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专题研究

  • 糖尿病对大鼠阴茎组织中eNOS和nNOS的影响及胰岛素的治疗作用

    阿地力江·伊明;张盼盼;阿丽艳·阿合麦提;茹仙古丽·莎吾尔;陈建欢;李晓东;

    目的:研究糖尿病(DM)对大鼠阴茎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及胰岛素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雄性SD大鼠70只,其中60只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DM模型后,行阿朴吗啡阴茎勃起实验,筛选DM性ED模型。以未加处理因素的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发生ED者随机分为DM性ED组、胰岛素组,发生DM但未发生ED者作为DM组,未成DM者作为STZ组。各组干预6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大鼠阴茎组织中eNOS、nNOS蛋白表达。结果:DM组、DM性ED组大鼠阴茎组织中eNOS、n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胰岛素组显著高于DM组和DM性ED组(P<0.01),其中,eNOS蛋白表达水平接近于正常对照组(P>0.05),nNOS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STZ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eNOS、nNOS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M可以显著降低大鼠阴茎组织中eNOS、nNOS蛋白表达水平,提示其可能是DM性E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2)胰岛素干预可以减缓DM性ED大鼠阴茎组织中eNOS、nNOS蛋白表达的下降。

    2008年08期 No.152 923-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糖尿病对雄性大鼠性行为学的影响

    阿地力江·伊明;沙地克·沙吾提;张策平;张盼盼;凯赛尔江·多来提;徐磊;茹仙古丽·莎吾尔;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对SD雄性大鼠性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阿普吗啡(APO)阴茎勃起实验和交配实验于造模后第3、9周对正常对照组、DM组、链脲佐菌素(STZ)组大鼠进行性行为学检测。结果:(1)阴茎勃起率:第3周各组均为100%,第9周DM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TZ组(P<0.01)。阴茎勃起所需时间第3周与第9周DM组均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和STZ组(P<0.01),且DM组于第9周较第3周显著延长。(2)插入次数:第3周DM组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和STZ组(P<0.01),第9周则不能插入;STZ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可严重影响大鼠阴茎勃起所需时间及勃起次数,并可随病程的延长最终导致DM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2008年08期 No.152 927-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糖尿病对雄性大鼠睾丸及外周血中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阿地力江·伊明;凯赛尔江·多来提;秦永德;张盼盼;沙地克·沙吾提;徐磊;

    目的:揭示糖尿病(DM)对大鼠睾丸及外周血中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n=10)、DM组(n=10)和链脲佐菌素组(STZ组,n=10)大鼠外周血清中睾酮、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同时称取睾丸重量,镜检睾丸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DM组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TZ组(P<0.01),正常对照组与STZ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L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TZ组(P<0.01);正常对照组与STZ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H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结果显示:DM组生精细胞、间质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和STZ组明显减少。结论:DM可致睾丸结构改变,影响睾酮的合成与分泌,并显著降低大鼠血清睾酮水平。

    2008年08期 No.152 931-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维药伊木萨克片对大鼠性功能与阴茎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阿地力江·伊明;沙地克·沙吾提;茹仙古丽·莎吾尔;张盼盼;凯赛尔江·多来提;

    目的:探讨维药伊木萨克片对雄性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具有正常性功能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伊木萨克组(n=10),用等量溶剂与伊木萨克片(250mg·kg-1.d-1)分别对2组大鼠连续干预6周后,进行阿朴吗啡(APO)阴茎勃起实验和交配实验,并检测阴茎海绵体窦压(ICP);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阴茎组织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伊木萨克组阴茎勃起所需时间显著缩短(P<0.01),插入次数明显增加(P<0.01),且基础ICP值与电刺激诱导ICP值均显著升高(P<0.05);(2)NOS活性在伊木萨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维药伊木萨克片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大鼠的阴茎勃起功能,其机制与提高NOS活性有关。

    2008年08期 No.152 934-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研究

    阿地力江·伊明;凯赛尔江·多来提;李秀娟;张盼盼;沙地克·沙吾提;徐磊;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对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组(DM组,n=10)和链脲佐菌素组(STZ组,n=10)大鼠于造模9周后进行阿朴吗啡阴茎勃起实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阴茎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DM组大鼠阴茎勃起率较正常对照组及STZ组明显降低(P<0.01),NOS活性亦显著降低(P<0.01),但正常对照组与STZ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引起勃起性功能障碍,NOS活性的下降可能参与了DM时勃起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2008年08期 No.152 937-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经验交流与短篇报道

论著

  • 氟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Ras蛋白表达的影响

    刘岳强;刘开泰;杨晓燕;刘继文;钟近洁;周婷婷;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氟化物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R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乳鼠成骨细胞,经剂量分别为0、2.5、5.0、10.0和20.0mg/L的氟化钠(NaF)作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染氟后小鼠成骨细胞中R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0、2.5及5.0mg/L实验组成骨细胞中Ras均有较强阳性表达,其余实验组的为弱阳性表达;各染氟组阳性表达细胞数与0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细胞的Ras蛋白相对定量结果显示:2.5、5.0mg/L染氟组大于0mg/L,其它染氟组均小于0mg/L,染氟组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有随着剂量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氟作用于成骨细胞后可以影响Ras蛋白的表达,表现为双向作用,即低剂量的氟促进Ras的蛋白表达,高剂量抑制Ras的蛋白表达。

