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砷对20个基因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

    姚华,王国荃,朱滨,孙悦,景丰香,赵建龙

    目的 :研究砷 (亚砷酸钠 )对 2 0个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依据已报道的砷中毒机理 ,选择与其相关的 2 0个基因 ,并设内对照和阴性对照 ,然后制备这些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 (长度在 2 3~ 30 m er之间 ) ,并制备寡核苷酸芯片。选取人正常肝细胞 ( L- 0 2 )培养并用不同浓度的砷染毒 ,提取染毒细胞的总 RNA,纯化 m RNA,反转录获第一链 c DNA,并用 Cy3、Cy5生物标记 ,切断后同已制备好的寡核苷酸的基因探针杂交 ,最后读片 ,根据信号强度并进行一定计算来判定砷对每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 :0 .5 μM和 2 .0 μM染砷组与对照组相比 ,C- myc癌基因、抗砷蛋白基因 ( ARS)和 CAAT结合转录因子基因 ( CTF)的表达水平均出现下调 ,染砷 2 .0 μM还可抑制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 ( HGF)表达 ,同时诱导 p5 3抑癌基因表达。 结论 :砷可抑制 CTF基因的表达 ,使基因转录的起始受阻 ,从而导致大部分基因表达水平下调 ,这可能就是砷遗传毒性的机理所在

    2001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氟砷染毒大鼠其子代脾脏氧化性损伤的研究

    张晨,刘继文,凌冰,王国荃,宋旭红,谢瑶云

    目的 :揭示氟砷共存时对子代健康影响。 方法 :采用两代一窝繁殖实验的方法 ,测定 Wistar大鼠暴露于氟砷后其子代脾脏中氟砷的蓄积水平、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 ,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脾脏中氟、砷含量显著增加 ,SOD和 GSH- Px活性随之降低 ,而 L PO含量却逐渐增加 ;停止氟砷暴露 8周后 ,脾脏中氟砷含量显著降低 ,酶的活性有所恢复 ,而 L PO含量明显减少。 结论 :氟砷联合染毒可导致大鼠子代脾脏的氧化性损伤

    2001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Endemic arsenism, fluorosis and arsenic fluoride poisoning caused by drinking water in Kuitun, Xinjiang

    王国荃,黄月珍,冈竞民,汪师贞,肖碧玉,姚华,胡宇,顾玉兰,张晨,刘开泰

    2001年01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骨器官体外培养的方法学研究

    刘开泰,马丽英,李灵芝,王瑞淑,王国荃,汪师贞

    目的 :探讨长骨器官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 方法 :游离受孕第 16天小鼠胚胎尺骨在体外进行培养 ,观察培养基 p H值、血清含量和通气方式等因素对尺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将尺骨置于 p H为 7.2~ 7.4、血清含量为 10 %~ 2 0 %的 BGJ( b)培养基 ,以连续通气或每 2 4小时通气一次的方式进行体外培养 ,可保证培养尺骨正常生长。 结论 :本研究为探索有害物质 (如氟等 )对骨的损伤作用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方法和手段

    2001年01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重组人神经营养因子-4/5蛋白抗三氧化二砷神经毒作用

    楼屹,王国荃,黄燕,殷明,戴建凉,应康,顾少华,刘建平,谢毅

    目的 :初步观察重组人神经营养因子 - 4/ 5 ( h NT- 4/ 5 )蛋白对三氧化二砷毒性的抑制作用。 方法 :利用 h NT- 4/ 5蛋白具有抗神经毒性的特点 ,采用本实验室克隆表达及部分纯化的具有天然 h NT- 4/ 5蛋白生物学活性的重组 h NT- 4/ 5蛋白 ,以不同水平的重组 h NT- 4/ 5蛋白 ( 0~ 10 0μl)与不同浓度的 As2 O3 ( 0~ 16 0μmol/ L )同时加入各组鸡胚前脑神经细胞和 PC12细胞培养液中共同孵育 2 4~ 48小时 ,观察其对染毒鸡胚前脑神经细胞存活和 PC12细胞突起生长的影响作用。 结果 :在鸡胚前脑神经细胞和 PC12细胞中与 As2 O3 共同培养 48小时后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显著性 ,而且细胞存活率和突起数目随 h NT- 4/ 5浓度增高而提高和增加。 结论 :初步观察到重组 h NT- 4/ 5蛋白具有抑制 As2 O3 的毒性作用 ,为从基因工程途径寻找抗环境毒物因子提供了依据。

