球大小肿块,无痛。半年来逐渐长大,伴右肩、上肢轻度麻木及凉感。一月前被人轻微撞击后,肿物迅速增大,并伴出现肿物区,右肩颈部阵发性刀割样疼痛。专科检查:右上肢血压不能测出,桡动脉搏动微弱,左上肢血压110/80mmHg,右

    1987年04期 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岛状臀大肌肌皮瓣转位修复骶部褥疮一例

    沈宁江;米吉提;

    <正> 患者男,46岁,农工。1986年7月18日因汽车翻车致胸腰段骨折脱位、完全性截瘫,合并褥疮。骶部褥疮呈圆形,直径9cm,褥疮基底向周边潜行0.5cm,骶骨外露,用高渗盐水湿敷三天后行岛状肌皮瓣转位修复术。先从瘢痕与正常皮肤交界处开始,将瘢痕、窦道、潜行的褥疮基底、感染

    1987年04期 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药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颈椎病58例近期疗效观察

    付国华;

    <正> 我们采用中药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颈椎病58例,疗效较满意,现简介如下。一般资料:男36人,女22人,年龄>40岁者50人,<40岁者8人,均为我院骨科确诊的患者。治疗方法:在颈后骨质增生部位,外敷用陈醋、黄酒浸泡的糊状中药后,用苏联产的功率500W、波长4μm的远红外线治疗灯,行局部照射,照距以有温热舒适感为宜,一般为70cm左右,一天一次,每次30min,

    1987年04期 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略论正态性检验

    施济民;邬正赉;

    <正> 原始资料是否正态,是应用某些统计方法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正常值范围的确定、t检验、方差分析等)。所以确定变量分布是否属于正态,在应用统计学中是一个重要问题。从分组适宜的频数表上看,大致上可以知道频数分布的形态。频数集中在小值一端,大值一边拖了一个长尾,这是正偏态;频数集中在大值一端,小值一边拖了一个长

    1987年04期 285-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李牧尧;马梅荪;

    <正> 在当今的医学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离体培养的哺乳类动物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为此,我们选择了一种与中国仓鼠同科同属,而且在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方面都颇为相似的一种野生动物——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来建立能够长期培养的细胞系,经实验后一支由雄性成鼠腹膜建立的成纤维细胞系(命名为GH12A)获得成功。本文报告该细胞系的建立过程及对部分生物

    1987年04期 29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双随体双着丝粒额外小染色体及家族性22pss变型之细胞遗传学研究

    王应雄;马梅荪;

    <正> 已有许多关于额外小染色体(E.S.C)的报道。Steinbach将人类中发现的双随体双着丝粒额外小染色体分为AI、AII、和AIII类。我们在疑有染色体异常患儿的细胞遗传学调查中发现一名8岁女患儿携带一条新生的额外小染色体,并在随后的家系调查中又发现家庭某些成员带有22pss变型,现对此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

    1987年04期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白鼠睾丸发育分化的组织化学观察

    周明;王士平;

    <正> 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BALB/C小鼠的睾丸从胚胎至生后各阶段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是:(1)核糖核酸以胚胎时的生殖母细胞含量最多,生后以发育早期的生精细胞(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含量较多,而晚期接近成熟的生精细胞(精子细胞、精子)含量较少;支持细胞在生后RNA含量渐多。说明

    1987年04期 293-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白鼠睾丸发育分化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周明;王士平;

    <正> 不同的动物精子发生的时间不同。小白鼠性情温顺,好饲养,生殖周期短,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在关于棉酚的抗生精作用及其毒、副作用的研究方面,更加广泛的采用小白鼠作实验。本实验对BALB/C小鼠睾丸,从胚胎至生后进行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连续观察,为男性生殖理论及抗生精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1.组织学观察:胚胎13天时小鼠睾丸雏

    1987年04期 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烟酰胺对家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王洪占;王岱运;周承明;张克锦;

