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专题研究

  •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进展研究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对NAFLD的研究进展发现,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还停留在对症治疗阶段,缺乏针对性治疗药物,然而中医药治疗NAFLD具有疗效稳定、持久、副作用小、廉价等优势。因此积极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本专题跨度从动物验证到临床疗

    2018年02期 v.41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专题研究_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进展研究

  • 芪茵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FATP4、L-FABP mRNA表达的影响

    王洁;曾斌芳;杨旋;乔治园;

    目的探讨"芪茵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中FATP4、L-FABP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芪茵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硫普罗宁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正常进食、自由饮水外,其余5组大鼠予高脂乳剂进行灌胃,每日1次,共10w,造模成功后分别用芪茵颗粒低、中、高剂量及硫普罗宁灌胃治疗,共10w。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FATP4、L-FABP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DL-c明显上升,HDL-c明显下降,TC、TG含量明显上升,血清ALT、AST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FATP4、L-FABP mRNA含量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经芪茵颗粒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芪茵颗粒高、中剂量组LDL-c含量明显下降,HDL-c含量明显上升,TC、TG含量明显下降,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芪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肝组织FATP4、L-FABP mRNA含量的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芪茵颗粒可以显著改善NAFLD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并能有效地降低大鼠血清LDL-c、TC、TG、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FATP4、L-FABP mRNA的表达。

    2018年02期 v.41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药芪茵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伊凡;马存贞;戴明;曾斌芳;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芪茵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和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100例NAFL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使用中药配方芪茵颗粒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NAFLD患者经中药芪茵颗粒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AFLD患者经中药芪茵颗粒治疗后,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NAFLD患者治疗有效率达70.0%,效果显著。2组NAFLD患者治疗后的肝脏活动度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肝脏活动度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方芪茵颗粒治疗NAFLD患者疗效显著,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2018年02期 v.41 136-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茵陈蒿汤治疗NAFLD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伊凡;马存贞;曾韦苹;乔治园;王洁;曾斌芳;

    目的运用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茵陈蒿汤及其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方法运用CNKI、万方数据库、CBM、VIP、Pubmed、EMbase等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联合手工检索医学相关领域期刊杂志,时间限定依据从建库至2017年6月。搜集关于茵陈蒿汤及其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随机对照研究,并由两名专人负责管理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质量评估,并采用Review Manager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6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未发现双盲实验,在临床有效性方面,祖国传统医药茵陈蒿汤及其加减组优于西医治疗组[RR=6.49,95%CI(3.27,12.91),P<0.000 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茵陈蒿汤及其加减联合西医治疗组组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RR=5.40,95%CI(2.27,12.87),P=0.000 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茵陈蒿汤及其加减组或联合西医治疗组优于西医治疗组,但由于研究文献均为小样本和高偏倚风险的原始研究,建议今后开展样本量充足、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

    2018年02期 v.41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进展

    曾斌芳;杨旋;王洁;

    探讨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利用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对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复方及其作用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整理,阐述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药治疗优势。

    2018年02期 v.41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97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临床医学研究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评估的Meta分析

    谢德敏;曲悦;王顺;戴晨;李素华;刘健;

    目的了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预后,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SHPT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检索的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16年10月,同时检索与之相关的文献,纳入甲状旁腺切除术(PTX)治疗SHPT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出402篇文献,最终有9篇纳入该研究,其中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PTX)223人,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自体移植术(TPTX+AT)690人;2组在症状改善、持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全因死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均有复发,复发率分别为:TPTX+AT组11.81%,TPTX组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TPTX组术后复发率更低;2种术式复发后需要再次手术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TX+AT需要再手术的比率(3.73%)更高。结论在复发及再手术方面TPTX组较TPTX+AT组发生率低,但在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方面2种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别。

    2018年02期 v.41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76例哮喘儿童气道炎症表型分析

