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第十三届国际包虫病学术会议概况

    姚秉礼;

    <正> 第十三届国际包虫病学术会议于1985年4月24日至27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过去我国未曾参加这个项目的学术会议,由于我院有关包虫病的论文1983年在美国纽约《世界外科》杂志发表,因此被邀作为特约代表参加大会。我国代表受到大会,大会主席格罗德(M.P. GALLARDO)以及组织委员会主席沙利多(E.SOLETO)等热烈欢迎,隆重接待,深感我社会主义祖国强大和光荣。到会32国代表450人,论文400多篇,我院入选大会全文集一篇,文摘集2篇。我院论文《吡喹酮治疗腹部包虫病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被大会评为十佳论文之一,并荣获1985年西班牙包虫病学会国际《米格尔本索》奖(MIGUEL BENZO PRIZE),并

    1986年03期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906例黄褐斑临床和病因

    <正> 本文普查5606个1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健康人中,黄褐斑的患病率是9.7%,其中16~20岁的患病率为2.9%,21~25岁的为16.8%,26~30岁的为34.7%,31~35岁的为35.32%。906例中包括普查的540例和门诊366例。维吾尔族的患病率较汉族为高。作者对黄褐斑可能有关的病因和诱因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和记录,如外伤、妇科病、避孕措施、结核史、肝炎史、饮酒史、孕期发病或加重情况,与季节的关系。并对与之可能有关的化验进行了检查,如阴道上皮细胞涂片检查、血浆铜离子及铜蓝蛋白检查,肝功三项及HBsAg检查。黄褐斑的病因一般

    1986年03期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维甲酸治疗70例面部扁平疣疗效观察

    <正> 本文报告了应用0.05%维甲酸酒精治疗70例面部扁平疣的疗效。70例中年龄为7~42岁;性别为男21例,女49例;病期半个月~8年;见效时间3~30天,平均11.5天;治愈时间4~72天,平均28.1天;疗效:痊愈54.29%,显著好转32.29%,好转5.71%,无效7.14%。作者在讨论中指出维甲酸酒精外用后经2天左右皮肤潮红、随之脱屑,有的甚至出现点状糜烂,继续用药可在搽药时有暂时剧痛及反复脱屑,随着角层大量反复脱落,扁平疣的丘疹由平转而消退。作者又对3例消退中的丘疹活检,未见淋巴细胞移入表皮深层,故其治疗机制与细胞免疫无关,而主要

    1986年03期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正常成人无血小板血浆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研究

    李萍;张玉林;王丽容;周玉英;沈望珍;任光荣;丁虹;张缙鸾;

    我们对21例汉族正常成人及31例维族正常成人的无血小板血浆的LDH总活力及其同工酶谱进行了测定,同时对23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该项目的测定。结果表明,无血小板血浆的LDH总活力,汉族为273.3±48.4u/dl,维族为247.O±46.7u/dl。LDH同工酶谱均为LDH_2>LDH_1>LDH_3>LDH_4>LDH_5。该结果与国内已报道的血清中LDH及其同工酶谱结果一致,可见,无血小板血浆与血清的LDH总活力及其同工酶谱无区别。同工酶谱无民族差异。23例白血病患者的LDH总活力均值为425.6±349.6u/dl,比正常人高。各类白血病患者同工酶谱的LDH_1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而LDH_3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尤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其改变更为明显,当缓解时,又恢复正常。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LDH_2明显升高,淋巴瘤患者的LDH_1升高,LDH_3下降。

    1986年03期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十种药物植物染色体的观察

    马兴华;覃若林;邢文斌;

    <正> 在我国传统用药“中草药”的鉴别和分类上常产生一些混乱现象,为了给药用植物的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更确切的鉴别依据和参考,我们继已陆续发表的50种药用植物染色体后,又继续对9个科10个种的药物进行了细胞学上的研究,主要进行染色体计数,其中有四种的数目变异较大。材料和方法实验所用材料主要为我室引种栽培的植物,实验采用改良苯酚品红根尖压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封片,照像。 (凭证标本及制片均保存于新疆医学院药学系中草药学教研室。)

    1986年03期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对体外循环术中补体系统激活的观察

    温剑虎;钱中希;乔峻;于湘友;梁文瑛;李萍;

