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万龙;徐江波;孙俊刚;周文正;赵喜滨;王浩;袁宏;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大鼠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杀灭效果,探讨IMRT对骨细粒棘球蚴病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双股骨骨细粒棘球蚴病大鼠30只,对30只大鼠左侧骨细粒棘球蚴病区给予总剂量为40Gy的IMRT放疗,于放疗结束3d后,取鼠左、右侧股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行伊红染色,检测原头节死亡率;采用酶化学染色法检测原头节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变化,观察IMRT对大鼠骨细粒棘球蚴的治疗效果。结果 IMRT作用3d后,原头节伊红染色结果可观察到,经IMRT治疗的大鼠左侧股骨的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整体结构消失,出现深蓝色着色,原头节死亡率为(51.22±19.34)%,远高于未经IMRT治疗的右侧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死亡率(3.55±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头节的琥珀酸脱氢酶(SDH)检测发现,经IMRT治疗的大鼠左侧股骨的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右侧明显减弱,且左侧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琥珀酸脱氢酶SDH产物的平均光密度数值为(0.719 3±0.114 5),远大于右侧的(0.101 5±0.03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可促进鼠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而实现的。
2014年07期 v.37 817-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徐江波;孙俊刚;袁宏;周文正;赵喜滨;王浩;徐万龙;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鼠骨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骨棘球蚴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细粒棘球蚴病大鼠,将骨细粒棘球蚴内囊中的生发细胞进行分离,并进行体外培养,将体外培养成功的骨细粒棘球蚴的生发细胞分为IMRT放疗组及空白对照组。IMRT放疗组给予总剂量为40Gy的IMRT放疗,空白对照组只给予假照射作为阴性对照。于放疗结束24h后,采用MTT法检测IMRT对骨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IMRT对骨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IMRT对鼠骨细粒棘球蚴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IMRT作用24h后,MTT法检测结果可观察到,IMRT放疗组的骨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吸光度(OD值=0.213±0.070),远低于空白对照组的(0.792±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明显的增殖抑制现象;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可观察到IMRT治疗组的骨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呈致密浓染的强蓝色荧光,存在明显的核固缩、染色质凝集等细胞凋亡现象,而空白对照组未出现。结论 IMRT对骨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生发细胞凋亡。
2014年07期 v.37 82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樊勤学;徐江波;袁宏;周文正;孙俊刚;赵喜滨;王浩;徐万龙;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新疆大鼠继发性骨棘球蚴的杀灭效果,探讨IMRT对骨棘球蚴病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股骨继发性棘球蚴病大鼠50只,对50只大鼠左侧股骨棘球蚴病区给予剂量40Gy的IMRT放疗,于放疗1w后活杀取材,取大鼠左、右股骨棘球蚴包囊后行电镜观察,应用RT-PCR法定量检测骨棘球蚴包囊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IMRT作用1w后,电镜下均可观察到接受IMRT治疗的大鼠左侧股骨的骨棘球蚴包囊存在明显的放射损伤,而右侧未出现;RT-PCR法检测发现接受IMRT治疗的大鼠左侧股骨的骨棘球蚴包囊的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大量表达,RQ值为(67.39±17.35),而右侧则极少量表达,RQ值为(1.43±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可促进新疆大鼠继发性骨棘球蚴包囊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而实现的。
2014年07期 v.37 824-826+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徐万龙;徐江波;孙俊刚;周文正;赵喜滨;王浩;袁宏;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鼠继发性骨棘球蚴的杀灭效果及周围神经的损伤,探讨IMRT对骨棘球蚴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股骨继发性棘球蚴病大鼠50只,对50只大鼠股骨棘球蚴病区给予剂量40Gy的IMRT放疗,于放疗1w后活杀取材,取大鼠股骨棘球蚴包囊,应用Western blot法定量检测骨棘球蚴包囊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取相同部位、相同位置的坐骨神经,行HE染色、电镜观察坐骨神经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IMRT作用1w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到大鼠股骨棘球蚴包囊的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大量表达,坐骨神经神经元结构正常,未受到放射线损伤。结论 IMRT对鼠继发性骨棘球蚴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有很高的安全性。
2014年07期 v.37 827-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徐万龙;袁宏;
<正>包虫病(Hydatid disease)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多房棘球绦虫(E.oligarthrus)、寡节棘球绦虫(E.oligarthrus Diesing)和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 Rausch&Bernstein)的幼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慢性寄生虫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包虫病在各大洲都有发生,遍及100多个国家,