    姚彤;郭红;陈若华;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分析不同气道炎症表型的炎症标志物与肺功能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就诊的76例初诊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肺功能情况分为肺功能正常组(27例)和异常组(49例)。分析肺功能正常哮喘患儿和肺功能异常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痰细胞学、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肺功能的特征。结果 76例初诊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为嗜酸粒细胞型占51.3%(39/76),混合细胞型占28.9%(22/76),寡细胞型占10.5%(8/76),中性粒细胞型占9.2%(7/76);肺功能正常组的炎症表型构成比分别为嗜酸粒细胞型22.2%、混合细胞型44.4%、寡细胞型29.6%、中性粒细胞型3.7%;肺功能异常组的炎症表型构成比分别为嗜酸粒细胞型67.3%、混合细胞型20.4%、寡细胞型0%、中性粒细胞型12.2%。肺功能异常组患儿痰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为(27.9±19.2)%,高于肺功能正常组的(6.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P<0.05);肺功能异常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为(40.0±14.9)×10~9 mol/L,高于肺功能正常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21.3±9.2)×109 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P<0.05)。肺功能异常组中性粒细胞型患儿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75.7±8.5)%、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79.3±3.1)%、一秒率(FEV1/FVC)实测值占预计值(77.0±8.9)%,低于其他炎症表型患儿,且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低于嗜酸性粒细胞型及混合细胞型(P<0.05)。结论哮喘患儿气道炎症表型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中性粒细胞型及寡细胞型,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型最常见,中性粒细胞型所占比例最低;肺功能异常组中仍以嗜酸性粒细胞型最多,中性粒细胞型与嗜酸粒细胞型的肺功能损害均显著。

    2018年02期 v.41 153-15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二维及三维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附件区囊性肿块的比较研究

    木尼拉·帕尔哈提;向红;胡蓉;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附件区囊性灶的诊断优势及三维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炎性肿块和囊腺类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个附件区囊性灶的常规超声、二维超声造影及三维超声造影影像,评估不同检查技术下不同囊肿的内部回声,囊壁显影及分隔、乳头等成像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判断病灶内部是否有活性组织成分及清晰显示囊壁方面超声造影优于常规的灰阶超声(P<0.05);与二维超声造影比较,三维超声造影在病灶内发现了更多的分隔和乳头(P<0.05);炎性肿块和囊腺类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有差异(P<0.05);三维超声造影在显示肿块内部分隔的立体特征方面较二维超声造影更有优势(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较常规超声更能清晰地显示囊壁和囊内的真实回声,明确肿块的物理性质;在鉴别诊断炎性肿块和囊腺类肿瘤方面,三维超声造影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

    2018年02期 v.41 158-160+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因素的临床分析

    乔雷;董朝;单美惠;马斌林;

    目的明确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外科医师选择恰当的腋窝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cN0乳腺癌患者119例,均经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tion biopsy,SLNB)。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腋窝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析ALN状态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119例患者中53例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率45%),超声对判断cN0乳腺癌患者ALN状态存在误差;单因素分析:绝经状态、肿瘤病理分期(pT)、分子分型、脉管癌栓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绝经状态,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细胞增殖核抗原(nuclcar-associated antigen,Ki-67)、癌灶位置、肿瘤大小、脉管癌栓是预测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结论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乳腺癌,因其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高,在行全乳切除时,建议将高水平淋巴结纳入活检范围或考虑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精确评估腋窝分期,为后续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

    2018年02期 v.41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影响的系统评价

    布海力且木·努尔;林素兰;王磊;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6~2016)、CBM(1998~2016)、CNKI(1958~2016)、WanfangData(1999—2016)、VIP(1989~2016)等数据库,对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临床指标、营养指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检索,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RCT,2 5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下降(P<0.05),而术后肺部、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BMI指标上升(P<0.05),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下降(P<0.05);术后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指标均上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住院费用,有必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2018年02期 v.41 166-17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5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矩形瓣在Kasai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近中期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梁挺;王意;王群群;孙聚珊;李万富;

