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脂肪肝患者载脂蛋白B、CⅢ、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

    姚华,徐菲莉,朱滨,曾斌方,郭刚,张剑荣,喻胜,姚文海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载脂蛋白B、CⅢ、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18例脂肪肝患者进行了载脂蛋白B、CⅢ、E的基因多态性位点分析.并测定其血脂等血生化指标。结果:载脂蛋白B、CⅢ、E3种基因各多态性位点与所选择血生化指标变化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可能载脂蛋白B、CⅢ、E基因多态性并不影响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水平。

    2005年07期 605-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针刺对肥胖大鼠肥胖指标及脂肪组织形态学影响

    姚巧玲,李岷雯,帕尔哈提·阿不都热衣木,尹改珍,邢学梅,文艳

    目的:通过研究针刺对肥胖大鼠指标及脂肪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针刺减肥疗效,为临床应用针刺减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高脂饲料制备肥胖大鼠模型。取后三里、内庭及天枢穴进行针刺治疗,观察针刺对食源性肥胖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脂肪重量、脂肪细胞大小的改变情况。结果:与肥胖组相比,针刺后大鼠体重减轻,Lee’s指数降低,腹腔脂肪重量明显减轻.脂肪细胞变小、皱缩,脂滴明显减少,纤维组织增生。结论:针刺治疗食源性肥胖大鼠的疗效显著。

    2005年07期 608-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325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穴位经皮给药对痰热蕴肺型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王玲,李风森,杨卫江,杨惠琴,朱玉龙,杜丽娟

    目的:探讨穴位经皮给药对痰热蕴肺型急性发作期慢阻肺(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70例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经皮给药治疗.观察治疗2周后患者的咳、痰、喘等症状好转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7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入院初及治疗后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FEV1%pre、FEV1/FVC、MVV。结果:70例患者中有64例完成本实验。(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综合疗效评定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后FEV1%pre、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V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TNF-a浓度均明显下降.IL-2浓度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下降或升高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经皮给药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咳、痰、喘等临床症状,改善气道阻力及肺的通气功能。从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可推测穴位经皮给药可能具有调节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增强患者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005年07期 61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儿童增殖体肥大的CT表现

    塔西甫拉提·阿吾提,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正>增殖体肥大又称为腺样体增生,是儿童常见病。常引起睡眠打鼾、鼻塞流涕、呼吸困难、中耳炎及听力下降。影像学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弥漫性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增生影。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增殖体肥大CT表现的认识,本文总结了我院行螺旋CT薄层扫描并经临床证实的儿童增殖体41例,旨在CT对儿童增殖体肥大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1.5~14岁,平均6.4岁。临床上夜间打鼾者23例,睡眠时呼吸困难者14例,伴有浆液性中耳乳突炎者6例。本组病例鼻咽顶后壁都有软组织肿块,但各年龄组病变程度有差别。41例肿块前后径均>2cm.左右径>3cm,最大者1例

    2005年07期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头针改善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戒断症状的临床研究

    戎军,陈俊逾,刘智艳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药物对海洛因依赖者戒断的临床疗效。方珐:对94例海洛因依赖者采用头针+美沙酮、体针+美沙酮、单纯美沙酮3种疗法治疗。动态观察10d的戒断症状记分。站果:治疗10d后的评分显示:头针组控制戒断症状的效果最为完全,体针组也有一定的效果,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针组与体针组的治疗效果均好于单纯美沙酮组(P<0.01)。结论:针灸参与戒毒具有疗效肯定、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的特点.头针结合药物产生了一定的协同作用。

    2005年07期 615-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维吾尔药肉豆蔻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

    张静,热娜·卡斯木,堵年生,王新玲,王晓梅,艾尼瓦尔·艾克木

    目的:探讨肉豆蔻种仁不同提取部位抗肿瘤的活性作用,为研究该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设计了2种提取方案,以系统溶剂法进行提取后,将2种方案中80%醇提浸膏以乙酸酯萃取,共得到13个提取部位.并以这13个提取部位作为受试样品.采用MTT比色法,分别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人胃癌细胞系BGC-823、人乳腺癌系MDA-MB-435进行生长抑制实验;以细胞抑制率及IC50为指标,考查抗肿瘤活性。结果: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分及方案一中的水提部位,对于上述细胞系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结论: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分浸膏及及方案一中的水提部位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

