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体外循环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对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于湘友;乔峻;钟华;刘玉革;木拉提·瓦克力;任新英;马松峰;霍强;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氧合血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持续肺动脉灌注含氧血的灌注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分别在麻醉后、回ICU 30 min和拔除气管插管前采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分别在麻醉后、开放主动脉1 h及回ICU0、6、12、24 h取桡动脉血,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取右上肺小块肺组织(1 cm×1 cm×1 cm)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基质金属蛋白(MMP-2、MMP-9)的表达。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术后灌注组呼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灌注组血浆中TNF-αI、L-6I、L-8、MDA、LPO、sP-selectins、ICAM-1的表达较低,IL-10表达较高,灌注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含氧血可减轻肺损伤。

    2006年09期 781-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体外循环肺动脉持续灌注含川芎嗪氧合血对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于湘友;乔峻;郑宏;钟华;木拉提·瓦克力;任新英;马松峰;霍强;刘辉;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含川芎嗪氧合血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灌注组和加药组,每组15例。灌注组CPB期间给予机械通气及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加药组给予机械通气,肺动脉灌注氧合血中加入川芎嗪5 mg/kg。分别在麻醉后、回ICU 30 min和拔除气管插管前采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分别在麻醉后、开放主动脉1 h及回ICU 0、6、122、4 h取桡动脉血,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取右上肺小块肺组织(1 cm×1 cm×1 cm)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基质金属蛋白(MMP-2、MMP-9)的表达。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术后加药组呼吸指数明显低于灌注组,加药组血浆中TNF-α、IL-6I、L-8、MDA、LPO、sP-selectin、sICAM-1的表达较低,IL-10表达较高,加药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灌注组轻。结论:CPB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中加入川芎嗪可明显减轻肺损伤。

    2006年09期 786-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心脏包虫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

    于湘友;钟华;洪毅;

    目的:探讨心脏包虫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效果。方法:对我院1978~2005年间收治的16例心脏包虫病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气管插管及静吸复合麻醉。麻醉及术中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CVP)及血气分析。结果:麻醉后及术中血气分析结果、K+、尿量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CVP、SpO2稳定,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2.0~6.5)h,平均拔管时间(4.5±1.4)h。1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麻醉相关并发症,未见过敏反应。结论:心脏包虫病麻醉和手术期间应严密观察呼吸与循环的变化,调控与维持内环境平稳,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2006年09期 790-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猪单肺移植动物实验的麻醉管理

    于湘友;米娜瓦尔·热扎克;伊力亚尔·夏合丁;艾来提·塔来提;阿不里克木·热依木;陈林;

    目的:探讨猪单侧肺移植术中理想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择心肺功能良好的14只猪作为实验动物,体重接近者配对作为供、受体进行单肺移植,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保持液体平衡,支持循环。移植后降低吸入氧浓度,并用低潮气量通气。于不同时间点检测受体猪血氧饱和度(SpO2)、肺通气阻力(LR)和血压(BP)变化。结果:单肺移植后各时点SpO2、LR及BP变化与受体自体肺移植切除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测定结果表明植入肺的功能良好。结论:麻醉前充分准备、术中全面监测、控制液体量、血管扩张药的应用等措施是猪单肺移植麻醉成功的关键。

    2006年09期 792-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体外循环肺损伤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于湘友;乔峻;

    2006年09期 795-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肥胖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戴江红;严卫丽;姚华;郭莉坤;肖虎;陈树鹏;曼孜拉·阿不都;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儿童血脂与肥胖的相关关系。方法:对超重、肥胖及正常体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检测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正常、超重和肥胖组间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不同(P<0.01),正常体重组维、汉族儿童的TC和LDL-C明显不同,且维族低于汉族(P<0.001)。体质指数(BMI)、腰臀比和腰围与TG、TC、LDL-C相关(P<0.05)。结论:维族和汉族儿童的肥胖与血脂代谢有相关关系,因此及早预防儿童肥胖,是预防儿童血脂紊乱的重要手段。