    目的探究矩形瓣抗反流阀在Kasai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中对近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Kasai手术并获得随访的63例Ⅲ型胆道闭锁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矩形瓣组(RF+组)和非矩形瓣组(RF-组)。通过对术后12~36个月肝生化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中位数的秩和检验,比较2组Kasai术后中期肝功能情况(ALT、TBil);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近中期生存率差异。结果 63例Ⅲ型胆道闭锁患儿中,RF+组30例,RF-组33例;2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术前肝功能(TBil、ALT)中位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2组肝功能(TBil、ALT)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Kasai术后RF-组和RF+组的自体肝生存率: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2.7%和73.3%,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6.7%和73.3%,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0.6%和63.3%,30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7.6%和60.0%,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8.5%和46.7%。结论在Kasai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中设置矩形瓣抗反流阀与否对患儿近中期预后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2018年02期 v.41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白涛;呼瑞;

    目的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100例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的患者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保守治疗。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WOMAC评分显示,试验组患者疼痛、功能障碍和僵硬的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显示,试验组患者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评分显示,试验组患者活动功能、身体限制、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限制、精神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疗效优于保守疗法,不良反应少且轻。

    2018年02期 v.41 176-17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ProTaper镍钛系统冠向下根管预备对老年根管再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霍金凤;马嘉;

    目的探讨ProTaper镍钛系统冠向下根管预备对老年根管再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37例接受根管再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镍钛锉组(n=71)和不锈钢锉组(n=66),2组均采取相同的术前准备,镍钛锉组利用ProTaper Universal再治疗器械(D1、D2、D3)将根管填充物去除,用ProTaper(F1、F2、F3)开展根管预备;不锈钢锉组采用不锈钢锉进行预备。分析2组患者术后1、6、12、24、48、72h和7d时自评疼痛情况,并于患者24h和7d复诊时,按照Mohd Sulong标准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牙位置、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根尖周指数、根管治疗难度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镍钛锉组术后6、12、24、48、72h时VAS自评分分别为(1.27±0.56)、(2.31±1.38)、(1.69±0.93)、(1.61±0.31)分,均低于不锈钢锉组的(4.18±1.93)、(4.75±1.53)、(3.27±1.28)、(1.89±0.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34、8.523、9.514、3.942,均P<0.05);镍钛锉组术后24h复诊时疼痛率11.3%,显著低于不锈钢锉组的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7,P<0.05);镍钛锉组术后7d复诊时疼痛率2.8%,低于不锈钢锉组的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Taper镍钛系统冠向下根管预备可有效减少老年根管再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

    2018年02期 v.41 179-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CO_2吸收量表预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CO_2蓄积并发症的价值

    段文明;汪洋;于婵娟;

    目的开发应用预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CO_2蓄积并发症的评分量表,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10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推衍队列)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鉴定其发生CO_2蓄积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根据调整OR值对独立预测因子进行赋分,建立CO_2吸收评分量表,并通过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该评分量表预测另外120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验证队列)CO_2蓄积并发症发生情况的价值。结果推衍队列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位于食管中、下段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是CO_2蓄积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以独立预测因子的调整OR值为1.5~2.0时赋分为1、为2.0~3.0时赋分为2,建立分值范围为0~10的评分量表,分值越高代表术后发生CO_2蓄积并发症的风险越高;ROC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预测推衍队列和验证队列CO_2蓄积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3(标准误:0.013,95%CI:0.897-0.949,P<0.001)和0.915(标准误:0.027,95%CI:0.862-0.969,P<0.001),且二者曲线下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67,P=0.395)。结论 CO_2吸收量表能有效预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CO_2蓄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为减少术后CO_2蓄积并发症提供依据。

    2018年02期 v.41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支气管哮喘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研究

