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分析

    王羡懿,郭阳

    目的 :阐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OSAHS)导致的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8例OSAHS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呼吸性酸中毒和 型呼吸衰竭。 4例患者经及时机械通气、1例经气管切开治疗均转危为安 ,治疗后平均 p H7.384 ,Pa O26 7.2 mm Hg,Pa CO2 4 0 .1m m Hg。未经机械通气治疗的 2例日后在睡眠中死亡 ,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 :OSAHS引起的呼吸衰竭发病快 ,表现形式多样 ,常能掩盖伴随疾病 ,预后差。若能及时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治疗 ,常能转危为安

    2003年03期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睡眠呼吸障碍的临床分析

    赵蕾,郭阳,王羡懿

    目的 :研究心功能不全分级相同情况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睡眠呼吸障碍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5 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 ~ 级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 组和实验 组 ,对其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 ,并对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 ( AHI)、最低血氧饱和度 ( L Sa O2 )及夜间低血氧指数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 组、实验 组睡眠中 L Sa O2 、夜间低血氧指数分别为 75 .93%± 7.81%、39.6 0± 13.19;6 9.5 7%± 14 .2 3%、33.77± 17.10 ,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均 <0 .0 5 )。 结论 :住院病人慢性 CHF患者在心功能不全分级相同情况下的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主要为中枢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陈 -施呼吸 ( CSR) ],同时也可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OSAHS)。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可引起和加重夜间低氧血症

    2003年03期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HS的疗效评价

    郭阳,赵蕾,王羡懿

    目的 :评价临床上应用自动持续气道正压 (Auto- CPAP)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对 4 0例 OSAHS患者使用 Auto- CPAP呼吸机进行压力滴定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指数 (AI)、呼吸紊乱指数 (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 (L Sa O2 )。结果:治疗后 AHI、AI、L Sa O2 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 <0 .0 0 1)。 结论 :Auto CPAP通气是一种治疗 OSAHS的有效的方法

    2003年03期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46例临床分析

    孙禾,王羡懿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主要临床表现、合并症和并发症 ,分析 OSAS病人的治疗方法和转归。 方法 :对 14 6例 OSAS病人进行白天困倦问卷调查、头颈部测量以及夜间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 ,并对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OSAS患者中打鼾 14 6例 (10 0 % ) ,白天嗜睡 135例 (92 .5 % ) ,睡眠憋醒 12 4例 (84 .9% ) ,口咽狭小 12 6例 (86 .3% ) ,肥胖 77例 (5 2 .7% ) ,高血压 71例 (48.6 % ) ,肺心病 18例 (12 .3% )。结论 :加强对 OSAS病人的认识 ,强调对该征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

    2003年03期 21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咽腔CT测量在OSAS诊断中的作用

    亚力坤·亚生,刘立中,王羡懿,伊力哈木·伊玛木,刘文亚

    目的:通过比较清醒状态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与正常成人咽腔横截面积的差异 ,确定 OSAS患者的阻塞发生部位 ,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 SCT- 2 6 0 0 T型螺旋滑环式 CT扫描机对 14例 OSAS患者及 30例无打鼾史的健康成年人进行鼻咽腔、口咽腔和喉咽腔横截面积的测量。结果 :(1)正常成人鼻咽腔、口咽腔和喉咽腔横截面积的平均值分别为 (478.12± 111.17) m m2、(2 4 2 .6 1± 110 .98) mm2、(40 3.82± 10 1.82 ) m m2。 (2 ) OSAS男性患者的口咽腔、鼻咽腔横截面积分别为 (99.77± 6 2 .17) mm2和 (40 0 .4 2±85 .93) m m2 ,均小于正常男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咽腔 CT测量可以确定 OSAS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 ,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2003年03期 214-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夜间血压变化的研究

    戴月梅,何碧,王羡懿

    目的 :了解轻中度、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一夜睡眠前后血压的改变。方法: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对 6 0例 OSAHS患者与 30例非 OSAHS患者 (对照组 )进行整夜监测 ,同时测量睡前、醒后血压 ,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重度组 OSAHS患者血压醒后比睡前明显增高 (P <0 .0 5 ) ,对照组及轻中度组血压无显著变化。3组之间醒后的收缩压、醒后的舒张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OSAHS与高血压有一定关系 ,特别与某些夜间高血压及难治性高血压关系密切 ,OSAHS是引起或加重部分高血压的病因之一 ,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系

