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氟化钠急性中毒对小白鼠肠系膜微血管的影响

    刘漪;费美丽;张莹;

    本实验观察了氟化钠(NaF)急性中毒的小白鼠肠系膜微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收缩反应性改变。结果发现:染毒0.5h动物的细动脉和细静脉对1‰及1%浓度的NE的收缩反应性无显著改变。染毒1.5~60h动物的这二类微血管对这二种浓度的NE仍有明显的收缩反应性,但均低于正常。同时,这种降低了的收缩反应性也随微血管种类及NE浓度而不同。

    1989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小板中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活力研究

    王丽容;张玉林;李萍;周玉英;沈望珍;张缙鸾;

    本文测定了34例维吾尔族正常成人血小板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其结果是:乳酸脱氢酶总活力为63.0±16.9单位/10~(10)血小板,其同工酶谱顺序为LDH_3LDH_2>LDH_4>LDH_1>LDH_5,H/M比值为56/44。同时还测定了7例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谱。

    1989年02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正常成人和汉族白血病患者粒细胞LDH活性及其同工酶测定

    李萍;张玉林;王丽容;周玉英;沈望珍;张缙鸾;

    本文测定了26名维吾尔族正常成人及25名汉族正常成人血液中粒细胞的LDH总活力及其同工酶。其结果是:维吾尔族LDH总活力为2224.8±1232.0单位/10~(10)细胞,汉族LDH总活力为2949.3±1062.7单位/10~(10)细胞,两民族间无显著差异。其同工酶谱顺序为维吾尔族LDH_3>LDH_2>LDH_4>LDH_1>LDH_5>,而汉族为LDH_3>LDH_2>LDH_1>LDH_4>LDH_5。同时,我们还测定了11例汉族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血液中粒细胞的LDH及其同工酶谱,与正常人比较有很大不同。

    1989年02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影响因素探讨

    张彤;陆克昭;姜国枢;顾丹今;秦飞;

    本文讨论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MV IgM抗体各种影响因素,并引入正交试验方法。我们评价抗原和酶标板的预处理、封板液、包被时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顺序和程度。结果表明:预处理和封板步骤在酶标试验中非常重要。用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条件确定抗晾最佳包被浓度较常规方法更快速,准确。

    1989年02期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反相HPLC同时测定人血清视黄醇、α-与γ-生育酚及-β胡萝卜素

    王静雄;张月明;陈坚;

    本文采用国产NucleosilC_(18)层析柱与岛津产其它部件组成HPLC系统,通过内标法(以国产α-醋酸生育酚为内标)测定人血清视黄醇、α-生育酚、γ-生育酚及β-胡萝卜素含量。血清100μl经正己烷提取,氮气挥干,溶于100μl流动相(甲醇:乙腈:氯仿为25:60:15),进样50μl,以1.5ml/min速度洗脱,一次完全洗脱需13min。根据待测组份与内标峰面积比定量。视黄醇、α-生育酚、γ-生育酚及β-胡萝卜素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是0.05、2.06、0.10及0.16μg/ml血清;梯度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是93.83±3.05%,101.51±4.52%,96.42±1.28%及99.11±6.31%。日内变异系数小于4%,日间小于5%。本法已用于实验及人群研究中上述维生素的测定。

    1989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维吾尔族人体身高遗传度的首次研究

    李珍;徐秦;王槐鸿;

    本文是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体身高遗传度的首次研究,通过对新疆319名青年的调查分析测得维吾尔族人体身高的点估计值为48.72%;并通过多元回归法分析得知在新疆环境因素中地区的差异对身高无显著影响。

    1989年02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一例结膜囊结石的实验室分析报告

    梁文瑛;潘秀琴;

    <正> 关于眼内结石国内外尚有报道,但眼内结石实验室分析报告较为少见。我科于1987年11月收到1份由眼科送来的“眼部排出物”的标本。患者为10岁女性,以眼感不适在我院门诊眼科就诊,当即由眼科大夫从病人左眼下睑结膜囊处一次性陆续取出大小排出物33块。我们将此排出物作为结石标本处理,现将实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结石近肤色,大小不等,多形态,总重