    巴突尔·艾克木;古丽帕丽·哈里甫;吾布力卡斯木·吾拉木;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食管24hpH监测特点,探讨支气管哮喘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对食管酸暴露及食管动力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普外微创研究所行HRM、食管24hpH监测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GERD合并哮喘患者(GERD合并哮喘组)22例,GERD非哮喘患者(GERD非哮喘组)39例,排除GERD及哮喘的阴性患者21例(阴性组),分析3组HRM、食管24hpH监测特点。结果食管动力比较中,GERD合并哮喘组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残余压较GERD非哮喘组更低(P<0.05),但3组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长度、LES静息压、LES残余压、UES静息压、UES残余压以及食管远端收缩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酸暴露比较中,GERD合并哮喘组患者食管24hpH监测pH≤4(酸反流)的总次数较阴性组多(P<0.05),但与GERD非哮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合并哮喘组及GERD非哮喘组中,DeMeester评分较阴性组高(P<0.05),但GERD合并哮喘组与GERD非哮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4<pH<7(弱酸反流)总次数、反流事件总次数、近端反流所占百分比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哮喘并不能加重或减轻GERD患者食管酸暴露水平;对LES长度、功能以及远端食管收缩力等食管动力学指标并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明显降低GERD患者UES残余压力。

    2018年02期 v.41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基础医学研究

  • 亚砷酸钠对SD大鼠脏器损伤的实验研究

    徐梦伟;任冬燕;孙高峰;谢惠芳;

    目的建立亚砷酸钠(NaAsO_2)经饮水染毒SD(Sprague-Dawley)大鼠模型,探讨NaAsO_2对SD大鼠脏器损伤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无特定病原级(specefic pathogen free,SPF)雌雄各半SD大鼠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超纯水)和低(0.45mg/kg)、中(2.25mg/kg)、高(11.25mg/kg)剂量NaAsO_2溶液染毒组,每组8只。每2天称1次体质量,染毒16w。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SD大鼠血液、尿液和肝、肾、肺组织砷含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SD大鼠心、肺、肝、肾脏器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高剂量组SD大鼠体质量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的SD大鼠肝脏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的SD大鼠肾脏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SD大鼠肾脏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4组SD大鼠血砷、尿砷和肝、肾、肺组织砷含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大鼠血砷、尿砷和肝、肾组织砷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SD大鼠肺组织砷含量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其中中剂量组SD大鼠肺组织砷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SD大鼠血砷、尿砷和肝、肾、肺组织砷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低、中、高剂量组SD大鼠的心、肺、肝和肾组织病理损伤随着染毒剂量增加而加重。结论通过长期饮用含NaAsO_2水溶液,成功建立SD大鼠砷中毒模型,出现脏器砷含量明显升高,并对心、肺、肝和肾脏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2018年02期 v.41 19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9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状态一致性的对比研究

    张欢;罗洞波;赵兵;

    目的对比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法(IHC)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状态的一致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HC法及FISH法分别检测1 03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石蜡包埋标本的HER-2蛋白表达和HER-2基因状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03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石蜡包埋标本,用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阳性者373例,占36.1%(373/1 032);表达阴性者659例,占63.9%(659/1 032)。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325例,占31.5%(325/1 032);基因非扩增707例,占68.5%(707/1 032)。373例HER-2蛋白为阳性的患者中,HER-2基因扩增293例,符合率为78.6%(293/373);659例HER-2蛋白为阴性的患者中,HER-2基因非扩增627例,符合率为95.1%(627/659)。2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一致性较好(Kappa=0.758 1,P<0.000 1)。结论 IHC检测乳腺癌HER-2蛋白与FISH检测HER-2基因结果一致性较高。

    2018年02期 v.41 199-20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下载次数:32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miRNA-21和左旋精氨酸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徐婷;马龙;王毅;于湘友;吴昆;李元媛;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微小RNA-21(miRNA-2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明确miRNA-21和L-Arg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24h和30min前,尾静脉注射L-Arg。通过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和病理学评分评价L-Arg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通过antagomiRNA-21敲低体内miRNA-21后分析大鼠肾功能、组织损伤以及miRNA-21调控靶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L-Arg预处理能改善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肾功能,减轻肾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提高大鼠肾脏miRNA-21表达水平。在L-Arg预处理前敲低miRNA-21能抑制L-Arg的保护作用,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敲低miRNA-21导致其调控的程序性凋亡因子4(PDCD4)和PTE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L-Arg预处理使miRNA-21水平上调,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miRNA-21调控PDCD4、PTEN有关。