    2008年08期 No.152 940-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MTA1及nm23H1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海燕;李惠武;陈艳;李卉;卢晓梅;庞作良;王洪江;赵学信;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及nm23H1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TA1及nm23H1基因在20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中nm23H1阳性表达占50.00%(10/20),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nm23H1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40.00%(4/10),无淋巴结转移的为60.00%(6/10);浸润至外膜层的肿瘤中阳性表达率为71.43%(10/14)。MTA1基因在癌组织中有5例(25.00%)表达,且均为T3期肿瘤,癌旁组织仅1例表达。结论:nm23H1及MTA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及浸润深度有关,二者协同作用,共同促进食管癌的发生及发展。

    2008年08期 No.152 94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经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观察

    阿迪拉·阿扎提;江洁;买苏木·马合木提;田文庆;

    目的:观察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下不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时,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24例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血气分析结果动脉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也明显改善。结论:无创BiPAP可明显改善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低氧血症,提高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成功率。

    2008年08期 No.152 946-947+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在直丝弓矫治器中的应用

    米丛波;朱晶;范学兰;郭红;葛晓玲;沈强;赵玺;

    目的:观察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在直丝弓矫治器中矫治错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矫治特点。方法:选择0.022″系统的直丝弓矫治器,使用MEAW技术对10例Ⅲ类错和2例前牙开病例进行矫治。结果:12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矫治效果,覆盖覆正常,牙科美学指数计数减小。结论:在直丝弓矫治器中使用MEAW技术矫治错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2008年08期 No.152 948-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显微超声技术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失败病例分析

    吴佩玲;闫亮;郭金洁;李淑惠;

    目的:分析G-G钻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取出根管内折断器械失败的原因,为临床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提供资料。方法:收集2006年11月~2007年12月间根管内折断器械共计54例(54个根管),在根管手术显微镜下用G-G钻结合超声技术处理,记录折断器械在根管中的分布以及根管中的位置,分析失败病例的原因。结果:54例中13例(24.07%)未取出,其中下颌磨牙为6例(46.15%),上颌前牙、上颌双尖牙、上颌磨牙各2例(15.38%),下颌前牙1例(7.69%),根管上、下1/3各5例(38.76%),根管中1/33例(23.08%)。结论:G-G钻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取出与折断器械在根管内的位置、分布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紧密相关。

    2008年08期 No.152 951-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正规胰岛素在联合用药中稳定性的观察

    彭巧君;杨益;

    目的:研究正规胰岛素在输液中联合用药时的稳定性,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胰岛素与临床中经常联合应用的药物,如氯化钾、维生素C、硝酸甘油、水乐维他注射液等,分别配制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室温放置0、4、8、12、16、20、24h后各取样2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胰岛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氯化钾、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从12h开始浓度发生变化,分别为3.80μIU/ml和3.42μIU/ml(P<0.05),24h时浓度变化幅度大,分别为8.71μIU/ml和6.60μIU/ml(P<0.05);与水乐维他及维生素C注射液联用,在8h浓度开始发生变化,分别为5.30μIU/ml和8.37μIU/ml(P<0.05),在24h时浓度变化分别为15.98μIU/ml和15.82μIU/ml(P<0.01)。胰岛素与维生素C及水乐维他联用时,8h起各时间点胰岛素浓度明显低于胰岛素与氯化钾联用,明显高于与硝酸甘油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考虑吸附性的情况下,胰岛素在联合用药时,室温下8h后开始出现浓度降低变化,尤其是与酸性药物合用时明显。建议配置胰岛素注射液时应现配现用,放置或输注过程超过8h时应及时更换液体,以保证液体中胰岛素浓度的稳定性,防止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波动。

    2008年08期 No.152 953-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人卵透明带3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周勇;马玲;

    目的:预测并综合分析人卵透明带3(human zona pellucida 3,hZP3)蛋白的二级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以hZP3蛋白的基因序列为材料,采用Garnier-Robson法、Chou-Fasman法和Karplus-Schulz法预测其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及蛋白骨架区的柔韧性,采用Kyte-Doolittle法对蛋白的亲水性进行分析,Emini法预测蛋白的表面可能性,Jameson-Wolf法预测蛋白的抗原指数。结果:hZP3蛋白含有较多的β折叠和转角结构。该蛋白第27~31、36~46、114~133、140~151、237~240和324~329区段可能是α-螺旋中心;hZP3蛋白分子第52~54、60~67、74~78、100~111、158~169、181~185、190~193、210~218、226~229、311~317、335~349和353~360区段可能是β-折叠中心。hZP3蛋白具有多处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其中近中部区段和近羧基端的第92~95、132~137、171~178、239~245、252~255、279~286、292~305和319~324区段含有潜在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结论:以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预测作为辅助手段,用抗原指数、亲水性参数和表面可能性参数预测hZP3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为实验确定hZP3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并以此进行免疫避孕研究奠定基础。

    2008年08期 No.152 955-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兔肝外胆道内脏感觉传导途径的实验研究