    2003年03期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46,XX,-13,+der(13),t(4;13)(q25;q32)1例

    托坎·艾拜,赵荣枝

    2003年03期 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Eg95基因疫苗不同免疫途径的体液免疫应答比较

    丁剑冰,魏晓丽,林仁勇,温浩,阿孜古丽·吐尔逊,张亚楼,王国荃

    目的:用构建的细粒棘球蚴 95 (Eg95 )抗原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 DNA3- Eg95 ,直接免疫小鼠 ,观察其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方法:碱裂解法大量提取重组质粒 ,采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 3种免疫途径和不同剂量的重组质粒免疫小鼠 ,用 EL ISA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滴度。 结果:在相同剂量下 ,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反应强度的免疫途径依次为肌肉、皮下和静脉注射 ,阳性反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小鼠的抗体反应维持时间较长 ,主要产生 Ig G2 a为主的抗体。 结论 :用 pc DNA3-Eg95重组质粒 DNA免疫小鼠可以产生体液免疫应答

    2003年03期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孕牛血清中早孕因子的生化特性研究

    孙文东,吴瑞英,邓雁如,赵明,努尔·波拉提

    目的 :探讨孕牛血清中早孕因子 (EPF)的生化特性。方法:对孕牛 (妊娠 4~ 5个月 )血清进行标准化处理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CM- Sepharose柱层析、玫瑰花环抑制滴度试验、SDS- PAGE和等电聚焦等技术对 EPF进行生化特性的研究。 结果 :在孕牛血清中分离出分子量分别为 2 1、6 7k D两条区带的蛋白质 ,以 2 1k D区带蛋白质活性最强 ,其等电点为 6 .80。结论 :孕牛血清中存在着分子量为 2 1、6 7k D的蛋白质 ,均具有EPF特性 ,2 1k D蛋白等电点为 6 .80。

    2003年03期 222-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食管癌3p24等位基因LOH及其扩增产物克隆的研究

    李涛,吴明拜,赵学信,张铸,武贵臻,伊力亚尔·夏合丁,张勤,库尔班·塞来

    目的:研究 3p2 4 EAβMD位点与食管癌的关系 ,为寻找该位点附近可能存在的抑癌基因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 PCR- RFL P法检测 4 5例食管癌患者 3p2 4位点杂合缺失情况 ,并对该片段进行克隆。结果:在 2 2例食管癌信息个体中共检出 9例杂合缺失 ,并通过序列分析可知变化为点突变。结论 :3p2 4 EAβMD较高的杂合缺失率显示该位点附近可能存在潜在的抑癌基因

    2003年03期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染色体异常和p16基因外显子1甲基化研究

    兰文军,赵荣枝,托坎·艾拜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染色体异常和 p16基因外显子 1甲基化情况。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即刻低渗法和 G显带技术检查 15例 MDS患者染色体异常情况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和 PCR技术检测 MDS患者 p16基因外显子 1甲基化情况。结果:13例 MDS患者 4例染色体异常 ,其中 2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 ,2例为染色体结构异常 ;15例 MDS患者中 ,发现有 1例 p16基因外显子 1发生甲基化。 结论:MDS患者有较高比例的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以单体性为主 ;p16基因外显子 1甲基化可能不参与 MDS发病 ,但有可能参与MDS向急性白血病的转化

    2003年03期 227-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实验性ARDS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和中分子物质动态变化研究