    2018年02期 v.41 20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德国洋甘菊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脂作用

    兰卫;王莹;郝宇薇;刘婧怡;安冬青;

    目的研究德国洋甘菊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选取造模成功的高血脂症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1mL/kg),模型对照组(蒸馏水1mL/kg),阳性对照组(辛伐他丁7mg/kg),德国洋甘菊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971、485、243mg/kg),德国洋甘菊水提物组(1 366mg/kg),连续灌胃4w。正常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均喂养高脂饲料。灌胃结束后取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值。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德国洋甘菊醇提物高剂量组大鼠血液TC、TG、LDL-C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德国洋甘菊醇提物中剂量组大鼠血液TC、TG、LDL-C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德国洋甘菊醇提物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血液HDL-C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国洋甘菊醇提物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有较好的降脂作用。

    2018年02期 v.41 208-210+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8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黑果小檗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阿依西姑·巴伍敦;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赵双清;衣布拉音江·阿地力;布阿吉尔·艾尼玩;帕合热依·亚森;艾尼瓦尔·吾买尔;周文婷;

    目的研究黑果小檗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辛伐他汀组(5mg/kg),黑果小檗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mg/kg),每天灌胃给予高脂乳剂(10mL/kg),连续灌胃20d;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10mL/kg),连续灌胃20d。各组大鼠给药6w后腹主动脉取血,全血采用全自动血流变仪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刚性指数,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采用全自动酶标仪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黑果小檗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ALT、AST、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MDA降低,HDL-C、红细胞变形能力、SOD、GSH-Px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黑果小檗提取物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TC(2.87±0.36)mmol/L、TG(0.67±0.06)mmol/L、LDL-C(0.93±0.19)mmol/L、ALT(42.28±6.36)U/L、AST(89.25±9.31)U/L、全血粘度-低切(8.22±1.96)mPa/s、全血粘度-中切(3.88±0.86 mPa/s)、全血粘度-高切(3.45±0.65)mPa/s、血浆粘度(1.19±0.12)mPa/s、红细胞压积(52.49±7.56)%、MDA(5.19±0.46)mmol/L、HDL-C(0.95±0.13)mmol/L、SOD(183.64±22.51)U/L、GSH-Px(42.80±6.36)pmol/L。结论黑果小檗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降血脂作用,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并减轻脂代谢紊乱的过氧化损伤。

    2018年02期 v.41 2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NKCC1和KCC2在致痫性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中表达差异性研究

    米吉提·沙克;徐波涛;吕超;阿吉木·库尔班;库尔班江·努尔;沙力江·艾尔肯;

    目的探讨钠-钾-氯离子共同转运体1(bumetanide-sensitive sodium-potassium-1-chloride transporter,NKCC1)和钾-氯离子共同转运体2(K+-C1-cotransporter 2,KCC2)在致痫性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中表达差异性情况及其意义。方法依据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的术后病理诊断,参考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Palmini分型标准,将采集实验标本分为FCDⅠa、Ⅰb、Ⅱa和Ⅱb 4组。实验设置实验组和自身对照组,实验组标本取材于手术中皮层脑电监测提示的癫痫责任灶皮质,自身对照组标本取材于皮层脑电监测提示的非癫痫责任病灶皮质,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B)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分析NKCC1和KCC2在FCD不同亚型间的表达及其差异性。结果 49例病例共分为4组,包括FCDⅠa(10例),FCDⅠb(20例),FCDⅡa(9例),FCDⅡb(10例)4组。WB研究中共纳入47例,RT-QPCR研究中49例病例全部纳入。FCDⅠa亚型中NKCC1和NKCC1mRNA表达与自身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而KCC2表达下调,KCC2mRNA表达上调;FCDⅠb亚型中NKCC1和NKCC1mRNA表达与自身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而KCC2和KCC2mRNA表达均下调;FCDⅡa亚型中NKCC1和NKCC1mRNA表达均上调,而KCC2和KCC2mRNA表达均未见明显变化;FCDⅡb亚型中NKCC1和NKCC1mRNA表达均上调,而KCC2表达下调,KCC2mRNA表达上调。结论只有FCDⅡb亚型同时涉及了NKCC1和KCC2 2种蛋白的表达异常,而其他3种亚型中仅单一涉及NKCC1或KCC2的表达异常;在蛋白表达调节层面,转录层面的调节在NKCC1的表达异常中较为重要,而转录层面和转录后层面的调控在KCC2的表达异常中同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02期 v.41 216-220+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19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李鸿涛;罗琳;马斌林;