    本文对21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和9例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血清总补体活性(CH_(50)),C_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进行测定。转流15分钟后血清CH_(50)和C_3明显降低。阻断主动脉、注射鱼精蛋白没有导致CH_(50)和C_3进一步降低。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组术后即刻以及术后24小时、48小时血清CH_(50)和C_3均无明显改变。体外循环组C_3术后24小时,CH_(50)术后48小时恢复术前水平。CIC在转流过程中以及术后无明显改变。经统计处理,CIC与CH_(50)和C_3之间无相关关系。提示转流术中血清CH_(50)和C_3降低不是由于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所致,而是激活消耗。

    1986年03期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深低温体外循环术后血清补体含量的测定

    温剑虎;钱中希;乔峻;于湘友;梁文瑛;李萍;

    本文对深低温体外循环术后病人血清CH_(50)和C_3含量进行测定。深低温体外循环组,鼻咽腔温度18~22℃,n=9。中度低温体外循环组,鼻咽腔温度28~32℃,n=9。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低温持续时间相近。停转流30分钟两组血清CH_(50)和C_3明显降低,中度低温更低(p<O.05)。术后4小时深低温组CH_(50)和C_3开始回升,中度低温组未回升(p<O.05)。术后24小时深低温组CH_(50)和C_3恢复术前水平。中度低温组C_324小时也回升到术前水平,CH_(50)48小时才回升到术前水平。本实验提示:深低温体外循环可能对补体系统有保护作用。

    1986年03期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纤维胃镜的细胞学诊断——117次检查分析

    马博文;刘振疆;桂大华;迪丽努尔;郑涛;

    <正> 纤维内窥镜问世以来,为上消化道肿瘤的细胞学诊断提供了多种途径的取材方法,从而提高了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本室自979年6月以来开展了内窥镜细胞学检查,对取材方法与细胞学阳性率的提高有了初步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自1979年6月至1985年6月所做纤维内窥(Olympus GF-B_2型,GF-D_4型等)检查,同时又行组织学、细胞学检查者92例(117次细胞学检查),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组织学证实为癌。92例胃癌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21例。汉族61例,维吾尔族22例,哈萨克族7例,其他民族2例。方法:以下列四法取材: 1.直视下冲洗法(以下简称冲洗法)。

    1986年03期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61例肾小球疾病的“WHO”分类

    谢自敬;韩毓先;史颖萍;付燕;

    本文根据WHO1982年制定的肾小球疾病分类法,对261例肾穿刺活检的肾小球疾病进行了诊断分类。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与全国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基本一致。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也是新疆地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1986年03期 21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41例肺心病人痰培养的分析

    黄亦芬;蔡佩钦;

    本文分析了从1978年~1985年6月止,我科收住的肺心病人中有241例作了痰培养,其菌种变化趋势是:致病菌逐年上升,其中以G~-杆菌性致病菌上升更为明显,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逐年下降。并分析了G~-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强调了足够的药物剂量和疗程的重要性。

    1986年03期 219-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微量元素锌与口腔粘膜病的关系——附全血锌含量测试及疗效观察

    尹月兰;李淑秀;牛秀珍;李于;姚志道;陈坚;汪祥安;

    本文介绍的复发性口疮为常见病,有些口疮病人缺锌,用锌治疗有效,而有些病人则疗效不佳。

    1986年03期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一例播散性念珠菌病诊疗的经验(附文献复习)

    刘荣惠;木克热木;谭力;

    患者,男性,29岁,医生,住院号310757。因左耳呜伴听力下降二月兼右侧耳呜、耳痛、头痛一周于1985年5月25日入院。二月前受凉起病。当地医院诊断为“卡他性中耳炎”给予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不规则治疗二月。间断服用强的松月余,效果不佳。四天前出现发热,短阵胸痛,轻微干咳。查体:T37.6℃,P88次,R20次,BP130/90,略消瘦,口腔粘膜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双耳鼓膜充血无穿孔,乳突无压痛。双肺无叩浊,未闻及湿罗音及病理呼吸音。心脏及腹部无特殊发现。入院时血常规:Hb13.5g,WBC10008,N65%,L34%,E1%,胸片示双肺多发结节状及片状阴影。住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耳痛,头痛剧烈,双耳乳突出

    1986年03期 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监测价值

    蒋百厚;

    本文讨论了血清乳酸脱氢酶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疗效监测价值。对20例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SLDH测定,SLDH均值为509.5μ/d1,显著高于31例良性卵巢肿瘤(295.16/d1),测定结果表明,SLDH值及其动态变化对原发性卵巢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1986年03期 22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自体肾移植四例的长期随访

    秦韶华;

