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盐酸去氢骆驼蓬碱脉冲式释药胶囊的研制

    孙殿甲,王长虹,寇耀红

    目的 :制备盐酸去氢骆驼蓬碱脉冲释药胶囊 ,并研究其体内药物动力学。方法 :以 p H敏感型机制为理论基础 ,用均匀设计对脉冲释药微丸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将速释微丸和脉冲释药微丸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胶囊中即得脉冲释药胶囊。采用模拟人体胃肠道 p H变化的溶出介质对脉冲释药胶囊的释药行为进行评价。结果:盐酸去氢骆驼蓬碱脉冲释药胶囊在 0~ 2 h内释放其中 5 0 %的药量 ,在 2~ 6 h内释放其余 5 0 %的药量。兔体内药物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口服脉冲释药胶囊后分别在体内 0 .5 h和 6 .0 h有 2次药物吸收高峰 ,脉冲释药胶囊 (80 mg)的生物利用度为普通胶囊 (40 m g)的 2 .0 8倍。 结论 :盐酸去氢骆驼蓬碱脉冲释药胶囊可减少给药次数 ,提高临床用药的依从性

    2003年02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盐酸去氢骆驼蓬碱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李岩,孙殿甲,杨永新

    目的:探讨盐酸去氢骆驼蓬碱明胶微球 (HM- GMS)的体外释药规律 ,初步阐明其释药机理。 方法:分别考察不同体外释放实验方法、不同释放介质、释放介质的不同流速对 HM- GMS释药的影响 ,并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表达 HM- GMS的释药规律。 结果:HM- GMS在蒸馏水中释药最快 ,在不同 p H磷酸盐缓冲液中 ,HM- GMS的释药速度无明显变化 ,在生理盐水中释药平稳。释放介质的流速对 HM- GMS的释药有影响 ,流速越快、释药越快。选用流室法 ,并以生理盐水为释放介质 ,控制流速为 9ml/h的条件测定 HM- GMS的累积释药百分率。 HM- GMS体外释药规律可用 Ritger- peppas方程表示。 结论 :所制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2003年02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盐酸去氢骆驼蓬碱肝动脉栓塞微球处方工艺研究

    李岩,孙殿甲,杨永新,翁幼武

    目的:从新疆民族药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种子中提取的抗肿瘤活性生物碱成分——盐酸去氢骆驼蓬碱(HM) ,制成可供肝动脉栓塞的微球新剂型 ,对其处方设计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无毒、价廉且与盐酸 HM无相互作用的明胶为载体 ,采用乳化分散法制备盐酸去氢骆驼蓬碱明胶微球 ,以外观、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等为考察指标 ,采用正交设计确定了盐酸去氢骆驼蓬碱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含药微球为淡黄色粉末 ,光镜及电镜观察微球球形圆整 ,表面附有少量药物结晶。平均产率为 86 .6 3% ,表面药量平均值为 (2 6 .2 4±0 .30 ) % (g/ g) ;载药量为 (34.4 5± 0 .35 ) % (g/ g) ;包封率为 (8.19± 0 .5 1) % (g/ g)。平均算术径为 6 3.0μm ,平均体积径为 6 9.6μm,粒径分布基本属正态 ,跨度 Span为 0 .76 9。 结论:所研制微球符合肝动脉栓塞微球剂的要求

    2003年02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骆驼蓬种子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田晓丽,孙殿甲,堵年生

    目的 :研究从新疆骆驼蓬种子中提取、分离的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对比有效成分之间抗肿瘤活性大小。 方法 :采用醇提法及柱层析法得到 4种单体化合物 ,利用熔点测定法及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鉴定结构 ;以这 4种单体化合物作为受试样品 ,分别对人胃癌细胞系 BGC82 3、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VO、人宫颈癌细胞系 Hela以及小鼠肉瘤细胞系 S180进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 ,以 IC50 、细胞抑制率为指标 ,考查抗肿瘤活性大小。结果:经结构鉴定推断 4种单体化合物为生物碱 ,分别为去氢骆驼蓬碱、骆驼蓬碱、鸭嘴花碱及鸭嘴花酮碱 ;去氢骆驼蓬碱、骆驼蓬碱对上述 4种细胞系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而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在最大浓度 2 0 μg/ml均未见到对各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结论:去氢骆驼蓬碱、骆驼蓬碱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而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无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2003年02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84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透射电镜观测微粒给药制剂方法探讨