    2001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脑胶质瘤p16基因纯合缺失、点突变及表达的研究

    斯坎德尔·白克力,鲍遇海,苏莱曼·尤努斯,赵学信,沈望珍,武贵臻,热依汗古丽·里提甫

    目的 :从分子水平上探索胶质瘤的发生机理。方法 :应用复合 PCR法 ,单链构象多态性 ( SSCP)分析及免疫组化的标记抗生蛋白连菌素法 ( L SAB)对脑胶质瘤 p16基因第 3外显子的纯合缺失 ,点突变以及 p16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2 7例胶质瘤中发现 14例有 p16基因不同程度的表达 ,但未发现纯合缺失点突变。结论 :胶质瘤中未发现 p16基因第 3外显子的纯合缺失和点突变 ,说明其在胶质瘤的发病中不是主要因素。胶质瘤中存在 p16基因的表达缺失 ,并且其表达的缺失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

    2001年0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大鼠去势后胸腺变化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

    张凤兰,庞雪梅,谭天凌,白乃刚

    目的 :探讨去势对大鼠胸腺淋巴细胞超微结构与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分别于去势大鼠术后 2周、4周、6周、8周后 ,取胸腺组织进行 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表明去势导致胸腺淋巴细胞结构坏死 ,或者细胞器严重受损。 结论 :去势后胸腺淋巴细胞形态和功能均受到损害

    2001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地方性氟砷中毒地区改水10年后骨骼X线的观察

    张晨,凌冰,王国荃

    为了解地方性氟骨症改水后骨骼的 X线变化及氟砷联合中毒对骨骼的影响 ,作者在新疆奎屯地区的高氟区、高氟砷地区和正常对照区分别选取 6 0、5 8和 5 8人 ,全部进行骨盆及右前臂 X线拍片。结果表明 ,改水后高氟区和高氟砷区居民的氟骨症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均显著高于对照区 ;两地区居民氟骨症轻重程度亦无显著性差异 ,并以轻型硬化型为主。改水 10年后 ,无论氟中毒还是氟砷联合中毒患者氟骨症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说明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001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乌鲁木齐地区5369例法医尸检资料的回顾性调查

    阿布力孜·阿布都热合曼,金茂强,王锋,蒋东山

    目的 :探讨法医尸检资料的统计分析及综合性研究对于法医学的教学、科研、检案及了解不同地区各类案件特点及差异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的重要意义。 方法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 1988~ 1996年间尸检资料 ,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并与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结果 :乌鲁木齐地区作为我国最西部的一个城市在同一个时期发案率和案件性质上与其它省市有明显差异 ,暴力性死亡明显高于湖北及东北等地区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象其它城市一样 ,逐年显著增加。 结论 :死亡性质上本地区以他杀最多见 ,本组资料可供今后开展法医尸检的全国性研究及本地区同仁实际检案时参考。

    2001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重PCR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和11/6E_6基因的研究

    陈晓,周宜男,张月明,赵富玺

    目的 :研究宫颈癌发病与 HPV16、18E6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 PCR技术检测 83例宫颈癌组织中 HPV16、18及 11/ 6 E6基因。结果 :( 1)新疆地区 36例宫颈癌中 HPV E6基因检出率为 86 .11% ( 31/ 36 ) ,其中HPV16 E6占构成比 80 .5 6 % ( 2 5 / 31)。 ( 2 )山西地区宫颈癌中 HPV DNA阳性检出率 5 1.0 6 % ( 2 4/ 47) ,其中HPV16 E6占构成比 5 0 .0 0 % ( 12 / 2 4)。 ( 3)两组 HPV E6阳性检出率比较 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 HPV16E6构成比比较 ,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宫颈癌发生与 HPV感染的关系密切 ,且新疆地区比山西地区更为密切。两组 HPV感染以 HPV16为主

    2001年0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巨大骨化性纤维瘤1例

    吕庆兰

    2001年01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低铅染毒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水平改变

    宋旭红,李晶,刘继文,马勇,龚建福

    目的 :观察低剂量铅染毒后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改变 ,为铅的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以醋酸铅为受试物 ,雄性 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 ,分别观察其脏器脂质过氧化水平改变。 结果 :低铅染毒后 ,大鼠各脏器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 GSH- Px)及过氧化脂质 ( L PO)均有不同程度改变 ( P <0 .0 5 ,P <0 .0 1) ,而巯基 ( - SH)含量仅肝脏变化较明显。 结论 :较低剂量的铅即可引起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改变 ,而这种变化可能是铅的毒作用途径之一