    2006年09期 798-800+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AGL提取物总黄酮的部分药效学研究

    热比古丽·斯拉木;程路峰;帕尔哈提·克里木;

    目的:探讨碱-酸法提取的AGL总黄酮的毒性及其对SD大鼠血压及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1)选用SD大鼠,静脉推注AGL总黄酮(1 mg/kg,2 mg/kg),观察血压波动变化。(2)选用新西兰兔,高脂饲料喂养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灌胃给予AGL总黄酮(5 mg/kg),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及主动脉的病理学变化。结果:(1)小鼠对AGL总黄酮最大耐受剂量为6 g/kg。(2)AGL总黄酮(1 mg/kg,2 mg/kg)对SD大鼠血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GL总黄酮(5 mg/kg)对高脂饲料喂养形成的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影响:AGL总黄酮组血清TC、LDL、HDL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L总黄酮组血清TG、CRP水平虽有升高,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主动脉内膜可见泡沫细胞、粉红色无定性物质。结论:用碱-酸法提取的AGL总黄酮对大鼠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无显著影响。

    2006年09期 801-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博州蒙古族人群胰岛素受体基因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

    敖由特;徐翀;格尔丽;巴音巴特;宋涛;陈永红;

    目的:研究蒙古族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第8外显子NsiⅠ多态性同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高血压组),测定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另选取199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提取DNA,采用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INSR基因第8外显子NsiⅠ多态性。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INSR基因第8外显子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进行比较发现,基因型N1N1、N1N2分布在原发性高血压和正常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男性分别为75.0%、25.0%和74.7%、25.3%(P>0.05),女性分别为78.8%、21.2%和75.8%、24.2%(P>0.05);两组男性等位基因频率N1、N2分布分别为87.5%、12.5%和87.3%、12.7%(P>0.05),女性为89.4%、10.6%和87.9%、12.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基因型间血压、血糖及血脂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NSR基因第8外显子NsiⅠ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2006年09期 804-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博州不同民族青壮年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病差异的研究

    徐翀;敖由特;王坤;赵蕾;郭艳英;沙根德克;何秉贤;格尔莉;

    目的:探讨新疆博尔塔拉州(博州)蒙古族(蒙族)、哈萨克族(哈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情况、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4个民族青壮年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病因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博州30岁以上的蒙、哈、维、汉世居的四民族共4 320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该地区4个民族ISH总的患病率为12.65%,青壮年ISH的患病率为6.68%,老年ISH的患病率为31.68%,4个民族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随着年龄的升高,ISH的患病率明显上升,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民族间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交感神经活性强是4个民族青壮年ISH的危险因素,维族和蒙族青壮年ISH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腹型肥胖。(4)高血压家族史是4个民族老年ISH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非常高,青壮年和老年ISH的危险因素明显不同,遗传因素是老年ISH的主要病因;青壮年ISH与交感神经活性有关,部分民族还与腹型肥胖有关。

    2006年09期 808-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TINI形状记忆合金治疗特殊形状部位骨折98例临床观察

    李岩;

    2006年09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4小时平均脉压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李晖;张源明;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脉压(24 hPP)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338例高血压(EH)患者均行动态血压(ABP)监测、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狭窄积分。根据24 hPP水平分为<60 mmHg组和≥60mmHg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狭窄组和非冠脉狭窄组,比较2组的冠脉狭窄积分及狭窄率。结果:PP≥60 mmHg组的冠脉狭窄记分、冠脉狭窄率高于PP<60 mmHg组。结论:PP增大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冠状动脉的狭窄率、狭窄程度、累及的血管支数增加。

    2006年09期 812-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慢性异体肾移植病人肾纤维化组织中MMP-2、TIMP-1、Vimentin、Keratin免疫组化定量分析

    郭继华;王俊;孟伟;师龙生;张和平;

