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论著

  • 孕血清中早孕因子的分离纯化

    袁武梅;孙文东;刘晓宇;赵学信;武贵臻;张坚;杨梅;

    目的: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的分离方法从孕血清中得到纯化的早孕因子(EPF),为进一步制备单克隆抗体做准备。方法:采用依次经过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SP 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Con ASepharose4B亲和层析和Heparin Sepharose Cl6B亲和层析分离纯化方案,最终得到具有早孕因子活性的Hepa-rin-Ⅱ成分,早孕因子活性采用活性玫瑰花环抑制实验检测,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纯化物。结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两条带,相对分子量分别为46.30kDa和10.71kDa。结论:经过四步层析得到较纯的EPF样品,并认为EPF在血清中可以以单体和多聚体形式存在。

    2007年09期 No.141 949-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BRCA1、Bad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

    付娟娟;刘存;马蓉;

    目的:检测BRCA1、Bad在乳腺导管普通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RCA1、Bad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乳腺导管上皮普通性增生、28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5例乳腺癌中BRCA1、Bad表达情况。结果:(1)BRCA1在乳腺导管普通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20)、39.3%(11/28)、76.0%(19/25),三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2)Bad在三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15%(3/20)、35.7%(10/28)、72.0%(18/25),Bad蛋白在普通性增生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普通性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BRCA1、Bad在乳腺病变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结论:提示BRCA1、Bad表达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乳腺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2007年09期 No.141 952-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HPV16/18、p53在新疆贲门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生物学意义

    马遇庆;蒲红伟;陈朝伦;

    目的:检测新疆不同民族贲门癌与非癌良性组织中HPV16/18与p53的异常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并讨论其意义。方法:应用PCR及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93例贲门腺癌和21例非癌组织的HPV16/18、p53的阳性检出率。结果:(1)HPV16/18、p53在93例贲门腺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4.41%(32/93)、75.27%(70/93),在贲门非癌良性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21)、4.76%(1/21)。它们的阳性率在癌和非癌组织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之间HPV16/18、p53阳性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53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PV16/18的阳性表达与贲门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4)贲门腺癌中HPV16/18与p53间未发现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1)HPV16/18蛋白和p53的异常表达在贲门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贲门癌组织中HPV16/18、p53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民族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别。(3)p53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

    2007年09期 No.141 955-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放射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孙小娜;刘继文;杨晓燕;

    目的:了解新疆各级医院和企业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满意度,探索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348名放射人员,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1998)和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职业紧张水平和对工作满意程度的测评。结果:企业和男性的放射人员承受的职业紧张压力更大,对工作的满意度更低;具有大专学历、年龄在40~50岁之间、从事放射工作≥25年的放射人员承受职业紧张压力最小,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最强,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不同婚姻状态和民族的放射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及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是相同的。结论:放射工作是一个紧张的职业。针对放射人员的紧张反应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放射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提高工作满意度,保护和促进放射人员的工作能力。

    2007年09期 No.141 958-960+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肺损伤对大鼠脾脏SOD、MDA、一氧化氮及结构的影响

    李秀娟;张志强;克拉拉·阿巴斯;马琪;张建龙;王红梅;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对大鼠脾脏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SOD)、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油酸组(OA组),后者由尾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ALI模型2h后,测定血气(pH、PaO2、MAP、PaCO2)、肺的湿/干重(W/D)及血浆和脾脏匀浆SOD、MDA、NO。脾脏组织做光、电镜检查。结果:与C组相比,OA组PaO2、MAP降低(P<0.01);血浆和脾脏的SOD活性降低(P<0.01),MDA和NO含量增高(P<0.01);光镜下OA组脾脏被膜增厚,鞘淋巴细胞增生,灶状中性白细胞浸润,生发中心异常和红髓吞噬含铁血红素细胞增多改变;电镜下细胞肿大,核膜皱缩,核大畸形,线粒体水肿,空泡变和粗面内质网扩张改变,排列紊乱。结论:ALI可引起大鼠脾脏SOD、MDA、NO及结构的改变,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ALI时远隔器官受损的原因之一。

    2007年09期 No.141 961-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研究

    郭念昆;彭颜辉;纪俊英;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控制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分别皮下注射诺和锐30胰岛素和诺和灵30R胰岛素,监测两组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无差异,餐后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控制早餐后血糖的作用优于诺和灵30R。

    2007年09期 No.141 96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哈萨克族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