    高晓黎,季兴梅,谢瑶芸,汤建安

    目的:考察不同制样方法对透射电镜观测微粒给药制剂的影响。 方法:制备含有乳剂的琼脂小胶囊 ,分别采用醋酸铀直接负染法、锇酸固定法及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法 ,观测去氢骆驼蓬静脉注射用乳剂的微观形态 ;分别采用负染法和冷冻蚀刻技术制备样品 ,观测替加氟脂质体的微观形态。 结果 :先制备琼脂小胶囊 ,再用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后染色 ,可得亚微型静脉乳的清晰图像 ;采用冷冻蚀刻技术制备样品 ,可观测脂质体微粒的三维结构构象 ,成像清晰。 结论:应用透射电镜观测微粒给药制剂时 ,可根据观测对象特点 ,灵活选择制样方法

    2003年02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1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两种指标均匀设计优选麻石颗粒提取工艺的比较

    周慧,李军,孙殿甲,寇耀红,高志燕

    目的:比较不同指标优选的提取工艺。 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 ,分别以药效学指标降温曲线下面积和化学成分栀子苷及葛根素含量为指标 ,优选麻石颗粒的提取工艺 ,并对两种提取工艺进行降温作用的比较。 结果 :以降温曲线下面积为指标优选的提取工艺降温作用更好。 结论 :用药效作为指标筛选的提取工艺更为可靠。

    2003年02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三越麻黄汤提取工艺的优选

    滕亮,孙殿甲,胡君萍,刘家国,寇耀红

    目的 :对三越麻黄汤的提取工艺进行初步优选。方法 :分别以橙皮苷、甘草酸、氯仿浸出物以及麻黄碱、85 %乙醇浸出物为指标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及均匀试验 ,设计优选了三越麻黄汤的醇提工艺和水提工艺。 结果 :优选出的醇提工艺为 :以 80 %的乙醇为提取溶媒 ,回流 3次 ,每次 1.5 h,每次加醇量为处方药材量的 8倍 ;水提工艺为 :煎煮 2次 ,每次 2 .5 h,每次加水量为处方药材量的 16倍。 结论:最优提取工艺条稳定、可行

    2003年02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骆驼蓬及其主要有效成分去氢骆驼蓬碱的研究进展

    孙殿甲,李岩

    2003年02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114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蒜氨酸+蒜酶抗肿瘤功效的实验研究

    秦永德,陈坚,王颢,张月明,周炳华

    目的:观察蒜氨酸 +蒜酶体外抗肿瘤功效的活性 ,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蒜氨酸 +蒜酶作用于 MGC- 80 3和 He L a细胞 ,测定细胞存活量和活细胞蛋白含量 ,确定蒜氨酸 +蒜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蒜氨酸 +蒜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利用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 DNA梯状带形成。结果:蒜氨酸 +蒜酶可抑制 MGC- 80 3和 He L a细胞 ,中低剂量的蒜氨酸 +蒜酶有促进蛋白合成的作用 ;蒜氨酸 +蒜酶使 MGC- 80 3和 He L a细胞于 S期阻滞 ,其中以对 MGC-80 3细胞的 S期阻滞明显 ;蒜氨酸 +蒜酶可诱导 MGC- 80 3和 He L a细胞凋亡。结论:蒜氨酸 +蒜酶体外具有抗肿瘤的活性 ,其机理可能在于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

    2003年02期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胃恶性间质瘤自发性腹腔内出血1例

    刘兵,顾兴智

    2003年02期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阿魏菇提取物对4种肿瘤细胞p53表达的影响