    1989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合并再障和溶血

    翟琦;孙惠敏;希尔娜衣;包永星;周宜男;刘文杰;

    本文报告一例急性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合并致死性再障和溶血,属自身免疫因素所致。作者认为肝超微结构显示淋巴细胞和肝细胞有密切接触,提示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引起的肝损害是免疫反应引起。

    1989年02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HNANB(E))临床研究

    翟琦;希尔娜衣;多里坤;周宜男;

    本文报告新疆洛浦县山普拉乡1987年2~5月间,收治急性肝炎180例,经血清免疫学检测,以排除诊断法确诊HNANB(E)156/180(86.7%),甲型肝炎10/180(5.5%),乙型肝炎14/180(7.8%)。作者分析了HNANB(E)的临床特征,并报告少数几例活检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

    1989年02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垂直传播

    孙惠敏;翟琦;周宜男;

    <正> 病毒性肝炎经胎盘所致胎儿宫内感染,在乙型肝炎已成定论,甲型和HNANB(E)则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介绍一例经病理证实的HNANB(E)的胎儿宫内感染。患者,女,35岁,维吾尔族。于1987年11日12日以急性黄疸型肝炎合并妊娠8个月住墨玉县医院。在外病史3天,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有黄疸。查体:营养情况差,贫血貌,中度黄疸,肝浊音界存在,肋下未扪

    1989年02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长管骨骨干结核二例

    王孝先;

    <正> 例1 女性,25岁,汉族,工人。1981年8月发生胃部不适、腹泻及发烧数日,治疗2日后低烧未愈。继而出现乏力、夜间多汗,但可坚持工作。应用中西药物后效果均不佳。10月份出现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痛。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炎症”。11月初右小腿下部发生肿胀,皮微红发热,局部跳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X线拍片为阴性。局部骨穿结果为“网织细胞增生”。于1981

    1989年02期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静咏注射泛影葡胺后发生脑梗塞二例报告

    胡平;翁建英;

    <正> 注射造影剂后发生脑梗塞多出现在动脉造影的病人。我院有2例病人在静脉注射60%泛影葡胺(meglucamine ldiatrizoate)后发生了脑梗塞,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 男性,51岁,乌孜别克族,干部。因头痛、右上肢麻木于1985年5月20日来我院就诊。当日做脑CT检查,因病灶显示欠佳做增强扫描。在静脉注射泛影葡胺1h后,病人感到发冷、胸闷、心慌、恶心、头痛,尔后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并呕吐1

    1989年02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房室管畸形的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

    郭水源;

    我院自1981年12月至1988年3月共收治房室管畸形11例,其中10例Ⅱ型,1例Ⅲ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2~36岁,平均19.3岁。全组经手术治疗康复。随访6个月至1年,治疗效果满意。

    1989年02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腰椎间盘真空征—罕见的腰椎间盘退变的CT影像表现

    王兵;欧阳甲;路继科;沈宁江;韩开南;洪润寰;姚士生;金道准;

    本文报道6例腰椎间盘真空征病例,并综述文献,提出真空症可能发生的机理及演变过程,认为腰椎间盘真空征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有力佐征。

    1989年02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包虫病局部化疗药物的筛选试验观察

    温浩;姚秉礼;邹培范;丁兆勋;

    本文对14种中西药物杀灭包虫原头蚴效用进行了试验观察,药物作用时间分别为5、10、15、20min。结果表明,较为理想的化疗药物依次为氯化钠(20%)、冰醋酸(0.125%)+氯化钠(10%)及乙醇(70%),双水(3%)和醛甲(4%)仍具药效,中药在短期内效用不佳。同时提出药物对原头蚴损伤程度的分级标准。

    1989年02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丙硫咪唑对小鼠细粒棘球蚴作用的观察

    温浩;姚秉礼;邹培范;丁兆勋;

