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华,王国荃,朱滨,孙悦,景丰香,赵建龙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亚砷酸钠对免疫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砷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 :将肝细胞 c DNA克隆库的基因点在芯片上 (每个克隆的基因尚未知 ) ,然后与暴露于不同砷浓度肝细胞中得到的 c DNA第一链杂交 ,对表达有差异的基因进行基因测序 ,再明确基因 ,最后筛选出与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 结果 :砷可通过抑制细胞角蛋白 8基因 (CK8)和人类白细胞抗原 A基因 (HL A- A)的表达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结论 :从基因水平研究砷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是可行的 ,显示其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
2003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跃新,刘开泰,谢瑶云,王国荃,谢风莲,古丽,汤建安
目的:通过三氧化二砷在体外对人 T淋巴细胞生长的影响 ,探讨三氧化二砷的免疫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 方法 :应用正常人外周血 T细胞和人 Jurkat T细胞作为体外实验模型 ,观察不同浓度 (0 .5~ 10 0μM)三氧化二砷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和人 Jurkat T细胞的生长影响 ,并用电镜观察三氧化二砷对人 Jurkat T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 ,三氧化二砷在 0 .5~ 10 0 μM浓度范围对正常人 T细胞和人 Jurkat T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随着三氧化二砷的浓度增高而抑制作用增强 ,呈现为剂量 -反应关系。三氧化二砷对正常人 T淋巴细胞和人 Jurkat T细胞的 IC50 分别为 8.0 5 μM和 8.9μM。电镜观察结果提示 ,三氧化二砷 (5 μM,2 4 h)处理 Jurkat T细胞 ,导致较多细胞出现细胞体积缩小 ,细胞核内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内面成团块状 ,或染色体断裂成碎块状 ,或胞核固缩边缘化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性形态改变。存活的部分细胞线粒体增生 ,提示细胞功能活跃。同时 ,见到许多细胞浆内有空泡形成。结论 :三氧化二砷在体外能明显地抑制人 T淋巴细胞生长 ,这种生长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 ,可能也是砷的免疫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2003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吴顺华,刘开泰,杨晓燕,石玉瑚,信学雷,王国荃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人皮肤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使用原代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 ,采用直接细胞计数法和 MTT法检测亚砷酸钠对两种细胞系生长的影响。 结果:成纤维细胞较表皮细胞易于培养 ;MTT法检测 ,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与对照组比较 ,吸光度值均有提高 ,有剂量 -效应关系 (P <0 .0 1) ;0 .5~8.0 μm ol/ L 的亚砷酸钠对成纤维细胞有明显增殖作用 ;低浓度 (0 .8μmol/ L、1.6 μm ol/ L)对表皮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 ,浓度高于 3.2 μm ol/ L 时 ,表皮细胞生长受抑制 ;10 .0 0 μmol/ L 亚砷酸钠对成纤维细胞有毒性作用。 结论 :无机砷诱导人皮肤细胞的增殖作用可能是引起慢性砷中毒皮肤损伤的重要原因 ,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3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师伟,郝玉庆,王国荃,刘开泰
目的:建立小鼠牙胚发育的体外培养模型 ,初步研究过量氟对小鼠牙胚发育的影响。方法 :取胎龄 18dBAL B/ c小鼠牙胚 ,在 96孔培养板 BGJb半固体培养基标准环境下培养 5 d和 10 d,HE染色 ,观察牙胚发育形态 ,并初步研究 5 .0× 10 - 6 g/ L 氟对体外牙胚发育的影响。结果:牙胚在体外继续发育 ,牙尖形成明显 ,内釉上皮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极化 ,分泌基质。氟干预组牙胚发育与对照组相似 ,但部分区域成牙本质细胞极化不明显 ,基质分泌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小鼠牙胚在 BGJb半固体培养基生长良好 ,为研究氟对牙胚损伤提供良好模型。
2003年0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郝玉庆,王国荃,牛忠英,刘开泰
目的:明确氟对人牙乳头细胞合成 I型胶原的影响。 方法:对人牙乳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分别给予0 .0、0 .2× 10 - 6、1.0× 10 - 6、5 .0× 10 - 6、2 5 .0× 10 - 6 g/ L 氟处理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 ,图象分析氟对细胞合成 I型胶原的影响。 结果:I型胶原在对照组和 4种氟浓度处理组细胞表达均为阳性。图象分析结果表明 ,4种氟浓度对体外培养的人牙乳头细胞合成 I型胶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过量氟对牙本质基质 型胶原的影响可能不是通过影响成牙本质细胞内合成实现的
2003年0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闫立芬,王国荃,肖碧玉,郑玉建,杨新业