    宋旭红,张月明,刘金宝,王颢

    目的:研究新疆阿魏菇提取物影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 p5 3表达 ,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其抗肿瘤机制。 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及流式细胞技术 ,观察不同剂量的阿魏菇水提物及醇提物对体外培养的 4种类型肿瘤细胞 p5 3表达的影响。结果 :受试物对 4种类型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尤其以 0 .1g/ ml剂量组为明显 ;经受试物处理后 ,4种类型肿瘤细胞均观察到细胞核固缩 ,DNA浓缩并向核膜靠拢形成浓染致密颗粒 ,并有典型凋亡小体出现。提示 ,受试物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受试物处理后 ,4种类型肿瘤细胞 p5 3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尤其以醇提物作用 2 4 h后影响 Q3细胞p5 3表达水平最为明显。 结论 :阿魏菇提取物中的各组分可协同作用诱导肿瘤细胞促凋亡基因的表达 ,从而达到抗肿瘤之目的

    2003年02期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RD、Hep-2、L20B细胞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学监测的实验研究

    俞雪莲,刘继文,地理夏提·牙库甫

    目的 :观察 RD、Hep- 2和 L 2 0 B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学常规监测的实验结果 ,提高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检出率。方法:对 RD、Hep- 2和 L2 0 B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进行了实验研究。用细胞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L2 0 B细胞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NPEV)在 RD细胞上呈选择性增值 ,可能会造成 NPEV检出率下降。 结论:RD、Hep- 2和 L2 0 B细胞可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学常规监测

    2003年02期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药物介入核素心肌显像在识别存活心肌中的作用

    木胡牙提·吾拉斯汉,马依彤,程祖亨,汤宝鹏,茹仙古丽·吾买尔

    目的:研究核素心肌显像在识别存活心肌中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 :对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9月行 PTCA+支架术的 30例住院心肌梗死患者 (梗塞后 2周至 3个月 ) ,采用 PTCA支架术前静点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3μg· kg- 1· min- 1 ) ,并合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 .5 m g) 99m TC- MIBI心肌显像 ,与术后 3周时复查静息 99m TC-MIBI心肌显像进行对比 ,观察多巴酚丁胺与硝酸酯合用预测存活心肌的准确度及安全性。结果:PTCA支架术前静息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共有 117个节段心肌摄取异常。药物介入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 PTCA支架术后 3周静息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放射性分布异常节段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术前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 117个节段 ,药物介入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有 4 1个节段灌注改善 ,2 3个节段正常 ,5 3个节段无变化。PTCA支架术后 3周随访中有 4 8个节段改善 ,2 8个节段正常 ,无效的 5 3个节段在 PTCA支架术后有 4 1个节段心肌灌注无改善。结论 :以 PTCA支架术后 3周为标准 ,静脉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 .5 m g)核素心肌显像 ,预测存活心肌灵敏度为 84 .2 % ,特异度为 77.4 % ,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

    2003年02期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汉族、维吾尔族女性绝经后冠心病患者雌激素水平与一氧化氮含量的对照研究

    汤宝鹏,庞晓,张燕一,孙惠萍,曹桂秋,李晋新

    目的 :对比汉族、维吾尔族绝经后冠心病患者血清雌激素 (E2 )水平和一氧化氮 (NO)含量有无差异。方法 :入院后确定诊断绝经后女性的冠心病患者 10 0例 ,汉族 5 0例 ,维吾尔族 5 0例 ,抽取静脉血 ,测定血清雌二醇(E2 )水平和一氧化氮 (NO)含量。 结果:(1)汉、维民族女性血清 E2 水平与 NO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r1 =0 .6 112 ,r2 =0 .6 0 37,P<0 .0 0 1)。 (2 )维吾尔族女性患者 E2 水平高于汉族女性 (P<0 .0 5 ) ;(3)维吾尔族女性患者血清 NO含量略高于汉族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汉族冠心病患者 E2 水平较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低 ,NO含量是否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3年02期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

    张源明,关亚群,木尼热·吾布力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 78例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 72例正常血压对照者 ACE基因第 16内含子插入 /缺失多态性进行鉴定。结果:在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ACE基因缺失纯合基因型 (DD)和缺失 (D)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 (P <0 .0 5及 P <0 .0 1)。结论:ACE基因缺失纯合型可能是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2003年02期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1例鲁米那致剥脱性皮炎急救及心理护理

    白立群,李晓阳

    2003年02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清瘦素浓度与中老年人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相关性研究

