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专题研究

  • 新疆和田长寿老人健康与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

    贾汉·沙比提;马艳;王洪强;加孜那·托哈依;王茜;郑玉建;

    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地区长寿老人健康与环境影响因素的现状,探讨有利和有害环境因素与人类健康长寿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方法对和田地区洛浦县、墨玉县、和田县共488例长寿老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包括体检,问卷调查和居住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总悬浮颗粒物(TSP)、噪声、气温、气流、相对湿度和气压等因素的分析。结果洛浦县、墨玉县、和田县长寿老人居住区气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温、气流、相对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外气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温,相对湿度和气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老人居住区有害环境因素SO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NO2,TSP,噪声)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国标比较TSP含量超过国家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的1.4~6.4倍,各县噪声测定结果也超过国家卫生标准55Leq,dB(A)。和田地区长寿老人居住区室内外空气中NO2和TS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外SO2含量和噪声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田地区春夏季节风速大,自然风尘中的颗粒状污染物污染严重,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室内空气污染物NO2和TSP主要来源于燃煤,燃烧木材做饭和取暖产生的煤烟型污染;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家用电器的使用。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09-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8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和田地区60岁以上及长寿老人饮食及营养状况调查

    贾汉·沙比提;王洪强;吐尔逊江·买买提依明;刘金宝;克木巴提·吐尔德别克;古丽仙·哈力;

    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墨玉县、和田县(以下简称3个县)60岁以上老人及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膳食种类、营养素摄入量等饮食结构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方法对和田地区3个县60岁以上老人及长寿老人饮食及营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摄入量和特殊食品巴旦木、核桃、葡萄干、缩可马克(核桃+葡萄干+蜂蜜+玉米粉混合制成的营养粉)、蜂蜜、玫瑰酱、枸杞子以及每人每日摄入葡萄、苹果、梨子、西瓜、甜瓜和杏子等新鲜水果的情况。结果平均每人每天营养素的供给量与每日建议量标准(RDA)比较,蛋白质、VE、VC、锌、硒供给量超过标准,而热量、碳水化合物及钙的供给量低于标准。蜂蜜、巴旦木、葡萄干、核桃、缩可马克摄入量3个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玫瑰酱、枸杞子的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人每日摄入新鲜苹果、葡萄和梨子的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摄入西瓜、甜瓜和杏子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维吾尔族老人的健康长寿与当地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以及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13-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3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和田农村地区60岁以上维吾尔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加孜那·托哈依;胡晓婷;赵双锁;董三军;贾汉·沙比提;

    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农村地区60岁以上维吾尔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4月28日~5月30日,采用按自然村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维吾尔族聚集地新疆和田地区的部分县中户籍登记60岁以上的维吾尔族常住村民(≥5年)为调查对象,实际调查371名,资料完整的342人分为COPD组(78人)和非COPD组(264人),分别对其进行流行病学问卷、体格检查(包括身高、胸围、腹围、体重、皮脂厚度等)及肺功能检测。结果 COPD患病率达22.8%,男性为12.3%,女性为1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MI、厨房无通气设备、慢性咳嗽咳痰(≥3个月)、肺功能值FEV1、FEV1%预计值、FEV1/FVC%等因素在COPD组和非COP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厨房无通气设备(OR=0.553,95%CI=0.332~0.949,P<0.05)、低BMI(OR=4.179,95%CI=1.276~13.691,P<0.05)、喘息症状(OR=2.302,95%CI=1.263~4.196,P<0.05)是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COPD患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厨房无通气设备、低BMI、咳嗽咳痰伴随喘息是新疆农村地区维吾尔族老人COPD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17-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和田地区350例维吾尔族老人营养与肺功能状况相关研究

    加孜那·托哈依;赵双锁;胡晓婷;董三军;贾汉·沙比提;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对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老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和田地区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的350例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理想体质量指数百分比(IBW%),以IBW%不同分为营养不良组、营养正常组及超重组,常规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在用力肺活量25%到75%的平均流速(FEF25~75)、在用力肺活量25%时的峰值流速(FEF25)、在用力肺活量50%时的峰值流速(FEF50)、在用力肺活量75%时的峰值流速(FEF75)、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比较3组肺功能状况的差异。结果维吾尔族老人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EF、FEF25~75、FEF25、FEF50、FEF75比较,营养正常组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和超重组(P均<0.01),而营养不良组与超重组之间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O2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和田地区农村60岁以上维吾尔族老人肺功能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和超重均影响肺功能。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21-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长寿老人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贾汉·沙比提;

    <正>20世纪是延长全球人类寿命的年代,21世纪是提高寿命质量的年代。百岁老人无疑是人类健康长寿的主要象征,世界正在步入老龄化,中国同样在步入老龄化。随着社会的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24-1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78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基础医学研究

