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研究

  • 热休克蛋白70调控Bcl-2/Bax对缺氧性肺高压新生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肺动脉压力的作用

    赵倩;曹静;李明霞;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调控Bcl-2和Bax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a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新生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128只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组,缺氧组建立HPH模型,按干预方法分为HPH组、HSP70+HPH组和KNK437+HSP70+HPH组。HSP70+HPH组和KNK437+HSP70+HPH组经口气管插管注入AdHSP70-EGF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SP70腺病毒载体),HPH组和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注入Ad-CON-EGF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空腺病毒载体),KNK437+HSP70+HPH组每日腹腔注射HSP70抑制剂KNK437,对照组常氧饲养,各组分别于缺氧3、7、10、14 d检测平均右心室收缩压(RVSP),观察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变化,并检测肺组织中HSP70、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1)平均RVSP:各观察时间点HPH组平均RVSP均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3、7、10 d,HSP70+HPH组平均RVSP低于HPH组和KNK437+HSP70+HPH组(P<0.05),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SP70的表达:缺氧3、7、10 d HPH组HSP70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3、7 d HSP70+HPH组HSP70表达高于HPH组(P<0.05),缺氧10、14 d与HP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3、7、10 d KNK437+HSP70+HPH组HSP70表达均低于HSP70+HPH组和HPH组(P<0.05)。(3)Bcl-2和Bax的表达:HPH组缺氧3 d 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缺氧3、7 d Bax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HSP70+HPH组在各观察时间点Bcl-2表达均高于HPH组(P<0.05),缺氧3 d Bax表达低于HPH组(P<0.05);KNK437+HSP70+HPH组Bcl-2表达缺氧3、7、10 d低于HSP70+HPH组(P<0.05),缺氧3 d Bax表达高于HSP70+HPH组(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外源性HSP70在新生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能通过上调Bcl-2和下调Bax,在缺氧早期抑制了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降低了肺动脉压力,在新生大鼠HPH中发挥保护作用。

    2021年09期 v.44 981-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51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犬急性冠脉闭塞后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变化特点实验研究

    马婷;马靖雯;关丽娜;穆玉明;

    目的探讨犬急性冠脉闭塞后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10~13个月龄的犬15只,抽取犬静脉血体外制备混合性血栓,经介入术将体外制备的混合性血栓置入冠状动脉内建立犬急性冠脉闭塞模型。于术前、闭塞时、闭塞后30 min、1 h、2 h采集比格犬新鲜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阳性率及血小板-白细胞结合物(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占总白细胞T、单核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的百分率(PLA%、PMA%、PNA%、PlyA%),进行分析。于术前、闭塞后2 h、4 h采集比格犬新鲜动脉血,测定犬血清中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处死动物,心肌组织做病理HE染色检查。结果与术前比较,CD62P阳性率于闭塞时、闭塞后30 min、1 h、2 h均降低(P<0.05),于闭塞后2 h降低最明显(P<0.05);PLA%于闭塞时、闭塞后30 min、1 h、2 h均增高(P<0.05);PMA%于闭塞后2 h增高(P<0.05);PNA%于闭塞后30 min、1 h、2 h均增高(P<0.05);cTnT于闭塞后2 h未见明显变化,闭塞后4 h增高(P<0.05)。HE染色结果示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未见心肌灶状坏死及炎细胞浸润。结论犬处于急性冠脉闭塞时,于闭塞后30 min、1 h、2 h,PLA水平显著增高,且提前于cTnT出现变化。

    2021年09期 v.44 989-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ERCC1、TUBB3和RRM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曲更宝;朱强;王峰;王丕琳;张铁;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肿瘤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Ⅲ型β微管蛋白(TUBB3)和核苷酸还原酶1(RRM1)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TNBC石蜡包埋病理标本54例作为TNBC组,以及4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标本作为非TNBC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RCC1、TUBB3、RRM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mRNA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TNBC患者中ERCC1和TUBB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3%和22.22%,mRNA高表达率分别为29.63%和27.78%,与非TNBC组患者基本一致(P>0.05)。而RRM1蛋白在TNBC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为37.04%,mRNA高表达率为53.7%,高于非TNBC组患者(P<0.05)。ERCC1、TUBB3、RRM1 mRNA在TNBC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相应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s=0.727,0.762,0.712)。且TNBC患者肿瘤组织中TUBB3、RRM1 mRNA表达与TNM分期和WHO组织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组织RRM1表达高于非TNBC患者,且TUBB3、RRM1 mRNA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有关,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2021年09期 v.44 994-998+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临床医学研究