    2005年07期 618-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女性不孕症病变准确性分析

    张英姿,杨晓青,薛鹏,吴敏

    目的:分析输卵管因素不孕剖腹手术前后诊断差异程度。方法:对54例施行输卵管粘连分离术和/或造口术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进行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诊断和手术所见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后符合者26例(48.15%).加重12例(22.23%).减轻16(29.63%)。结论:HSG对输卵管宫腔情况诊断较可靠,但对盆腔粘连的评价可靠性较低,单独使用HSG进行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05年07期 620-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淋巴细胞HLA-B27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张琰,温浩,张朝霞,林仁勇,卢晓梅,冯晓辉,张静萍,王善珍,胡安华

    目的:评价检测淋巴细胞检测淋巴细胞HLA-B27抗原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腰痛患者及健康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珐:取肘静脉血Iml(EDTANa2抗凝),采用荧光抗体HLA-B27-FITC/HLAB7-PE直接标记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中HLA-B27的比例。结果:24例AS患者、35例腰痛患者和55例健康者中HLA-B27阳性率分别为91.67%、5.71%、5.45%。结论: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高度相关,其检测是AS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但检测阳性并不能作为AS的确诊和筛选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简便省时,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检验。

    2005年07期 622-623+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徐怡,穆朝东,吉军,黄艳春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A72-4、CA19-9水平。以20例胃炎患者(胃炎组)和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胃癌患者术后血清(CA72-4、CA19-9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血清CA72-4、CA19-9水平的变化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2005年07期 624-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硫普罗宁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88例临床分析

    关丽,姚萍

    目的:探讨凯西莱(硫普罗宁)治疗肝硬化、改善肝脏功能的疗效。方法:对我科88例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再加用凯西莱针剂0.2g静点,治疗2~3周,门诊随访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ALT(谷丙转氨酶)、AST(血清谷草转移酶)、TB(总胆红素)及PT(凝血时间)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乏力、腹胀等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西莱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并有一定的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2005年07期 627-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120例维吾尔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罗梅,买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珐:对120例维吾尔族患者的颈动脉系统进行超声检测.检测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IMT分为内中膜厚度正常组和内中膜增厚组(即IMT<0.9mm组和IMT≥0.9mm组),并抽血化验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尿酸,详细记录血压、体重指数。结果:内中膜增厚组与年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有关(P<0.05)。IMT与年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龄、高收缩压和脉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是维吾尔族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2005年07期 629-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重叠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吴莉,黄相增

    目的;讨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e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对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珐:对80例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与20例重叠综合征(OverlapSyndrome,OS)患者的并发症、体重指数、病史年限、呼吸紊乱指数、睡眠期最低血氧饱和度等行分析对比,并应用CPAP对2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重叠综合征患者冠心病、高脂血症、红细胞增多症、蛋白尿的发生率较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更高.体重指数、病史年限、睡眠期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CPAP治疗2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疗效明显,睡眠期最低血氧饱和度、呼吸紊乱指数、低通气指数均下降。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多且严重,CPAP是治疗重叠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2005年07期 63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短暂性全面遗亡症4例报告

    齐月仙,索沛林,李雅博

    <正>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是指一过性逆行性遗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常在24h内缓解.国内报道较少,我院5年来收治4例,现报告道下。1临床资料例1女,56岁,干部,于1999年3月2日活动时突感头晕几分钟后出现记忆力丧失,不能认识自己的丈夫,说不

    2005年07期 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急性白血病中Bcl-2和Bcl-2/Bax表达的对比研究

    陈瑢,李玲,温丙昭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Bcl-2和Bcl-2/Bax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链亲和索-胶体金原位杂交法(ISH-SAG)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57例AL患者的Bcl-2和Bcl-2/Bax进行检测。结果:(1)ISH-SAG法中,完全缓解(CR)组Bcl-2细胞表达率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el-2及Bcl-2/Bax检测均显示ISH-SAG法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Bcl-2/Bax检测也显示ISH-SAG法较间接免疫荧光法高。(3)ISH-SAG法中Bcl-2细胞表达率和积分值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别。结论:(1)ISH-SAG法测定Bcl-2及Bel-2/Bax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2)ISH-SAG法中Bcl-2积分值临床应用价值不大。