    2001年01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肾脏损害及肾脏酶活性的改变

    罗军,赛力克·马高维亚,叶德存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时肾脏的病理变化。 方法 :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在不同病程阶段肾脏的病理改变 ,并测定不同病程阶段肾脏的乳酸脱氢酶、Na+- K+ATP酶和 Ca++- Mg++ATP酶的活性。结果 :急性胰腺炎大鼠术后 8h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 ,肾间质炎细胞浸润 ,足细胞核型不规则 ,足突融合 ,线粒体变性 ,溶酶体增多 ,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管腔内淋巴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术后 16h肾间质出血 ,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有更多的血小板聚集。术后 2 4h肾实质广泛出血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球毛细血管淤血 ,有大量纤维素析出。基膜内有纤维素沉积。集合管内可见坏死的上皮细胞和红细胞。肾组织的乳酸脱氢酶、Na+- K+ATP酶和 Ca++- Mg++ATP酶于术后 8h升高 ,术后 16 h、2 4h降低。结论 :急性胰腺炎时肾损害发生早 ,损害广泛 ,进展迅速。急性胰腺炎早期肾组织即存在能量代谢紊乱和细胞的内环境紊乱

    2001年0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爆震伤致双下肢多发性骨折1例

    吐尔洪江,迪力夏提

    2001年0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液系统疾病行脾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

    陈启龙,赛力克·马高维亚,叶德存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脾切除术的适应证、并发症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 1999年 30例血液病患者的脾切除术临床资料。 结果 :2 7例良性血液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1.1% ,术后并发症与脾脏大小有关。并发症依次为肺部感染、膈下脓肿及术后出血。术后血液学参数改善的程度依次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脾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 6 .7% ,且不能延长生存期。 结论 :脾切除术对良性血液病行之有效 ,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则需慎重

    2001年0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经皮肝穿治疗儿童肝包虫残腔感染

    郭丽英,栾梅香

    2001年01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治特点分析

    王浩,车立新,袁宏,田宏巨

    目的 :探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经手术证实的 71例 6 0~ 81岁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病例临床资料。 结果 :各种检查以 CTM诊断符合率最高 ,达96 .8%。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采用扩大开窗和双侧潜行扩大开窗加髓核摘除 ,神经根管扩大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优良率为 90 .2 %。 结论 :CTM能显著提高该病符合率 ,合适的微创手术能达到安全、有效保持脊柱稳定的良好疗效

    2001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495例交通警察HBV感染的调查

    陈晓霞,杨晓燕,宋旭红,杨险峰,陈晓玲

    2001年0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剖宫产率的变迁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王冬梅,腊晓琳,朱启英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的上升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方法 :对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在我院分娩的 630 8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剖宫产率的变迁和产后出血的关系 ,以及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分析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 :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不同分娩方式中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剖宫产组最高。 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降低选择性剖宫产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2001年01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脊髓内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1例

    赵岩,郭新红

    2001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艾滋病与儿科疾病(附182例报告)

    石小湘,何晋,欧丽娅·阿尤甫,蒙育林,周闯,买丽亚·克尤木,衣楠林,马丽霞

    目的 :探讨艾滋病与儿科疾病的发病关系及发病规律 ,以便指导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中非某地区 182例小儿艾滋病及其合并症的诊治过程 ,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 :小儿艾滋病合并症的最高年龄段为 6个月~ 4岁 ,合并呼吸系统疾病 15 6例 ,贫血 71例 ,腹泻、营养不良 6 6例。合并 2种以上疾病者 118例。临床治愈率为 89.6 % ,病死率为 10 .4% ,复发率为 5 9.4%。结论 :小儿艾滋病以母婴传播为主 ,常合并多种疾病 ,尤以肺炎、结核、贫血及腹泻为多发。早期诊断且给予合理的综合治疗 ,疗效尚好 ,但易复发 ,复发与病死率有关。

    2001年0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诊断及临床分析

    张卫平,王杭生,陈艳芬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及临床特点。方法 :病原学诊断采用 EL ISA法。结果 :5 7例脑炎患儿中 ,疱疹病毒 型检测阳性 16例 ,占 2 8% ;柯萨奇 B组病毒检测阳性 13例。占 2 2 .8% ;轮状病毒检测阳性 3例 ,占 5 .3%。EB病毒检测阳性 12例 ,占 2 1.2 %。 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在疾病早期用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 ,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干扰素治疗组

    2001年0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屈光参差性弱视3种空间频率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研究

