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专题研究_肿瘤内病毒蛋白抗原肽和肿瘤特异性抗原多肽与肿瘤T细胞免疫

  • 食管鳞癌NY-ESO-1、SSX-2和MAGE-A3的特异性CTL免疫反应

    刘凯;陈婷;闫超;王若峥;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特异性抗原(TSA)中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Y-ESO-1)、滑膜肉瘤X断裂点基因2(SSX-2)和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的特异性CTL免疫应答差异及其临床相关性及其在食管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1例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确诊食管鳞癌初治患者,用合成的NY-ESO-1、SSX-2和MAGE-A3特异性CTL抗原表位肽刺激食管鳞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CTL细胞频率及强度,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NY-ESO-1、SSX-2和MAGE-A3特异性CTL反应频率分别为19.6%(10/51)、9.8%(5/51)和15.7%(8/51),反应强度分别为36.33、36.00和45.83SFC/106 PBMCs;其三者的特异性CTL反应频率及强度在食管鳞癌临床特征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可对肿瘤特异性抗原NY-ESO-1、SSX-2和MAGE-A3多肽产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是否可作为食管癌免疫治疗靶点的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2018年08期 v.41 925-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食管鳞癌SALL4和MAGE-A1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冯亚宁;张典刚;闫超;王若峥;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和黑色素瘤抗原A1(MAGE-A1)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探讨其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食管鳞癌的临床免疫治疗潜在靶点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收治的食管鳞癌初治患者51例,用合成的肿瘤睾丸抗原(CTA)中的SALL4和MAGE-A1特异性抗原表位肽刺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分泌γ干扰素(IFN-γ)细胞的频率及强度,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SALL4和MAGE-A1特异性CTL反应频率分别为29.4%(15/51)和27.5%(14/51),反应强度分别为78.0、55.7SFC/106 PBMCs;N0~1组MAGE-A1特异性CTL反应频率(37.5%)明显高于N2~3组(10.5%)(P=0.037);SALL4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与MAGE-A1呈现弱的正相关性(r=0.471,P=0.000)。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可对肿瘤特异性抗原SALL4和MAGE-A1多肽产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并可为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线索。

    2018年08期 v.41 933-937+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中HPV16 L1和L2特异性CTL免疫反应相关性分析

    范佩文;秦永辉;玛依努尔·阿里甫;王若峥;

    目的探究宫颈鳞癌(CSCC)患者外周血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L1和L2多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免疫反应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相关性,为其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由病理明确诊断的宫颈鳞癌患者118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合成的HPV16L1和L2抗原重叠肽刺后,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CTL细胞的频率及强度,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18例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中HPV16L1和L2特异性CTL免疫应答阳性率分别为31.4%和16.9%;平均反应强度分别为36.3及30.3SFC/106PBMC。(2)HPV16L1和L2特异性抗原多肽反应频率在临床分期Ⅰ~Ⅱ期组均高于Ⅲ~Ⅳ期组(P=0.003,P=0.002);在HPV16阳性组均高于阴性组(P=0.002,P=0.015),余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HPV16L1特异性抗原多肽反应强度在组织学类型中,菜花型>空洞型>结节型>其他类型(P=0.019);HPV16L2特异性抗原多肽反应强度≤56岁组高于>56岁组(P=0.012),余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中,HPV16L1和L2抗原肽可以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反应,并与HPV16感染、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有可能成为宫颈鳞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2018年08期 v.41 938-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头颈部肿瘤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分析

    马苗苗;胡云辉;王若峥;

    目的使用Cultured酶联免疫斑点法Cultured(ELISPOT法)检测头颈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免疫反应水平,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明确诊断头颈部鳞癌38例患者,采用Cultured ELISPOT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SALL4、MAGE-A3抗原肽的特异性CTL反应频率及强度,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头颈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SALL4、MAGE-A3特异性CTL反应频率分别为47.37%(18/38)和47.37%(18/38),平均反应强度分别4 233.11SFC/106PBMCs和2 453.59SFC/106PBMCs。(2)肿瘤分期T1组SALL4特异性CTL反应频率和强度与T2~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和P=0.042)。(3)肿瘤分期T1组MAGE-A3特异性CTL反应强度与T2~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SALL4、MAGE-A3抗原多肽能在头颈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产生特异性CTL免疫反应,可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室数据。