    何玲玲;徐新娟;梁晓慧;胡广梅;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人群心房利尿钠肽(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的方法检测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247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245名正常人群(对照组)T1766C基因多态性。结果:哈萨克族正常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T1766C基因多态CC、TT、TC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0.025、0.119、0.857和0.020、0.199、0.780,C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0.453、0.547和0.411、0.589,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组及对照组ANP基因T1766C的C及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1.787,P=0.181),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χ2=5.932,P=0.052)。结论: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无关联。

    2007年09期 No.141 967-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乙型肝炎病毒B和C基因型与干扰素a-2b治疗48周效应关系的研究

    赵文海;曾凡荣;韦玉芳;刘丽;陈东升;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B和C基因型的慢性肝炎与干扰素a-2b治疗48周的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进行HBV基因分型,观察干扰素a-2b治疗48周后的疗效。结果:慢性乙肝B基因型患者的综合应答率(41.6%)显著高于C基因型患者(24.1%)(P<0.01)。结论:慢性乙肝B基因型对干扰素a-2b的疗效明显优于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用于干扰素治疗前的疗效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现实意义。

    2007年09期 No.141 970-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及对患者血清IL-6、TNF-α的影响

    孙晓红;李保华;

    目的:研究激素、环磷酰胺、低分子量肝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四联药物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的变化,并监测患者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的变化。结果: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四联药物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脂水平显著下降(P<0.05)。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TNF-α、24h尿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仍有差异(P<0.05),IL-6、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TNF-α、IL-6的异常,四联疗法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降低24h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血脂,缓解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情。

    2007年09期 No.141 972-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静脉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

    高继玲;刘黎明;刘晓红;张淑萍;王秀玲;

    目的:比较静脉和口服铁剂分别联合应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长素(EPO)治疗伴有功能性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探讨对功能性缺铁的补铁途径和方法。方法:将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功能性缺铁和贫血的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静脉组使用蔗糖铁注射液,口服组患者使用力蜚能。2组患者均联合EPO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维生素B12、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静脉组与口服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接受治疗前维持透析时间及贫血程度、血清铁蛋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静脉组Hb、RBC、SF均高于口服组(P<0.05)。2组平均EPO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静脉组与口服组患者肝、肾功能、血清CRP、维生素B12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若存在缺铁需静脉补铁。蔗糖铁注射液可更好地纠正患者的功能性缺铁,增加铁储备,改善EPO的疗效。

    2007年09期 No.141 975-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乌鲁木齐地区干眼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张宏;陈雪艺;

    目的:探讨干眼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统一的调查表及调查方式对134例干眼及268例对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下因素是与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翼状胬肉(P<0.001,OR3.982,CI1.982~2.532),糖尿病(P<0.001,OR3.144,CI1.788~5.529),滴眼液(P<0.001,OR1.890,CI1.338~2.668),使用视频终端(P<0.05,OR1.737,CI1.192~2.5321.192~2.532),而服用阿斯匹林、多种维生素,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过敏性疾病、青光眼、眼部手术、吸烟史及屈光不正病史等与干眼无相关性。结论:糖尿病、翼状胬肉、长期使用滴眼液和视频终端这些因素可能是新疆与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

    2007年09期 No.141 978-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白内障合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叶楠;张金莎;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和后路晶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在白内障合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79例PDR,共100眼,随机分为2组,术式1组53只眼,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行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式2组47只眼,为经扁平部玻璃体联合晶体切除术,保留前囊,人工晶体植入前囊上、睫状体沟内。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术式1组视力改善41只眼,占77.36%;术式2组视力改善30只眼,占63.83%,两组术后视力改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术式1组术后发生虹膜新生血管(INV)1只眼,占1.8%;术式2组术后发生INV7只眼,占14.9%,两组术后INV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5)。结论:在治疗白内障合并PDR患者中,术式1组优于术式2组,其术后并发症和INV的发生率也明显低,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

    2007年09期 No.141 981-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老年肺炎132例临床特点分析

    陈欲晓;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132例老年人肺炎的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老年肺炎冬春季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交叉而复杂,呼吸系统症状不典型,可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和主要表现,特异性体征较少,胸部X线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结论:老年肺炎诊治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和及时准确的治疗。

    2007年09期 No.141 985-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76例疗效观察

    李健;顾安吉;沈永杰;郭凤;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76例,每日晨起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采用逐渐增量的方法,最大剂量5mg/d,疗程为6周。对比用药前后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各项指标的变化,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人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后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无明显变化,治疗6周后,血压由(172.0±19.2)/(106.0±9.6)mmHg下降至(141.3±12.7)/(85.6±6.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61.84%,总有效率90.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