    对4例因肾动脉狭窄引起恶性高血压妇女的自体肾脏移植进行了3年以上的随访,其中两例已8年之久,血压全部恢复到正常范围,并且排泄性肾盂造影显示了正常功能和解剖形态。2例女青年术后结婚,并且无任何并发病足月生了孩子。2例术后3个月高血压复发,其中1例动脉造影显示动脉吻合处狭窄,可是术后6~8个月血压又全恢复了正常。

    1986年03期 23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Prune-belly综合征(PBS)(附二例报告)

    秦韶华;

    本文报道2例Prune-belly综合征,有腹壁、骨、肌肉以及尿生殖器官的多发畸形。采用输尿管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吻合Roux-Y尿流改道,并修补和加强了腹壁和骨盆底。另1例作了肾盂输尿管的成形术。2例均获得满意效果。

    1986年03期 236-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纤支镜取出大型支气管内异物一例报告

    毕达义;黄学焕;

    <正> 支气管内异物,一般均是急诊病例,儿童多见,小型者多见。本例取出2×1.2×0.2cm大小牛骨块,且存留一年余,无明显临床表现,实属罕见,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1岁,于1985年10月10日开始左胸隐痛、轻咳,否认血痰,曾去某市医院就诊,胸片示左肺门块影(图1、2),疑肺癌转来我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佳,左上肺呼吸音略减弱,未闻及罗音,临床诊断肺癌。采用纤支镜检查发现左肺各支气管开口均未见异常;右下肺叶开口下端与外基底支开口间见一淡黄色异物,呈矢状位嵌顿,不随呼吸而

    1986年03期 240-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附12例报告)

    王正民;马光辉;木拉提;

    本文报告了12例前列腺增生病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全部病例术后均恢复正常排尿,2例分2次切除。合并症包括1例术后继发性出血,1例早期肾衰,3例胃肠道出血。无手术死亡。对手术指征、冲洗液、耻骨上膀胱造瘘及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优点为患者痛苦较小,恢复较快,并发症少。

    1986年03期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正常女性与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X染色体复制行为的观察

    马明生;胡泊;邱淑芬;范元兰;

    <正> 1985年3月至1986年3月,我室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BrdU参入—吖啶橙荧光染色—紫外线光解—Giemsa染色制备迟复制X染色体技术,对10名正常妇女、12名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观察,以探讨正常个体迟复制X染色体的类型及迟复制率;X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迟复制的规律;长臂等臂X染色体的复制行为等。材料正常妇女10人,年龄:新生儿~48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12人,年龄:新生儿~31岁。病例1~4,染色体核型:45,X。病例5,核型:45,X/46,XX。病例6~8,核型:45,X/46,Xi(Xq)。病例9,核型:46,Xi(Xq),inv(10)(q21q23)。

    1986年03期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萎缩性肌强直三个家族七例报告

    阚美云;郑维红;秦延江;

    __ 本文报告了三个家族七例萎缩性肌强直病例,并根据临床检查资料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发生发展规律,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预后进行了讨论。同时,初步研讨了该病的遗传特点,遗传咨询是该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1986年03期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骨转移癌28例临床分析

    王孝先;欧阳甲;舒敬桑;李廷泰;

    <正> 自1961年到1983年12月底,共收治骨转移癌28例。现作简要临床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在28例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6岁1例,为咽部淋巴肉瘤转移到骨盆及股骨上段。其余病例为;31~40岁9例,41~50岁8例,51~60岁7例,61~70岁3例。转移癌单发者18例,多发者10例。转移灶的部位见附表,以椎体为最多,有15例。根据临床检查、X线检查和病理检查,找到原发灶的有18例,其中来自甲状腺癌7例、肺癌4例、肝癌2例、胃癌2例、食道癌2例、咽部淋巴肉瘤1例。找不到原发灶有10例,占全组35.7%。做病理检查21例,其中针吸12例,切开活检9例。同位素扫描1例。未做病理检查6例其中2例经X线检查分别证实有胃体癌和食道癌。1例已有肝癌,以转移癌收住。1例开胸手术肉眼证实为恶性肿瘤,病历中查不到病理报告。2例未做病理检查。找不到原发灶10例中,9例做了病理检查,1例同位素扫描。

    1986年03期 25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三巯丙磺钠引起的过敏反应二例报告

    黄月珍;周蕴石;