    2018年08期 v.41 94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T细胞负性共刺激分子与肿瘤的研究

    王若峥;马苗苗;

    T细胞耗竭是指病毒及肿瘤抗原的持续刺激下T细胞发生的一系列的功能障碍状态。耗竭性T细胞的分化特征、表型和功能逆转对临床抗肿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肿瘤免疫微环境中T细胞异常表达负性共刺激分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阻断这些负性共刺激分子通路可以使T细胞部分或全部恢复功能。耗竭T细胞的靶向免疫治疗已经在动物模型和临床治疗中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本文就T细胞耗竭与肿瘤相关研究与临床治疗等作一综述。

    2018年08期 v.41 948-951+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1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专题研究

  • 肿瘤内病毒蛋白抗原肽和肿瘤特异性抗原多肽与肿瘤T细胞免疫

    <正>放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被称之为肿瘤三大传统治疗手段。但是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炙手可热,尤其与T细胞免疫相关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到目前为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有6个获得美国FDA批准,包括1个CTLA-4单抗,2个PD-1单抗和3个PD-L1单抗。CTLA-4、PD-1、PD-L1单抗FDA已经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胃癌、头颈癌、膀

    2018年08期 v.41 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临床医学研究

  • 2种麻醉方式对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张雪蓉;秦建华;朱钧;

    目的探讨2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快速康复外科(ERAS)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T_0)、手术进行2h(T_1)、手术结束后3h(T_2)、手术结束后6h(T_3)、术后24h(T_4)、术后48h(T_5)时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0时刻IL-6、TNF-α、CRP、IL-10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1、T_2、T_3、T_4、T_5时刻IL-6、TNF-α、CRP、IL-10的水平与对照组水平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的麻醉方式,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是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

    2018年08期 v.41 952-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对轻度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血液黏度、尿蛋白和尿素氮水平的影响

    周丽佳;陆月梅;王秀美;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对轻度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血液黏度、尿蛋白(PRO)、尿素氮(U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6例轻度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和硫酸镁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压、血液黏度、PRO和UN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血压控制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黏度、PRO和UN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各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较对照组(79.07%)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应用于轻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可明显发挥控制血压和降低血液黏度、PRO、UN水平的作用,能够增强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年08期 v.41 957-959+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体外受精D5和D6冻融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比较

    赵静;胡泊;王鹏;王致辉;朱玥洁;巩晓芸;

    目的比较不同发育时期(D5和D6)冻融囊胚移植后的临床结局,为选择冷冻囊胚的最佳时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407例冻融囊胚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冷冻前形成囊胚的时间D5或D6进行分组,分为D5组和D6组,比较两组的基础临床资料、周期特征以及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等妊娠结局。结果 D6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均高于D5组(P<0.05);D5组和D6组患者周期特征、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中心的培养体系中冻融D6囊胚移植能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2018年08期 v.41 960-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复发翼状胬肉疗效对比

    伍桂军;曹淑娟;姜爱新;谭青;

    目的比较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复发翼状胬肉疗效有无差异。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67例(67眼)复发性翼状胬肉住院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和羊膜移植组)。切除复发的翼状胬肉后分别施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对比2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和羊膜移植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1.82%和76.47%,复发率分别是12.12%和14.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比羊膜移植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结论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复发翼状胬肉疗效无差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反应轻,耗费医疗资源少,可优先选择。但在无角膜缘干细胞可取时可选择将复发的翼状胬肉切除干净后联合羊膜移植。

    2018年08期 v.41 964-96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2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马红;杨惠琴;李冬;同立宏;

    目的通过收集2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文献报道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COP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转归与预后等特点,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自2016年11月-2017年1月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2例CO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我国近年来报道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COP,均以咳嗽、咳痰、发热、咯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CT表现为多肺叶受累、形态多样,有实变影、渗出影、索条影、团状影、空洞影,均伴有胸腔积液。肺组织病理显示肺组织间质性肺炎伴基纤母细胞增生、变性,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符合机化性肺炎。结论 COP是"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分析的过程,其预后良好,但临床上漏诊、误诊率高,及早确诊及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及减少疾病的复发。

    2018年08期 v.41 967-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调强放疗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依从性影响