    陈雪艺,陈国策,吴德正

    目的 :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三种空间频率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变化特征 ,探讨弱视的发生机理。 方法 :选取 13.7′、2 7.5′及 5 5′3种方格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弱视眼及对侧眼进行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研究。 结果 :( 1) 3种空间频率所有导联 ,弱视眼的 P1潜伏期同正常组相比显著延迟 ;弱视眼的 N1P1振幅在枕区导联降低。 ( 2 ) P1潜伏期及 N 1P1振幅的分布不同于正常组。 ( 3)地形图 :枕区高电位活动不对称分布增多 ,以向右侧偏位为主 ,并出现半视野刺激样反应。 ( 4)弱视对侧眼的 P1潜伏期及 N1P1振幅的异常主要发生在高空间频率。结论 :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 P和 M通道可能都受到了视觉发育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的影响 ;左侧半球的视皮层或传导通路更易受到发育早期不正常的视觉经历的影响 ;弱视对侧眼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改变

    2001年01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咀嚼肌肌电分析

    何惠宇,张富强,阿达来提·阿合买提江

    目的 :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微机 - EMG处理系统 ,对 10例患者修复前、修复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咀嚼肌肌电积分值、咀嚼肌功率谱的定量分析。 结果 :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的颞肌、嚼肌肌电积分值随义齿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 ;两侧颞肌、嚼肌肌电积分值在修复前差值较大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义齿修复后 ,两侧颞肌、嚼肌的肌电积分值随义齿使用时间延长 ,渐趋平衡。 结论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能提高咀嚼肌肌力 ,使颌面部咀嚼肌与下颌咀嚼运动逐步协调运动

    2001年0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p16、Bcl-2、C-erbB-2表达及HPV感染与涎腺肿瘤的关系

    李良忠,林兆全,王新平,王光荣

    目的 :探讨 p16、Bcl- 2、C- erb B- 2的异常表达及 HPV感染与涎腺肿瘤病理生物学特征间关系及临床意义 ,为涎腺恶性肿瘤有效防治提供实验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L SAB法及 PCR技术检测 p16、Bcl- 2、C-erb B- 2蛋白的表达及 HPV感染情况 ,并用图像分析仪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多形性腺瘤中 p16、Bcl- 2、C-erb B- 2阳性率均低于涎腺恶性肿瘤 ,仅 C- erb B- 2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涎腺恶性肿瘤中 p16与 C-erb B- 2、Bcl- 2间无相关性 ( P >0 .0 5 ) ,多形性腺瘤中 HPV感染率为 9.7% ,低于涎腺恶性肿瘤 HPV感染率2 7.0 % ,而涎腺非肿瘤组织组无一例检出 HPV16、18型 DNA ,差异显著 ( P <0 .0 5 )。 结论 :( 1)免疫组化法检测p16、Bcl- 2、C- erb B- 2在细胞内的表达可对良恶性病变从分子水平进行评估 ,并可作为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涎腺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 2 ) C- erb B- 2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有关。 ( 3) HPV 16、18型感染与一部分涎腺肿瘤的发生有关

    2001年0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

    王新平,李良忠,王光荣,何淑芳,王红

    目的 :阐述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 :经皮穿刺达卵圆孔内三叉神经根处 ,连接射频温控热凝仪及相配套电极作控温热凝至 80~ 85℃ ,损害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 结果 :总有效率 98% ,无效为 1.40 % ,复发率为 3%。结论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 ,适应证广 ,效果显著 ,特别对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该方法安全可靠

    2001年0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骨转移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马骏,任伟新,陈鹏,贺晓晔,刘晓

    目的 :通过对 18例骨转移癌 43次介入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采用介入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18例骨转移癌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动脉造影 ,明确肿瘤侵犯不同部位及动脉供血情况。 18例骨转移癌患者共行 43次介入治疗 ,12例行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 ,6例介入动脉内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 ;其中 8例原发灶与骨转移灶同时介入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 ,体征改善明显。血管造影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明显减少。总有效率 ( CR+PR)为 2 7.8% ,1年生存率为 16 .7% ,中位生存期 7.5个月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介入化疗或栓塞术是治疗骨转移癌的一种有效姑息性的方法。

    2001年01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原发性巨块型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