目的:探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氟对更年期妇女的绝经年龄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环境卫生学调查方法对新疆奎屯垦区 2 5 36名 38~ 6 0岁妇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氟对更年期妇女绝经年龄的影响呈现双峰趋势 ,提示氟对妇女的生殖内分泌功能的作用为双重的剂量反应效应。与对照组 (水氟浓度≤ 1mg/ L )相比 ,高氟组妇女绝经年龄延迟 (P <0 .0 5 ) ,痛经曾患率低 (RR=0 .82 ,95 % ,CI:0 .6 8~ 0 .98)。其中低度高氟组 (水氟浓度 1~ 3mg/ L)绝经概率变化速率快于对照组 (P <0 .0 5 )。随着在高氟区居住年限的延长 ,妇女绝经年龄后移更为明显 (P <0 .0 5 )。 结论 :适量的氟 (水氟浓度≤ 1m g/ L)有利于机体健康 ,而高氟可使高氟区妇女更年期延迟 ,并可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
2003年0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晓开提·依不拉音,韩英,热依汗·买合木提,努尔曼古丽·买买提,史雷,亚森
目的 :了解吐鲁番干热饮水型氟中毒地区改水 16个月后居民的发病情况 ,以及低氟环境氟中毒地区短期防治效果。 方法: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两病区儿童及部分成人进行调查 ,并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Dean氏法及拍片等方法分别对水、尿、牙齿及骨骼进行检查。 结果 :改水后两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有一定的降低 ,尤其是低年龄儿童降低较明显 ,氟骨症病人骨关节症状有所减轻。改水前后两病区居民尿氟值和病人 X线征象没有明显变化 (P >0 .0 5 )。 结论 :改水后两病区儿童氟斑牙病情得到了一定控制和减轻 ,而氟骨症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改变不明显。提示改水后近期防治效果不明显
2003年01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开泰,张秋菊2003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丁剑冰2003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新华,温浩,李雄,林仁勇,张琰,冯晓辉,张静萍,马旭东
目的:从噬菌体 7肽库中寻找细粒棘球蚴头节抗原的模拟表位。方法 :以细粒棘球蚴头节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作靶分子筛选噬菌体 7肽库 ,经过第 3轮筛选后进行 EL ISA检测及竞争抑制试验后 ,挑取 9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 ,序列比较后得到保守序列。结果 :经过第 3轮亲和筛选 ,阳性克隆得到富集。EL ISA检测和竞争抑制试验证明 ,该小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和特异性。结论:肽片段可能是细粒棘球蚴头节抗原的抗原表位 ,可作为包虫病疫苗的备选免疫原
2003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薛黎,余莉华,王芳2003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邬利娅·伊明,王晓雯,王雪飞,海力曼·依拉洪,谢瑶芸,堵年生
目的 :探讨肉苁蓉总苷 (GCs)对阿霉素 (Dox)所致小鼠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选用NIH小鼠一次腹腔注射 Dox(17.5 m g/ kg)造成急性心肌损伤模型 ,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硒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Se- GSH - Px)活性 ;丙二醛 (MDA)含量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活性。电镜检查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腹腔注射 Dox 4 8h后可致小鼠心肌明显损害 ,心肌 SOD及 Se- GSH- Px活性下降 ,MDA含量升高 ,血清中 CPK的活性增强 ,同时出现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 GCs(6 2 .5、12 5 .0、2 5 0 .0 m g/ kg)能增加心肌SOD、Se- GSH- Px活性 ,降低 MDA含量 ,减少 CPK释放 ,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 结论:肉苁蓉总苷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保护心肌 SOD及 Se- GSH- Px活性及其清除自由基 ,防止脂质过氧化有关
2003年01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秀梅,李萍,许道盛,武贵臻,赵学信
目的:研究胰岛素受体 (Insulin receptor ,INS- R)与 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 PCR- SSCP法对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0例健康对照者 INS- R基因第 17外显子进行了研究。结果:在被检测的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中 ,5例检出异常带型 (11.9% ) ,健康对照者未检出异常带型。结论:INS- R基因第 17外显子突变可能与 2型糖尿病具有相关性。
2003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向阳,陈玉岚,洪秀芳,杨坤河,徐新娟,黄定,匡政宇,蔡荣