    张振坤;王筱芳;吴福勇;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调强放疗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研究组为胃癌二线化疗失败的患者。对比2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急性期、后期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无法耐受化疗的胃癌患者相比,二线化疗失败的胃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调强放疗的患者病情有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8年08期 v.41 971-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3D打印技术在Pilon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李新春;艾尼瓦尔·艾力;赵岩;周瑜博;刘涛;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Pilon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Pilon骨折105例住院患者,其中应用3D打印技术手术的33例患者为试验组,以传统单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7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出血量、术中C臂平均使用次数、治疗前和治疗后4w VAS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215.39±77.75)min比较,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173.85±44.83)min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82,P<0.05)。与对照组术后平均出血量(144.86±64.72)mL比较,试验组术后平均出血量(136.67±60.29)mL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0,P>0.05)。与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C臂平均使用次数(4.86±2.71)次比较,试验组在手术过程中C臂平均使用次数(2.54±1.06)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79,P<0.05)。与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4wVAS疼痛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w,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VAS疼痛评分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手术治疗Pilon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少、C臂使用次数少、术后疼痛轻的特点。

    2018年08期 v.41 975-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郑鸿伟;王灵君;张亚莉;刘惠敏;刘光伟;邓巧恩;杨二梅;赵栋;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5月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科门诊收治的78例抑郁障碍患者,入组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脑电生物反馈联合舍曲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6%)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w、4w、8w HAMD评分和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39%)低于对照组(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DA、5-HT和N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A、5-HT和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障碍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08期 v.41 979-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基础医学研究

  • 不同海拔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放射性肝损伤及肝脏组织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

    袁芳;李文军;夏红娟;美丽姑·买买提;叶华;徐丽;

    目的探讨SD大鼠经过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后对大鼠放射性肝损伤及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3 000、4 000、5 000m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联合照射组(IHHP3+R组、IHHP4+R组、IHHP5+R组),照射总剂量为60Gy,低压低氧预处理及照射结束后6h,检测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TGF-β1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R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相比,IHHP4+R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HHP3+R组、IHHP5+R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与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大鼠肝脏TNF-α、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HP4+R组的TNF-α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HP3+R组、IHHP4+R组、IHHP5+R组TGF-β1的阳性表达率与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 000m海拔高度的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对放射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有效降低TNF-α的表达有关。

    2018年08期 v.41 983-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人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改进

    张峤;郝少欢;吴梅;帕提古丽·阿尔西丁;

    目的探索人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细胞(HNSCLC-MECs)的培养方法,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鉴定。方法收集外科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组织标本,研磨至匀浆经钢筛网过滤收集沉淀,短时少量胰酶消化后组织块贴服培养。根据细胞差速粘附的原理对细胞进行纯化和传代。结果原代培养60h后可见少量细胞贴壁生长,7d后贴壁细胞明显增多,传代后10d单层细胞呈典型"铺路石"样改变。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见FactorⅧ及CD34抗体表达于细胞膜上,表达阳性率>95%。结论应用筛网法、贴壁法和少量胰酶法可以获得大量生长良好的HNSCLC-MECs,经鉴定符合血管内皮细胞特性。

    2018年08期 v.41 987-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TAK242干预早期LPS诱导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姜芸;吴莉;

    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4信号抑制剂TAK24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的治疗干预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建立小鼠ARDS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结构改变,取45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RDS组及TAK242+ARDS组,每组15只。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肺灌洗液中TNF-α、IL-6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ARDS小鼠肺泡及间质组织发生病变,组织炎症浸润明显,小鼠肺组织TLR4、TNF-α、IL-6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给予TAK242治疗后,肺组织中TLR4、TNF-α、IL-6mRNA及蛋白表达及肺泡灌洗液中含量均较ARDS组小鼠明显降低(P<0.05)。结论 TAK242诱导小鼠肺组织中TLR4表达下降,并抑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可能成为TAK242抑制LPS诱导ARDS小鼠的机制之一。

    2018年08期 v.41 991-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独一味胶囊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TNF-α、IL-2和IL-6水平的影响

    杨敏;柳志文;