    刘文亚,塔西普拉提·阿吾提

    目的 :分析巨块型肝癌螺旋 CT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 ,评价其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螺旋 CT对 48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结果证实的巨块型肝细胞癌病人分别行肝区平扫、增强后全肝双期或三期螺旋扫描 ,观察和分析瘤灶及肝内转移性子灶的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 CT征象。结果 :( 1)肝动脉期肿瘤实质出现密度高于肝实质的肿瘤血管和瘤区强化 ,门静脉期其密度迅速降低 ,至平衡期为低密度 ;( 2 )肿瘤边缘于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可见环行强化 ;( 3)转移性子灶仅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 ,门脉期全瘤密度迅速降至等密度 ;( 4)门静脉受累表现为肝内分支的边缘侵蚀、破坏、中断 ,或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结论 :多期螺旋 CT增强扫描能显示肝癌“快进快出”的增强特点 ,明确肿瘤的供血特征和门脉受累情况 ,检出伴发的肝内转移性子灶 ,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

    2001年01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不孕症的X线分析

    木合拜提·马合苏提,顾玉兰

    目的 :分析 30 0例不孕症患者的子宫输卵管造影 X线表现 ,探讨其病因。 方法 :对 30 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 40 %碘化油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术中及术后 2 4h摄盆腔片共 5张。 结果 :30 0例中输卵管炎症及积水6 8例 ,占 2 2 .6 % ;慢性盆腔炎 113例 ,占 37.6 % ;子宫输卵管结核 5 6例 ,占 18.6 7% ;子宫先天发育畸形 6 7例 ,占2 2 .33%。 结论 :引起女性不孕症的原因有炎症、结核及子宫发育畸形。子宫输卵管造影是诊断女性不孕症病因的最常用的简易方法 ,可为临床提供客观诊断依据

    2001年01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哈萨克族和汉族青年心脏体积X线测量研究

    孙绪荣,白德波,王志勤,陈嘉麟,杨家政,许有录,杨家生

    目的 :探讨哈萨克族与汉族青年心脏体积及心脏体积指数是否存在差异 ,讨论用胸部身体的厚度预测心脏深径的心脏体积回归方程的可靠性及精确度。 方法 :用 X线平片进行心脏径线及胸廓径线的测量 ,计算出个体心脏体积及心脏体积指数 ,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出体厚法心脏体积的回归方程。 结果 :哈萨克族青年心脏体积及心脏体积指数均大于汉族青年 ;体厚法心脏体积的回归方程精确度高于胸径法和体表面积法。 结论 :不同民族由于体质、遗传、生活环境不同 ,其心脏体积不尽相同 ,应各有自己的心脏体积正常值 ,且可利用一张胸片采用体厚法来预计心脏体积

    2001年01期 58-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的制备

    牛荣丽,薛弘燮,李志良

    目的 :制备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 ,提高阿苯达唑治疗包虫病的靶向特异性。方法 :采用注入 - p H梯度法制备了脂质体 ;接着进一步采用戊二醛法将单克隆抗体与脂质体偶联制备免疫脂质体。 结果 :脂质体的包封率为( 6 4.0 2± 3.10 ) % ,粒径 2 0~ 80 nm;用 EL ISA法检测了免疫脂质体抗体效价 ,其活性仍保留近 80 %。结论 :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可成为抗细粒棘球蚴病特异靶向药物

    2001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双扑伪麻泡腾颗粒剂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王长虹,邢建国,程雪梅,余富生,孙殿甲,李观海

    目的 :对双扑伪麻泡腾颗粒剂的药效学进行研究。 方法 :通过家兔致热试验、小白鼠醋酸扭体法、小白鼠热板法、小鼠耳壳二甲苯致肿试验、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及豚鼠鼻粘膜致敏试验等方法对双扑伪麻泡腾颗粒剂的药效学进行评价。 结果 :颗粒剂的解热、镇痛、抗炎及抗过敏作用均优于同等剂量的片剂 ( P <0 .0 1) ,颗粒剂比片剂起效快 ,作用强。 结论 :双扑伪麻泡腾颗粒剂是一抗感冒疗效高、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2001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甲苯咪唑-β-环糊精包合物质量标准的研究

    罗兰,孙殿甲,苗爱东,王本富

    目的 :建立甲苯咪唑 - 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和 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中的甲苯咪唑进行含量测定 ,5批样品的含量在 10 .2 6 %~ 10 .77% ,平均含量为 10 .44 % ,回收率为 10 2 .70 % ,RSD为 1.91% ;甲苯咪唑可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 ,X-射线衍射结果说明包合物以非晶体状态存在。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和薄层色谱法结果可靠 ,其中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2001年0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菟丝子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田树革,周晓英,肖新芳,吾斯曼