2014年07期 v.37 830-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布来提·麦麦提艾力;哈德提·别克米托夫;哈力木拉提·木尔提扎;艾力·塞丁;西尔扎提·苏来曼;夏米西努尔·伊力克;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启动子高甲基化抑癌基因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甲状腺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共46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2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17例。经提取DNA,设计并合成BSP引物,PCR扩增,采用亚硫酸氢盐法克隆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和Sequenom Mass ARRAY甲基化DNA定量分析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TIMP3基因启动子CpG片段的甲基化水平。结果亚硫酸盐修饰测序结果显示TIMP3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高甲基化克隆百分比为70%,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0%(P<0.05)。TIMP3基因启动子区5个CpG位点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甲基化有呈较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异性。Sequenom Mass ARRAY提供的单一CpG位点甲基化定量数据显示TIMP3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甲基化率均值(0.28)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甲基化率均值(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3基因启动子3个CpG位点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均值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P3基因CpG-16及CpG-17位点可能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关键位点,有望成为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2014年07期 v.37 841-845+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继轩;陈艳;苏德奇;乔佩环;张林媛;余再;唐仕川;马龙;常兵;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氧化铝颗粒对Wistar大鼠肺部的急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纳米氧化铝悬液低、中、高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4组,每组12只,制备纳米氧化铝悬液,按14、70和350mg/kg剂量分别进行单次气管滴注。染毒后3d和28d取肺部灌洗液(BALF)和肺部组织,检测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分类及氧化应激指标,并观察肺部病理变化。结果 (1)染毒后3d,中、高剂量组BALF中的总蛋白(TP)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剂量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P<0.05);染毒后28d,中、高剂量组BALF中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P<0.05);各染毒组中,总蛋白(TP)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P<0.05)。(2)染毒后3d,中、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均有明显增加(P<0.05)。染毒后28d,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所占的比例仍高于生理盐水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染毒后3d,中、高剂量组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中、高剂量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染毒后28d,高剂量组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染毒后3、28d均无差异;高剂量组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染毒后3、28d均明显降低(P<0.05)。(4)各染毒组中小鼠肺组织均出现明显的炎症改变,肺泡毛细血管扩张,支气管细胞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肺泡腔受压,有纤维素的渗出,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并随剂量的增加改变明显加重。结论纳米氧化铝可引起肺部急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
2014年07期 v.37 846-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龙永其;阳新华;谌磊;杨罗艳;欧阳曙光;刘劲戈;刘文进;
目的探讨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对Src蛋白及其下游信号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处理后的人膀胱癌细胞T24各浓度组(0、0.2、1.0、5.0μmol/mL组)的c-Src、p38MAPK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检测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处理后T24细胞内的c-Src蛋白磷酸化类型与非磷酸化类型的表达情况。结果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处理有下调后的人膀胱癌细胞T24各浓度组的c-Src mRNA的表达下调;p38基因的表达呈逐渐下调趋势。处理后T24细胞内c-Src基因在蛋白表达水平上其磷酸化类型随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浓度的增高表达逐渐下降,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可能通过竞争Src蛋白磷酸化位点,使其不能激活,导致下游的细胞传导途径失活使得T24细胞增殖得到抑制,认为Src蛋白具有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的可能性。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可能可以通过阻止Src蛋白激活影响其下游的Ras/Raf/MEK/MAPK(ERK1/2或p38)通路和ERK1/2和p38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下调p38表达不仅直接和间接地诱导T24细胞凋亡,而且可以阻止或减少T24细胞的迁移、扩散和穿膜侵袭的发生。
2014年07期 v.37 853-856+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明;李建光;王东东;丁文欢;周晓英;
目的建立牛至中迷迭香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牛至中迷迭香酸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5%乙酸水(38∶6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30nm,柱温25℃。结果迷迭香酸峰面积与进样量在0.332 1~1.660 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为1.09%(n=6)。10个产地的牛至中迷迭香酸含量为8.13~15.74mg/g。结论 HPLC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牛至中迷迭香酸含量的测定。
2014年07期 v.37 857-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辛禄德;李强;王建玲;劳斐;田树革;
目的建立洋甘菊中砷含量的原子荧光光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通过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洋甘菊中砷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砷在0~10.0μg/L(r=0.999 3)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1%,RSD=2.59%(n=6)。结论该测量方法简便、稳定、危害小、灵敏度高。
2014年07期 v.37 860-861+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韩荣;田兰;吴迪;吴桂荣;