    目的:探讨慢性异体肾移植病人肾纤维化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波形蛋白(Vimentin)和角蛋白(Keratin)的表达与肾纤维化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18例肾移植后不同程度肾纤维化病人及10例正常肾组织,进行MMP-2、TIMP-1、Vimentin及Keratin的免疫组化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肾纤维化早期,与正常肾组织对比,抗MMP-2和Keratin呈显较强免疫阳性反应,且量增加;随肾纤维化程度增加,抗MMP-2和Keratin免疫染色阳性反应减弱,量减少,甚至出现阴性;抗TIMP-1和Vimentin免疫染色阳性增强,并随着纤维化进展而量增加。结论:由肾纤维化组织局部Vimentin阳性与相关细胞产生并分泌的细胞因子以诱导MMP-2、TIMP-1的活性改变在慢性肾移植肾病患者的肾纤维化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2006年09期 815-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9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白血病早期死亡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郝建萍;付美兰;秦兰;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1987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98例AL早期死亡的病例进行早期病死率和死因分析,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将AL患者分为早期死亡和非早期死亡两组,对可能引起早期死亡的9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AL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结果:AL早期病死率为11.0%(98/893);颅内出血(61.2%)和感染(20.4%)是AL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AL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按相对危险度大小排列为出血、发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结论: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以降低AL的早期死亡率。

    2006年09期 818-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突发性耳聋预后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比较

    雍军;张华;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突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突聋患者68例,建立数据库,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年龄、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曲线类型。行多因素分析时族别、眩晕、头痛、耳鸣被剔除。结论:患者年龄、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与突聋预后呈负相关,中低频的损失预后优于高频损失。伴随症状眩晕、头痛、耳鸣与预后无相关性。多因素逐步分析的方法可使结果更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

    2006年09期 820-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纤维喉镜与支撑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评价

    余志能;单鲲;庞玺惠;

    目的:探讨在纤维喉镜、支撑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68例声带息肉采用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纤维喉镜组),52例采用支撑喉镜下微波治疗(支撑喉镜组)。对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全部治愈,2组患者治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喉镜下与支撑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相同,但纤维喉镜较支撑喉镜更为安全、方便、经济。

    2006年09期 823-824+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61例临床分析

    樊喜文;张国庆;杨树法;

    目的:探讨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6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评价疗效并随访两年,观察其生存率。结果:61例患者多数病例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32例患者介入术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2例患者肿块完全消失,肿块缩小50%以上者11例,缩小低于50%者19例,无明显变化15例。随访6~24个月,死亡43例,其中34例死于肝衰,5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及癌转移,3例死于肝内瘤体破裂出血,1例死于急性胆囊炎。存活1年以上29例,生存率约47.5%,存活两年以上18例,两年生存率约29.5%。结论:对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行灌注和栓塞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6年09期 825-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年龄段维吾尔族人群糖脂代谢比较

    阿布力克木·吐尔地;程炜;谢自敬;伊力哈木·依玛木;吾甫尔·米吉提;伊力多斯·阿里什;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维吾尔族人群血糖、血脂水平的特点。方法: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维吾尔族872人,测定血糖、血脂、血压、身高、体重、腰围。按年龄分为5组,比较各组以上指标及代谢异常指标人口百分数。结果:组1的腰围显著低于组3、组4和组5(P<0.01),与组2无统计学差异。各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统计学差异。组1有14.61%达到代谢综合征(MS)诊断,显著低于组4和组5(P<0.05)。结论:维吾尔族总体存在着较严重的腹型肥胖,其中男性有76.37%存在腹型肥胖,女性有72.09%存在腹型肥胖;腰围在40岁以后明显增大;代谢综合征在50岁以上显著增加;但不同年龄维吾尔族人群血糖、血脂水平差别不显著。

    2006年09期 828-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张蕾;李晓岚;王敏哲;