    2005年07期 635-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阿丽亚·阿不都克力木,古丽娜孜·努尔

    <正>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量大,来势凶猛,且止血困难,并发症多,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对于此类患者,正确的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占有同等重要位置,二者缺一不可。我们通过对35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总结出了较好的救护经验,现报道如下。

    2005年07期 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异丙酚分别联合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应用于无痛胃镜的临床效果评价

    赵宏,孙艺丹

    目的:探讨异丙酚分别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可行性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ASAI~Ⅱ级的为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组(A组)及异丙酚-咪达唑仑(B组)组,每组20例。A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B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mg/kg.3min后静脉给予异丙酚1~1.5mg/kg,Ramsay镇静/镇痛等级评分Ⅳ级即可插镜。如有呛咳或体动.酌情追加异丙酚10~30mg。记录检查前、插镜时、检查结束时HR、SBP、DBP、MAP、SpO2以及用药量、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插镜时HR、SBP和MAP均升高(P<0.05)。B组用药总量明显大于A组(P<0.01)。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A组(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苏醒迅速而质量高,更适用于胃镜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5年07期 638-639+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王海涛,木合拜提·买合苏提,邢艳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行MSCT扫描,全部患者行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分析3种方法对骨折及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杲:48例患者中共发现51处骨折,MPR显示了所有骨折的部位及形态,SSD技术漏诊2例骨折.VR技术漏诊1例骨折。结论:SSD及VR技术可以立体、逼真地显示骨折及脱位情况,MPR技术较SSD、VR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细小的骨折线。MSCT横断面扫描结合不同重建技术,可以准确、直观地诊断骨关节损伤,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2005年07期 640-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原发性食管腺癌的外科治疗(附25例报告)

    张铸 ,吴明拜 ,张昌明 ,伊力亚尔·夏合丁 ,张力为 ,库尔班·塞来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及其临床生物学特征和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外科治疗的25例原发性食管腺癌的发病情况、组织来源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理分期:Ⅰ期2例,Ⅱa期2例。Ⅱb期5例,Ⅲ期14例,Ⅳ期2例。根治性手术19例,姑息性手术6例。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腺癌,占同期手术1350例食管癌的1.85%。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36.0%、2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结论: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相比恶性程度高,病变进展快,预后差。影响手术后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为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外侵程度和手术方式。提高食管腺癌的早期发现率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术后远期疗效的关键。

    2005年07期 64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朱辉,吴明拜,张铸,库尔班·塞来,伊力亚尔·夏合丁,张昌明,张力为

    目的:探讨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70年1月~2002年5月我科手术治疗的41例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中有6例误诊为肺大疱、脓气胸、包虫破裂感染和支气管扩张症。行肺叶切除31例,左全肺切除3例,右肺中下叶切除1例,肺叶加楔型切除2例,肺楔形切除及肺段切除各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1例病人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随访2个月~3年无复发,32例症状消失,9例好转。结论:肺叶切除是主要术式,部分病例可行全肺切除、楔型切除和囊肿切除。

    2005年07期 645-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青年人食管癌的外科诊治分析

    郭海涛,张铸,吴明拜,伊力亚尔·夏合丁,张昌明,张力为

    目的:探讨青年人食管癌的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50例青年人(≤40岁)食管癌和同期100例(按1:2比例随机抽取)中老年(>40岁)食管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青年人食管癌病人误诊率高.肿瘤病理分化差,浸润度深,区域淋巴结转移率高,TNM分期Ⅲ、Ⅳ期比例高,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青年人食管癌恶性程度高、易误诊,应早期诊断治疗,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2005年07期 647-648+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王义海,张新春,张瑾熔,王海峰,葛峰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放射治疗反应。方法:75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CF组)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3DCRT组)。其中CF组40例,3DCRT组35例。CF组:2GY/次,5次/周,总剂量60-66Gy.7周内完成;3DCRT组:先常规放疗20GY,方法同CF组.然后改用三维适形放疗,2Gy/次,5次/周,总剂量60-66Gy,7周内完成。以放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的食管钡餐片作为评价依据。结果:CF组和3DCRT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85%、100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两组比较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0,P>0.05),两组比较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4,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明显提高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放射性毒性可耐受。