  • “麻花辫”样冠状动脉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田婷;邵梦娇;罗俊一;刘芬;单春方;李晓梅;杨毅宁;

    目的探讨"麻花辫"样冠状动脉的诊治策略及远期预后。方法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麻花辫"样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随访结果,并分析其预后。结果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10例(52.63%);PCI组患者9例(47.37%)。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PCI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5(0.64, 0.99)mmol/L vs1.11(0.83, 1.30)mmol/L,P=0.037]水平降低。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PCI组患者"麻花辫"样病变支狭窄程度[(79.78±21.28)%vs(49.00±12.89)%,P=0.001]明显升高。随访期间,单纯药物治疗组和PCI组分别发生1例(10.0%)和2例(22.2%)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花辫"样冠状动脉并非完全是一种良性病变,应充分评估心肌缺血,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和病变程度进行治疗,并密切随访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2021年09期 v.44 999-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研究

    王卫亮;郭宗海;成杰;唐启群;

    目的探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及其早期预测因素。方法以2015年2月~2019年10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0例自发性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收集患者人口学等临床资料,评估Hunt-Hess分级、脑部CT的Fisher分级。发病7 d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研究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 250例SAH患者中86例(34.4%)患者发生吞咽困难,其中62例(72%)为重度吞咽困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Hunt-HessⅣ和Ⅴ级[OR(95%CI):2.02(1.03~3.96), P=0.040]、有动脉瘤[OR(95%CI):3.48(1.22~9.92), P=0.019]、脑实质性出血[OR(95%CI):2.55(1.17~5.53), P=0.018]、插管时间>48 h[OR(95%CI):19.2 (6.18~59.8), P<0.001]是SAH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自发性SAH患者具有较高的吞咽困难发生率。对于Hunt-HessⅣ和Ⅴ级、入院CT显示脑上有实质血肿、因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有动脉瘤和插管时间>24 h的患者,应给予早期的预防性干预。

    2021年09期 v.44 1006-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布鲁菌骨关节病患者外周血TNF-α、IL-6、IL-17的变化及意义

    赵文江;马臻;娜丽;

    目的探讨布鲁菌骨关节病患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布鲁菌病未合并骨关节病患者(对照组)和80例布鲁菌病合并骨关节病患者(骨关节病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2组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液指标预测治愈率的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骨关节病组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IL-6、TNF-α和IL-17是布鲁菌骨关节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IL-6、TNF-α和IL-17诊断布鲁菌骨关节病的AUC分别为0.842、0.816、0.888,均高于PCT(0.680)、CRP(0.777)、血沉(0.712)。联合上述6个指标可将AUC提高至0.931。结论布鲁菌骨关节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17表达水平升高,对早期诊断布鲁菌骨关节病有一定价值。

    2021年09期 v.44 1011-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和新生肿瘤的一致性分析

    韩伟;候雪琴;高军喜;

    目的探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与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CECT)对其疗效评估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6例经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后CEUS及CECT检查在对射频消融区疗效评估及发现新生肿瘤的一致性。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显示,77.6%的病灶呈不均质回声,17.1%呈高回声,5.3%呈低回声;CT平扫显示,88.2%的病灶呈低密度影,6.6%呈高密度影,5.2%呈混杂密度影;超声造影显示,28.94%病灶增强,呈高增强,其中提示复发8例,新生肿瘤12例;增强CT显示,25%病灶强化,其中提示复发7例,新生肿瘤12例。CEUS与CECT评价肝脏背景的一致性一般,评价消融范围的一致性较差,评价病灶位置和局部复发的一致性很好,评价病灶数量、术区残留、发现新生肿瘤及诊断方面的一致性较好。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均能作为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评价的方法,两者联合评估准确性会更高。

    2021年09期 v.44 1015-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趋化因子配体检测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的预测价值