    <正> 四十年代Calder报道了烟酰胺(N_(ic))的正性肌力作用。近几年国内发现N_(ic)能缓解戊脉安(V_(er))、硫酸镁和哇巴因所致实验室房室传导阻滞,并可对抗V_(er),硫酸镁及硫酸锰所致心率减慢。对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显著效果,能明显缩短兔心希氏束电图的A-H间期,提示N_(ic)能增强窦房结功能。本文应用细胞微电极技术,直接观察N_(ic)对离体兔心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影

    1987年04期 295-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烟酰胺对豚鼠窦房结细胞及部分除极乳头状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王岱远;王洪占;周承明;张克锦;

    <正> 本实验室曾根据烟酰胺(N_c)具有强心、改善维拉帕米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的作用,提示N_c可能为一慢通道激活剂。最近,在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AP)的实验中,发现N_c在加速AP的4相自发除极(SP_4)的同时,并不增加AP的0相除极速率(V)。表明窦房结细胞AP之0相与4相对N_(ic)的反应有差异。为此,本文应用豚鼠窦房结、乳头状肌标本进

    1987年04期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甲氰咪胍的免疫调节作用

    孙兵;李观海;刘发;

    <正> 作者观察了甲氰咪胍(Cimetidine;CMD)和呋喃硝胺(Ranitidine;RND)对正常小鼠和荷Lewis肺癌C57BL/6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MD10、70mg/kg ip或SC给药,能明显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5)和脾细胞特异性玫瑰花形成(p<0.01);增强羊红细胞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p<0.05);提高溶血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p<0.05);

    1987年04期 297-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老年人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老年人心电图minnesota编码分析

    张建义;何秉贤;

    <正> 心电图是一项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对老年人的心电图还研究得很少,研究和分析的方法也不统一,对老年人心电图改变的意义和诊断标准也无统一意见。Minnesota心电图编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作为心脏病流行病学的诊断方法。本编码采用严格统一标准,因而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料有了可比性,同时也便于开展国际间的协作研究。此编码国外已广泛采用,国内这方

    1987年04期 299-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去氢骆驼蓬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边棣;李观海;张洪泉;

    <正> 去氢骆驼蓬碱是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种子中提出的一种生物碱,我们研究了去氢骆驼蓬碱的免疫药理作用,简报如下。在整体实验中,我们所用去氢骆驼蓬碱的剂量分别为16mg/kg bw、25mg/kg bw,小鼠皮下给药,给药时间7天。研究结果表明:去氢骆驼蓬碱可使小鼠胸腺、脾重量减轻;小鼠免疫特异性玫瑰花形成细胞、空斑形成细胞和溶血素的形成也减少,p<0.01。

    1987年04期 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硝苯苄胺啶(YC-93)-钾停跳液保护心肌的实验观察

    王小南;郦志军;钱中希;郭水源;

    <正> 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钙阻断剂是近年所研究的心肌保护方法之一。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钙阻断剂对加强钾停跳液的保护效果,减轻“复灌期损伤”(即“再灌注损伤”)有所裨益。本实验应用新型钙阻断剂硝苯苄胺啶(YC-93),采用在体循环灌流离体兔心模

    1987年04期 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前后血清游离脂肪酸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的监测——用GIK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

    温剑虎;钱中希;乔峻;

    <正> 作者监测3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于术前及术后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MB CPK)的水平。分别于术前、麻醉后、术毕、术后6h、12h、24h、72h时测定FFA值的变化和MBCPK的释放量。正常对照组是31名健康志愿者(FFA:337±119.1μEq/L),其中13名测定了MB CPK(0.5±1.2 IU/L,回收率为96%)。

    1987年04期 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氧合血心麻痹液对缺血后复灌期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

    郦志军;王小南;钱中希;王文绍;

    <正> 近年来一些实验表明,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恢复动脉血流灌注后的早期,而适当降低早期的灌注压力,螯合一定量离子钙浓度、提高渗透压、增加pH和添加L-谷氨酸则有利于缺血后心功能的恢复和ATP含量的补偿。作者利用在体循环灌注离体兔心模型,在缺血后心肌的复灌早期

    1987年04期 303-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应用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诊断人体包虫病

    沈展卿;钱中希;刘瑞霖;