目的建立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用调和油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聚乙二醇-20000(PEG-20M)高效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和氢焰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N2,流速30mL/min,柱温控制采用程序升温,分流比为90∶1。结果α-亚麻酸检测浓度在0.183 8~3.676 0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1.29%,n=3)。亚油酸检测浓度在0.199 7~3.598 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2.66%,n=3)。红花油与胡麻油的比例为1∶1时,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是39.28%和43.48%;红花油与胡麻油比例为1∶3时,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是17.76%和71.55%;红花油与胡麻油比例为7∶1时,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是76.55%和8.93%。结论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可适用于食用调和油中α-亚麻酸及亚油酸含量的测定。
2014年07期 v.37 862-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3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田兄玲;刘丛学;张黎敏;姜涛;张德清;王俭;
目的建立脑泡状棘球蚴病新西兰大白兔模型。方法采用颅骨穿刺直视下于前囟正后方2.5cm、矢状缝偏右0.5cm处,经斜向前外侧分别进针约1cm及0.3~0.5cm,注入每mL含(5~10)×103个泡状棘球蚴原头节混悬液,建立A、B组动物模型,并分别行MRI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经颅骨穿刺法脑内不同深度接种的2种途径接种泡状棘球蚴原头节,A组接种成功率为26.32%,B组接种成功率为5.56%;建模成功的实验动物磁共振检查表现为结节样、环状强化病灶;病理检查病灶为单发,HE染色后证实为脑泡状棘球蚴病。结论通过颅骨穿刺直视下脑内接种方法制作泡状棘球蚴脑病新西兰大白兔模型更易成功。
2014年07期 v.37 866-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振慧;李研;胡欣;梁霄;马小平;杨顺娥;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免疫学亚型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患者中的分布、发病特点及其与免疫学相关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维族、汉族DLBCL患者233例,应用免疫组化法,采用Hans和Choi 2种免疫表型分型法则进行免疫学分型,观察维族、汉族DLBCL免疫表型分布及与免疫表型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1)采用Hans法则对142例汉族DLBCL进行分型,31例(21.1%)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111例(78.9%)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采用Choi法则进行分型,26例(18.30%)为GCB型,116例(81.70%)为non-GCB型。91例维族DLBCL经Hans法则分型后显示20例(21.98%)为GCB型,71例(78.02%)为non-GCB型;经Choi法则分型后显示15例(16.48%)为GCB型,76例(83.52%)为non-GCB型。维族、汉族DLBCL均以non-GCB型多于GC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LBCL中non-GCB型Ann Arbor临床分期、LDH、B症状、结外侵犯者均多于GC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族、汉族DLBCL均以non-GCB免疫学分型占绝对优势,无民族差异;DLBCL中临床分期、LDH、B症状和结外脏器侵犯与免疫学分型相关。
2014年07期 v.37 869-872+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晓红;卿松;王玻玮;刘霞;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微腺体癌(micr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MGA)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方法观察2例微腺体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微腺体癌发病年龄分别为58岁及69岁,以阴道不规律流血就诊,2例活检标本均为微腺体癌,其中1例手术切除标本合并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镜下可见标本主要由形态不规则、紧密排列的小腺体构成,细胞核呈轻度不典型。核分裂像少见。腺体间内膜间质少见,见泡沫细胞及大量炎细胞。主要免疫表型:2例上皮均呈P16核(+)、Vim弥漫(+)、Ki-67(10%+)、间质细胞CD10(+)、CD34(-)。结论微腺体癌是一种少见的宫内膜黏液腺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组织学形态学特点与宫颈黏膜的微腺体增生(microglandular hyperplasia,MGH)、宫颈粘液腺癌鉴别。
2014年07期 v.37 873-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董晓光;韩素霞;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中国知网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获得具有完整数据的关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并用RevMan5.2.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通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3,P<0.01),且亚组1、2的Meta分析结果趋势与总体相同;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相比,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1,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
2014年07期 v.37 87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哈再古丽·贾汉;阿依恒·曲库尔汗;亚力坤·亚生;
目的探讨新疆不同民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方法对566例新疆不同民族OSAHS患者进行睡眠打鼾与憋气问卷调查、头颈部测量以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并对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OSAHS患者中汉族占68.55%,维吾尔族占21.38%,其他民族较少。男、女性OSAHS患者睡眠打鼾、白天嗜睡、夜间憋醒、咽喉腔狭小、高血压、打鼾家族史、肥胖、醒后血压升高和红细胞数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睡眠打鼾进入方程的影响因素有白天嗜睡、夜间憋醒、咽喉腔狭小和肥胖(P<0.05),不同年龄和民族影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OSAHS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性患者白天嗜睡、夜间憋醒、咽喉腔狭小、肥胖和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醒后血压增高、红细胞增多和肺部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力减退、胸部烧痛、冠心病、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意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患者悬雍垂肥大、口咽腔狭小、扁桃体Ⅲ度肿大、下颌小后缩、腺样体肥大、舌体肥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部短粗和软腭底增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性扁桃体增殖体刮除术、扁桃体摘除术、增殖体摘除术、气管切开术和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悬雍垂体腭咽成形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OSAHS患者中汉族多于维吾尔族,其余民族中发病率较低,高血压和肥胖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根据OSAHS患者的病情以及年龄和性别选择适宜的临床治疗方法。