    梁杰,王延风,刘华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 (L eptin)浓度与中老年人性别、体重指数 (BMI)、血脂及血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测定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的空腹血脂及血清瘦素浓度值。同时按全国高血压普查方法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计算体重指数 (BMI)、脂肪分布指数 (WHR)。结果:(1)女性血清瘦素浓度高于男性 (P <0 .0 0 1) ,WHR女性低于男性 (P <0 .0 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各变量相关分析显示 ,男性、女性血清瘦素浓度与 BMI均呈正相关 (P <0 .0 1) ,与血脂、血压无明显相关 (P <0 .0 1)。 结论 :血清瘦素浓度与性别及人体肥胖程度有密切关系

    2003年02期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老年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王延风,梁杰,刘华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EH)胰岛素抵抗 (IR)发病的关系、作用机制及临床防治意义。 方法 :分别应用氧化酶法、放射免疫法和双抗体法测定 6 3例 EH患者与 77例健康者的外周血空腹血糖 (FBG)、血清胰岛素 (FINS)及 TNF- α值。同时按全国高血压普查方案由专人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体重指数 (BMI)、脂肪分布指数 (WHR)。 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 WHR及血清 INS、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 BMI、WHR、INS与 TNF-α呈正相关 ,ISI与 TNF-α呈负相关。结论:TNF-α在 EH及 IR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同时 TNF-α和 IR共同作用、相互促进 ,一起参与影响 EH的发生发展

    2003年02期 148-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Ilizarov压缩延长固定器的临床应用

    艾合麦提·玉素甫,王伟,帕拉提·白克力,穆合甫尔·买合斯托夫,阚玉华

    目的:探讨 Ilizarov压缩延长固定器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治疗 6 2例患者 ,其中骨不连 13例 ,四肢骨折 12例 ,慢性骨髓炎、骨缺损 2 5例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3例 ,膝内翻 4例 ,肘外翻 3例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2例。根据骨缺损及畸形程度 ,采用一次性矫正和分期修复。随访时间半年~ 3年。结果:肢体平均延长 4 cm,骨折病例全部愈合 ,骨髓炎治愈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采用 Ilizarov压缩延长固定器及具有矫形功能的主配件组合是治疗软组织血供差的骨髓炎、骨不连及骨缺损的首选方法

    2003年02期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岩斜区表皮样囊肿的显微外科治疗

    更·党木仁加甫,米扎提·依米提,刘波,汪永新,罗坤,赛力克·对山拜

    目的:探讨颅底岩骨斜坡区表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入路、切除技巧及神经保护方法等。 方法:2 1例岩斜区表皮样囊肿患者中 ,11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7例采用颞枕经小脑幕入路 ,4例采用颞枕枕下乙状窦后幕上下联合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 8例 ,肿瘤次全切 13例。术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者 8例 ,较术前明显好转者 4例 ,基本同术前者 8例 ,死亡 1例。 结论 :手术入路的选择应取决于肿瘤的起源和累及部位 ;保护神经功能的关键是应用显微技术囊内切除肿瘤后锐性分离包膜 ,在与神经血管粘连紧密处留部分包膜 ,不强行剥离

    2003年02期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材料嵌体与牙体间微渗漏的实验研究

    唐玉萍,潘涛,张学兵

    目的:对 4种不同材料嵌体与牙体间的微渗漏进行比较评价 ,为临床选择嵌体材料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 6 4颗离体牙上备洞 ,分别用水晶瓷、复合树脂、银钯合金、镍铬合金 4种不同材料制作嵌体。经温度循环、染料染色后纵剖牙体 ,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微渗漏。 结果 :水晶瓷嵌体、复合树脂嵌体与牙体间的微渗漏最小 ,银钯合金嵌体与牙体间的微渗漏次之 ,镍铬合金嵌体与牙体间的微渗漏最明显。结论:水晶瓷嵌体、复合树脂嵌体及银钯合金嵌体可满足临床修复的需要。临床应用镍铬合金嵌体时应选择适合的粘接剂