  •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陈红;王延蛟;焦谊;孙丽丽;库热西·玉努斯;关亚群;

    目的通过2种不同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为该疾病的研究探索理想的建模方法。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MS模型正常盐组(NS)、MS模型高盐组(HS)和对照组(NC)。NS组大鼠饲喂高脂高糖饲料,HS组大鼠饲喂高脂高糖高盐饲料,NC组大鼠饲喂基础饲料。10周末,NS组和HS组选择腹围达标的大鼠,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25mg/kg。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腹围、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结果 NS组和HS组大鼠体重、腹围、空腹血糖与NC组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12周末时,HS组大鼠血糖及腹围较NS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时,HS组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NS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成模率为40.0%,HS组成模率为66.7%,2组成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脂高糖饮食或高脂高糖高盐饮食诱导加腹腔注射小剂量STZ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成功复制稳定的MS大鼠模型,且HS组成模率较NS组高。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28-1030+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72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墨玉县农村维吾尔族成人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刘珍;帕丽旦·库尔班;刘健;艾孜子·瓦克艾合买提;艾尼瓦尔·阿卜来提;迪力木拉提·阿不都拉;

    目的探索在新疆南疆农村维吾尔族聚集地开展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了解墨玉县农村维吾尔族成人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预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容量随机抽样方法从墨玉县364个村抽取18岁以上维吾尔族成人1650人,进行问卷调查、慢性肾损伤指标检测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在资料完整的1552名维吾尔族成人中,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1.4%,经年龄性别标化后的患病率为1.44%(95%CI为1.39%~1.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高血压、老龄、蛋白尿、高尿酸血症、脑卒中为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墨玉县农村维吾尔族成人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1.4%,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老龄、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和脑卒中。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31-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倒提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李伟;赵翡翠;

    目的建立倒提壶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为其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不同产地采集5批倒提壶样品,对倒提壶原植物进行鉴定,并对其性状进行描述;以β-谷甾醇对照品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对倒提壶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H和附录ⅨK测定5批倒提壶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A测定5批倒提壶药材的浸出物。结果倒提壶药材以环己烷-乙醚-乙酸乙酯(40:11:5)为展开剂,倒提壶中β-谷甾醇薄层色谱鉴别,分析显示检查项中暂定倒提壶药材水分不得过15%,总灰分不得过18%,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倒提壶浸出物不得少于18.00%。结论所制定倒提壶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可用于评价倒提壶药材的质量。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36-1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天香丹速释颗粒崩解剂的筛选

    王佳;姜林;陈良;

    目的对天香丹胶囊速释辅料逐一进行考察并优选出制备速释颗粒的最佳方法。方法对单一辅料制备的天香丹胶囊首先进行崩解时限的考察,优选出崩解效果较佳的3种辅料,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混合比例。结果最优辅料的最佳配比是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1:2:3。结论优选出的辅料制备的速释颗粒崩解迅速、可行。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39-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海罂粟提取物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研究

    张荣;龙梅;娜迪拉;阿布力孜·吐尔送;陆云;张文利;张乐;

    目的探讨海罂粟提取物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方法昆明种健康小鼠7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肺力咳组及海罂粟高、中、低浓度(0.2、0.1和0.05g/ml)组,分别采用氨水引咳法、酚红排泄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海罂粟提取物的镇咳、祛痰作用。另选择豚鼠24只,各取2个气管螺旋条标本,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盐酸异丙肾上腺组及海罂粟高、中、低浓度(0.2、0.1和0.05g/ml)、极低浓度(0.025g/ml)组,采用气管螺旋条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海罂粟提取物的平喘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海罂粟提取物均具有镇咳作用,能有效减少咳嗽次数,咳嗽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和肺力咳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罂粟高中低浓度组咳嗽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罂粟高浓度组气管内酚红排泄量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海罂粟提取物提取物对于气管螺旋条的解痉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罂粟提取物具有镇咳、平喘作用,但祛痰作用不明显。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41-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核桃分心木化学成分的预试验研究

    毕肯·阿不得克里木;韩艳春;阿依吐伦·斯马义;

    目的考察核桃分心木所含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系统预试验法对核桃分心木所含化合物进行定性反应预试验。结果核桃分心木中含有挥发油、油脂、生物碱、黄酮、皂苷、鞣质、有机酸或酚性成分、糖类、氨基酸、多肽或蛋白质等,未检出内酯或香豆素、强心苷类、甾体或三萜类。结论核桃分心木中含有挥发油、油脂等近十种化合物。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44-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76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司匹林片剂的处方优选

    陈强;马桂芝;