    张建龙,马琪,欧晓鹏,王玲

    目的:探讨油酸 (OA )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时进行性氧分压下降与脑组织丙二醛 (MDA)和中分子物质 (MMS)之间的关系。方法:3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家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射 OA造成 ARDS模型 ,检测对照组和 OA30、6 0、90、12 0 min组平均动脉血压 (MABP)、血气、血浆及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 Px)、MDA和 MMS的动态变化。结果:实验组随着氧分压 (Pa O2 )的进行性下降 MABP也进行性下降 ,两者呈正相关 (r =0 .88,P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 ,脑组织 GSH - Px含量逐渐降低 (P <0 .0 1) ,并与 Pa O2 下降呈正相关 (r =0 .93,P <0 .0 1) ,MDA含量逐渐增加 (P <0 .0 1) ,并与 Pa O2 下降呈负相关 (r=- 0 .90 ,P <0 .0 1) ,GSH - Px含量变化和 MDA含量变化呈负相关 (r =- 0 .93,P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 ,OA 90、12 0 m in组脑组织的 MMS含量逐渐增加 (P <0 .0 5~ 0 .0 1) ,Pa O2 变化与之呈负相关 (r =- 0 .89,P <0 .0 1) ,脑组织MMS含量与脑组织 MDA含量之间呈正相关 (r=0 .91,P <0 .0 1)。电镜下可见 OA90、12 0 min组脑组织有损伤性改变。结论:OA致 ARDS过程可伴发 MDA和 MMS含量的增加 ,提示 OA致 ARDS时的 Pa O2 和 MABP进行性下降可影响脑的功能、代谢和超微结构

    2003年03期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油酸致ARDS过程中肠源性内毒素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动态变化

    贾存东,孟广军,张建龙,梁莉萍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 (endotoxin,ET)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在油酸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过程所继发的肺外器官损害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 方法:将 3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组 ,其中 6只作为对照组 ,另外 2 8只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油酸 (OA) 0 .1mg/kg,以 30、6 0、90、12 0 m in为时限又分为 4组作为实验组 ,监测平均动脉血压 (MABP)、血气及门静脉、腔静脉血浆 ET、TNF- α的动态变化。同时对小肠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 结果 :实验组注射 OA6 0 m in后 ,门静脉血浆 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腔静脉中的ET在注射 OA90 min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且 OA6 0 min与 OA90 min时限的门静脉血浆 ET水平与同时点的腔静脉血浆 ET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注射 OA6 0 m in后门、腔静脉血浆 TNF- 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门静脉血浆 TNF- α水平在注射 OA90 m in后达高峰。电镜下可见 OA6 0、90 m in组小肠微绒毛排列紊乱 ,线粒体肿胀 ,粗面内质网扩张 ,上述改变在 OA12 0 min组加重。结论 :在 OA致 ARDS过程中 ,有肠源性 ET血症的发生及 TNF- α的过量释放 ,它们可能参与 OA所致 ARDS过程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2003年03期 23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油酸致ARDS过程中小肠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

    玛依努尔·伊明尔艾山,张建龙,雪合热提·伊纳也提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过程所继发的肺外器官损伤中小肠组织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 (NO)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用油酸诱发兔 ARDS模型 ,并分为 30、6 0、90和 12 0 m in4组 ,测量每组小肠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H- Px)、丙二醛 (MDA)及 NO的含量。 结果 :(1)油酸各时间组小肠组织 GPH- Px、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0 .0 1) ,而且两者呈负相关 (r=- 0 .98,P<0 .0 1)。 (2 )小肠组织 NO含量油酸 30 m in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P<0 .0 1) ,而在油酸 6 0 m in以后各组与油酸 30 min组相比又有所减少 (P均 <0 .0 1)。结论:油酸致 ARDS过程中 ,自由基产生增多 ,诱发脂质过氧化 ,使 NO生成增多 ,机体各脏器功能损伤 ,尤其降低胃肠道屏障功能 ,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及肠源性内毒血症的发生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003年03期 236-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食管癌患者3p25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初步研究

    胡燕荣,吴明拜,赵学信,张铸,武贵臻,伊利亚尔·夏合丁,贺捷

    目的 :检测 35例食管癌患者 3p2 5 D3S10 38染色体位点的杂合缺失 ,为寻找此位点附近潜在的抑癌基因奠定基础。 方法 :微卫星 DNA- PCR-银染法检测 3p2 5 D3S10 38位点杂合缺失。结果:3p2 5 D3S10 38位点有 11例存在杂合缺失 (L OH) ,L OH率为 31.4 % ,此位点杂合缺失在各民族中均存在。结论:3p2 5 D3S10 38存在杂合缺失且有一定发生频率 ,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值得继续研究。