    夏家敏;温冬梅;马娟萍;张蓉;于英;倪倩;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检测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早发型败血症(EO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儿科90例GBS EOS新生儿作为研究组,以1:1配对原则选取孕母GBS定植新生儿90例作为对照Ⅰ组、正常新生儿90例作为对照Ⅱ组。对比3组及研究组不同临床特征患儿脐动脉血趋化因子CX3C配体3(CX3CL3)、趋化因子CXC配体9(CXCL9)、趋化因子CXC配体10(CXCL10)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趋化因子配体水平与临床特征间关系及预测新生儿GBS EOS的价值。结果研究组脐动脉血CX3CL3、CXCL9、CXCL10水平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Ⅰ组脐动脉血CXCL9、CXCL10水平高于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儿及孕母是否胎膜早破、是否绒毛膜羊膜炎患儿脐动脉血CX3CL3、CXCL9、CXCL10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动脉血CX3CL3、CXCL9、CXCL10联合预测新生儿GBS EOS的AUC值0.899大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CX3CL3、CXCL9、CXCL10水平变化与新生儿GBS EOS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可为临床早期评估GBS EOS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2021年09期 v.44 1020-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CNN-OVA-SVM模型在结直肠腺癌多分化诊断中的价值

    曹燕珍;周盼运;赵兴岳;李敏;

    目的探究CNN-OVA-SVM模型应用于多分化类型的结直肠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1月-2016年3月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收治的高、中、低分化类型腺癌患者各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提出了用于多分化类型结直肠腺癌鉴别诊断的CNN-OVA-SVM模型,该模型使用预先训练的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对患者的结直肠组织切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使用子分类器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一对多集成分类器对结直肠癌进行诊断,并与主流的分类算法K近邻(K-nearest Neighbor, KN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 RF)等进行比较。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和混淆矩阵,计算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准确率等指标,对模型的准确率和性能进行直观的评估。结果本研究所提出的CNN-OVA-SVM模型对3种分化类型结直肠腺癌的总体分类准确率为86.11%, AUC值均超过0.88。结论 CNN-OVA-SVM模型对于不同分化类型的结直肠腺癌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21年09期 v.44 1025-1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左氧氟沙星耐药情况及其logistic回归分析

    马清艳;侯莉莉;侯永华;刘晓飞;王维;

    目的分析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左氧氟沙星耐药情况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的影响因素,为耐药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182例耐药肺结核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左氧氟沙星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耐药肺结核高危患者中40例出现左氧氟沙星耐药,占比21.98%,其中耐多药25例(62.50%),多耐药9例(22.50%),一线药物均敏感5例(12.50%),一线药物单耐药1例(2.50%);左氧氟沙星耐药患者病程、左氧氟沙星应用时间长于非左氧氟沙星耐药患者,空洞及复治占比、双肺受累野数多于非左氧氟沙星耐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空洞、治疗情况、左氧氟沙星应用时间、双肺受累野数、左氧氟沙星剂量是左氧氟沙星耐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主要受空洞、治疗情况、左氧氟沙星应用时间、双肺受累野数等因素影响,临床可据此加强耐药结核病防控。

    2021年09期 v.44 1031-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中医中药

  • 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韩莹;周钰;袁红丽;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gE表达水平及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和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选穴均按照子午流注纳甲法选择申时相应穴位进行开穴,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进行皮肤针叩刺疗法,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则进行常规针刺疗法。两组每天治疗1次,1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3个疗程治疗后的血清IgE水平的变化及皮肤表皮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流失、表皮皮脂含量、皮肤弹性(R2值)。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水平、经皮水分流失均降低,皮肤表皮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流失、表皮皮脂含量、皮肤弹性(R2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治疗后比较,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血清IgE水平、经皮水分流失均降低,皮肤表皮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流失、表皮皮脂含量、皮肤弹性(R2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对特应性皮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1年09期 v.44 1036-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肉苁蓉苯乙醇苷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齐鑫鑫;由淑萍;何转霞;赵军;刘涛;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Cistache deserticola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CPhGs)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以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及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Hochest33258和线粒体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Cleaved-Caspase3及PARP表达情况。结果 CPhGs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IC50为187μg/mL;平板克隆实验发现,CPhGs中、高剂量组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通过倒置显微镜、细胞核及线粒体染色发现,CPhGs各组均可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同时,Annexin V/PI双染实验结果表明,CPhGs各组均诱导HepG2细胞发生早期凋亡(P<0.01),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CPhGs各剂量组还可将HepG2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CPhGs可诱到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及PARP表达的增加,同时还可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1)。结论 CPhGs对HepG2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2021年09期 v.44 1041-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62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紫草素对HaCat细胞增殖和AnxA2表达水平的影响