目的 :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 ocysteine,Hcy)水平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 Hcy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以明确 Hcy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 110例病人 ,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 (CAS)组 (74例 )和冠状动脉正常 (CAN)组 (36例 ) ,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 Hcy水平。结果 :(1) CAS组血浆 Hcy水平明显高于CAN组 (P <0 .0 1) ,CAS组中高 Hcy血症占 4 0 .5 4 % ,高于 CAN组 (13.89% ) (P <0 .0 1) ;CAS组男性血浆 Hcy水平高于 CAN组 (P <0 .0 1) ,但 CAS组和 CAN组女性之间没有差异。另外 ,0、1、2、3支血管病变者血浆 Hcy浓度呈逐级增高趋势 ,1支与 3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经多因素非条件 L 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有 :吸烟史 (OR=3.16 )、甘油三酯 (OR=2 .30 )、Hcy(OR=1.10 )。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 Hcy水平明显升高 ,高 Hcy血症所占比例较大 ,而 Hcy对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可能更显著 ,并显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 ,血浆 Hcy水平呈逐级上升趋势。提示高 Hcy血症是冠心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2003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斯拉木·吾斯曼,柴淑霞,阳静2003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徐思成,黄亦芬,董旭南,王在义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通气 (PCV )和容量控制通气 (VCV )对呼吸力学和氧合作用的影响。 方法:对 2 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MV )治疗。A组先用 PCV,分别保持潮气量 (VT)和平均气道压(MPaw)不变 ,后改为 VCV;B组先用 VCV ,后改为 PCV,保持血氧饱和度平稳 0 .5 h后监测指标。受试者在 5 h内依次完成上述实验。 结果 :PCV时峰压 (PIP)、平台压 (Pplat)明显低于 VCV时的 PIP、Pplat(P均 <0 .0 1) ,而 MPaw明显高于 VCV时的 MPaw(P <0 .0 1) ;在保持 MPaw相同时 ,氧合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患者均无气压伤。 结论 :PCV可以有效地控制 PIP、Pplat,并保证氧合 ,实现肺保护性通气。
2003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鲁晓擘,张跃新,徐玲,王晓岚,张峰,孙蕙蓉,陈新荣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白介素 - 2 (IL - 2 )、γ-干扰素 (IFN-γ)、白介素 - 4(IL - 4 )、白介素 - 10 (IL - 10 )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测 2 0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的 IL- 2、IFN- γ、IL- 4、IL- 10水平 ,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 IL- 2、IFN- γ、IL- 4、IL- 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中、低拷贝的 HBV- DNA与高拷贝的 HBV- DNA两组患者血清 IL- 2、IFN- γ、IL- 4、IL- 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IL- 2与 IFN- γ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 IL- 2、IFN- γ、IL- 4、IL- 10水平经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 IL- 2、IFN- γ、IL- 4、IL- 10的表达与病毒复制消长无相关关系
2003年0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雅丽,桂郁馥,王志凤2003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热依汗·西力甫,王梅红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对 5 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并对原发病及其预后、透析反应、透析时机选择等进行分析。结果 :5 8例患者中 5 3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治愈率为 91.4 % ;3例死亡 ,病死率为 5 .2 % ;2例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未治愈率 3.4 %。 结论: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中 ,内科疾病占第一位 (43.1%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旦确诊应进行透析治疗。透析中出现透析反应的占 31.6 % ,对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及治疗效果差的患者 ,应进行血透、血滤治疗
2003年0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郭海龙,曹力,普拉提·买买提
目的 :观察和分析颈椎前路固定术后两种锁定钢板 (AO钢板、ORION钢板 )应用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方法:采用 AO、ORION钢板治疗 4 3例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结核和颈椎肿瘤。结果:随访 3~ 2 4个月 ,4 1例病人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植骨块也在术后 3~ 6个月获骨性愈合。 结论:AO和 ORION钢板螺钉系统固定效果均可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有利于植骨块的愈合。而 ORION钢板较 AO钢板更易操作