    2003年03期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NIDDM患者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突变研究

    张勤,傅振英,赵学信,武贵臻,许道盛

    目的 :探讨胰岛素受体底物 - 1(IRS- 1)基因 Gly971Arg突变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IDDM)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分析方法 ,对 6 0例 NIDDM患者和 30例正常个体 IRS- 1基因 Gly971Arg突变进行筛查。结果:6 0例 NIDDM患者中检测出 2例 Gly971Arg突变者 ,30例正常人中没有发现突变者。结论:IRS- 1基因 Gly971Arg突变在 NIDDM患者中出现频率较正常人略高 ,Gly971Arg突变对 IRS- 1活性的影响及其在 NIDDM发病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3年03期 241-24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缺氧对围产儿肺组织内皮素、C-myc及p53表达的影响

    刘志英,刘存,谢菁,王鸿

    目的:观察死于吸入性窒息与肺透明膜病的围产儿肺组织内皮素 - 1(ET- 1)、C- m yc与 p5 3表达的变化 ,探讨其与肺组织缺氧性损伤的关系 ,从分子水平对缺氧围产儿肺组织的病变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死于吸入性窒息患儿 30例 ,肺透明膜病患儿 2 2例肺组织中 ET- 1、C- m yc、p5 3这 3项指标的表达情况 ,并与其他非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病例肺组织进行对照。结果:(1)在吸入性窒息和肺透明膜病肺组织中 ,ET- 1分布在肺泡壁上皮细胞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C- m yc、p5 3则主要分布于肺泡壁上皮细胞。ET- 1、C-myc、p5 3阳性率吸入性窒息肺组织中分别为 70 .0 0 %、5 6 .6 7%、6 0 .0 0 % ,肺透明膜病肺组织中分别为 72 .73%、5 9.10 %、6 3.6 4 % ,分别与对照组肺组织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2 )吸入性窒息与肺透明膜病 3项指标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ET- 1、C- myc、p5 3与肺组织缺氧性损伤密切相关。

    2003年03期 2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EGFR、TGF-β1、p21WAF1/CI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南林,刘存,邹赛英,邱淑贞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p2 1WAF 1 /CIP1 与胃腺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6 4例胃腺癌组织和 15例正常胃组织 EGFR、TGF-β1、p2 1WAF 1 /CIP1 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EGFR、TGF-β1、p2 1WAF1 /CIP1 在正常胃组织及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 .0 5 ) ,三者在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EGFR、TGF- β1表达、p2 1WAF1 /CIP1缺失与胃癌的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EGFR、TGF- β1、p2 1W AF 1 /CIP1表达的检测对胃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2003年03期 246-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肺癌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的信息提示和预测分析

    张彤,谌宏鸣,崔长勇

    目的:研究肺癌检测指标组合、联检标准和预测模式。 方法:采用蛋白芯片测量技术检测肺癌组和非癌组 12项肿瘤标记物 (TM)粗选指标 ,在此基础上制定组合联检方案 ,并引入数学函数式和构建肿瘤预测图。 结果 :(1)非癌组与肺癌组 12项标记物中糖链抗原 19- 9(CA19- 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癌胚抗原 (CEA)、糖链抗原 2 4 2 (CA2 4 2 )、癌抗原 12 5 (CA12 5 )、铁蛋白 (Ferritin) 6项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1)。 (2 )非癌组与肺癌组 12项标记物阳性检测实验中 6项指标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1) ,其中肺癌组CEA、CA2 4 2和 CA12 5呈现高阳性检出率 ,结合测定值选择该 3项指标作为联检核心指标。 (3)联检技术参数优于单检技术参数 ,预测阳性率与联检阳性率高度吻合。 结论 :将联合检测与公式判定组合应用 ,对肿瘤的筛选、临床辅诊、疗效判定和随访跟踪具有重要价值

    2003年03期 249-25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去氢骆驼蓬碱体外杀菌作用的研究