    秦纹;于阳;甘子明;马琪;

    目的:通过动物造模观察与内脏痛相关核团中C-fos、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探讨内脏感觉传导途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假手术b组、胆管注射大肠杆菌组、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组、胆管扩张组、扩张Oddis括约肌组共6组,每组6只,取脊髓、脑干以及间脑作连续切片后,采用HE染色光镜定位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脑和脊髓不同部位C-fos、NOS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胆管注射大肠杆菌组、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组在脊髓(C5-7、T6-9)后角、薄束核、楔束核、丘脑腹后外侧核、孤束核中NOS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a组(P<0.05);胆管扩张组脊髓(C5-7、T6-9)后角、薄束核、楔束核、孤束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中C-fos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b组(P<0.05);扩张Oddis括约肌组脊髓后角(C5-7)和孤束核中C-fos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b组(P<0.05)。结论:胆囊和胆管引起的疼痛均与脊髓(C5-7、T6-9)后角、薄束核、楔束核、丘脑腹后外侧核、孤束核有关,推测由交感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Oddis括约肌引起的疼痛与孤束核有关,推测由迷走神经传入。

    2008年08期 No.152 959-961+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zrin、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韩小于;赵峰;柴敏秀;李景英;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与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PV9000通用型两步法检测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zrin和CD44v6的表达。结果:有淋巴结转移患者Ezri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随着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增加,Ezri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有增加的趋势;不同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的患者Ezri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rin和CD44v6的表达具有关联性(χ2=9.188,P=0.002,Pearson列联系数=0.304),且2者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共表达阳性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Ezrin和CD44v6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2者相互作用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可以作为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标志物。

    2008年08期 No.152 962-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油酸性ARDS对大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努尔古丽·阿不都热西提;买买提祖农·买苏尔;张建龙;

    目的:观察油酸(oleic acid,OA)肺损伤对大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A组,每组各8只大鼠。采用OA法复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观察2组大鼠肺湿干重比值(W/D)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红素(TB)的改变,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肝组织中IL-1β、IL-10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OA组W/D、ALT、AST、TB均高于对照组(P<0.01);OA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构较对照组肝细胞弥漫性水肿,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空泡化,小叶内部分肝细胞核消失,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血窦充血等改变;OA组肝组织中IL-1β、IL-10蛋白及IL-1β、IL-10mRNA含量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OA性ARDS并发肝损伤的机制中,可能有IL-1β、IL-10的参与。

    2008年08期 No.152 966-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对肺影响的机制探讨

    张荣;张建龙;马琪;代红燕;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组(IR30′+60′组)、缺血60min再灌注60min组(IR60′+60′组)、缺血90min再灌注60min组(IR90′+60′组)、缺血120min再灌注60min组(IR120′+60′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浆中肌酐(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肾、肺组织中MDA含量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的含量。结果:肾脏IR导致肾脏、肺明显损伤,各实验组血浆中Cr、BUN、TNF-α和MDA、肾系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随缺血时间延长有增加的趋势,BALF中TNF-α含量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IR60′+60′、IR90′+60′、IR120′+60′3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组织中MDA含量在实验组随缺血时间延长,再灌注后逐渐升高,其中IR90′+60′、IR120′+60′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缺血时间延长,肾间质及肾小管间毛细血管淤血,肾动脉充血,肾小管扩张,肺间质充血、水肿,毛细血管扩张,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肺泡萎缩,肺泡腔缩小。结论:肾脏IR损伤可造成肺功能损伤,损伤机制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氧自由基有关。

    2008年08期 No.152 969-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干预作用研究

    曹桂秋;任生生;徐洁;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波与A波峰值速度比值、室壁运动评分、6min步行距离)变化,并对2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生情况及心功能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但常规+曲美他嗪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室壁运动评分、6min步行距离等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亦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可明显减少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改善其心功能。

    2008年08期 No.152 972-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代谢综合征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成建芬;欧阳菊艳;买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MS患者(MS组)与2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全部受试者在入院查体时根据标准方法测量:腰围、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同时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作为判断是否存在MS靶器官损害的指标,分析hs-CRP水平与各代谢参数的关系。结果:(1)MS组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相关分析显示MS受试者中hs-CRP与腰围、DBP、SBP、TG、FBG、IMT、LVMI和UAE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当hs-CRP水平升高时,可增加靶器官损害的程度。结论:MS血浆hs-CRP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程度相关。

    2008年08期 No.152 975-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调脂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阿木提·托呼提;阿力木·卡地尔;阚美云;

    目的:探讨调脂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7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ICVD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对照组:血脂康组口服血脂康及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流阻力指数(RI)及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脂康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x-LDL水平明显下降,颈动脉IMT、RI明显变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调脂治疗对ICVD患者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2008年08期 No.152 978-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浆膜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孙禾;米娜瓦尔·霍加;夏宇;董旭南;