    给已发育成细粒棘球蚴100d的C_(57)BL/6J小鼠经口灌注丙硫咪唑悬液每日200mg/kg,用药8周后解剖观察。用药组小鼠体内细粒棘球蚴的最大直径和总重量均小于对照组,用药组生发组织和角质层病理损伤程度及数量均大于对照组。另给NIH小鼠腹腔接种原头蚴后第三天同法给药4周,可明显降低小鼠对细粒棘球蚴的感染率。实验结果表明丙硫咪唑可抑制细粒棘球蚴发育生长,破坏生发层组织和角质层结构,并且具有预防原头蚴再发育成囊的作用。

    1989年02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可控性回肠膀胱术二例报告

    王正民;宋鸿彬;聂新乾;

    <正> 全膀胱切除术后,回肠膀胱术是最常用的尿路改道手术。但作为永久性尿液转流的方法仍不够理想,所存在的缺点是易发生输尿管返流,造成逆行尿路感染以及代膀胱的容量低,不能自控,长期佩带集尿袋引起造瘘口皮肤的合并症,因此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生活要求。多年来,许多泌尿外科医生在废弃尿

    1989年02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宫颈鳞癌放疗中超微结构变化的动态观察

    王月珠;徐英;周宜男;金兰新;马旭东;

    作者采集了7例宫颈鳞癌放射治疗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末的宫颈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辐射所致癌组织变化有二方面:(1)癌细胞的损伤,最主要是核染色质的损伤;(2)间质反应,突出表现为胶原纤维的增生。变化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照射剂量及疗程的进展呈正相关。7例鳞癌对电离辐射敏感性均好,1例宫颈腺癌作对照,其敏感性较差。

    1989年02期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22例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情况的分析

    许少华;张威;

    <正> 使用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在我国广泛应用已达三十年之久,对其疗效已有不少总结。随着宫内节育器放置年限的延长,置环妇女进入绝经期者日益增多。对绝经期的妇女节育器的处理也陆续有总结报告发表。我院自1984年2月~1988年2月因绝经而取环者累计已达222例,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989年02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水囊扩宫66例临床观察

    胡素琴;农晓玲;马桂华;

    <正> 根据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羊膜腔内引产在妊娠16~24周为宜,而以孕20周以上排出胎儿时间最短,12~15周排出时间最长。妊娠12~14周的中期人工流产目前一般采取钳刮术,而钳刮术中如何防止感染、出血、损伤(子宫穿孔)及羊水栓塞等并发症是个重要的问题。既往我们遇到孕12~14周之间要求人工流产者均嘱其孕16周以后再来院行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或腔外引产。为了方

    1989年02期 13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子宫内膜息肉及多发生宫颈息肉合并P—J氏综合征一例报告

    袁秀莲;蒋百厚;

    <正> 黑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首先由Peutz于1921年详细记述了这一病症,继之由Jeghers于1949年叙述,故又称Peutz-Jeghers综合征(P-J氏综合征)。我院今年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1岁,住院号160588。因接触性出血两年于1986年9月13日入院。患者曾先后两次在当地医院宫颈取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息肉。该患者自幼出现口唇黑色素

    1989年02期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生殖道结核

    李秀凤;

    疑有女性生殖道结核,主要依据组织学及细菌学检查确诊。对女性生殖道结核子宫输卵管造影有它特征性表现可作为一种诊断方法。结核的诊断根据是:(1)输卵管外形僵硬变直远端局部扩张呈囊状;(2)输卵管不规则,毛糙,有瘘管、龛影、内腔有充盈缺损;(3)子宫腔变小,外形毛糙不规则或瘘管形成;(4)卵巢、输卵管或盆腔有钙化。本文对生殖道结核和不孕症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1989年02期 136-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学院一附院243名中年知识分子健康情况的调查报告

    姚兰;王吉爱;

    <正> 为了了解我院在职中年知识分子健康情况,我们于1987年对243名中年知识分子进行了体检和健康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受检者243人,其中男性68人,女性175人。年龄45~55岁。对受检者均进行了血尿常规、血脂分析、肝功、胸透、心电图及妇科细胞学等检查。根据情况对部分人进行了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摄片、B超、心电向量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1989年02期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