    目的:观察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治疗12周后,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胰岛素剂量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FBG、2 hPBG、HbA1c均明显下降(P<0.01),但诺和锐30组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2)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3)诺和锐30组胰岛素剂量、体质指数增加幅度高于诺和灵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能更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2006年09期 831-83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异丙酚复合用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比较

    陈林;努尔比艳·克尤木;徐志新;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人工流产的早孕患者90例,随机分为F组与KF组。F组采用芬太尼1μg/kg+异丙酚1~1.5 mg/kg;KF组采用氯胺酮0.1 mg/kg+芬太尼1μg/kg+异丙酚1~1.5 mg/kg。若两组病人出现不自主肢体活动时追加异丙酚0.2~0.4 mg/kg。记录术前和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异丙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及病人清醒时间、行走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KF组与F组比较,MAP、SpO2抑制减轻,异丙酚用量减少,病人的清醒时间、行走恢复时间及离院时间均缩短,且不良反应减少。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能降低3种药物用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2006年09期 833-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56例临床分析

    郭斌;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缩短胸水吸收时间及防止胸膜肥厚粘连的方法。方法:将10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1~2 d,待胸水减少时,将尿激酶注入胸膜腔;对照组48例,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而未注射尿激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胸水消失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胸水完全吸收率为92.9%(52/56),而对照组为52.1%(25/48);治疗组治愈后胸膜粘连肥厚发生率为16.1%(9/56),对照组为43.8%(21/48),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显著缩短胸水吸收时间,有效防止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

    2006年09期 836-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胃炎和十二直肠溃疡的关系

    吐尔逊娜依·玉山;迪丽达尔·尹德力期;郭艳;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小儿胃炎和十二直肠溃疡的关系。方法:对186例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进行内窥镜检查,并取胃窦部活检组织作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内镜检查有消化道疾病的患儿178例,病变检出率为95.7%(178/186),Hp感染检出80例,阳性率为44.9%。儿童Hp感染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12);慢性中度炎症比轻度炎症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增高,重度炎症比中度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增高;少数民族Hp感染率为56.3%(45/80),汉族为35.7%(3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感染患儿所患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990,P=0.003)。结论:(1)小儿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2)胃粘膜病变越重Hp阳性率越高;(3)少数民族儿童的Hp感染率高于汉族。

    2006年09期 838-839+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王梅红;刘键;刘新华;孙岩;

    目的:观察并比较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铁缺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4例慢性肾衰竭HD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组(静脉组)与口服琥珀酸亚铁组(口服组),静脉组21例,口服组23例,总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铁、红细胞相关指标及生化指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共40例完成本研究,静脉组20例,口服组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贫血程度、血清铁指标及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相当;(2)治疗8周后贫血均有改善,静脉组血红蛋白(Hb)上升(61.45±25.58)%,红细胞压积(HCT)上升(67.22±31.66)%,口服组Hb上升(31.77±13.37)%,HCT上升(34.41±21.81)%,静脉组显著高于口服组(P<0.001);(3)静脉组血清铁蛋白(SF)上升(272.38±502.54)%,口服组上升(186.78±304.55)%,静脉组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上升(45.6±33.6)%,口服组上升(11.4±12.11)%,静脉组明显高于口服组(P<0.001)。静脉组rHuEPO的用量低于口服组;(4)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升高,静脉组血肌酐下降,其他指标无改变。(5)静脉组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1例出现低血压,退出实验,2例出现药物相关性皮疹,给予抗过敏后完成治疗;口服组9例出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3例不能耐受退出。静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3/21),口服组为39.1%(9/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琥珀酸亚铁,且不良反应低,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长期补铁的途径。

    2006年09期 840-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96株酵母样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李红;杜平;

    目的:分析96株酵母样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应用Rosco纸片扩散法测定临床分离的96株不同酵母样菌菌株的种类分布,并对4种常见酵母样菌进行耐药结果分析。结果:96株菌株经鉴定共有6种,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最大;另有4种是临床标本中常分离到的酵母菌,氟康唑对其效果较好。结论:真菌感染已成为临床常见菌,故对真菌的耐药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2006年09期 844-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肺栓塞2例诊治报告