    目的探讨独一味胶囊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注射完全弗氏佐剂法建立ROU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以1mL/100g灌服低、中、高剂量独一味胶囊溶液(独一味胶囊内容物以无菌生理盐水配置浓度为5%、10%、15%的溶液),对照组灌服1mL/100g无菌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给药1、3、7d后,对比各组大鼠口腔溃疡数目、溃疡面积,然后尾静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2及IL-6水平,并对比各组数据;给药7d后处死大鼠取溃疡组织,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各组口腔溃疡组织中TNF-α、IL-2及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并对比各组数据。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刻溃疡数目、溃疡面积、血清TNF-α、IL-2及IL-6水平组间、时间及交互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7d后溃疡黏膜组织TNF-α、IL-2及IL-6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后不同时刻溃疡数目、溃疡面积、血清TNF-α、IL-6水平及给药7d后溃疡黏膜组织中TNF-α、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低、中、高剂量组均随时间及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后不同时刻血清IL-2水平及给药7d后溃疡黏膜组织中I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3实验组均随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对照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刻溃疡数目、溃疡面积、TNF-α、IL-2、IL-6血清水平及给药7d后口腔溃疡黏膜组织中TNF-α、IL-2、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可显著减少大鼠口腔溃疡数目及溃疡面积,加速大鼠口腔溃疡愈合,推测与独一味胶囊显著下调TNF-α、IL-6在血清及口腔溃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上调IL-2的表达有关。

    2018年08期 v.41 996-1000+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37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药学研究

  • 柱前衍生HPLC-UV法测定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尿样中16种氨基酸含量

    马桂芝;陈雪珊;蒋思思;段霞;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柱前衍生-HPLC-UV)测定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尿样中16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将大鼠尿样样品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衍生,衍生样品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甲醇-水(6∶2∶2)和醋酸钠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 16种氨基酸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对回收率均在85%~115%,日内RSD均<15%,检出限在3.1~45.3ng/mL范围内。16种氨基酸在大鼠尿液中的含量在2.164~565.966μg/mL范围内。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合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尿样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2018年08期 v.41 1001-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尿样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浓度

    杨建华;迪丽拜尔·马木提;王晓梅;王梅;胡君萍;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尿液中秦皮甲素与秦皮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取SD大鼠6只,灌胃给予秦皮甲素(66.6mg/kg)和秦皮乙素(77.4mg/kg)后,分别收集0~1、1~3、3~6、6~10、10~24、24~36、36~48h等不同时间段的尿液,固相萃取处理尿样,HPLC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13∶87),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39nm,测定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浓度并采用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秦皮甲素与秦皮乙素在0.1~10.0μg/mL线性良好(r分别为0.998 5和0.999 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0%,高、中、低浓度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秦皮乙素48h累积尿药排泄量大于秦皮甲素。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可以为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018年08期 v.41 1006-1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骆驼蓬子凝胶剂中6种成分的含量

    李敏;焦敏;王长虹;李岩;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检测复方骆驼蓬子凝胶剂和软膏剂中6种主要成分(鸭嘴花碱、氢溴酸东莨菪碱、硫酸阿托品、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秋水仙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1%乙酸铵缓冲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nm及264nm,流速1.0mL/min,柱温27℃,进样量10μL。结果鸭嘴花碱在0.94~229.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0.63%(RSD=1.7%);氢溴酸东莨菪碱在1.87~457.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90%(RSD=1.3%);硫酸阿托品在1.39~340.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5%(RSD=2.6%);骆驼蓬碱在1.84~450.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13%(RSD=1.6%);去氢骆驼蓬碱在1.05~256.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70%(RSD=1.9%);秋水仙碱在0.19~46.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6%(RSD=7.1%)。凝胶样品中鸭嘴花碱的平均含量为0.28mg/g,氢溴酸东莨菪碱的平均含量为0.94mg/g,硫酸阿托品的平均含量为0.99mg/g,骆驼蓬碱的平均含量为1.14mg/g,去氢骆驼蓬碱的平均含量为1.48mg/g,秋水仙碱的平均含量为0.01mg/g。软膏样品中鸭嘴花碱的平均含量为0.51mg/g,氢溴酸东莨菪碱的含量为0.86mg/g,硫酸阿托品的含量为0.54mg/g,骆驼蓬碱的含量为2.34mg/g,去氢骆驼蓬碱的含量为1.60mg/g,秋水仙碱的含量为0.28mg/g。结论本法可同时测定复方骆驼蓬子水凝胶贴剂中鸭嘴花碱、氢溴酸东莨菪碱、硫酸阿托品、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秋水仙碱的含量,且同时适用于复方骆驼蓬子软膏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结果稳定,可为复方骆驼蓬子凝胶剂及软膏剂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018年08期 v.41 1010-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43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枝玫瑰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刘寰宇;王莹;严文平;刘勇;兰卫;