    <正> 二巯丙磺钠是络合剂,一般引起的不良反应较轻。85年8月用此药治疗地方性慢性砷中毒时,我们发现2例有高烧、寒战及药疹等较严重的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 女,47岁,汉族,患地方性慢性砷中毒(角化重度、色素异常重度)。自1985年8月1日起接受二巯丙磺钠治疗,第一天肌注5ml,一天三次,第二天5ml一天二次,第三天起每天一次5ml,共7天注射9针。患者于治疗期间恶心、想吐、但无皮痒及皮疹,因胃肠反应重而停治。停药后2~3天不良反应消失。8月24日再次肌注二巯丙磺钠2.5ml治疗,注后1小时,全身皮痒,约4小时后发冷、发热,检查体温39℃以上,全身皮肤(包括掌跖)潮红,

    1986年03期 25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乌鲁木齐市牙周病人齿龈内阿米巴的调查报告

    乔继英;王萍;尹月兰;何惠宇;

    对111例口腔科牙周病人的齿龈内阿米巴调查,其感染率为36.04%。其中合并牙周炎与牙龈炎的感染率分别是52.27%和25.37%。牙周炎伴有脓血性分泌物及脓肿者感染率最高,可达83.33%。有牙石者(50.00%)明显高于无牙石者(25.40%)。根根调查我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齿龈内阿米巴与牙周病的病变有关。

    1986年03期 256-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酯酶染色法测定包虫病人及健康人T淋巴细胞的比较

    邢绥光;高金岗;付玉才;

    鉴于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包虫病人的细胞免疫方面的报道,而国外有关这方面的文献也较少,新疆又是包虫病的流行区,我们认为应该对包虫病人的细胞免疫状况进行探讨,因此做了本试验。本文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对54例包虫病人和32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了ANAE阳性率的测定。结果包虫病人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显著降低,p<O.001。说明包虫病人的T淋巴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受到抑制。另外,包虫病人的斑点型ANAE阳性淋巴细胞也较正常人明显减少,p<0.001;而弥散型ANAE阳性淋巴细胞则与正常人近似,p>0.05。说明辅助T细胞减少,抑制T细胞并不减少。少数民族患者与汉族患者相比,肺包虫病人与肝包虫病人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1986年03期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清皮质醇放免测定的临床应用

    陈如兰;史正平;

    <正> 我室自1981年以来,应用放射免疫(简称放免,RIA)国产试剂盒测定血清皮质醇含量,对有关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诊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现兹小结如下。资料与方法共检测434例,正常组60人(男28人,女32人),单纯性肥胖98人(男38人,女60人),皮肤功能亢进症50人(男14人,女36人,)皮质功能减退症30人(男7人,女23人),其它196人。一、测定方法:按药盒说明书进行,对方法学进行鉴定。 1.准确性:平均回收率为96.5%。 2.灵敏度:最小检测值1μg/dl。 3.精密度:批内和批间变异数(cv%)分别为4.8%、10.2%。二、临床应用

    1986年03期 265-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一种简易制备人类羊水细胞迟复制X染色体的方法

    马明生;胡泊;

    <正> 1963年Schmid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DNA复制情况时发现正常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复制较迟。此后在细胞遗传学领域中又推出多种简便的制备迟复制X染色体(Lx)的方法用于研究各种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和迟复制X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我室参考文献上的方法,采用BrdU参入—吖啶橙荧光染色—紫外线光解-Giemsa染色技术,对1985年从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得到的30份羊水标本进行了观察。材料与方法一、标本:男胎羊水标本13例,女胎17例。二、试剂: 1.0.005%BrdU液:称取:BrdU(Fluka)2mg,加去离子水4ml,再用去离子水稀

    1986年03期 267-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一例报告

    张育善;侯平;沈大为;

    <正> 患儿,女性,2岁,汉族,因全身皮肤潮红,反复起大疱、结痂、脱屑二年,伴有痒感,于1985年4月2日入院,患儿母述病史,出生后发现手足发白,三小时后四肢起大疱,疱大小不均,最大约胡桃大,最小约豆大,逐渐扩延至躯干四肢,头面部,疱壁较薄易破溃,疱内有透明液体,疱破溃变干枯、结痂脱落处皮肤潮红,反复起大疱,手足为多,口腔粘膜未见水疱,在当地医院诊断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出生后一个月未经治疗大疱逐渐消失,皮损好转,但二个月后躯干、四肢、头面部皮损复发、皮肤潮红、干燥、结痂、脱屑,易受磨擦部位如手掌、足跟起大疱,易破而结痂,无出血、疼痛,致使行走困难,某医院用维生素E、苯海拉明、抗生

    1986年03期 269-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