    许晏,王松,朱明,顾丹今,徐茜,陈蔚茹

    目的 :研究去氢骆驼蓬碱在体外的杀菌作用。 方法 :采用试管法检测去氢骆驼蓬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福氏志贺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杀菌浓度 (MBC)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时间—杀菌曲线。 结果:去氢骆驼蓬碱对 6种细菌的 MBC为 12 5~ 2 5 0μg/m l,对白色念珠菌的 MBC为 80 0μg/m l。杀菌曲线表明 ,其可分别在 6 h和 2 4 h内完全杀死 10 6 cfu/m l的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去氢骆驼蓬碱在体外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2003年03期 25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49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Bax在犬慢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甘子明,陈启龙,陈晓,陈蓉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 m RNA及 Bax在慢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和分布 ,探讨其在犬慢性胰腺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通过制作犬慢性胰腺炎模型 ,采用原位杂交 (ISH )法对 TGF-β1m RNA和免疫组化法对 Bax在慢性胰腺炎形成过程不同时期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进行研究。 结果 :TGF-β1m RNA主要表达于间质的纤维组织、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 ,Bax主要表达于胰腺腺泡细胞。 TGF-β1m RNA及 Bax在慢性胰腺炎形成过程表达较强且持续存在。结论 :TGF-β1持续性高表达是造成慢性胰腺炎形成过程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及胰腺组织进行性纤维化的重要因素 ,而 Bax是引起胰腺炎腺泡细胞发生凋亡的主要因素。

    2003年03期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73例维吾尔族青年肝门静脉的超声图像测量

    徐虓,甘子明,王涛

    2003年03期 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500例遗传咨询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分析

    夏米西努尔·伊力克,托坎·艾拜,赵荣枝

    目的:对染色体异常患者进行核型分析 ,为人类染色体病的研究和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方法 :对 5 0 0例病人采用了常规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并进行 G显带核型分析。 结果 :检出异常核型 12 3例 ,占受检病例的 2 4 .6 %。其中智力低下 70例 (5 6 .9% ) ,流产 2 7例 (2 1.9% ) ,性腺发育不全 2 1例 (17.1% ) ,不良生育史 5例 (4.1% )。 结论 :染色体异常患者中智力低下和流产严重危害我区人口素质 ,应引起高度重视

    2003年03期 25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唇香草中挥发油的理化性质研究

    周晓英,武新华,刘波

    目的 :研究维吾尔药唇香草中挥发油成分的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化学检识、薄层层析法 (TL C)、紫外光谱法对唇香草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 :唇香草挥发油中含有酚类、醛类、内酯类等不饱和化合物 ,唇香草中挥发油的薄层层析图谱、紫外光谱图具有明显特征。 结论 :化学检识、TL C、紫外光谱法可作为控制唇香草内在质量的方法 ,此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2003年03期 259-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15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和田菟丝子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测定

    阎超,辛力,艾力·肉孜,玛丽亚·沙克木

    目的:建立新疆和田菟丝子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法对新疆和田菟丝子中槲皮素和山萘酚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和田菟丝子中槲皮素的含量为 2 2 .17m g/ g,山萘酚的含量为 2 2 .17mg/ g ;平均回收率槲皮素为 96 .5 % ,山萘酚为 96 .2 % ;RSD:槲皮素 2 .8% ,山萘酚 2 .11% (n =5 )。结论 :HPL C法适用于新疆和田菟丝子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测定 ,为维医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3年03期 26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离子对反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水溶性维生素含量

    孙莲,张丽静,孟磊,陈坚,贾殿增

    目的 :测定新疆不同地区、不同采集期、不同品种桑叶中水溶性维生素 B1 、B2 (Vit B1 、Vit B2 )的含量 ,以此作为开发利用的标准。方法:采用离子对反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结果 :不同采集期桑叶中 Vit B1 和 Vit B2 的含量基本相同 ,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Vit B1 和 Vit B2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6 .10、2 2 .4 μg/g,Vit B2的含量大约是 Vit B1 含量的 3倍。南疆地区 (阿克苏、喀什、和田 )的桑叶中 Vit B1 和 Vit B2 的含量比北疆 (乌鲁木齐 )和东疆 (哈密、吐鲁番 )地区桑叶中的含量略高。黑桑和白桑中 Vit B1 和 Vit B2 的含量基本相同。 Vit B1 和 Vit B2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7.2 %和 97.5 % ,Vit B1 和 Vit B2 含量的 RSD分别为 3.4 5 % (n=6 )和 1.5 4 % (n=6 )。 结论 :用离子对反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的水溶性维生素 ,方法简单、快速 ,结果准确 ,重现性好。