2014年07期 v.37 882-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艳;任荣;张蕾;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肾小球率过滤(GFR)、NAG酶与尿泛素核糖体结合蛋白52(UBA52)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患者101例,分为正常对照组(n=22)、糖尿病组(DM组,n=20)、糖尿病肾病组(DN组,n=59),分别测定血与尿UBA52、NAG酶、α1微球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对3组各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尿UBA52的关系。结果 (1)DN组NAG酶、α1微球蛋白、GFR、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尿UBA5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NAG酶、α1微球蛋白、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和DN组比较,GFR在DN组中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UBA52水平在DM和DN组中均有升高,尿UBA52在DN组中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NAG酶、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对尿UBA52的升高有影响。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增高、肾小球率过滤增加、NAG酶增高可导致尿UBA52水平增加。
2014年07期 v.37 887-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宏;张增峰;
目的观察针刺合并芒硝外敷腹部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疗效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选择48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病例作为试验组,术后8h开始运用针刺合并芒硝外敷腹部治疗;选择同期42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病例作为对照组,术后不用针刺合并芒硝外敷治疗,两组西医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情况。结果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肺部感染、症状性肠粘连、MODS及MOF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刺合并芒硝外敷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疗效较好。
2014年07期 v.37 891-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法正;梁志林;张军;阿布力克木;陈为坚;张克远;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聚对二氧杂环已酮(PDS)线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1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42例,在关节镜下应用PDS线将撕脱的前交叉韧带止点"十"字交叉固定于髁间嵴附着点处,同时于胫骨中上段应用空心钉为PDS线提供张力,加强固定撕脱的骨折块。采用Lysholms-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42例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Lysholms-Tegner评分为(96.78±1.33)分。Lachman试验均阴性,骨折愈合良好,无感染病例。结论关节镜下应用PDS线结合胫骨中上段空心钉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手术,可牢固固定骨折块,愈合率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07期 v.37 894-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文正;瓦力斯·尼牙孜;孙俊刚;袁宏;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汉族骨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骨折愈合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66例骨折患者,其中汉族154例,维族212例,男性204例,女性162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析维、汉族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维、汉族骨折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吸烟、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时间、骨折原因、有无合并伤、固定方式、术后康复依从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患者的血浆HCY水平、高HCY血症患病率高于汉族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维族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时间长于汉族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维族患者中,高HCY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长于正常HCY水平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校正年龄、性别、职业、吸烟、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时间、骨折原因、有无合并伤、固定方式、术后康复依从性等因素后,维族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与血浆HCY水平呈线性相关(r=0.784,P=0.000)。结论维族骨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汉族患者;维族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影响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重要因素。