    目的 :探讨菟丝子不同炮制品中的有效成分总黄酮、多糖的含量关系。 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菟丝子中黄酮及多糖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统计显示各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与生品比较有显著差异 ;各炮制品中多糖含量提出率较生品中含量均有增加。 结论 :炮制温度、辅料食盐能使菟丝子中的黄酮类成分和多糖类成分的含量产生明显的变化

    2001年01期 68-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44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新疆鼠尾草中6,7-去氢罗列酮的含量

    周慧,张煊,开丽曼·达吾提,康金森

    目的 :建立新疆鼠尾草中 6 ,7-去氢罗列酮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方法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测定波长λS=330 nm,参比波长λR=2 15 nm。 结果 :6 ,7-去氢罗列酮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5~ 4.0μg,平均回收率为10 2 .4%。 结论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方法简单、灵敏

    2001年0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挫伤性晶体脱位并发青光眼临床分析

    张瑛,胡玉红

    2001年01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654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病原学分析

    沙尼亚·尼亚孜,阿曼古丽·亚森,王晓兰

    2001年01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腹部手术后引流管致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秦锴,章晓颖,陈冬,沈勇虎

    2001年0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典型宫外孕38例临床分析

    周凤云,薄晓莉,朱艾莉

    2001年01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输注洗涤红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

    宋小川,哈丽代·亚森

    2001年01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尿路感染402份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季萍,李巍,向阳

    2001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体会

    俞春梅,马青平

    2001年01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治疗硬膜外血肿10例报告

    米尔扎依提,唐献江,孙桂祥,程霞

    2001年0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桡骨远端骨折动力型外固定器临床应用及治疗体会

    马承革,尚文昌,王俊,戴新武,顾军,张长生,郝峰,沈忆新

    2001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塞1例

    吕青,汪浩

    2001年01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选择性肝门断流切除婴儿肝脏巨大肿瘤1例

    张新峰,栾梅香,许斌,地力木拉提·艾斯木,杨红

    2001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转移性骨肿瘤致骨髓坏死1例

    凌晓菲,张缙鸾

    2001年01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误服维生素A-D胶丸80粒致室性早搏1例

    李唯琼,孟芙萍

    2001年01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住院维吾尔族癔症患者个性浅析

    谢秀华,付松年,崔俊南

    2001年01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

    梁晓梅

    2001年0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TDP并电脑治疗仪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

    周谦

    2001年01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肿瘤细胞分泌HCGβ及其生物学意义的研究进展

    张云,张月明

    2001年01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赛力克·对山拜,郭怀荣,鲍遇海

    2001年01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问题

    简党生

    2001年01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对中医临床课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安冬青,刘改玲

    2001年01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细粒棘球蚴(CE)重组抗原B(rAgB)的制备及其免疫印迹检测的初步探讨

    卢晓梅,温浩,Alison,付玉才,P.S.Craig

    目的 :包虫病在我区发病率相当高 ,是牧区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国内 ,用血清学方法诊断细粒棘球蚴病所用抗原 B均为自然抗原 ,自然抗原必需从患病动物脏器的囊液内提取 ,其不仅获得途径困难、数量有限 ,而且容易污染环境并且所获抗原成分不纯。因此 ,人工合成 r Ag B并应用于临床检测具有深远意义。方法 :( 1)构建重组体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融合质粒 p Mal Ag B( r Ag B.MBP) ,p MAL - c2 X作为表达目的基因的载体 ,r Ag B.MBP为重组抗原 B及麦芽糖连接蛋白的基因 ,r Ag B基因序列为有意义片段 ,MBP基因是淀粉柱亲和纯化所必需的 ;再转染宿主菌 JM10 9,得到重组体 JM10 9- p Mal Ag B( r Ag B.MBP) ;( 2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 :JM10 9-p Mal Ag B( r Ag B.MBP)接种于含氨苄青霉素和葡萄糖的 L B培养基中 37℃气浴振荡器内过夜培养 ,次日以 4%接种量转入含氨苄青霉素和葡萄糖的 L B培养基中 37℃气浴振荡器内培养至 OD60 0 为 0 .5~ 0 .7时 ,加 IPTG诱导 (终浓度为 0 .3m M) 3h,得到融合蛋白 ;( 3)采用亲合层析法纯化抗原 ,直链淀粉树脂作为亲和柱子填充料 ;( 4)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结果 :( 1)经过诱导表达、纯化 ,获得了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 r Ag B;( 2 )r

    2001年01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