    2003年03期 263-264+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乌鲁木齐市不同民族儿童皮下脂肪厚度调查

    雪合热提·伊纳也提,刘漪,甫拉提·吐尔逊

    目的:评价不同民族儿童皮下脂肪增长状况。方法:使用英制 Harpenden皮脂卡钳 ,测量 14 2 3例 7~13岁维吾尔族 (维族 )、哈萨克族 (哈族 )、汉族、回族 4个民族儿童肱三头肌部、肩胛下角部、上臂围皮脂厚度。 结果 :汉族儿童皮脂厚度明显高于其他 3个民族儿童 (P <0 .0 5 ) ,回族儿童高于维、哈族儿童 (P <0 .0 5 ) ,哈族儿童高于维族儿童 (P <0 .0 5 )。 结论:根据皮脂厚度测量结果 ,4个民族儿童皮下脂肪厚度状况顺序依次为汉、回、哈、维。

    2003年03期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烟酰胺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线粒体损害的保护作用

    胡汉华,谢瑶芸,谢风莲,汤建安,毛新民,李小龙

    目的:探讨烟酰胺 (Nic)对阿霉素 (ADR)所致心肌细胞线粒体损害的保护作用。 方法:对各实验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进行检测 ,并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心肌细胞的线粒体体密度 (Vvm)、表面积密度 (Svm)、表面积体积比 (Rsv)及线粒体面数密度 (Num)进行计算。 结果:ADR组和 Nic 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 ,体视学结果显示 :ADR组和 Nic 组心肌细胞线粒体与对照组相比 ,其 Rsv减小 (P<0 .0 5~ 0 .0 1) ,ADR组 Num、Svm降低 (P<0 .0 5 ) ,而 Vvm和 Sv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ADR可导致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损伤 ,而 Nic对心肌细胞线粒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03年03期 268-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髋骨的血供及其临床应用

    阿地力江·伊明,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徐虓,F.de Peretti

    目的:研究髋骨的血供 ,为临床上骨盆骨折、骨肿瘤的治疗和骨移植及避免手术后骨坏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成人 2 5侧干燥髋骨 ,每侧分为 12个区 ,按区计数血管孔数目 ;(2 ) 10具新鲜尸体 ,从右侧股动脉处注入红色乳胶剂 16 0~ 2 0 0 ml,2 4 h后进行解剖 ,并观察和研究髋骨的动脉来源、行径、分布。结果:髋骨动脉分布以臀上动脉、臀下动脉、阴部内动脉、旋髂深动脉、髂腰动脉、闭孔动脉为主 ,第 4腰动脉、骶外侧动脉、旋股内侧动脉亦有分布。 12个区血供来源不同 ,经统计学处理 ,各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髋骨血供丰富 ,动脉分布方式有滋养动脉与骨膜动脉 ,并以骨膜动脉分布为主。 12个区中 区的血管孔数目最多 , 区的血管孔数目最少 ,其余各区介于二者之间

    2003年03期 27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108例维吾尔族青年足跟骨X线测量

    阿古·哈山,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克热木,冯振,白鑫,古丽娜尔·依明

    目的 :测量维吾尔族青年足跟骨 X线片上 6项指标的正常值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拍摄 10 8例维吾尔族青年右侧足跟骨侧位片 ,分别测量跟骨长、跟骨高、前力线长、后力线长、Cissane's角及 Boehler's角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维吾尔族青年男、女上述各项指标除 Cissane's角及 Boehler's角之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0 1) ;跟骨长、跟骨高、前力线长、后力线长有性别间差异 ;正常跟骨高长比 >1/2 ;Boehler's角和 Cissane's角无性别间差异。 结论:足跟骨 X线测量可为临床医学、法医学及人类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003年03期 273-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36例哈萨克族成人腰椎间隙高度的放射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阿地力江·伊明,王静兰,王水泉,钟华