    目的:推广经皮穿刺并浆膜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浆膜腔积液的诊疗技术。方法:对197例浆膜腔积液患者行浆膜腔穿刺并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67例接受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结果:197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中胸腔积液160例,心包积液19例,腹腔积液18例。病因包括结核、肿瘤(胸、腹、心包腔转移)、浆膜腔化脓性感染、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等。结论: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浆膜腔内留置微创、安全,使用方便,可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8年08期 No.152 981-982+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p16、bcl-2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木哈拜提·玉苏甫;顾霞;吴小川;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6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bcl-2的表达。结果:从简单型、复杂型、复杂型伴非典型增生过长到子宫内膜癌p16表达率依次下降,分别为78.6%、57.1%、66.6%和40.5%,子宫内膜癌p1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P<0.05),子宫内膜癌中不同组织学分型及分级p16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子宫内膜癌与复杂型、非典型增生过长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简单型增生过长与复杂型、非典型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表达随着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P<0.05)。结论:p16、bcl-2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bcl-2在复杂型、非典型增生过长中高表达,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

    2008年08期 No.152 983-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复苏液体对“二次打击”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影响

    段绍斌;姚华;杨明三;刘郁;马林杰;王宏;张增峰;李岩;

    目的:探讨不同复苏液体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致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和高渗盐水复苏组3组,每组各30只。先采用通过颈动脉插管放血的方法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35~40mmHg1h后进行液体复苏,乳酸林格液复苏组用乳酸林格液复苏,高渗盐水复苏组用7.5%高渗盐水复苏。复苏成功后30min腹腔注入内毒素复制大鼠MODS模型,分别在注射内毒素后24h和36h取血和收集相关标本,观察各组大鼠主要器官功能指标、MO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乳酸林格液复苏组、高渗盐水复苏组2组氧分压(PaO2)、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酸激酶(CK)等主要器官功能指标在24h和36h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高渗盐水复苏组PaO2、ALT、BUN和CK在24h和36h(除PaO2)高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DS发生率高渗盐水复苏组为20.8%,较乳酸林格液组(41.7%)明显降低(P<0.05)。高渗盐水复苏组大鼠48h内死亡率为14.2%,较乳酸林格液复苏组(28.6%)明显降低(P<0.05)。48~72h高渗盐水复苏组大鼠死亡率为21.4%,明显低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高渗盐水复苏失血性休克可明显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再次予以内毒素打击时所引起的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并且可明显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008年08期 No.152 986-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的形态学及胰腺功能变化

    哈肖别克·卡斯木;Ake Sandberg;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组织清除、小网膜囊灌洗术后的短、中期胰腺结构与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重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期间的临床指标,所有患者接受腹部增强CT、逆行胰胆管镜造影(ERCP),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大便排泄物脂肪及空腹血清C肽。结果:在随访期间无1例胰腺炎复发,3例检出术后糖尿病,无1例出现术后脂肪泻,5例病人腹部增强CT中发现有胰腺重度病变,ERCP提示有6例病人胰管损害较重,多数表现为主胰管中断。糖耐量测定中3例病人显示糖耐量异常,2例显示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害。大便排泻物脂肪测定提示8例病人为异常结果。结论:中期随访结果显示急性重症胰腺炎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与术后胰腺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2008年08期 No.152 989-990+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成晓江;买买提力·艾沙;刘亮;周庆九;石鑫;刘波;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4年1月经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部分病例术后予尿激酶溶解引流残余血肿。结果:术后随访1年,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60例中1级10例,2级25例,3级10例,4级10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8.3%。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满意的手术方法,其手术操作损伤小、时间短、创伤轻微,术后防治并发症和积极的康复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2008年08期 No.152 991-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经颧弓翼点入路切除巨大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

    刘波;周庆九;林琳;成晓江;汪永新;周凯;李晓鹏;李厚谊;党木仁;

    目的:探讨应用经颧弓翼点入路切除巨大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对经颧弓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0例巨大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巨大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全切6例,次全切4例,随访8例,无复发。结论:应用颧弓翼点入路手术,能够充分显露中颅底,肿瘤显露良好,是切除巨大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较好入路。

    2008年08期 No.152 994-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1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生存和预后分析

    何丹;高胜利;张国庆;庞作良;阿地力;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根治术后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月行根治性切除的NSCLC 194例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各临床特征(病理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肺叶切除方式、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化疗周期、放疗)与生存的关系,分层分析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94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62.7%,中位生存期67.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肺切除方式、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辅助化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辅助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较选择性纵隔淋巴结清扫能够显著提高Ⅱ期、Ⅲ期患者3年生存率。辅助化疗能够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化疗周期应至少行4周期。放射治疗未能显示出对根治性切除的NSCLC患者有生存优势。

    2008年08期 No.152 996-998+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入路的探讨

    斯坎达尔·阿布利孜;孙伟;庞作良;瓦热斯·衣布拉音;范志勤;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可行性、手术的优点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行三切口根治术、左胸一切口根治术、胸腹联合根治术3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食管癌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3种手术入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P=0.403);3组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62,P=0.253);三切口根治术组淋巴结清扫的数量明显多于左胸一切口根治术和胸腹联合根治术组(F=6.931,P=0.017)。结论:三切口手术治疗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具有淋巴结清除彻底性好、不延长住院时间、不增加手术后并发症的优点,对70岁以上心、肺功能无禁忌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可选择三切口的术式。