2003年0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少云,张克远,田百超,吕永泉
目的:研究小儿髋关节发育的变化特点。 方法:2 0 0例正常小儿按生后 1、6、12周分为 3个阶段 ,采用B超对其双侧髋关节进行动态观测。 结果 :得出小儿正常髋关节 B超影像下 3个阶段髋臼指数 (AI)、头臼距(DFA)、加压头臼距 (PDFA)、松弛度 (FL D)、骨缘覆盖率 (BRP)、股骨头直径 (FD)、髋臼直径 (AD)的正常医学参考值范围。 结论:在小儿出生后 3个月内髋关节发育过程中 AI、DFA、PDFA、FL D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小 (P <0 .0 1) ,BRP、FD、AD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大 (P <0 .0 1)。
2003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郭丽英,栾梅香,茹荷燕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 5 3例婴幼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原因 :不明原因 2 7例 (5 0 .9% ) ,细菌性痢疾 10例 (18.9% ) ,上呼吸道感染 8例 (15 .1% ) ;穿孔性阑尾炎 2 5例 (47.2 % ) ,单纯性阑尾炎 11例 (2 0 .8% ) ,阑尾周围脓肿 5例 (9.4 % ) ;阑尾切除术 4 9例 ,盆腔脓肿单纯引流 2例 ;术后并发症占 6 8.0 % ;5 3例均痊愈。结论:婴幼儿急性阑尾炎误诊率、穿孔率高 ,并发症多。右下腹是否有压痛对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 ,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03年0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长辉,阿达来提·阿合买提江,玛依努尔·买合苏提
目的:研究汉族正常人群下颌后牙区解剖结构 ,为颌面外科手术提供测量方法和量化指标。 方法 :6 0例汉族健康成年人拍摄曲面断层片 ,分别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颏孔、颏孔远中 1、2、3cm处管嵴距、下颌骨高度及下颌角角度 ,然后对测得的数据作统计处理。 结果:健康成年人下颌骨管嵴距在颏孔远中 1cm处最大 ,男性为(2 3.78± 2 .30 ) m m,女性为 (2 2 .4 4± 2 .0 7) m m。颌骨高度在颏孔处最大 ,男性为 (37.94± 2 .30 ) m m,女性为 (34.76± 2 .87) m m。下颌角角度男性为 118.10°± 7.78°,女性为 12 6 .2 0°± 4 .5 6°。结论 :曲面断层片可以为颌面外科手术提供量化数据
2003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梅红,热依汗·西力甫2003年01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何惠宇,朱明,阿达莱提·阿合买提江
目的:研究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金属基托对粘膜微环境的影响。 方法:对 17例戴用金属基托的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基托承托区与非承托区粘膜菌丛的培养、分类和计数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金属基托承托区粘膜上链球菌、奈瑟氏菌、放线菌、厌氧菌、念珠菌的检出率均高于非承托区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可摘局部义齿对口腔粘膜微生态的确存在影响 ,金属基托可摘局部义齿对其影响较小
2003年0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耿丽红,袁幸梅,刘凤娟,姚梅,于爱萍,高玲
目的:对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身高、体重、痛经状况及经前症状等进行现况调查 ,为研究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的发育水平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初潮年龄等并采用作图法显示整个月经来潮过程。结果 :柯尔克孜族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高峰为 14岁 ,初潮发生季节高峰为夏季 ,平均初潮年龄呈提前趋势 ,有痛经和经前症状者较多。月经初潮对身高、体重有一定影响。结论 :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女学生平均初潮年龄明显提前 ,与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一致
2003年0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芳,耿丽红,蔡霞,乔拉,徐桂萍
目的:研究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无内外科合并症及产科严重并发症的剖宫产产妇 80例 ,随机分为两组 :4 0例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为研究组 ,4 0例肌注盐酸哌替啶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子宫复旧及泌乳情况 ,分析比较两组产妇术后 72 h内子宫宫底高度、开始泌乳时间及乳汁满足婴儿需要时间。 结果 :术后 2组产妇子宫复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研究组开始泌乳时间及满足婴儿需要时间比对照组短 (P <0 .0 5 )。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 PCEA不影响产妇产褥早期子宫复旧 ,且可促进泌乳功能 ,有利于母乳喂养
2003年01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乔拉,陈洁,曲广第