    目的 :为正常腰椎的 X线解剖学和临床放射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 36例哈萨克族成人腰椎 (L)间隙高度进行放射学测量。结果:36例哈萨克族 L1~ 2 间隙高度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L3~ 5间隙男、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0 .0 0 1) ;哈萨克族与汉族腰椎间隙高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结论 :哈萨克族腰椎间隙高度均大于汉族 ,临床上可通过对腰椎间盘间隙高度的测量 ,作为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定位方法的依据之一

    2003年03期 275-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牛带绦虫六钩蚴经静脉感染小牛的观察

    向志伟,杨婷,迪丽拜尔·马合木提,成泉伟,吾拉木·马木提,伊滕亮,康金凤

    目的:探讨以牛带绦虫六钩蚴悬液经静脉注射使小牛感染牛囊尾蚴方法的可重复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分别以宿主刚排出和排出体外放置 2周后的孕节虫卵经人工肠液孵出六钩蚴 ,静脉注射于小牛 ,牛体感染 4个月后剖检。结果:在宿主体外发育 2周后的虫卵六钩蚴易使小牛感染牛囊尾蚴。结论 :经静脉接种六钩蚴使小牛感染牛囊尾蚴的方法可行 ,应选择发育成熟的虫卵进行孵化 ,即只有发育完全的六钩蚴才能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牛囊尾蚴

    2003年03期 27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47例习惯性流产妇女抗心磷脂、抗精子及抗子宫内膜抗体的分析

    顾丹天,夏春梅,安长新,桂莉,李辉,顾丹今,杜红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 )、抗精子抗体 (As Ab)及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在习惯性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EL ISA法对 4 7例习惯性流产少数民族妇女和 4 0例正常生育妇女血清中 ACA、As Ab及 EMAb进行检测。 结果:ACA阳性 2 0例 (42 .6 % ) ,As Ab阳性 2 4例 (5 1.1% ) ,EMAb阳性 17例 (36 .2 % ) ,ACA、As Ab、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检测血清中 ACA、As Ab和 EMAb对诊断习惯性流产有重要作用

    2003年03期 279-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鼻咽癌组织中EBER-1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王薇,张锐,孔燕

    目的:探讨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 (EBV)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4 6例鼻咽癌、2 8例鼻咽癌癌旁组织、36例慢性鼻咽炎石蜡切片组织中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受体(EBER- 1)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 EBER- 1表达率为 74 .0 % ,且在转移灶中不丢失 ,癌旁组织、慢性鼻咽炎组织中 EBER- 1表达率分别为 32 .1%、16 .7%。结论:检测 EBER- 1的表达对鼻咽癌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慢性鼻咽炎组织、癌旁组织中 EBER- 1阳性者提示为高危癌前病变 ,应密切随访监测 ,可能有利于早期发现鼻咽癌

    2003年03期 28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新疆阿魏的挥发油成分

    谭秀芳,李晓瑾,刘力

    2003年03期 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GC-MS法测定胡芦巴籽中脂肪酸成分的含量

    张慧,刘力,曾玲力,宋铁珊

    2003年03期 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40例维吾尔族学龄前儿童眼外形调查及意义

    崔建华,巴哈尔古丽·尼牙孜,范强

    2003年03期 285-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不同地区桑叶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孟磊,孙莲

    2003年03期 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罕见肝脏畸形伴异位1例

    甘子明,徐虓

    2003年03期 287-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骆驼蓬总生物碱和去氢骆驼蓬碱对胃Hp的敏感性研究

    王松,许晏,朱明,徐茜,顾丹今

    2003年03期 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SARS防治研究现状

    郑玉建,吴顺华

    2003年03期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沙依甫加玛丽·热苏力

    2003年03期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预科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与理论思考

    万世丰

    2003年03期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李岷雯

    2003年03期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媒体技术在改进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亚群

    2003年03期 29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临床本硕班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王红梅,张建龙

    2003年03期 299-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项选择题的编写原则

    张春芳,孔玛丽

    2003年03期 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要求

    2003年03期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