    2008年08期 No.152 999-1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的临床分析

    张建勇;于中丽;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效果。方法: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32条肢体。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踝/肱指数(ABI)、趾端皮肤温度(TTS)及流出道动脉造影显影分数(OTVC)的差异。下肢动脉流出道采用多普勒血管超声随访6个月。结果:全组患者32条肢体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即时成功率为100%。治疗后第1个月ABI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TS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14条肢体OTVC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多普勒超声下肢动脉流出道随访1、3及6个月,再闭塞率分别为3.85%、38.46%及46.15%。结论: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可促进动脉侧支血管形成,改善血供,提高趾端皮肤温度。

    2008年08期 No.152 1002-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53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

    杨旭;胡毅;荣亮;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诊断与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53例,出现并发症10例,死亡3例。结论:处理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临床治疗要据病人具体病情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2008年08期 No.152 1005-1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区核磁共振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田征;白靖平;锡林宝勒日;陈宏;

    目的:分析展现坐骨神经全长的核磁共振扫描技术及其解剖特点,并探讨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20人(40条坐骨神经)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得到骶骨的斜矢状位影像,并将正常影像进行总结。结果:核磁共振斜矢状位可将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区清晰展现。结论:核磁共振斜矢状位是展现坐骨神经较理解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从而提高了盆腔出口区神经异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008年08期 No.152 1007-1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腕背侧腱鞘囊肿的治疗和诊断

    李国庆;盛军;彭理斌;

    目的:探讨手腕部腱鞘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穿刺抽吸组和手术切除组,在行治疗前均进行囊肿的超声检查。结果:经过6~18个月的随访,穿刺抽吸组38例患者经穿刺抽吸治疗后有8例患者效果不佳,最终通过手术切除囊肿。手术切除组38例患者经手术切除囊肿,术后囊肿无1例复发,手术效果佳。通过手术切除囊肿均证实其性质为腱鞘囊肿,超声诊断率达100%。结论:超声诊断腱鞘囊肿诊断率高,在掌握适当的手术指征情况下,手术切除腱鞘囊肿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008年08期 No.152 1009-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9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腹腔镜可调节胃捆扎带术治疗单纯病态肥胖症的临床应用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艾克拜尔·艾力;牛伟亚;张成;王自立;凯赛尔·阿不拉;于文庆;阿扎提·艾尼瓦尔;阿里木·买买提;

    目的:评价腹腔镜可调节胃捆扎带减容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治疗单纯病态肥胖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科2005年8月~2007年4月应用瑞典可调节胃捆扎带(Swedish adjust-able gastric band,SAGB)对4例病态肥胖患者施行LAGB,并观察其初步疗效。结果:4例手术均成功进行,其中1例联合行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70~170min,出血量10~50ml,无手术死亡及术中并发症,手术当日麻醉苏醒后下床活动,术后住院2~7d。术后出现套管孔感染、饭后呕吐各1例,均经对症处理治愈。术后1例随访24个月,减重15kg。3例随访3个月,减重9~14kg。全组患者均未出现营养不良症状。结论:LAGB治疗单纯病态肥胖症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可调节、可恢复性等特点,近期减重效果满意,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2008年08期 No.152 1011-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磁共振波谱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张树杰;汪清;张宇;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磁共振波谱(MRS)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浓度和F-PSA/T-PSA比值的相关性。方法:30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在中央区设定兴趣区后利用三维磁共振波谱(3DMRS)测定各兴趣区(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的比值,计算出每位患者(Cho+Cre)/Cit比值的平均值,与其血清T-PSA、F-PSA浓度和F-PSA/T-PSA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ho+Cre)/Cit比值和血清T-PSA、F-PSA、F-PSA/T-PSA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187、-0.125、-0.360,P值分别为0.323、0.510、0.051)。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Cho+Cre)/Cit与血清T-PSA、F-PSA浓度和F-PSA/T-PSA比值无明显线性关联。

    2008年08期 No.152 1014-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39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充填术后遗症临床表现及处理

    于扬;马少林;董祥林;秦涛;乔星;高伟成;

    目的:分析接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AH)注射充填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并探讨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就诊的院外接受PAAH注射充填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根据注射部位不同行PAAH取出术,探讨合理的临床处理对策。结果:39例接受PAAH注射充填术者,注射充填部位出现弥漫性或孤立性硬结12例(30.8%),疼痛不适12例(30.8%),PAAH注射后移位、变形8例(20.5%),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有心理异常者6例(15.4%),注射充填物表面皮肤红、肿、痒、痛1例(2.6%)。经临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后患者获较满意疗效。结论:对接受PAAH注射充填的患者,先排除局部良性、恶性肿瘤;应详细进行临床相关检查,明确注射PAAH的量和层次;必要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原则上手术取出PAAH的同时不置入其它安全的充填物。

    2008年08期 No.152 1017-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宫腔镜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63例临床分析

    王登兰;姚丽艳;韩聪慧;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宫颈锥切术63例C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分析手术前、后病理符合情况,术后切缘阳性及再次手术情况。结果:63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22.5min,术中出血14.5ml,锥切术后的病理诊断较阴道镜下活检或宫颈多点活检有降级或升级,手术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69.84%。63例锥切术前诊断为CIN的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浸润癌3例,浸润癌1例,均再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另CINⅢ级中,3例切缘阳性,补充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与锥切术后相符。结论: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净率高的诊治CIN的方法,并对宫颈早期浸润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锥切术后为浸润癌或切缘阳性者,需根据情况进一步处理。