目的 :探讨高龄对孕产妇围产期结局的影响 ,以及减少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和降低围产儿患病率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住院分娩的高龄孕产妇 16 5例 ,对其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围产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以 2 0 0例正常年轻孕产妇作为对照。结果:高龄孕产妇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围产儿结局中仅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做好高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 ,对防治其合并症、并发症和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年01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映艳,朱必新,徐业宏
目的:探讨产妇子痫发生率及其母婴预后与产科处理间的关系。方法 :对分娩的 5 0 31例产妇中子痫发生率及母婴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汉、维族产妇子痫发生率分别为 4 .2‰和 13.5‰ ;(2 )终止妊娠的时机 ,选择于子痫发生后 2 4 h以内者较 2 4 h以后者良好 ,围产儿窒息率分别为 30 .0 %、77.8% ,围产儿病死率分别为11.8%、6 6 .7% (P均 <0 .0 1) ;(3)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无明显影响。剖宫产组与阴道产组比较 ,产后出血量、产 (术 )后病死率和新生儿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1)子痫发生率维族高于汉族 ;(2 )终止妊娠的时机直接影响围产儿预后 ;(3)子痫患者的母婴预后与分娩方式无明显相关
2003年0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吴凤英,王华,侯菊荣
目的:探讨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组、子宫次全切除术组各6 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组术后有少量月经。两组在性生活质量及更年期症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手术前 FSH(7.0 5± 1.10 ) IU/ L、E2 (5 6 .4 0± 1.12 ) pm ol/ L,手术后 FSH(6 .88± 1.12 ) IU/ L、E2 (5 6 .2 8± 1.15 ) pm ol/ 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子宫次全切除术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手术前 FSH(5 .98± 1.15 ) IU/ L、E2 (5 6 .2 2± 1.10 ) pmol/ L,手术后 FSH(10 .6 6± 1.18) IU/ L、E2(47.4 5± 1.2 0 ) pmol/ 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不影响卵巢功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能满足患者既去除疾病又保留子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2003年01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沙尼亚·库尔班,马彩玲,维尼热·阿布力孜
目的:研究测定端粒酶活性在诊断和预测卵巢肿瘤方面的意义。 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检测 34例卵巢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 :1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均未测出端粒酶活性 ,4例卵巢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组织中 1例 (2 5 % )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 ,12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均阳性表达。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 ,端粒酶活性在组织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并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2003年01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莉,刘文亚
目的:分析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的 CT表现 ,探讨几种特殊及少见恶性肿瘤的 CT征象。 方法 :4 1例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 ,常规行轴位 CT平扫 ,其中 6例加做增强扫描 ,4例加做冠状扫描。 结果 :上颌窦恶性肿瘤 19例 ,肿瘤呈膨胀性生长 ,常累及窦腔多个壁 ,并侵犯骨壁外脂肪层 ,使其变模糊和出现软组织肿块 ;鼻腔恶性肿瘤 15例 ,CT表现为鼻腔内肿块 ,其中 6例侵犯同侧筛窦 ,3例累及眼眶 ,4例累及范围广 ,破坏临近多个结构 ;筛窦肿瘤 5例 ,均引起筛板骨质破坏 ,大都侵犯同侧鼻腔、眼眶 ;2例肿瘤巨大 ,同时累及鼻腔、筛窦及上颌窦 ,其来源辨别不清。 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窦壁骨质侵蚀性破坏、窦周脂肪层侵犯消失、腔外软组织肿块及侵犯范围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2003年0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长虹,刘军,郑立明,林伊梅,邹小广,陈鸣,孙殿甲
目的:建立骆驼蓬与骆驼蒿的鉴别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 C)和薄层层析法 (TL C)鉴别骆驼蓬和骆驼蒿。 结果 :HPL C法和 TL C法实验结果均说明骆驼蓬的根中不含骆驼蓬碱 (HAL ) ,而骆驼蒿的根中含有较多的 HAL ;骆驼蓬种子中的去氢骆驼蓬碱 (HAR)含量高于 HAL的含量 ,而骆驼蒿种子中的 HAL含量高于 HAR的含量。 结论 :HPL C法和 TL C法可用于鉴别骆驼蓬和骆驼蒿