    2003年02期 155-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67例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王雯,孙燕,李萍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 (IL D)的临床与肺功能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对 6 7例经胸片、肺功能试验确诊的 IL D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 X线、高分辨率肺 CT、肺功能试验 (弥散功能、血气分析 )、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临床表现中主要为进行性气短 5 9例 (88% ) ,干咳、少痰 6 4例 (95 % ) ,5 5例 (82 % )患者可闻及肺底湿 口罗音 ,低氧血症 34例 (5 1% ) ,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 4 7例 (81% )。 6 7例胸片均有异常发现 ,特征性表现是网结节影。HRCT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网格影、小结节影、囊状影蜂窝样改变。结论 :IL D的诊断主要应通过询问病史 (应包括环境接触史、服药史等 )、体格检查、胸部 X线片或 CT,特别是高分辨率 CT检查、实验室检查 (肺功能试验、血气分析 )等来明确

    2003年02期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用酚妥拉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对比

    罗雄,王志凤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用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986~ 2 0 0 2年胃镜下诊断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共 4 9例 ,2 7例为奥曲肽治疗组 ,2 2例为垂体后叶素联用酚妥拉明组 ,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奥曲肽组 72 h总止血率略优于联用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死率和并发症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用酚妥拉明在临床上均可有效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2003年02期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液电碎石取石术治疗胆道难取性结石12例临床分析

    黄宏国,杨含维,温浩

    目的:探讨采用液电碎石法 (EHL)治疗胆道难取性结石的临床价值及适应证。 方法 :采用液电碎石法 ,在纤维胆道镜的直视下 ,用液电碎石电极头将胆总管、肝总管或肝内胆管内嵌顿的或较大结石击碎后 ,用取石网篮全部取出。结果:12例病人中 ,11例一次取净 ,1例在操作中出现高热、寒战 ,对症治疗后好转 ,行 2次碎石而取净 ,无胆道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 ,无死亡病例。结论 :液电碎石取石术是治疗胆道难取性结石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EHL的应用可以缩短取石时间 ,减少反复多次胆道镜取石 ,提高胆石的取净率 ,避免再次外科手术取石

    2003年02期 162-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经皮穿刺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唐勇,单利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皮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效果。 方法:对 1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置入心包腔 ,持续引流心包积液 ,待充分引流后注入胞必佳进行治疗。 结果:4例完全缓解 ,7例部分缓解 ,2例无效 ,总有效率 84 .6 % ,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法持续引流恶性心包积液后注入胞必佳的方法损伤小 ,疗效好 ,可明显地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改善生活质量 ,该方法简单、方便、安全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03年02期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微创心脏跳动下心脏直视手术对心肌的影响

    曹卫东,乔峻,木拉提·瓦克力,马松峰,霍强,艾斯卡尔·沙比提

    目的 :观察与研究在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情况下的心脏直视手术 (常温体外循环 )与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下的心脏直视手术 (低温体外循环 )对心肌损害程度。 方法:将 30例单纯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在常规方法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术中控制心肌缺血时间在 35 min以内 ;实验组 :在常温体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 ,阻断上、下腔静脉 ,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测定两组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和肌酸激酶 (CK)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 c Tn T和 CK在血中的释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体外循环时间为 (2 1± 5 ) min,无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出院时间为 (12± 2 .5 ) d,随访 1个月 ,恢复良好。结论: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的心内直视手术中 ,心肌有持续供血、供氧 ,无再灌注损伤及心脏复苏时心脏按摩及电除颤等引起的机械性损伤 ,此方法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方法 ,符合微创外科的要求

    2003年02期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15例临床分析

    高胜利,庞作良,张国庆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因 ,区分功能性及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 ,提出防治措施。 结果:15例患者中 11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经手术治愈。常规行幽门成形术者 ,无胃排空障碍发生。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与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及迷走神经干的切断等因素有关。应规范手术操作 ,常规行幽门成形术及辅以胃肠动力药物等进行治疗

    2003年02期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非扩髓型内锁髓内针在肱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郭海龙,曹力,张克远,李刚

    目的 :总结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针在肱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以提高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我科于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采用非扩髓型肱骨内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共 12例 ,手术均采用从大结节向远端顺行穿针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了术后平均 5个月的随访。结果:骨折全部愈合 ,除 1例患者肩关节活动稍差外 ,余肩肘关节活动均达优良。 结论 :非扩髓型内锁髓内针在肱骨骨折 ,尤其在多发骨折、粉碎性骨折和骨不连的治疗中更合适