    目的建立并优化小枝玫瑰总黄酮提取工艺,为小枝玫瑰的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乙醇用量、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芦丁为对照品,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小枝玫瑰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小枝玫瑰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料液比1∶16,提取30min。结论本法简单、高效、可靠,适用于小枝玫瑰总黄酮的提取。

    2018年08期 v.41 1016-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

  • FMEA模式在肿瘤患者PICC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尹哲;陈玲;曹艳;平荣;张翠萍;

    目的探讨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肿瘤患者PICC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肿瘤患者PICC的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新的风险评估方式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新疆某肿瘤专科医院2017年1-6月病理确诊恶性肿瘤拟行首次化疗的42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14例)和对照组(2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管理,试验组采用FMEA改进后的护理方法管理。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及效果评价。结果 2组静脉炎、局部皮肤反应、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计划拔管率为4.67%(10/214),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为14.02%(30/2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4,P=0.016);试验组满意度为95.33%(204/214),对照组为87.85%(188/214),2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7,P<0.001)。结论 FMEA模式在肿瘤患者PICC风险管理应用中,进行风险衡量及关键措施改进可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为肿瘤患者PICC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基础。

    2018年08期 v.41 1019-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中医中药

  • 复方中药洗剂组方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郭姝彤;艾彩莲;李宝莉;

    目的在复方中药洗剂单药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该洗剂的最优组方及其剂量配比,验证其体外抑菌作用,观察其对阴道常见致病标准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采用渗漏法提取并干燥白芷、五倍子、川芎、当归、丁香、石斛、人参、珍珠8味单药;选用正交t值法实验设计,以抑菌圈为指标,设定高和低两个剂量水平,观察不同剂量配比的8味单药组成12种组方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和阴道加德纳菌5种ATCC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 12种组方对5种ATCC标准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8味单药对5种ATCC标准菌株的抑菌作用的贡献值都以高剂量为大,除白色念珠菌的珍珠高剂量和低剂量相当,厌氧消化链球菌的人参高剂量和低剂量相当,而阴道加德纳菌的石斛以低剂量为大。12种组方中各单药对5种ATCC标准菌株的抑菌作用,有相加或拮抗作用。结论 12种组方对5种ATCC标准菌株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以组方(1)的抑菌效果最强,即原方为最优;组方(1)中以白芷和五倍子为君药(即主药),当归、丁香、石斛、人参和珍珠粉为臣药,川芎为佐使之药。

    2018年08期 v.41 1023-1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11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针刀结合牵引下正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马军虎;方丽娜;牛相来;张鹏;周钰;

    目的研究"颈六刀"松解术结合龙氏牵引下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结合龙氏牵引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结合传统牵引治疗,2组均治疗1个疗程,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值;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8%,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NDI差值均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NDI差值,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六刀"松解术结合龙氏牵引下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2018年08期 v.41 1029-1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艾静主任医师辨治高血压经验总结

    鲁曦;蒋裕中;姚家慧;艾静;

    目的总结并传承艾静主任医师辨治高血压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艾静主任医师于2016年6月-2017年3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所诊治的57人、共144诊次高血压患者病史,借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后,结合艾静主任医师临证经验阐述数据挖掘结果分析及讨论得出艾静主任医师临证辨治高血压的临床经验总结及其传承关系。结果符合纳入标准全数诊次中,男性23例、女性34例;证型分布由高至低依序为痰瘀阻络证、心脾两虚证、肝肾亏虚证、风阳内扰证;用药频率≥50%者由高至低依序为:川牛膝、丹参、钩藤、葛根、决明子、郁金、防己、车前子、珍珠母、景天三七、香橼、黄芩、酸枣仁。据数据挖掘结果综合艾静主任医师临证用药习惯显示,若临证兼见痰瘀阻络者,加用蒲黄、菖蒲、山楂;兼见心脾两虚者,加用黄芪、酸枣仁、合欢皮;兼见肝肾亏虚者,加用杜仲、怀牛膝、桑寄生;兼见风阳内扰者,加用黄芩、远志、灵磁石。结论本次课题研究结果可反映艾静主任医师临证治疗高血压的经验,且研究结果与高血压的临床症候基本符合。