2014年07期 v.37 897-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静;王松峰;巩晓芸;腊晓琳;王鹏;朱玥洁;王致辉;胡泊;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妊娠后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新鲜胚胎移植后的598例妊娠病例进行分析,排除异位妊娠、晚期流产及资料不齐全者21例后,577例病例分为早期流产组(59例)和活胎分娩组(518例),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方法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率为10.20%,早期流产组和活胎分娩组在年龄[(33.25±4.95)岁和(30.41±3.18)岁]、不孕年限[(5.87±4.16)a和(5.16±3.28)a]、基础黄体生成素水平[(8.94±2.30)mIU/mL和(5.47±1.60)mlU/mL]和HCG注射日雌二醇水平[(2 350.15±476.51)pg/mL和(1 885.45±176.15)pg/mL]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OR=1.47,95%CI:1.01~2.13)。结论患者高龄、不孕年限长、基础黄体生成素水平高、HCG注射日雌二醇水平过高者,IVF-ET助孕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风险增加。
2014年07期 v.37 900-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贾存东;刘耘;杨丽丽;岳娜;赵峰;梁莉萍;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儿童及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汉族、维吾尔族儿童及青少年LB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CHOP、CHOP样方案、改良的Hyper-CVAD和BFM方案及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采用Kaplan-Meier法对各方案治疗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位随访15个月(4~86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例,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PD)15例,总有效率为46.4%。生存13例,死亡15例,死亡的原因主要为疾病进展或复发(1例死于感染)。1年、2年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1%、46%。采用改良的Hyper-CVAD和BFM方案治疗的患者的OS显著高于单纯采用CHOP、CHOP样方案治疗的患者的OS(P<0.01)。结论新疆地区儿童及青少年LBL绝大多数为T-LBL,LBL总体生存率较低,采用改良的BFM方案和Hyper-CVAD方案可改善儿童及青少年LBL患者预后。
2014年07期 v.37 903-905+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哈提拉·京斯汗;刘志强;何鹏义;杨玉春;张雷;木胡牙提;
目的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长期程控随访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心脏内科416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患者术后随访及程控资料,随访时间1~5a,内容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起搏器故障发生情况,行多导联心电图、胸部X线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根据需要对部分患者调整起搏参数和重新手术处理。结果程控随访过程中发现各种起搏功能障碍及随访中的并发症31例,经过调整参数和重新手术处理均得到满意转归。结论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定期程控随访至关重要,可及时发现和处理永久性起搏器相关的起搏故障和并发症,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
2014年07期 v.37 906-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迹;米文杰;杨海苓;
目的规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置的抗感染药物及细胞毒性药物成品输液的使用,保证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方法选取说明书中对药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特殊说明的抗感染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的住院医嘱1 046组,利用质量管理手法针对临床产生的主要问题(未立即使用、未避光、未按给药间隔使用)进行干预(优化信息系统、流程改造、加强沟通、宣教、用药手册),采用卡方检验对干预前后临床未正确使用PIVAS输液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未按要求间隔给药时间的发生率从98.9%下降到56.6%;干预后未按要求立即使用的发生率从87.3%下降到40.1%;干预后未按要求避光的发生率从100.0%下降到40.8%,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采用优化PIVAS信息系统、流程改造、加强沟通、宣教、用药手册等措施对成品输液的使用效果干预有效。
2014年07期 v.37 910-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晶;宋涛;姚兰辉;
目的评价术中超声对判断幕上胶质瘤术后残余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专用术中超声探头,对44例拟行肿瘤根治术脑胶质瘤患者常规显微手术结束时行术中超声检查,并判断是否有残余。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并与之对照,建立ROC曲线,分析术中超声对幕上胶质瘤术后残余的诊断价值。结果 44例患者共160个残余病灶,术中超声对诊断胶质瘤切除术后残余肿瘤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63.3%,阳性预测值为80%,阴性预测值为76%,Kappa值为0.531。通过ROC曲线,确定术中超声诊断残余肿瘤的最佳临界点为2.5~3.0mm,计算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结论在幕上胶质瘤切除术中,术中超声对发现残余肿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为临床达到彻底根治性切除幕上胶质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4年07期 v.37 913-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党军;高晓燕;肖虎;潘纯雪;邢艳;刘文亚;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中Safire重建算法及FBP重建算法在高体质指数(BMI)患者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评价Safire算法改善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双源CT双能量扫描资料,最终35例纳入研究,体质指数为(30.06±3.22)kg/m2,通过重建得到常规FBP算法重建的100kV数据组、融合数据组(相当于120kV数据)和Safire算法重建的100kV数据组、融合数据组(相当于120kV数据),4组图像分别命名为FBP-A与FBP-B及Safire-A与Safire-B;由2名医师对35例共540个冠状动脉节段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计分评价,应用Kappa检验分析其一致性;应用秩和检验对FBP组与Safire组相同能量间CNR与SNR对应比较及Safire组内两组能量的不同能量间CNR与SNR对应比较来进行客观图像质量的评价。结果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值=0.801,P<0.05),客观图像质量比较FBP-A与Safire-A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FBP-B与Safire-B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afire-A、B组CNR、SNR均优于FBP-A、B组,Safire-A与Safire-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afire算法重建图像在双能量CT冠脉扫描中对高体质指数(BMI)的患者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2014年07期 v.37 917-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作荣;张玉红;韩明明;李霞;赵俊岭;刘继文;
