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吴璥;陈子馨;
本文报告10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学上将其分为花瓣型(3例)、巨细胞型(3例)及混合型(4例)。文中讨论了本瘤的恶性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本文5例病程少于6月,9例体积大于5cm。镜检有出血坏死灶、呈花瓣状排列的兼性成纤维细胞及具有吞噬能力的组织细胞。核分裂象丰富(平均31个/50高倍视野),细胞及胞核有多形性。在随访到的7例中,6例复发,3例术后短期内死亡,1例4次复发后肺转移。根据这些观察提示,本文所报告的病例均为恶性病变。在组织学上,本瘤应与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皮肤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及上皮样肉瘤相鉴别。文末对组织细胞源性肿瘤的分类与命名进行了讨论。
1982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徐年珍;
<正> 脂肪栓塞是大骨折、多发性骨折、骨科手术或骨折手法复位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脂肪栓塞可在伤后数小时至一周内发生,绝大多数在伤后两天内发病。由于脂肪颗粒在肺毛细血管中栓塞,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意识碍障和皮肤粘膜点状出血。由于本病发病突然而且凶险,如观察不仔细,发现不及时,抢救不妥当,则容易突然死亡。我科近年来收治的骨折病人中有4
1982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广义;金立生;陈志坚;孙秀娣;王志琪;黎均耀;张月明;
本文报告了用Ames试验方法对新疆新源县、河南林县、江苏扬中县、广东南澳县和湖北钟祥县等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普遍食用的发酵食品(酸奶疙瘩、酸菜、腌菜、鱼露)进行致突变性的检测的初步结果。结果证明此类食品均含有致突变物质,与当地癌症的发生有相关性。
1982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忠周;杜万福;
<正> 胸骨肌(m.sternalis)为胸部异常肌肉。有关胸骨肌的形态描述、功能的研究以及发生来源问题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我们在制作教学标本过程中遇到一例:男性,成人,中等身材,发育较佳。解剖所见:胸骨肌对称。形状均呈扁平长肌状。但右侧者较左侧者稍显著。该两肌均沿胸骨两侧纵行排列(附图),且均从第6、7肋软骨高度起始并与腹直肌鞘相续,肌腹上行左侧止于胸骨角处。右侧上方越过
1982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习家骏;蔡佩钦;王廷杰;程洁;唐国学;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急性、难以克服的呼吸困难和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它属于一种继发的、非心原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本文报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各病例均有明确足以诱致ARDS的病因(大手术后创伤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具有用原发病不能解释的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血气动态观察有进行性低氧血癌(59.1~42.4mmHg)以及肺部X线表现等,故ARDS的临床诊断可以成立。ARDS一旦发生,病死率高,本组5例4死1生。不管引起ARDS的病因如何,其病生特点是共同的。辅助呼吸的支持是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本组病例多数未及时使用人工呼吸器。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提高ARDS的抢救水平而努力。
1982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程祖亨;吴福恩;白玉茹;汪师贞;张楚武;唐承英;
选用降压效果确实、作用缓和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对确诊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治疗,称为阶梯疗法。本疗法要求患者达到的目标血压是舒张压在90mmHg或以下。新疆钢铁公司高血压病人群防治的经验表明,这种简便易行、效好价廉、适于推广的阶梯疗法,在保障健康、降低心血管合并症及病死率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1982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何秉贤;肉孜阿吉;洪秀芳;
<正> 1981年5~7月,我们根据全国风湿热与风心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协作组的规划方案,对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学生(6~14岁)进行了风湿热(心)的调查。调查时我们组织心血管病内科专科医师,深入调查的学校,先与该校及其医务室负责人讲解调查的方法与意义,和他们一起组织调查工作,并由调查班级的班主任编写名单和登记,做到一个不漏,