    目的探讨19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入组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92例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切片组织中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9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85.42%(164/192),其中BRAF~(V600E)基因在微小乳头状癌组的突变率为83.1%(108/130)、BRAF~(V600E)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突变率为92.3%(84/91)、BRAF~(V600E)在被膜受侵组的突变率为90.00%(36/40)、BRAF~(V600E)在多灶性组的突变率为67.57%(50/74)。BRAF~(V600E)基因突变与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被膜受侵、多灶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危险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2018年02期 v.41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药学研究

  • 安石榴苷平衡溶解度与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张慧慧;施洋;张晓霞;马晓丽;田莉;

    目的考察安石榴苷在不同pH值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S)和油水分配系数(PO/W),为其制剂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摇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安石榴苷在不同温度(25℃、37℃)、pH为1.2、2.5、5.0、5.8、6.8、7.4、7.8~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S值和在正辛醇-缓冲液中的PO/W值。结果在pH为1.2~8.0条件下,安石榴苷在25℃时的S值和lgPO/W分别为775.00~2 789.00mg/mL和-3.07~-3.85,在37℃时的S值和lgPO/W分别为1 006.00~2 684.00mg/mL和-1.32~-3.81;在pH 1.2~8.0范围,均有lgPO/W<0,pH为1.2时,安石榴苷的S值较低。结论安石榴苷水溶性较好,亲脂性差,在胃内的溶解性不好,表明透膜性差是影响胃肠道吸收的限速因素。

    2018年02期 v.41 225-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不同产地红花多糖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任丽君;袁洁;姚军;

    目的探索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塔城、伊犁、和田3个不同产地红花中多糖的含量,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原理,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3个因素3个水平实验,进行红花中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的优化。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红花中多糖的含量。以伊犁红花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OH及铜离子还原实验3种方法评价红花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各因素对红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1(g/mL),提取温度94℃,提取时间1.8h。测得塔城、伊犁、和田3个地区红花多糖的含量依次为(32.7±6.2)、(34.6±8.4)、(28.9±7.6)mg/g。红花多糖对DPPH·和·OH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对铜离子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该提取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红花多糖的提取,红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望被开发成为天然的抗氧化剂。

    2018年02期 v.41 229-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63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桑枝中三种氨基酸成分的薄层鉴别

    李晓艳;努尔麦麦提·阿卜力孜;孙莲;

    目的建立桑枝中氨基酸成分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以蒸馏水为提取溶剂对桑枝中氨基酸进行超声提取,并对展开系统[正丁醇-冰醋酸-水(4∶2.2∶3)、正丁醇-冰醋酸-水(4∶1∶5)、正丁醇-冰醋酸-水(4∶3∶1),正丁醇-冰醋酸-水(4∶2.2∶1),正丁醇-冰醋酸-水(6∶2.2∶1)]、点样量(1、2、3、4、5和6μL)、薄层板(硅胶G板、高效硅胶G板、硅胶GF254板、硅胶H板、聚酰胺薄膜)等薄层色谱条件进行考察。结果以正丁醇-冰乙酸-水(6∶2.2∶1)为展开系统,0.2%茚三酮为显色剂,硅胶G板为薄层板,混合氨基酸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点样量分别是2μL和3μL,薄层层析法鉴别出桑枝中含有精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其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作为桑枝中氨基酸的薄层鉴别方法。