    胡炜昊;阿依恒·曲库尔汗;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HaCat细胞增殖和膜联蛋白A2(AnxA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紫草素(1、5、10μmol/mL)干预正常生长的HaCat细胞24 h,设0μmol/mL为正常对照组,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划痕试验检测HaCat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HaCat细胞的细胞周期;CCK-8细胞增殖检测实验(CCK-8法)检测HaCat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nx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紫草素浓度越高,细胞密度越低,细胞迁移速率越差;0、1、5、10μmol/mL组细胞G1期细胞百分比随紫草素浓度升高而升高,S期细胞百分比随紫草素浓度升高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10μmol/mL组450 nm处吸光度值分别为1.28±0.15、1.15±0.12、0.94±0.08和0.65±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示AnxA2表达水平随紫草素浓度升高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AnxA2蛋白表达量随紫草素浓度增高而降低。结论紫草素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aCat细胞增殖并可降低AnxA2的表达水平,紫草素可能在治疗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2021年09期 v.44 1048-1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欧芹根总黄酮对体外脂肪肝细胞模型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刘飞;陈妍;姜林;

    目的建立L-02脂肪肝细胞模型,观察欧芹根总黄酮对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游离脂肪酸(FFA)溶液建立L-02脂肪肝细胞模型,筛选最佳药物干预浓度。分化成熟的细胞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分别干预,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丙二醛(MDA)水平;qRT-PCR、WB检测细胞中脂联素(ADPN)、脂联素受体(ADIPOR-2)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出的药物最佳干预浓度为50μg/mL。药物治疗组的TC、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细胞模型组相比,ADPN、ADIPOR-2在药物治疗组中表达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能显著提升模型组的ADPN、ADIPOR-2水平。结论欧芹根总黄酮能对NAFLD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欧芹根总黄酮的起效机制与激活脂联素及其受体相关。

    2021年09期 v.44 1055-1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40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葫芦籽油合成脂肪酸乙酯工艺研究

    木太里普·吐逊;刘艺;李志辉;尹辉;麦合苏木·艾克木;

    目的研究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葫芦籽油合成脂肪酸乙酯工艺。方法将葫芦籽油与乙醇(EtOH)作为原料,通过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的催化作用,完成脂肪酸乙酯(FAEE)的合成。采用单因素试验与RSM(响应面分析法),确定葫芦籽油脂肪酸乙酯的最佳合成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醇油摩尔比、Lipozyme TL IM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与时间依次为4∶1、30%、50℃与1 d时,脂肪酸乙酯转化率最高。响应面法优选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4∶1、Lipozyme TL IM质量分数为35%,以及反应时间与温度各为26 h、50℃时,通过3次试验检验最优条件下的合成工艺,脂肪酸乙酯转化率达到了(85.74%±0.43%),与预测值相差1.05%。葫芦籽油脂肪酸乙酯GC-MS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含量为73.55%,其中亚油酸乙酯的含量达58.483%。结论本工艺操作简单可行,适用于葫芦籽油脂肪酸乙酯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21年09期 v.44 1059-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

  • 自我养老能力对新疆农村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张雪莲;杨菲;樊琼玲;曹雪梅;王红磊;由淑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为推进农村老年人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我养老能力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新疆乌鲁木齐县429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插件PROCESSv2.16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检验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自我养老能力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新疆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得分为(169.17±22.01)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8.86±4.86)分,自尊得分为(27.88±4.12)分,总体幸福感得分为(79.59±12.29)分。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与自我效能感、自尊、总体幸福感之间呈两两正相关(P<0.01)。中介效应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和总体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是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和总体幸福感的中介变量,农村养老应该关注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促进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体验,实现健康老龄化。

    2021年09期 v.44 1066-1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3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0~36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

    殷道根;何珍;曾小辉;段学燕;廖小兵;黄卫民;