    阳晓东;哈力代·哈吾力;王红艳;

    2006年09期 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

    钱一;易湘龙;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表现。方法:对20例(40只眼)患者的眼部表现及FFA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有双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多发性渗漏,36只眼形成多囊样荧光素积存的特征性外观,8只眼视盘表面辐射状毛细血管渗漏,6只眼视盘及周围有条状出血遮蔽荧光,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未见受累。结论:VKH的FFA特征为RPE的多发性渗漏,多有囊样荧光素积存的特征性外观。

    2006年09期 847-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乳腺癌化疗致脂肪肝11例临床分析

    阿依古丽·哈里米西;波拉提·吾瓦力汗;古丽鲜;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后引起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11例病人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术后常规化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与肝脏B超检查确诊。结果:化疗后半年、1年、2年分别有5例、6例、9例病人提示为脂肪肝。结论:化疗药物可以导致肝脏的脂肪变性,发展为脂肪肝。肿瘤科医生应意识到脂肪肝的危害性,及早做出诊断及必要的处理。

    2006年09期 849-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CT动态观察环池变化对治疗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的评价

    刘鹏;齐欣;常剑;张岩睿;

    目的:探讨环池变化在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9例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的动态环池CT扫描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环池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环池结构正常或部分变窄又恢复者预后好;环池部分变窄趋于加重后完全闭塞或完全闭塞无好转者预后差。结论:CT环池结构变化对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2006年09期 851-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支气管、肺动脉、气管隆凸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张国庆;庞作良;吴斌;高胜利;阿地力·萨来;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行支气管、肺动脉、气管隆凸成形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11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肺动脉、气管隆凸成形术,其中对61例采用支气管或肺动脉成形术,5例采用隆凸、支气管成形术,50例采用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成形术。结果:术后患者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7%(98/108)、61.2%(49/80)、41.2%(14/34)、25%(2/8)。发生手术并发症19例(19/116,16.4%),死亡2例(2/116,1.7%)。结论:对中央型肺癌选择肺叶或全肺切除同时进行支气管、肺动脉、气管隆凸成形术能有效清除病灶,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006年09期 853-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孤立性胸膜纤维瘤的诊治体会

    吴斌;庞作良;高胜利;阿地力·萨来;

    目的:探讨孤立性胸膜纤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自1990年1月~2004年2月我科共收治9例胸膜纤维瘤患者,其中7例患者有血性胸水,均行手术治疗,对有胸腔积液者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切除肿瘤重量150~7 800 g,均有完整包膜,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随访2~1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孤立性胸膜纤维瘤突出的临床特点是血性胸水,通常有完整的包膜且易于切除,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2006年09期 855-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意义

    毛拉艾沙·买买提;庞作良;王伯庆;李海军;丁伟;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单纯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中,25例行肝癌联合脾切除,30例行单纯肝癌切除,对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及血常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单纯肝癌切除组与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组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腹水、黄疸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0%、6.67%和4%、20%和16%、20%和20%。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组能明显改善术后血常规。结论:应严格掌握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的手术指征,同时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肝癌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是安全可行的。

    2006年09期 857-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胃肠间质瘤38例诊治分析

    何铁汉;张文斌;王云海;文西年;李涛;阿不都外力·吾守尔;陈兵;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X线钡剂检查16例,小肠造影3例,内窥镜检查35例,B超检查38例,CT检查37例。37例GIST行手术切除,1例GIST术中活检,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手术切除率97.37%,3例胃部GIST患者分别于术后5、9、11个月死于肿瘤转移,5例胃部GIST患者分别于术后4、7、10、11、12个月出现肝转移。30例病人随访至今仍无瘤生存。结论:目前GIST的治疗以手术与药物综合治疗为主,胃部GIST发生转移的机会大于其它部位的GIST,转移的脏器多位于肝脏。