    2003年02期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评价

    祖菲娅·艾力,再努尔·阿不都热衣木,吐尔逊那衣·艾合买提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对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 4 90例病人做阴道镜检查并与病理检查对照。结果:4 90例患者中慢性宫颈炎 2 75例 ,阴道镜诊断 2 95例 ,阴道镜诊断符合率 Kappa值 =0 .4 0 ,临床诊断宫颈息肉 5 2例 ,宫颈癌 19例 ,宫颈湿疣 18例 ,阴道镜拟诊分别为 5 2例、4 8例、32例 ,与临床诊断比较阴道镜诊断符合率更高。 结论 :电子阴道镜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一种方便、实用 ,检出率高的较好方法

    2003年02期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39例正畸患者治疗中的疼痛与功能障碍观察

    关晓航,米丛波,袁方,齐慰海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放置镍钛丝后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性别、牙列拥挤程度的关系。方法:对 39例患者正畸治疗中的疼痛与功能障碍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疼痛发生时间为治疗后 4 5 min~15 .75 h不等 ,高峰期为 2 4~ 4 8h,3d后显著减轻 ;进食障碍高峰期为 2 4~ 4 8h;说话障碍高峰期在 2 4 h内 ,3d后均显著减轻。正畸疼痛与性别、牙列拥挤程度均无相关性 (P>0 .0 5 ) ;16岁以上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 13~ 16岁组与 13岁以下组 (P <0 .0 5 ) ,而后两组之间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正畸治疗放置首根镍钛丝后 ,患者均产生短期疼痛与功能障碍。其疼痛与性别、牙列拥挤程度无关 ,年龄大者疼痛明显

    2003年02期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54例

    吾买尔·巴克,张利群,段霞

    2003年02期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两种局麻药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比较

    徐桂萍,张兰

    目的:观察比较 0 .2 %罗哌卡因和 0 .15 %布比卡因两种局麻药在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用 0 .2 %罗哌卡因和 0 .15 %布比卡因两种局麻药用于 PCEA中 ,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0 .2 %罗哌卡因、0 .15 %布比卡因分别与 0 .1m g芬太尼联合用于 PCEA中 ,镇痛效果确切 ,毒副作用轻微 ,并发症少。结论 :将 0 .2 %罗哌卡因替代 0 .15 %布比卡因与 0 .1m g芬太尼合用后 ,病人术后行走能力的早期恢复可得到改善

    2003年02期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内镜下介入治疗晚期食道癌

    蒲改玉,宋联德,冷伟,邢秀玲

    2003年02期 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期间的处理

    杨勇,伍湘伊,方华

    2003年02期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的临床应用

    吴凤英,周咏梅

    2003年02期 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卵巢睾丸母细胞瘤2例

    段莉华,李庭芳,房新志

    2003年02期 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儿病毒性肝炎298例临床分析

    沙坎·阿克纳依,古丽巴哈·买买提

    2003年02期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钙、镁变化

    侯东亮,马雪梅

    2003年02期 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9例天疱疮临床分析

    多兰·达力汗,惠艳,杨克健,张凤娥,古丽加汗·买提努尔热

    2003年02期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同种异体静脉在周围血管外科中的应用(附5例报告)

    包文,段永亮,王钦银

    2003年02期 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内腔镜治疗尿道结石48例临床分析

    崔曙,阿力木·热合曼,阿里木·塔来提,马彬,古丽娜尔·阿不都许库尔

    2003年02期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65例疗效观察

    殷立新,张文政

    2003年02期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无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血红蛋白的影响

    薛英,阮善

    2003年02期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低血钠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刘继新,栾新平,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林琳

    2003年02期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诺和灵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阿衣古丽,刘文英

    2003年02期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朱震宏,赵旌

    2003年02期 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加快西部教育信息化建设 实现医学教育现代化

    买买提·牙森

    2003年02期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预科汉语教材建设与提高预科汉语教学质量的关系

    崔巍

    2003年02期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重视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黄贤仪,龚建福,陈晓霞

    2003年02期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食管癌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卢晓梅

    2003年02期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误诊误治喉异物所致喉梗阻4例分析

    汤正清,牛良君,敖勇,骆满秀

    2003年02期 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牙周炎

    冯锦虹

    2003年02期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