    2005年07期 649-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维吾尔族胃癌138例临床分析

    派祖拉·马木提,艾孜买提·热合木吐拉

    目的:探讨本地区的维吾尔族(维族)胃癌的发病情况、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维族胃癌患者138例,汉族胃癌患者356例。结果:胃癌发病情况:男性多于女性,维族胃癌患者发病人数少于汉族,41~50岁年龄段维族胃癌患者发病人数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汉族患者(x2=6.3935.P<0.05).60岁以上患者中汉族患者发病人数多于同年龄段的维族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963,P<0.05);维族胃体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53,P<0.05);而汉族胃窦癌发生率明显高于维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152,P<0.05)。结论:维族胃癌发病人数少于汉族,维族及汉族胃癌发病情况与一般胃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点不同,原因有待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来证实。

    2005年07期 652-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双腔支气管插管病人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护理

    张丽,伏春玲

    <正>双腔支气管插管常用于胸外科手术,不仅能使双肺隔离,术中保护健侧肺免受患侧肺的污染,而且能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我院从2004年3月~2005年5月共有118例运用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术后患者收入PACU进行监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005年07期 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钟红,马斌林,阿力比牙提·艾民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02-2004年手术治疗256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256例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其中皮瓣坏死11例(4.3%),皮下积液16例(6.2%),患侧上肢轻度肿胀31例(12.1%).经治疗均获痊愈。结论:标准乳腺癌根治术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出现了并发症若能及时妥善的处理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2005年07期 65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372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

    梁金花,晁琍

    <正>产后出血发病突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产后出血是目前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预防产后出血,本文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5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监测、抢救、护理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2005年07期 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CyclinD1和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周咏梅,李庭芳

    目的:探讨CyclinDl、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宫颈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ofcervixuteri.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CyclinDl蛋白和P16蛋白在54例宫颈鳞癌组织(SCC组)、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组)的表达.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对照组.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在对照组CyclinD1蛋白几乎未见表达.在CIN组和SCC组中表达强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和SC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CC组中随着临床分期增加,CyclinD1蛋白的表达强度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16蛋白在对照组、CIN组和SCC组中表达强度逐渐降低.但是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yclinD1蛋白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2)CyclinD1蛋白在SCC组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其过度表达提示宫颈鳞癌预后不良。(3)P16的失活可能参与部分宫颈鳞癌的发生。

    2005年07期 658-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宋涛,吕永泉,姚兰辉,赵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动脉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狭窄与闭塞的声像图特征。结果:下肢动脉狭窄22支,显示病变处管壁增厚或管壁附着大小不等的硬化斑块突向管腔,彩色多普勒血管显像(CDFI)显示血流变细;下肢动脉闭塞11支,显示管腔内充填硬化斑块或中低回声血栓,CDFI显示血流中断,充盈缺损。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观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为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

    2005年07期 661-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5例疗效观察

    郭宝云

    <正>黄芪注射液具有改善心肌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功能等作用。我们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6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依照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选择我院自2002年6月~2004年10月心功能Ⅱ~Ⅳ级患者

    2005年07期 662-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五项血清酶对肺癌胃癌的诊断价值评价

    潘秀琴,葛金莲,边红星

    <正>肺癌、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以X线检查、病理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胃镜及活检确诊,以血清酶检查者甚少。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正常组织的破坏,影响体内酶含量的改变。本文检测163例肿瘤病人血清γ-谷氨酶转移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乳酶脱氢酶(LDH),并评价其诊断价值。

    2005年07期 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乙肝Ⅱ号贴敷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赵天群,叶瑾,程晓鸣,郑晓英

    <正>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慢乙肝)是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的一种传染病,尤其是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具有治疗难、易复发及愈后差的特点。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的方法。我院在常规护肝降酶及支持对症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外敷合肝病治疗仪治疗104例慢性乙肝患者配合新的护理方法,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2005年07期 665-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860例心室晚电位临床观察与分析