    2008年08期 No.152 1020-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入路下声带息肉微波治疗的结果比较

    余志能;张华;

    目的:研究纤维喉镜下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微波凝固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8月~2007年8月收治入院的96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纤维喉镜组52例,支撑喉镜组44例,在不同手术进路下进行声带息肉微波凝固手术治疗。术后定期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不同手术进路方式的手术时间、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1)2组不手术进路下进行声带息肉微波凝固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不同手术进路下进行声带息肉微波凝固手术,在卫生经济学方面纤维喉镜组明显优于支撑喉镜组(P>0.05)。(3)2组不同手术进路下进行声带息肉微波凝固手术,在手术时间方面纤维喉镜组明显短于支撑喉镜组(P>0.05)。结论:纤维喉镜较支撑喉镜更为安全、方便、经济。在卫生经济学方面,纤维喉镜下手术存在明显优势,并且具有痛苦小、风险小、开展方便等优点。

    2008年08期 No.152 1023-1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鼻内镜鼻窦手术麻醉方法比较

    单鲲;张华;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下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84例病变范围不超过中甲基板的慢性鼻窦炎1型、2型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局部麻醉组,在不同麻醉方式下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比较2组手术治疗效果、麻醉效果、术中出血量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2组的治疗效果、麻醉效果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病变未超过中甲基板的慢性鼻窦炎1型、2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方式下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更为安全、方便、经济。

    2008年08期 No.152 1026-1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囊卵巢综合征脂代谢研究

    李维麟;朱红艳;李霞;蔡霞;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血脂代谢特点。方法:采用终点法对50例育龄期PCOS患者与39例非PCOS育龄期妇女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进行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清总睾酮水平进行检测。结果:PCOS、非PCOS组体重指数分别为(24.79±4.73)、(21.32±2.79)kg/m2,血清总睾酮水平分别为(0.79±0.22)、(0.42±0.14)ng/ml,血清TG水平分别为(1.74±1.22)、(1.16±0.80)mmol/L,PCOS组均明显高于非PCOS组(P<0.05)。2组血清TC、HDL、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期妇女中,PCOS患者的TG水平较非PCOS健康妇女高。PCOS患者应使体重、TG降至正常水平,以减少远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08年08期 No.152 1029-1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伴有下颌个别前牙先天缺失的错畸形的矫正治疗

    袁方;关晓航;白新华;赵晓静;

    目的:探讨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畸形患者先天缺牙的部位、类型和矫治方法。方法:25例先天缺失下颌个别前牙1~2颗的患者,其中17例采用减数方法进行矫治,5例集中间隙,结合修复进行治疗,3例结合邻面去釉、改变牙轴等手段解除拥挤,采用调整中线和Bolton指数的方法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模型进行测量,并对缺牙数目、错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先天缺失1颗下切牙15例,先天缺失2颗下切牙10例,磨牙咬合关系多为远中,共18例,中性关系7例。结论:对有先天缺牙的错畸形的矫治,应根据缺牙部位、数目、错情况及上下颌牙量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适的矫治方案。其中,结合补偿性减数是矫治患有先天缺牙的错畸形的常用方法。

    2008年08期 No.152 1031-1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儿童牙科畏惧症行为管理的探讨

    玛依努尔·买合苏提;田丽;张景;刘隽红;

    目的:针对牙科畏惧症患儿的特点探讨对患儿开展行为管理可以使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方法:210例畏惧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行为诱导方法。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式行为诱导方法,实验组采用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强化行为诱导的方法,比较2组患儿对治疗的配合程度。结果:采取不同的行为诱导方法后,实验组配合治疗程度Ⅰ级的患儿有22.4%,而对照组为49.5%,实验组配合治疗程度Ⅱ级的患儿有63.6%,而对照组为16.5%,实验组配合治疗程度Ⅲ级的患儿有14.0%,而对照组为34.0%,2组间不同级别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行为诱导明显优于传统式行为诱导的方法。结论:强化行为诱导方法可有效地减轻畏惧症患儿的恐惧心理,并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08年08期 No.152 1033-1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三种定位方法的比较

    刘亚华;张冰;钟唯一;

    目的:比较肺部听诊法、听诊+吸痰管法及纤维支气管镜法判断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300例需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行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气管插管后分别采用听诊法、听诊+吸痰管法及纤维支气管镜法判断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结果:听诊法、听诊+吸痰管法、纤维支气管镜法定位准确率分别为64%、81%、100%,纤维支气管镜法明显高于其它2种方法(P<0.05),听诊+吸痰管法高于听诊法(P<0.05)。结论:听诊+吸痰管法能提高准确率,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双腔管插管更准确可靠。

    2008年08期 No.152 1035-1036+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人工输注在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应的比较