目的了解新疆汉族、维吾尔族(维族)和哈萨克族(哈族)中小学生应对风格心理健康素质的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风格分量表》对新疆2 129名中小学生的应对风格状况进行调查,比较新疆汉、维、哈族中小学生在应对风格7个维度上的差异,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1)新疆中小学生应对风格得分整体高于全国常模;(2)新疆汉、维、哈族中小学生应对风格中的行为情境、认知情境、行为生理以及混合策略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应对风格7个维度中,除女生认知维度得分高于男生以外,其余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新疆中小学生应对风格年级的得分体现为,在行为情境、认知情境和防御策略维度上是小学五年级得分最高,从初一逐渐上升至高一,之后又有所回落。在行为生理、行为表达、认知表达和混合策略维度上是小学五年级至高一逐渐上升,高一最高,之后又有所回落。结论新疆中小学生应对风格心理健康素质整体高于全国常模;新疆中小学生应对风格存在民族、性别和年级差异。
2014年07期 v.37 92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榕;夏迪亚·夏尔甫丁;艾则孜·艾尼玩;邵红;王婷婷;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急性创伤和慢性疼痛患者抑郁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武警兵团指挥部医院2012年2-10月在创伤科、骨科、风湿科、关节外科住院的532例患者(急性创伤组300例和慢性疼痛组232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一般情况自编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编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疼痛住院患者抑郁发生情况、社会支持状况及急性创伤疼痛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急性创伤组和慢性疼痛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5,P<0.05)。(2)急性创伤患者与慢性疼痛患者在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不同职业、首送医院、疼痛程度不同的急性创伤患者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抑郁发生程度的因素(P<0.05)。结论急性创伤患者在抑郁发生率和SDS得分方面均高于慢性疼痛患者;急性创伤患者抑郁的发生与首送医院、职业、疼痛程度有关。
2014年07期 v.37 926-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雷君;许华;许睿玮;韩晓梅;姜晓娟;张辉文;
目的了解新疆额敏县医院及于田县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院感专职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情况。方法自行编制问卷调查表,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额敏县人民医院和于田县人民医院367名临床及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所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度均较高,但仍有待提高;(2)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上报时限方面,于田县医院医务人员认知度<85%;(3)额敏县医院医务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标准、标准防护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上报时限的知晓率高于于田县医院;(4)2所医院在医院感染知识专项培训、感染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及医院感染控制方法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患者健康的当务之急。
2014年07期 v.37 930-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昊;张彤;董乐文;
目的了解药学领域专家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意见,为制定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30名涉及药学教育、药企、临床药学领域的专家进行函询,用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每一个选项的专家选择率,排序并描述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结果专家认为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及在临床药师、药事管理、药物技术转化与药物生产流通等药学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应与学术学位不同,增加临床医学、人文科学课程,课程学习时间以半年为宜。专业实践在学科实验室、医院药学部门等9个部门中选择。结论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当确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培养过程中要突出实践,实行双导师制。
2014年07期 v.37 934-936+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姚雪梅;毕雪华;曹明芹;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2岁以下婴幼儿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5-6月,采用自行编制问卷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保科235位2岁以下体检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4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46.9%,4~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42.6%。在已断奶的婴幼儿中,60%的婴幼儿断奶时间是6个月之内,断奶时间中位数为6个月。婴儿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平均月收入以及婴幼儿是否早产对4个月以内婴幼儿喂养方式无明显影响。53.1%的婴幼儿在4个月内就添加了辅食,85.1%的婴幼儿已经添加了营养素。结论乌鲁木齐市6个月以内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断奶时间过早。存在辅食添加过早及滥用营养素现象。
2014年07期 v.37 937-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吐尔恒·奴克什;李斌;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2007-2011年克拉玛依市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卫生人员构成情况及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结果2007-2011年克拉玛依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平均增长速度为51.51%,初级及以下占的比例由2007年的70.51%降至2011年的66.67%,本科及以上占的比例由2007年的12.82%增加到2011年的26.52%。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按服务人口分布的Gini系数为0.23,按区域面积分布的Gini系数为0.42。结论 2007-2011年克拉玛依市社区卫生人员数量逐年增长,但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人员稳定性不够和社区护理人员不足等问题,必须制定合理的公共卫生人力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关政策。
2014年07期 v.37 945-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