    2006年09期 860-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儿麦克尔憩室的诊治体会

    李万福;栾梅香;郭丽英;

    目的:总结小儿麦克尔憩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小儿麦克尔憩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小儿麦克尔憩室合并肠梗阻,5例合并肠套叠,3例出现肠坏死。治愈8例,死亡1例。结论:小儿麦克尔憩室术前诊断困难,诊治不当常导致严重合并症。

    2006年09期 862-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16层螺旋CT在颌面部多发骨折中的应用

    梅合利·买提尼亚孜;孙莉;刘艳;冯伯莊;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颌面部多发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颌面部外伤病例,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和二维及三维重建,扫描层厚3 mm,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法(MPR)、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和容积再现法(VRT),将二维和三维图像进行对照分析和验证。结果: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并移位三维图像显示明显优于二维图像,筛骨、蝶骨、腭骨等中深面部骨折二维图像显示更清晰。结论:二维图像仍是诊断颌面部骨折最根本依据,三维重建的优势在于对复杂、粉碎骨折的多方位立体显示,清晰显示病变的空间解剖关系。

    2006年09期 864-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灯盏细辛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疗效观察

    任生生;王海旭;王利平;

    2006年09期 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腰椎穿刺放液抢救性治疗27例重症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李建玲;李翠萍;

    2006年09期 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疗效观察

    刘婉琳;

    2006年09期 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大面积脑梗塞64例临床分析

    张建文;

    2006年09期 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浆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学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于爱萍;高晓唯;

    2006年09期 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72例疗效观察

    努尔古丽·阿布力哈孜;努尔兰·阿合西泰;

    2006年09期 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洛赛克、西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阿不都热西提·亚生;刘松;

    2006年09期 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电视胸腔镜手术218例临床应用分析

    努尔兰·阿汗;马金山;杨勇伟;

    2006年09期 873-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0例疗效分析

    张勤;王春燕;李兰;夏爱玲;

    2006年09期 874-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胆道镜引导下肝包虫术后残腔胆瘘处理37例临床分析

    高文彪;颜熙君;杨旭;荣亮;刘胜;

    2006年09期 87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应用Seldinger′s技术治疗严重尿道狭窄12例报告

    张立东;郭成新;

    2006年09期 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颈椎病X线诊断特点分析

    杨力;王玉兰;王建波;

    2006年09期 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19852005年新疆医科大学学生肺结核病调查分析

    李翠英;谢晓春;张翠爱;

    2006年09期 880-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双黄连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90例疗效观察

    张懿;周秀英;杨锦明;王继萍;

    2006年09期 881-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皱微循环与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的关系

    阿依古力·玉素甫;罗德梅;杨克健;惠艳;

    2006年09期 882-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性病恐惧症53例临床分析

    侯平;阿依古力·玉素甫;莫拉提·阿合买提江;

    2006年09期 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凭借中西医合校优势积极发展中医民族医高等教育

    买买提·牙森;周铭心;

    2006年09期 885-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少数民族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买买提·牙森;李斌;马龙;简党生;张彤;姚萱;

    2006年09期 88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浅谈高等医学院校科研成果鉴定材料的撰写技能

    关月英;

    2006年09期 891-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用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心理健全的当代大学生

    王乐;

    2006年09期 893-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浅谈《眼科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易湘龙;陈雪艺;具尔提·哈地尔;

    2006年09期 895-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诊断学》考试成绩分析

    古丽扎尔·买买提依明;周晓辉;古丽胡玛·艾斯;帕丽达·阿布来提;

    2006年09期 896-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浅析《儿科学》临床教学改革

    何萍;郭艳;多里坤·木扎帕尔;

    2006年09期 89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魏亚丽;

    2006年09期 899-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在职护士科内继续教育实践方法的探讨

    苏建萍;高尚兰;党春霞;

    2006年09期 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