    2018年08期 v.41 1033-1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岭南地区近20年肝硬化腹水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蔡高术;谢玉宝;施梅姐;赵朋涛;池晓玲;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近20年肝硬化腹水中医用药规律。方法对1996-2016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中医理论,总结岭南地区现代医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4篇论文,方剂89首,药物138味,其中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共占74.71%,常用中药20味;药物归经涉及12个脏腑,主要是脾经、肝经、肺经、胃经、肾经、心经为多,共占84.49%;所有药物涉及11种药味,出现的总频次为1 620次,前3位的甘、苦、辛药味共占81.36%,在所有用药中支持度最高的药对是茯苓和白术,置信度最高的药对是茯苓与柴胡。结论肝硬化腹水所用药物功效、药味、归经以及常用药对与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及所处地域密切相关,这些用药特点及规律可为目前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借鉴。

    2018年08期 v.41 1039-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护理园地

  • 心房颤动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临床护理

    虞彬;李芳;芦颜美;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9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体会,为临床规范化护理治疗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生活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内容。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术后1d及3个月相继复查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封堵器位置正常,术后抗血栓治疗检测,未见血栓形成,未发生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术前做好护理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认真观察病情、掌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重视抗凝药物监测、以及做好出院健康指导是促进左心耳封堵术后患者康复的关键,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2018年08期 v.41 1044-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精准护理在提高儿科病房危急值护理文书记录率中的应用

    唐云;张红;崔世红;张庆华;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提高儿科病房危急值护理文书记录率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完善儿科危急值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2016年1-3月、2016年4-6月调查实施精准护理前后的77例及65例危急值报告登记总数、护理文书的记录率进行前后比较,并分析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的改变。结果护理文书记录率由实施精准护理前的67.53%上升至实施后的96.92%,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上升至100%。结论在儿科病房应用精准护理,可提高危急值的护理文书记录率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2018年08期 v.41 1048-1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医学教育

  • 儿童口腔临床教学中运用医用模拟人和仿真头颅模型拍摄训练的效果分析

    孙大磊;马红;李小兵;刘奕杉;

    目的探讨在儿童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中利用医用模拟人和仿真头颅模型进行口腔拍摄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研究生60名,60名本科生志愿者与每名研究生随机匹配,1名志愿者对应1名研究生进行拍摄训练前考核,测试后将60名研究生随机分为仿头模组、互训组和见习组,各20名。在拍摄训练前后对志愿者进行面合像拍照,比较3组拍摄训练前后的拍摄用时、照片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 (1)仿头模组、互训组和见习组经过拍摄训练后,在拍摄用时、照片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上与拍摄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仿头模组和互训组拍摄前后差值在拍摄用时、照片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而仿头模组和见习组拍摄前后差值在拍摄用时、照片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仿头模组学员对拍摄训练评价较好的方面是课程针对性强(95%)、利于规范化掌握(95%)和利于放松心态(85%)。结论运用仿头模模型进行口腔拍摄训练是可行的,尤其适合作为在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过渡训练。

    2018年08期 v.41 1051-1053+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微信公众平台在辅助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蒋静;时瑛;

    目的探讨微信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班的学生,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试验组30人采用微信辅助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法,比较2组学生的作业习题,考试题、操作题及总成绩,同时调查2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并对2组学生从其学习兴趣与态度、理解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临床适应能力方面对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组学员在考试题、操作题及总成绩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生对微信辅助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法的总体满意度(93.7%)高于传统教学法(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在学习态度与兴趣、理解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临床适应能力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信引入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8年08期 v.41 1054-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投稿指南

    <正>《新疆医科大学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本刊为月刊,主要登载国内外广大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在医药科研领域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成果。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药学研究、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园地、医学教育、大学生科技园地等。《学报》学术质量和影响力逐年提高。期刊的核心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由2013年的0.559

    2018年08期 v.41 1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