    左玉娟

    <正>心室晚电位(VLP)又称迟电位,是指QRS波终末部至ST段起始约40ms中记录到的一种高频低振幅的碎裂电位。它是由传导延缓的病变心肌产生的。1961年Durrer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心室晚电位,40多年来,由于检验技术的进展以及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使人们对VLP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本文对1997年12月~2004年5月门诊及住院的860例患者的心室晚电位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以探讨VLP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2005年07期 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结肠克罗恩病8例误诊分析

    古丽巴哈尔·依斯马依,米娜娃尔·阿不都沙拉木,买孜亚·买买提

    <正>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疾病,累及胃肠道各部分。该病我国很少见,临床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知,加之本病表现的多样性,致使Crohn’s病误诊较为普遍。我院2003年7月~2004年8月经胃肠镜室检查460例患者,按1993年及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制定的标准诊断,现对误诊8例Crohn’s误诊原因及防止误诊的对策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

    2005年07期 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维吾尔族子痫病例146例临床分析

    米娜瓦尔·尼扎米丁,朱启英,王冬梅

    <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及婴儿患病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其病因仍不清楚,且高血压只在分娩后才可消失。本文对2002年4月~2004年3月喀什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9例子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维吾尔族子痫发病的相关因素。

    2005年07期 669-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38例临床分析

    李雅博,齐月仙

    <正>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发作时大部分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以低钾型多见,若有明确病因或疾病所伴发又称为继发性周期性麻痹。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38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现报道如下。

    2005年07期 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35例临床分析

    阿力比亚提·艾尼,马斌林,耿中利

    <正>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传统治疗方法一般为手术和局部注射硬化剂。最近我科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各种血管瘤患者3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3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14.6岁,其中7岁以下22例,7

    2005年07期 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足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杨广忠,加莎热特·杰力勒,邓强

    <正>急慢性损伤和病变使骨和筋膜封闭的区域内压力增高时,毛细血管血流量降低以及局部缺氧造成组织坏死,从而引起骨筋膜间室内软组织、神经和血管的损伤,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最终导致神经、肌肉组织坏死及肢体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1881年Volkmann首先报道了此病。本病易发生在筋膜或骨性结构弹性较小的骨筋膜间室,小腿和前臂比较多见.还可发生在足、手、大腿及上臂等部位。我院1998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

    2005年07期 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连枷胸合并肺挫伤31例临床分析

    闫晓刚,艾尼瓦尔·玛木提

    <正>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造成胸壁软化、反常呼吸称为连枷胸。连枷胸常合并有肺挫伤,而且又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治疗中预防ARDS是治疗的关键。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了31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2005年07期 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外伤性髋关节陈旧性后脱位的手术治疗

    李旭光

    <正>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群体素质的提高,绝大多数的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均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然而,由于城乡区域文化和交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性,仍有少部分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病例诊治延迟,过度为陈旧性脱位,给预后和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我院1985~2000年共收治外伤的髋关节陈旧性后脱位18例,

    2005年07期 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异形股骨髁钢板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附74例报告)

    沈宏达

    <正>为了更好的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自1998~2003年我院使用国产的异形股骨髁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74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74例,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26~64岁,平均45岁。骨折类型:股骨髁上骨折42

    2005年07期 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肾癌肾上腺转移6例报告

    艾力夏提·阿合买提,盛新福,朱红学

    <正>随着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的增加及非侵入性、高清晰度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肾上腺转移癌的检出率有较明显的增加。我科于1991~2003年收治6例肾癌肾上腺转移肿瘤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证实为肾脏透明细胞癌,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2005年07期 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304例肾移植麻醉体会

    张际春,陈玉明,马素美,郏治平,何英,姜丽,班丽,谢玉慧

    <正>肾移植手术是目前公认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最好的方法之一。我院1991年2月~2004年12月共做肾移植手术304例,现就麻醉方法和处理总结探讨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04例患者,男性214例,女性90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1岁,平均(41.3±12.6)岁。二次肾移植

    2005年07期 678-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群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魏民,古丽娜尔·阿不都外力,杨丽