1982年0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何秉贤;肉孜阿吉;李春山;
<正> 结合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我们对乌鲁木齐地区35岁以上的人群的风心病也作了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机关团体的职工,普查率达到95%以上,并经多年随访。这些职工参加工作时并未经体检筛选,但当时均能胜任所分配的工作。风心病的确定是由两位以上的心血管内科负责医师听诊,肯定有瓣膜病的杂音,再结合有关病史和检查,认定无疑者。
1982年01期 23-2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霄航;何恩泉;
本文分析了我院1975~1980年收治的肺部非包虫囊性球形病灶80例,重点介绍了原发支气管癌及结核球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1982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学焕;王元纯;
<正> 近年来,利福平应用于临床日益增多。一般认为该药是毒性小、安全和耐受性好的抗结核药,但我科自1979年来,曾遇2例应用利福平与异菸肼联合治疗肺结核,引起严重肝功能损害,其中1例并发肝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为了吸取经验教训,现报告于下: 例1 马××(住院号235377),女,回族,24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近1个月,在单位卫生所对症治疗无效转来我科,门诊拟诊粟粒性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脑膜炎,于1979年12月30日收住。患者于同年3月29日
1982年01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达夫;张致陵;印曙瑛;徐立敏;吕永泉;郭怀荣;
<正> 本文报告我院1968年6月~1979年6月经超声检查并得到手术证实的18例脑包虫囊肿病例。术前全经A型超声检查,其中3例同时作B型超声检查。18例中12例(66.7%)患侧见到液平段波型,B型扫查者可见液性暗区,另6例超声诊断未发现液平,但18例中线波均有不同程度移位。中线波移位方向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故本文认为中线移位与患侧出现液平为超声诊断本病的依据:本组全部病例中中线偏移均大于0.3cm(0.6~2.5cm)。
1982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元纯;黄学焕;
<正> 支气管结石症临床上很少见。我科自1967年以来,先后发现3例,特报告于下: 例1 王××,女性,28岁,汉族。1973年12月份,少量咯血1周,伴轻咳及胸部隐痛,未注意。1974年3月无任何诱因,突然阵发性呛咳,随之咳出结石两块,大者如葡萄核,小者似米粒,断续咯血20余天,当地医院胸透两肺无异常发现,拟诊“支气管扩张”,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症状消失。1978年7月25日,晨起活动后,自觉胸前不适,继而咳出结石一块,咯血痰几口,
1982年01期 31-3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永年;王天一;莫永灼;
本文报告了2例腹部手术后气性坏疽感染,并结合文献对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982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楚武;顾梅云;孟晓亮;白玉茹;汪师贞;
<正> 本文报告哑型(即听不到舒张期杂音)二尖瓣狭窄7例,指出超声心动图对哑型二尖瓣狭窄诊断的价值,并小结了临床疑及本症的线索。超声心动图可能提示哑型二尖瓣狭窄的机
1982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骆树民;曹月敏;倪多;桂大华;刘振疆;努尔;买买提依明;
本文分析我院1971年1月~1980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单发结节347例,其中女性241例,男性106例。最小年龄12岁,最高年龄69岁,以41~60岁居多(占55.9%)。其性质,甲状腺腺癌244/347,结节性甲状腺65/347,甲状腺癌23/347,甲状腺炎15/347。本组恶性发生率为6.6%。仔细询问病史和详细体查,结合同位素扫描和选择性甲状腺淋巴管造影,有助于性质的鉴别诊断。本组误诊率为27.1%。本文主张积极手术治疗,并采用患侧腺叶切除。本组204例腺叶切除,手术并发症有喉返神经损伤3例,术后出血1例。
1982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振强;
本文报告了两例脐尿管畸形。讨论了脐尿管的发生构造,婴幼儿和成年人的脐尿管解剖关系及脐尿管的组织学所见,脐尿管与膀胱等周围关系以及脐尿管疾病的分类等。关于诊断方面认为对脐尿管疾病的诊断用碘化钠造影及用色素注入方法来证实是必要的。在治疗方面强调彻底切除是最好的方法。
1982年0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孙鑫;徐志章;钱一;