    2007年09期 No.141 988-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3例疑难ABO血型鉴定及分析

    左宏莉;徐群丽;郭伟鹏;廖声凯;吐尔洪·克维尔;

    目的:鉴定并分析3例疑难ABO血型红细胞抗原及血清抗体的特异性。方法:运用PCR-SSP方法对3例患者ABO血型抗原进行基因分型;运用血型血清学技术对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ABO血型基因分型分别为A/O、O/O、O/O。结合血型血清学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血液制品。结论: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弥补了血型血清学方法的一些不足,运用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可以解决血清学方法难以鉴定的血型抗原。

    2007年09期 No.141 990-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非透视DHS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陈刚;廖继稳;白靖平;艾克拜尔·尤努斯;艾合麦提江·玉素甫;

    目的:探讨在无C臂透视条件下,应用DHS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无术中C臂透视条件下应用DHS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6个月~3年的随访,骨折愈合好,无死亡病例;术后无感染,钉板位置适宜,无松动、断裂或折弯;无股骨头分离切割、缺血性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在无C臂术中透视条件下熟悉局部解剖及DHS装置结构,正确复位,也能达到操作简便、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亡率并杜绝X线辐射的效果。

    2007年09期 No.141 993-994+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肛提肌训练对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影响的研究

    曹军华;马彬;孟庆华;古力扎尔·伊里;张朝峰;

    目的:评价术前术后肛提肌训练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对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实验组),实验组给予严格的肛提肌训练,观察病程、年龄、手术方式、训练时间与术后尿失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拔管后尿失禁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10、20、30、90d时实验组的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低于70岁的年龄段中实验组在术后20、30、90d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70岁的年龄段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实验组的尿失禁持续时间为(20.0±7.6)d,低于对照组的(68.8±46.1)d(P<0.05)。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肛提肌的早期、长期训练对预防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尤其对小于70岁的患者作用更明显。

    2007年09期 No.141 995-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阿里木·太来提;艾克拜尔·阿布拉;艾山江·乌买尔;阿力木·热合曼;杜恒;木拉提·马合木提;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上尿路梗阻36例,36例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36例行MRU检查的患者中,上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例可显示结石上下方的尿路情况(42.86%)。结论:MRU对某些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上尿路梗阻可进行诊断,并可部分替代逆行造影,比临床上常用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适用于静脉尿路造影有禁忌证和肾功能丧失的患者。

    2007年09期 No.141 998-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42例老年胃癌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

    阿布都外力·吾守尔;肖开提·阿不都哈德尔;何铁汉;李涛;文西年;张文斌;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对2001~2006年收治的42例65岁以上胃癌病人的外科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行根治切除30例,占71.4%,姑息性切除7例,其他手术5例。术后并发症9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7.14%。结论:加强对老年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老年胃癌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2007年09期 No.141 1000-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后应用

    党军;刘文亚;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30例连续动脉瘤的病人,在术后10d行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经DSA证实。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造影检查,重建技术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评价动脉瘤夹的位置和动脉瘤夹闭的情况。结果:30例动脉瘤夹闭术后通过减影CTA检查,其中动脉瘤夹27例可以显示,减影后3例瘤夹完全减掉,并通过非减影的CTA重建图像观察瘤夹的情况。28例动脉瘤完全夹闭,其中漏诊1例动脉瘤颈夹闭不完全的,2例动脉瘤术后仍显示部分瘤体;28例载瘤动脉通畅,1例有血管闭塞,1例有血管狭窄。对动脉瘤颈残留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67%/100%,对载瘤动脉通畅的敏感性/特异性100%/100%,评价者对动脉瘤颈残留的一致性为0.78,对载瘤动脉通畅的一致性为1.00。结论:减影CTA可显示动脉瘤夹闭术后的血管改变,显示动脉瘤夹的准确位置,可作为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2007年09期 No.141 1002-1003+1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宫颈妊娠的超声诊断

    刘晶;向红;姚兰辉;

    目的:探讨超声对宫颈妊娠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对7例临床拟诊为宫颈妊娠的患者进行经腹经阴超声做多切面扫查,注意观察子宫、卵巢及宫旁组织,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观测其血流,将其超声检测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7例临床拟诊为宫颈妊娠中,术前超声检出的宫颈妊娠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5例,误诊2例。结论:超声在宫颈妊娠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腹经阴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2007年09期 No.141 1004-1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肝包虫病的MRI表现