2003年01期 72-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不都克依木·扎依提,买尔旦·马合木提,韩海霞,帕依曼
目的 :考察几种崩解剂对布洛芬分散片制剂质量的影响 ,确定处方组成并研制布洛芬分散片。方法:以布洛芬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崩解时限及混悬性作指标 ,用正交设计安排实验 ,考察混合崩解剂 (羧甲基淀粉钠与微晶纤维素的混合物 )及其它辅料对各指标的影响并筛选最佳用量。结果 :混合崩解剂的用量为 15 % ,聚乙烯吡洛烷酮 (PVPk30 )醇溶液浓度为 2 % ,甘露醇用量为 4 %时 ,布洛芬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快 ,在 4 0 s内完全崩解 ,混悬液能通过 710 μm筛网。结论:布洛芬分散片质量主要与混合崩解剂用量及粘合剂浓度有关 ,所研制分散片处方组成合理 ,工艺简单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003年01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9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冯冰,胡君萍,孙殿甲,苏来曼·哈力克
目的 :建立麻石颗粒中几种药味的定性方法和绿原酸的定量方法。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麻石颗粒中的麻黄、葛根、薄荷进行定性分析 ,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主要成分绿原酸进行定量测定。 结果 :麻石颗粒中麻黄、葛根、薄荷的鉴别结果均为阳性 ,阴性对照无干扰 ;在 11~ 5 5 ng之间绿原酸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 1.5 % ,RSD=1.6 5 %。结论: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简便 ,结果可靠 ,且重现性好。
2003年01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胡君萍,杨建华,王松芝,顾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口泰含漱液中甲硝唑和葡萄糖酸洗必泰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口泰含漱液中两组分的含量。结果:甲硝唑在 342 nm处 ,3~ 16 μg/ml浓度 (Y)范围内 ,谷零间振幅 X对 Y呈良好线性 ;葡萄糖酸洗必泰在 2 6 3nm处 ,3~ 18μg/ml浓度 (Y)范围内 ,谷零间振幅 X对 Y呈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甲硝唑 99.7% ,葡萄糖酸洗必泰 10 0 .3% ;相对标准差 (RSD)分别为 :甲硝唑 1.2 % ,葡萄糖酸洗必泰 1.7%。 结论 :一阶导数光谱法简便、快速、准确 ,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分析检验。
2003年0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冰,买尔旦·马合木提,葛继红
目的 :提取、制备骆驼蓬总生物碱颗粒剂 ,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索氏提取器提取 ,湿法制颗粒 ,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骆驼蓬总生物碱的平均回收率 =98.32 % ,RSD=2 .4 2 %。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作为骆驼蓬总生物碱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2003年01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何方平,徐玲,张跃新2003年0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继新,栾新平,聂玉琴,木塔里甫·努热合买提2003年01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尤乐都斯·克尤木,吴雯,骆满秀2003年01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韦新荣,姜茜辉,罗建兵2003年0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白艳,玄祖旗,艾尔肯·阿布力孜,巴哈提·哈立亚,靳勇,顾俊朋2003年01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郭文平,杨涛,阿克巴尔·阿合买提2003年01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蓝晓军,曲延标2003年01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包永军,张汐,李涛2003年01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古丽夏西·木乎提江,杜蓉,丁岩2003年01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建梅,李巍,李晖2003年01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祖龙·斯衣提,夏木西卡马尔·艾合买提,穆叶沙·毕达义,毕达义·杜来提2003年01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薄晓莉,姚丽艳2003年01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常丽德,邵丽2003年01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许新华,王惠琴,邵丽2003年01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孟竹,楚新梅2003年01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依彤2003年01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琪,张建龙2003年01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汪家驹2003年01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