    2018年02期 v.41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57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卤代二甲氧基查尔酮的合成及体外抗宫颈癌活性研究

    廖波儿;杨争;木合布力·阿布力孜;任丙昭;杨旭超;

    目的合成3种4-卤代-2′,4′-二甲氧基查尔酮,研究其体外抗宫颈癌活性。方法以4-氟苯甲醛、4-氯苯甲醛、4-溴苯甲醛和2,4-二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采用EtOH/KOH法制备3种4-卤代-2′,4′-二甲氧基查尔酮,以HeLa和SiHa细胞建立为体外模型,采用MTT法测定其对人子宫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按以上方法合成得到4-氟-2′,4′-二甲氧基查尔酮(化合物Ⅰ,产率85.35%),4-氯-2′,4′-二甲氧基查尔酮(化合物Ⅱ,产率78.42%)和4-溴-2′,4′-二甲氧基查尔酮(化合物Ⅲ,产率77.88%)。3个化合物作为试药,当药物浓度在50~100μg/mL时,抑制活性在11.34%~94.17%。其中化合物I对HeLa和SiHa细胞作用48h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5.87%、93.58%。结论 3种4-卤代-2′,4′-二甲氧基查尔酮对HeLa和SiHa细胞增殖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氟代查尔酮的活性最强,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特点。

    2018年02期 v.41 237-240+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

  • 在院医学研究生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及分析

    高军喜;王雅婷;付明刚;王颖鑫;孙艳;丁姣姣;

    目的了解在院医学研究生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从根本上改变医学生职业防护不良现状,减少职业暴露可能性。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00名研究生按年级划分,分别调查在院医学研究生基本情况、防护情况、手卫生、预防措施使用情况、职业暴露情况及对带教老师职业防护评价及防护教育情况,通过调查,统计、整理数据,分析在院医学研究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对策。结果 3个不同年级在院医学研究生认为自己防护意识低占42.8%,认为自己不了解职业防护知识占20.43%,并有5.59%人发生过职业暴露。暴露人数中65.38%的人认为主要原因是疏于防护且多数人职业暴露发生在手术室。在职业防护教育调查时,发现有40.65%的人参加过职业防护培训,对带教老师防护意识评价中,有14.41%的医学生认为带教老师自我防护意识不高,改善职业防护现状刻不容缓。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各种诊疗操作,提高医学生及带教老师防护意识可有效地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可能性,更有效地保护医学生的身体健康。

    2018年02期 v.41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乌鲁木齐市基层卫生人员糖尿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张春桃;苏银霞;姚华;朱筠;周红;汪惠才;孙高峰;李豫凯;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基层卫生人员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糖尿病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参加乌鲁木齐市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培训的17所基层医疗机构的364名基层卫生人员,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经相关知识培训后,比较培训前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基层卫生人员年龄20~59岁,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年限2~27a。培训前仅2.22%的基层卫生人员得分为优秀,68.89%的研究对象得分为较差;培训后70.83%的研究对象得分为良好,整体成绩更好。培训前基层卫生人员对糖尿病的诊断部分掌握程度较好,并发症和相关危险因素部分掌握较差;培训后,基层卫生人员对各部分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层卫生人员在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和学历的基层卫生人员接受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效果明显,基于对培训前后得分的掌握,今后的培训重点应放在糖尿病流行病学、病因及药物治疗方面,以满足基层卫生人员的切实需求。

    2018年02期 v.41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地区护理人员工作控制感现状研究