    <正> 包虫病广泛流行于我国西北各省。目前在其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急需简便、快速有效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本文应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进行对人体包虫病的诊断研究,同时行常规ELISA法对比,结果如下。

    1987年04期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吡喹酮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探讨 Ⅰ药物在肝、肺包虫囊内的浓度

    陈刚;钱中希;刘瑞霖;

    <正> 人体包虫病至今仍主要依靠手术治疗,但有时难以取得满意疗效,甚至还可增加包虫囊肿的播散,故亟待寻求治疗包虫病的有效药物。近年来某些文献报道吡喹酮治疗包虫病取得一定疗效,但实验结果常有所不同,对此尚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了了解药物能否进入包虫囊内以及囊内药物浓度高低与疗效有否密切关系,我们结合手术前用药的机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国内外首次检测了服用吡喹酮的患者体内

    1987年04期 306-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吡喹酮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探讨 Ⅱ、药物对细粒球蚴超微结构的影响

    陈刚;钱中希;刘瑞霖;

    <正> 目前国内外对吡喹酮治疗包虫病的研究尚少,且对其疗效存在争议。现已证明,在口服吡喹酮治疗人体肝、肺包虫病时,药物确能进入包虫囊内,但其浓度很低。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上述25例术前服用吡喹酮治疗的肝、肺包虫病患者,于手术时取其体内棘球蚴进行电镜观察,研究药物对包虫囊肿生发层和原头蚴体表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原头蚴活力及死亡率;另设未服药组作为对照(肺包虫24例,肝包虫

    1987年04期 30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胆石症患者胆汁酯类成份观察

    王云海;姚秉礼;

    <正> 胆结石成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胆汁成份的病理性改变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测定了70份胆石症患者胆囊胆汁酯类成份,与24份正常胆囊胆汁比较,以探讨胆汁酯类成份与结石形成间的关系,同时比较维吾尔族与汉族间胆汁成份的异同。本组胆汁样品通过手术穿刺胆囊采取。胆石症患者70例,均为择期行胆囊切除术

    1987年04期 309+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砷和氟急慢性联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姚华;王国荃;

    <正> 国内外关于砷和氟同其他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已有所研究,但对砷与氟这两种元素的相互作用研究不多,目前只有一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初步认为二者无协同作用存在。新疆奎屯地区居民的饮用水源中存在高砷或高氟,导致了当地居民出现慢性地方性砷中毒或氟中毒。有些水源中,砷和氟两种元素都超过国家所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砷

    1987年04期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饮用高砷井水对末梢微循环的影响——雷诺氏症象的初步研究

    胡宇;王国荃;洪秀芳;华泽惠;

    <正> 国内外对慢性砷中毒虽有许多研究,但对砷在末梢微循环的影响尚无专题调查。作者于1986年第一季度对新疆奎屯地区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引起砷中毒主要是由于饮水含砷量高达0.58mg/L)及其附近饮水含砷量正常(即<0.04mg/L)的对照区的部分居民,抽样检查了雷诺氏症象患病情况。经调查,病区居民124人中有43人确诊患有雷诺氏症象,检出率为34.67%,明显高于对照区(4/136,占2.94%),p<0.05。

    1987年04期 31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HbF乌鲁木齐[G_γI22(B4)Asp→Gly]和HbF新疆[A_γT25(B7)Gly→Arg] 两种新的胎儿血红蛋白变异体及其结构分析

    胡怀钰;马梅荪;

    <正> 在乌鲁木齐市进行的一次脐带血普查中,发现两种新的慢速胎儿血红蛋白变异体——HbF乌鲁木齐和HbF新疆。 HbF乌鲁木齐的先证者为一健康维吾尔族女性新生儿。脐带血溶液的分析结果是:变异体含量21.5%;抗碱Hb含量73.0%;醋纤薄膜电泳(pH8.6)显示变异体区带位于Hb A2和Hb D组之间;热不稳定Hb含量3.2%,说明变异体是稳定的。先证者为G6PD缺乏病的纯合子,高铁Hb还原率6.9

    1987年04期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学院学报》1987年第10卷总目录

    <正>~~

    1987年04期 313-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