    张建;郑田玲;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包虫病12例,其中肝细粒棘球蚴8例,肝泡状棘球蚴4例。5例做MRI水成像,4例做血管MRI成像,全部做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肝细粒棘球蚴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影像,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壁厚度均匀一致。在T2WI上低信号和多房性子囊为其特征性表现。泡状棘球蚴呈不规则实性肿块,T1WI、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尤其是在T2WI上的低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MRCP水成像和MRA血管成像技术的运用,能够清楚显示肝包虫病灶的细微结构、病灶与胆道及病灶与血管的关系。结论:MRI可以检出肝包虫寄生的部位、种类、形态、大小、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对不同病理变化的相应的分型和肝脏非寄生虫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2007年09期 No.141 1007-1009+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恶性淋巴瘤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

    王晓荣;姚兰辉;

    目的:观察恶性淋巴瘤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45个受累浅表肿大淋巴结声像图,并选择40例患者43个良性反应性增生肿大淋巴结做对比。比较两组淋巴结长径与短径比(L/S)、淋巴门髓质部形态(淋巴门髓质部存在时,还需比较淋巴门髓质部宽径与淋巴结宽径比)、结内血流分布,并比较两组患者浅表肿大淋巴结分布部位数。结果: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多数呈类圆形(L/S<2)、淋巴门髓质消失、非淋巴门型血流,且常多处肿大。同时本组资料中约1/3的恶性淋巴瘤声像图类似良性反应性增生,但这类淋巴瘤淋巴门髓质形态特异,可资鉴别。结论:超声对恶性淋巴瘤引起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声像图类似良性反应性增生的一类淋巴瘤。

    2007年09期 No.141 1010-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

    巴哈提·哈立亚;哈巴西·卡肯;波拉提·哈依若拉;李白艳;刘文亚;

    目的:研究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X线平片、CT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2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骶髂关节(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0.91%、36.36%、18.18%、4.55%。X线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分别为13.64%、59.10%、22.73%、4.55%;CT分别为0%、50.0%、45.55%、4.55%。X线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66.6%、85.71%、100%。结论: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受女性自身解剖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X线平片的早期诊断困难,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2007年09期 No.141 1013-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膝部隐匿性骨折的MRI诊断

    孔德伟;贾文霄;米日古丽·沙依提;王俭;

    目的:探讨膝部隐匿性骨折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膝部隐匿性骨折病例的MRI资料。对隐匿性骨折病例的部位、数目、类型进行统计。结果:26例共41处膝部隐匿性骨折。隐匿性骨折以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最多见。结论:MRI能敏感显示膝部隐匿性骨折,对于疑为膝部隐匿性骨折的病例应列为首选检查,以防漏诊和误诊。

    2007年09期 No.141 1016-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3例临床观察

    郭建琳;陆红;王利平;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静点1次,连用6周,同时给予NP方案化疗(盖诺25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20mg/m2,静脉点滴,第1~4天),对照组单用NP方案化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疼痛缓解、KPS评分改善、细胞免疫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KPS评分改善、疼痛缓解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48.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近似,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症状普遍较轻;细胞免疫:治疗组T淋巴细胞中T4及T4/T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缓解疼痛,提高KPS评分,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2007年09期 No.141 1018-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皮内注射和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比较

    赵宏;孙艺丹;郑宏;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皮内注射组,n=21)和Ⅱ组(神经阻滞组,n=19)。两组均采用0.16%布比卡因镇痛液(0.5%布比卡因5ml,弥可保500μg,0.9%生理盐水10ml)。Ⅰ组沿皮损或色素沉着区周围行皮内注射。Ⅱ组根据疼痛部位和色素残留区的神经分布选择神经阻滞方法。两组均隔日1次,治疗3次后根据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每周治疗1~3次。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与治疗前比较,Ⅰ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是一种镇痛迅速、简便易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2007年09期 No.141 1020-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白介素-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李杰;任澎;李南方;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2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并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水平。结果: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不同分级、分层,结果显示IL-6水平在单支、多支病变及Gensini积分不同分层者间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各病例组患者外周血中IL-6升高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的增加,IL-6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指标而提供了一条线索。

    2007年09期 No.141 1022-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护理园地

经验交流与短篇报道

综述

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