    张莉;杨益;黄阿美;李富业;王亚南;代亚丽;姚华;颜萍;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护理人员工作控制感现状,分析护理人员人口学特征对工作控制感的影响,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控制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工作控制感量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地区部分二、三级医院1 87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护理人员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工作控制感的影响。结果新疆地区护理人员工作控制感条目均分为(3.08±0.61)分;护士对工作质量的控制、工作中与他人配合和合作的控制、对如何完成工作的控制得分较高;护理人员对工资报酬的控制得分较低,为(2.45±1.0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科室和每周工作时间护理人员对工作控制感的影响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工作控制感与性别、年龄和工龄呈正相关(P<0.05),与每周工作时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新疆地区护理人员工作控制感处于中上水平,临床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增加护士职业荣誉感、适度减少工作时间等措施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控制感。

    2018年02期 v.41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中医中药

  • 异叶青兰总黄酮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蒋红;何雯;张晨;

    目的观察异叶青兰总黄酮(Dracocephalum Heterophyllum Benth Flavonoid,DHBF)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0~3d龄,体外培养大鼠乳鼠的心肌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1μmol/L)组、缬沙坦(50μmol/L)+AngⅡ(1μmol/L)组、不同浓度的DHBF(10、25、50μmol/L)+AngⅡ(1μmol/L)组。用AngⅡ(1μmol/L)诱导心肌细胞肥大,DHBF和缬沙坦分别对其进行干预,CCK-8法观察心肌细胞活性,RT-PCR技术检测左心室原癌基因c-jun、心肌肥大基因心房利钠肽(ANP)、脑钠肽(BNP)的mRNA的表达水平,其内参因子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激光共聚焦法检测心肌细胞的表面积。结果 (1)各组间细胞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HBF(50μmol/L)组细胞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2)各组间肥大标志物基因c-jun、ANP和BNP的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BF(50μmol/L)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3)各组间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BF(50μmol/L)组的细胞表面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DHBF能改善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生存率,下调原癌基因c-jun和心肌肥大因子ANP、BNP的mRNA表达,减小由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表面积。

    2018年02期 v.41 253-257+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护理园地

  • 群组管理运用于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中对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徐芬;倪慧萍;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运用于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中对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8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群组管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患儿瘙痒程度、护理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儿瘙痒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管理运用于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中可降低瘙痒程度,增加护理总有效率,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2018年02期 v.41 258-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医学教育

  • 口试考核法在卫生毒理学课程中的初步探索

    田薇;黄云飞;苏德奇;张静;

    目的初步探索口试考核法在卫生毒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和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的3个班级采用口试考核法进行卫生毒理学理论教学考核模式的初步改革实践。结果预防医学2013级3个班级的口试平均成绩分别为64.00、84.15及82.07分。采用口试考核法进行卫生毒理学课程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闭卷笔试考核成绩(P<0.05)。结论口试考试法是提高卫生毒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8年02期 v.41 26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某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儿童少年卫生学“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雍娴婷;李榕;于亚鹭;阿斯木古丽·克力木;王婷婷;

    目的了解"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新疆某医学院校2012级2班和2013级2班共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结束,通过问卷调查和综合考核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模式改变提高了课程的满意度(χ~2=9.76,P=0.00),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χ~2=8.08,P=0.01),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χ~2=30.86,P=0.00)和学习效果(χ~2=24.42,P=0.00),增加了考核效果的满意度(χ~2=14.96,P=0.00),提高了实验能力(χ~2=11.58,P=0.00),实验知识的掌握比例提高(χ~2=5.05,P=0.04)。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理论(口试)成绩(t=-5.41,P=0.00)、实验操作(t=-4.58,P=0.00)、实验综合(t=-10.15,P=0.00)、总评成绩(t=-4.28,P=0.0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模式和考核的改变,有助于培养出符合卫生事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018年02期 v.41 264-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我校召开学报四届编辑委员会一次会议

    <正>2018年1月17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召开学报四届编辑委员会一次会议。校领导凯赛尔·阿卜都克热木、安冬青、热娜·卡斯木,第四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校内委员以及学报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第四届学报编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安冬青副校长主持会议。学报第四届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凯赛尔·阿卜都克

    2018年02期 v.41 267-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