    目的分析深圳某区0~36月龄儿童过敏性疾病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后期开展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7-12月,对到深圳某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儿童体检的0~36月龄儿童家长进行过敏性疾病的问卷调查,运用χ2、t检验、二项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本次共收集调查对象399例,男性209例,女性190例,有过敏性疾病症状的病例组84例(21.05%);无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对照组315例(78.9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过敏史(OR=3.847,95%CI[1.483~9.976])、父亲过敏史(OR=3.394,95%CI[1.350~8.533])、家庭装修(OR=5.526,95%CI[1.181~25.857])、妊娠期疾病史(OR=2.819,95%CI[1.435~5.537])、出生1月内使用普通配方奶粉(OR=1.871,95%CI[1.081~3.237])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而孕期补充益生菌(OR=0.402,95%CI[0.220-0.861])是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母亲过敏史、父亲过敏史、家庭装修、妊娠期疾病史、出生1月内使用普通配方奶粉可能导致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发生,而孕期补充益生菌有助于预防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发生。

    2021年09期 v.44 1071-1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护理园地

  • 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与负性情绪的效果研究

    刘文静;赵紫凝;韩记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与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3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后1周、2周研究组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对后续治疗与护理工作带来的影响,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有效控制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该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21年09期 v.44 1077-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喉癌术后人工气道老年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欧世梅;陈学兵;青莎莎;

    目的研究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喉癌术后人工气道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20年4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喉癌术后人工气道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均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50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Pender健康促进理论指导的干预模式。采用Pender健康生活方式量表、运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华盛顿大学生命质量量表(UW-QOL)评估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方式、适应能力、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ender健康生活方式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评分、SAS和SDS量表评分、UW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有助于喉癌术后行人工气道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2021年09期 v.44 1081-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青年园地

  • 单纯关节镜清理术与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KOA的疗效对比研究

    梁振;宋峰;赵之颢;

    目的评价单纯关节镜清理与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1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骨一科收治的50例KOA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相关资料。随机分为单纯组(24例)和联合组(26例),单纯组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方法治理,联合组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方法治疗。治疗后分析比较术前、术后、术后1月、半年及一年2组患者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AKS评分及Lysholm评分变化,手术前、后抽取膝关节液检查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变化情况及手术前、后有无并发症出现。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关节液内IL-6和TNF-a水平降低,Lysholm和AKS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治疗组术后比较,联合治疗组术后VAS评分及关节液内IL-6、TNF-a水平降低,Lysholm及AK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术后内翻角及FTA角度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内翻角度较术前有增加;联合组术后内翻角及FTA角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腓骨截骨术有效的弥补了单纯关节镜清理治疗KOA的部分不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KOA的手术方式,同时可改善下肢负重力线促进患肢功能康复。

    2021年09期 v.44 1085-1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玫瑰黄酮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魏志勇;阿衣古丽·麦麦提;海热姑丽·马木提;阿依考赛尔·亚力坤;景玉霞;

    目的研究玫瑰黄酮提取物(RFE)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玫瑰黄酮提取物低剂量组(RFE-L组, 6 mg/kg)、中剂量组(RFE-M组, 12 mg/kg)、高剂量组(RFE-H组, 24 mg/kg),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8 w诱发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成模后药物干预:阳性药物组给予4mg/kg体质量辛伐他汀灌胃,玫瑰黄酮提取物按低、中、高剂量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个月。灌胃结束取大鼠全血及肝脏,用于检测血脂水平、谷胱甘肽(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脏病理改变。结果经高脂饲料饲养8 w后,检测血脂水平,高脂血症动物成模率为76%。各组大鼠的肝脏病理改变:模型组动物肝脏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可见大量脂肪空泡,RFE-L、RFE-M、RFE-H组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肝脏病变逐渐减轻。药物干预后大鼠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RFE-L、RFE-M、RFE-H组中大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在不同组SOD、MDA、GSH-Px的改变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和GSH-Px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升高,MDA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RFE-M、RFE-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E-M、RFE-H组SOD和GSH-Px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升高,MDA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与RFE-L组比较,RFE-M、RFE-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玫瑰黄酮提取物的降血脂作用可能与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关,且与玫瑰黄酮提取物呈剂量依赖性。

    2021年09期 v.44 1089-1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52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正>近日,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共同研制的《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6版)》已正式发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度在220种医学综合期刊中,排名由2017年的第51名上升至第31名,等级由2017年的A-上升至A。

    2021年09期 v.44 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欢迎投稿

    <正>《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原名《新疆医学院学报》,1978年创刊,月刊,为新疆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A类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稿件要求1.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2.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连续排列。3.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2021年09期 v.44 1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