    张京;葛永春;吴艳;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和人工控制输注(MCI)两种方式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应。方法:选择60例需行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丙泊酚人工输注组和靶控输注组,丙泊酚人工输注组采用丙泊酚MCI,消毒后静注丙泊酚2mg/kg,术中有体动反应时追加0.5~1.0mg/kg,丙泊酚靶控输注组采用丙泊酚TCI,设定初始靶浓度5μg/ml,术中有体动反应时追加靶浓度1μg/ml。分别记录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诱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及注药前1min、扩宫颈开始后1min、吸宫开始后1min、术毕时、孕妇能唤醒时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体动、舌后坠、术后头晕发生例数等。结果:2组患者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总用量丙泊酚靶控输注组明显大于丙泊酚人工输注组(P<0.5),丙泊酚靶控输注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丙泊酚人工输注组(P<0.05);丙泊酚诱导后平均动脉压下降程度丙泊酚人工输注组明显大于丙泊酚靶控输注组(P<0.05),术中心率的变化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呼吸抑制、体动、舌后坠及术后头晕例数丙泊酚人工输注组明显多于丙泊酚靶控输注组(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佳,不良反应少,优于丙泊酚人工控制输注。

    2008年08期 No.152 1037-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曲马多预防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李霞;张京;张希;陈红;

    目的:探讨曲马多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即曲马多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30例。常规全麻诱导及维持,术毕麻醉苏醒前,曲马多组给予曲马多1mg/kg静注,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0.05ml/kg静注。观察患者术中、术后的临床资料、术后寒战发生率及寒战程度Wrench分级。结果:2组病人拔出气管导管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补液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术后寒战发生率为6.6%,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寒战发生率(20.0%)(P<0.01)。结论:曲马多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寒战的预防。

    2008年08期 No.152 1041-1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涎腺腺淋巴瘤48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张亚静;张勤;陈蓉华;

    目的:探讨涎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48例涎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HE常规、免疫组化检查方法观察涎腺腺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本组涎腺腺淋巴瘤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4.33∶1),年龄55岁以上占60.41%,病程1年以上占66.67%。双侧颈部均可生长无疼痛性包块,左侧25例,右侧23例。包块圆形或不规则形,包膜完整,最大6.0cm×6.0cm×3.0cm,最小0.3cm×0.3cm×0.3cm。病理组织学检查见肿瘤由上皮性成分和淋巴间质构成。免疫表型:上皮成分CEA(+),CK(+),间质成分淋巴组织LCA(+),CD20(+),CD45RO(+),纤维组织Vimentin(+)。结论:涎腺腺淋巴瘤是一种异位性良性肿瘤,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有助于正确诊断。

    2008年08期 No.152 1043-1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非淋菌性尿道炎173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存在的原因分析

    侯平;莫拉提·阿合买提;

    目的:探讨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临床症状的病因。方法:选择2002年5月~2006年5月我院妇科及皮肤科诊断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并接受过至少一个疗程正规治疗的319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治疗后症状持续存在或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共173例,符合复发性和持续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范畴的18例,真菌感染76例为各病因之首,心理因素、多性伴等也是出现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结论:加强对复发性和持续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认识、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病因治疗等是防治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有效措施。

    2008年08期 No.152 1045-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放射性核素阴囊血池显像技术对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邵为民;陈涤平;阿不来提·买买提明;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阴囊血池显像(RSI)技术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的价值。方法:本组53例不育1年以上病史、精液分析异常的男性患者接受RSI检查及彩色双功能多普勒显像(CDFI)检查,经RSI检查由计算机计算两侧阴囊血池指数值(SBPI),从而确定有无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与CDFI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RSI诊断SVc相对于CDFI的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96.2%。结论:在男性不育的病因筛选中,RSI技术是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简单安全、有效、无创、客观、准确的方法。

    2008年08期 No.152 1047-1048+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芬太尼混合赛地合剂硬膜外阻滞对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分析

    李玉虎;侯守琳;

    目的:探讨下腹部手术患者芬太尼混合赛地合剂(2%盐酸利多卡因20ml+1%地卡因4ml)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行下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赛地合剂组和芬太尼混合赛地合剂组,每组40例。赛地合剂组硬膜外注入赛地合剂13ml及生理盐水2ml;芬太尼混合赛地合剂组赛地合剂13ml混合芬太尼100μg硬膜外注入,记录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最高平面及达最高平面的时间以及下肢运动阻滞评分,评价腹部运动阻滞、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与赛地合剂组比较,芬太尼混合赛地合剂组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及达最高平面的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延长,最高平面升高,腹肌运动阻滞和麻醉效果改善(P<0.05);2组下肢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腹部手术患者混合芬太尼可增强赛地合剂硬膜外麻醉效果。

    2008年08期 No.152 1049-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腺性膀胱炎的影像诊断及病理特征

    王伟;杨昕;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影像诊断要点及相关病理特征。方法:对11例经膀胱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膀胱镜、MRI、CT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血尿5例,尿路刺激症状6例,排尿困难4例,肾功能减退2例;膀胱镜检查10例,表现为菜花样改变5例,水肿与滤泡样改变3例,粘膜粗糙2例。行IVU检查8例,其中6例诊断为膀胱占位,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11例中并发膀胱癌2例,1例多次复发,均经病理证实。结论:腺性膀胱炎病理组织学改变特征是粘膜固有层中存在Brunn′s巢和腺体。MRI、CT检查能发现病变,IVU能发现部分病变,MRI或CT检查发现膀胱占位合并膀胱壁较广泛增厚而无壁外侵犯时,应首先考虑本病。其易与膀胱癌混淆,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2008年08期 No.152 1052-1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诊断价值的探讨