    <正>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翼状胬肉的发生率高,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其病理基础为: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进而侵及角膜,引起上皮前弹力层甚至基层变性、混浊,导致美容缺陷、眼部刺激症状,甚至引发散光,影响视力。治疗翼状胬肉的传统手术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

    2005年07期 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后脱离的超声诊断

    刘思怡,罗梅,蒲婷,殷丽娟,胡郁文

    <正>视网膜脱离在眼科临床较常见,手术治疗效果很好。手术前确定视网膜脱离是否合并玻璃体后脱离对决定手术方式、判定手术预后有着重要作用。而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我院对31例患者的视网膜脱离或合并玻璃体后脱离进行超声检查.现报道如下。

    2005年07期 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Bcl-2蛋白和PCN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陈文彬,徐重亲,蒲红伟

    <正>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位(17.38/万)。食管癌的发病有家族聚集性和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最高最低相差100多倍。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64例食管鳞癌中Bcl-2蛋白和PCNA表达进行检测.探讨这些因素与食管鳞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

    2005年07期 68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女性外阴瘙痒86例临床分析

    侯平,张凤娥

    <正>在皮肤科及妇科门诊病人中,外阴瘙痒病人逐渐增多,现将2年来我院确诊的外阴瘙痒患者86例归类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患者年龄16~55岁.平均(29.0±3.2)岁。已婚70例,未婚16例,初诊50例,反复发作36例,城市居民32例.其它54例。

    2005年07期 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918名儿童营养性贫血调查分析

    吴晓兰,陈豫新

    <正>儿童时期是人生长发育最旺盛阶段,也是生命最脆弱的时期,对儿童进行定期体检、疾病筛查,既是早期发现营养性疾病及异常现象的有效手段,又是采取针对性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为了了解博乐市区儿童的营养情况,本文对博乐市区918名2~5岁儿童营养性贫血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希望对其营养状况的改善有所

    2005年07期 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孙海青,张洁

    <正>髋臼骨折是关节内骨折,传统方法采用牵引保守治疗,因困难于解剖复位,而导致日后继发性关节炎、疼痛、功能障碍,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我院1998年~2004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9例髋臼骨折.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5

    2005年07期 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矽肺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

    周军,杨怀宇,杨为

    <正>矽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含矽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广泛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当今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法定职业病。其治疗除了清除肺内的矽尘,降低矽尘的细胞毒性.保护肺泡巨噬细胞,阻断胶原形成,分解矽性病灶中的胶原蛋白、脂蛋白和多脂外,主要是提高矽肺患者的抗病能力,积极防治矽肺合并症和并发症,消除和改善症状,恢复肺功能,延长寿命。

    2005年07期 685-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抗肝炎中药研究概况

    刘燕,买尔旦·马合木提,古丽鲜·胡加

    <正>肝炎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尽管目前治疗肝炎的药物较多,然而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疗效的药物较少。中医药不仅有着来源广泛、种类及数量众多、毒副反应小的特点,而且有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综合作用的特点,在治疗肝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从传统的中药中寻找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治疗病毒性肝炎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抗肝炎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抗肝炎单味中药

    2005年07期 686-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27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安尼瓦尔·阿不力孜,杨坤河

    <正>50多年以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其它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WHO1991~1993年的第三次追踪报告,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本文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005年07期 68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执业药师考试与药物化学教学

    吴桂荣

    <正>执业药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取得《执业药师注册证》,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执业药师制度对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医药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管理、促进医药体制改革的战略性措施;是加强药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005年07期 690-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关于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张永平,林炜

    <正>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关键时期之一,是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和稳定,确定自我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目标的重要时期。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单是政治思想品德问题,相当多的是有关心理障碍问题。教育部己经多次指出.高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新形势下进一步

    2005年07期 692-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在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徐萍,高生平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药理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005年07期 694-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吐尔逊江·买买提明

    <正>1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是理论学习的继续、补充和发展。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思

    2005年07期 695-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2003年发表论文分析

    赵静,温浩,阿迪拉·艾山,穆玉明,陈真林,哈力克·艾木肉拉

    <正>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新疆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教学基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医院依靠文化建院,实施科教兴院,全院医疗科技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有较大提高。科技论文是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载体,是反映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解本院医、教、研情况,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科学方法,对1999~2003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

    2005年07期 697-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