本文介绍了制作适合个人特点的假眼的方法和镶配假眼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982年0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田文林;栾梅番;富立民;
<正> 肠重复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1980年我院曾收治1例,1981年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女,9个月,于1981年4月4日以阵发性哭闹伴呕吐、腹胀、无肛门排气排便一天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160次/分,发育营养中等,急性病容,烦躁不安,精神委靡,皮肤弹性较差,两眼轻度凹陷,咽部充血,腹膨隆,可见肠型,腹软未扪及包块、肠鸣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肛门指检无异常。
1982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何秉贤;杨坤河;肉孜阿吉;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侵犯心脏,尤其是心肌和心包,但其诊断几乎都是在尸检后才成立的,生前确诊者甚少。在国内我们尚未见到报道。我院有一例,近七年来先后住院多次,最后出现心力衰竭,经治疗好转,为了引起重视,特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作简短讨论。病历摘要患者男,17岁,学生,汉族,1970年(5岁)10月份不明原因出现发冷发热,体温波动在38~40℃,全身出现小红疹和诸关节酸痛,但当时并无红肿和活动碍障,住院诊断为“风
1982年0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吉保华;苏时务;
咽部神经鞘膜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本文报道8例,此瘤又名雪旺氏瘤,来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发生原因不明。多发生于四肢,在头颈可发生于听神经、面神经、眼、耳、鼻、舌、硬腭、口腔及唾液腺等处。好发年龄为20~40岁,性别发生率大致相等。显微镜检查:雪旺氏细胞为主要细胞,梭形细胞排列致密,有长椭圆细胞核,其长轴互相平行呈栅栏状排列。常见的症状有咽异物感,吞咽障碍,发音改变,甚至呼吸困难等。当肿瘤压迫咽部、颈部的神经,可产生相应的神经症状。肯定的诊断应靠病理学检查确定。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本肿瘤属良性,故手术后很少复发,预后良好。
1982年01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沈大为;
<正> 深在性红斑狼疮(LEp)又称狼疮性脂膜炎。1896年Kaposi氏首先报告,1940年Irgang氏作了详细报道。本病比较少见,国内报告5例。现将我们所见5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表1、2)
1982年0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书田;
面记波(体层记波)摄影术是利用现用体层摄影设备,以记波摄影片盒代替原体层片盒,进行摄影。体层摄影术与记波摄影术的结合是一创新,它能够将目前只能记录活体边缘活动的线记波摄影术,发展为能够记录活体两侧面上的活动情况的面记波摄影术。实验中,观察到在心脏模型的体层记波照片上有倾斜阴影,在活体心脏的体层记波照片上有脉动波齿附加在倾斜阴影上。本文对这一摄影术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1982年01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朱逸民;
作X线断层摄影时,曝光时间常无法准确掌握,而掌握准确的曝光时间是投照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测定断层摄影曝光时间的原理和方法。
1982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孝先;舒敬桑;
<正> 化学感受器瘤为一种少见肿瘤,最近我科遇到瘤体侵犯胸椎产生截瘫1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住院号259739,43岁,干部,汉族。病人于1981年1月初无原因突然发生腰背痛,活动时加剧,并向两侧放射,经治疗无效反而日益加重。逐渐出现夜间疼痛加剧,伴有食欲减退,继之出现双下肢胀感、麻木及无力。4月初不能下床活动,出现小便困难,于1981年4月15日转入我院。检查:血压140/100mmHg,一般情况尚佳,
1982年0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孝先;
<正> 自1957年方先之系统地提出对骨关节结核进行病灶清除疗法以来,使脊椎结核的治疗由消极的保守疗法转入到积极的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在抗结核药物辅助下,通过手术方法直接进入病灶,将病灶中的死骨、肉芽组织、坏死椎间盘和脓汁等物清除。手术方法是在不同时期先后二次在两侧进入病灶,病灶清除手术后行椎板植骨融合术,对合并有截瘫者需手术后截瘫有恢复时再进行脊
1982年01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正>~~
1982年01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