    张喜锦;王春霞;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myocardium,NVM)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以提高临床及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二维、M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疑似NVM患者进行多方位、多切面的探查,以获取其心脏形态、结构及血流信息改变特征。结果:二维显示:病变处心肌内外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层,外层较薄,表现为回声较强的致密层,内层较厚,显示突出的肌小梁及深陷其间的隐窝,呈"蜂窝状",好发于左心室心尖部、侧壁。左心腔增大,可合并室壁隐窝或房室腔内血栓形成。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该处室壁运动幅度低平,收缩期室壁增厚率下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深陷于肌小梁间的隐窝内可见血流信息,并与心室腔相通。晚期患者受累心功能减低。结论:NVM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心动图在无明显症状阶段即可诊断,是诊断NVM的较可靠而简便的检查手段。

    2008年08期 No.152 1055-1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念珠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沙丽塔娜提·贺纳亚提;李辉;耿新惠;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近期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17例住院患者采用显色培养法及ATBTM FUNGUS3真菌药敏试验板进行念珠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到1217株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598株(49.14%),非白色念珠菌619株(50.86%),非白色念珠菌中检出最多的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分别为264株(21.69%)、239株(19.64%)和57株(4.68%);检出念珠菌最多的部位是呼吸道,占全部标本的77.98%(949例);其次为泌尿道占10.44%(127例),粪便占9.61%(117例)。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中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伏立康唑(VRC)的敏感性除克柔念珠菌对5-FC、AMB的敏感率为38.96%、89.70%外,其它念珠菌都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除克柔念珠菌对FCA天然耐药外,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或剂量依赖性敏感(SDD)。结论:目前医院真菌感染仍然以念珠菌感染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虽然占主要地位,但非白色念珠菌明显增加,主要为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同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并有增加的趋势。

    2008年08期 No.152 1058-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包永军;邱凌云;伏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泌尿系病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延迟扫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果:MSCTU可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三维图像,能良好地显示泌尿系统病变(占位性病变、感染性病变、泌尿系结石、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的位置、形态、解剖关系、性质、毗邻关系及血供情况。结论:MSCTU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好,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08年08期 No.152 1061-1062+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94例医院工作人员锐器刺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

    张广芝;苗明;张剑峰;

    目的:调查医院工作人员发生锐器刺伤高危因素,分析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3月我院发生锐器刺伤94例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锐器刺伤工作性质、锐器类型、发生地点、工作年限、致伤锐器是否被血液污染等。结果:护士锐器刺伤41例(43.61%),外科医生锐器刺伤17例(18.08%),医技人员锐器刺伤13例(13.82%),保洁人员锐器刺伤12例(12.76%)。工龄在5年以下者56例(59.57%)。医院工作人员手部被刺伤者60例(63.82%),被注射针头和穿刺输液针头刺伤者50例(53.19%),发生锐器刺伤带血污者54例(57.44%),有17例(18.08%)锐器刺伤者对传染源不祥,22例(23.40%)锐器刺伤者本人不清楚针头有无血污。结论:医院工作人员锐器刺伤发生率较高,锐器刺伤主要发生在直接接触操作物品的部位。及时调查分析锐器刺伤原因,寻求降低锐器刺伤有效方法,提出防护对策极为重要。

    2008年08期 No.152 1063-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肺炎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澜兰·艾则孜;刘冰;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肺炎合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pheri-5RP-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睛-0.4%磷酸(8.5∶91.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绿原酸检测浓度在5.00~10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为1.05%。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控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2008年08期 No.152 1066-1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阿地力·伊沙木丁;龚建福;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并且适合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自我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卫生行政部门评价、检查医院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Delphi法)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确定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3级,一级指标4个(效果、效率、效益、效用)、二级指标9个(医疗质量、创新能力、医疗效率、人员构架、收入情况、患者费用、医疗收益、服务质量、发展潜力)、三级指标33个(基础护理合格率、人均发表论文数、平均住院日等)。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全面,计算方法简单易行,既可以横向比较医院同期的各绩效水平,也可以纵向比较某医院不同时期的差别,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008年08期 No.152 1068-1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0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罗洞波;斯坎达尔·阿布利孜;伊力亚尔·夏合丁;张力为;张铸;张昌明;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预防其发生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将1995年1月~2005年1月期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ARF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与按1∶2比例随机抽取的同期手术后未发生ARF的84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资料做对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术前肺功能、术前有无肺部合并症和其它合并症、术前有无低蛋白血症、吻合口位置、手术时间、术后是否镇痛、术后有无其它并发症等与术后发生ARF的相关强度,推测可能导致术后AR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前肺功能中重度受损、吸烟指数>400支/年、术前有肺部合并症和手术时间>3h,四个因素与术后ARF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术前改善低肺功能、早期戒烟、积极治疗肺部合并症、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是预防和减少术后ARF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2008年08期 No.152 1072-1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护理园地

综述

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