    目的对阿司匹林片的处方进行优选。方法以片剂溶出速率常数k为处方优选指标,采用U7(73)均匀实验设计安排实验,考察填充剂(淀粉)、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水溶性润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用量对片剂溶出速率的影响,根据多元回归结果进行方程优化,确定优选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选出的阿司匹林片处方为淀粉用量为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用量为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用量为3%。验证试验表明优化后的阿司匹林片15min内即可实现100%溶出,T50为1.5min,Td为2.3min。结论优选出的制剂处方可显著提高阿司匹林的体外溶出度。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47-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38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巴哈提古丽·多尔达什;加娜尔·塔力哈提;帕里罕·阿吾汗;

    目的建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最佳溶出度方法。方法采纳《国家药品标准》第16册复方氨酚烷胺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建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法,以盐酸溶液(9→1000)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75r/min,溶出时间为15min。取样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吸收系数(E1%1cm)715计算各粒的溶出量。结果 3个厂家10批供试品样的测定结果显示其溶出量均不低于标示量的80%。结论本方法符合溶出度方法的建立原则,可作为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内在质量控制指标。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50-1051+1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放射工作者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关系的研究

    冀晓丽;谭卫国;刘继文;

    目的探讨放射工作者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紧张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对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者557名(接触组)和389名非放射线接触者(对照组)共计94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触组ORQ、PSQ、PRQ(除SS外)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SQ与ORQ及各子项得分(除RI外)呈正相关(P<0.01),PSQ与PRQ及各子项得分呈负相关(P<0.01)。对照组WAI评分"好"的职工比例高于接触组(P<0.01),接触组WAI评分"差"与"中"的职工比例高于对照组,评分"好"的职工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AI评分与ORQ及PSQ均呈负相关(P<0.01),与PRQ呈正相关(P<0.01)。结论接触组比对照组的职业紧张程度高,工作时间越长紧张程度越高,接触组的工作能力低于对照组,通过增进放射作业人员的应对资源,调整职业心理紧张反应及改善工作适应状态可提高其工作能力,保护其身心健康。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52-1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α-硫辛酸对臂踝脉搏波速度变化影响的干预研究

    张卫国;李农;胡晓娟;黄永迪;王倩;王琛琛;许睿伟;严恺;严卫丽;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口服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前后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变化,探讨ALA能否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动脉硬化程度,为心血管病人群提供一级预防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交叉试验设计,在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按照研究对象入选和排除条件筛选出健康的20~60岁的汉族研究对象104例,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脂4项、baPWV。采用区组设计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为期8周ALA(1200mg/d)干预和安慰剂对照,洗脱4周后,2组交换再进行8周的干预。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双盲的设计。比较2次观察终点时干预组和安慰剂对照组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动脉硬化程度等心血管和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或者心血管疾病相关早期敏感指标等连续变量平均水平的差别。结果按照意向分析(ITT)策略,10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干预组左右两侧baPWV前后差值分别为-2.80±11.6和-3.01±12.7,均低于安慰剂组左右两侧baPWV前后差值(分别0.57±12.71和0.28±12.83),口服ALA左右两侧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ALA可降低动脉硬化的程度,对氧化应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56-1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科大学幼教中心学龄前儿童营养膳食调查

    王婷婷;兰春琳;王晓伟;阿布都力艾则孜江·买买提;刘继文;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幼教中心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与身体发育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新疆医科大学幼教中心学龄前儿童203名,采用称重法和记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膳食调查,分层抽样70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采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幼儿的营养状况。结果蛋白质、锌、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分别占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65.56%、71.47%、35.35%、55.59%和55.13%,摄入量均不足;三大营养素供热比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供热(63.81%)略高于正常值(50%~60%);优质蛋白占总蛋白质摄入量比例为47.41%。结论该幼教中心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60-1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临床医学研究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metabolites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diabetes mellitus

    Objective To contrast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metabolites of intestinal flora betwee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and normal blood glucose human in Xinjiang Uygur and Kazak.Methods Uygur fecal samples and Kazak fe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and 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were extracted by water from feces,then the content of SCFA in fecal samples was analyzed by gas-chromatography mass-spectrometry(GC-MS).Results Both Uygurs and Kazaks,in their feces,the content of SCFA in the feces show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a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was shown between the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CFA in the fecal samples.Bu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uygurs and kazaks,in not only normal blood glucose group,but also type 2 diabetes group.Conclusion The fec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has an de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SCFA.Between Uygurs and Kazaks,the metabolic changes of intestinal flora was similar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63-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关系

    何忠明;徐军;周晓芹;韩美荣;齐琰莹;李敏;雷清生;韩芳;

    目的分析合并及未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哮喘临床控制率及相关因素,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治疗策略。方法对88例哮喘患者经睡眠问卷调查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调查,行夜间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肺功能测定,夜间血氧监测指标包括氧减饱和指数(ODI4)、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SIT90%)。按照ACT评分和ODI4值分组,ACT评分≤19分为哮喘临床未控制组,ACT评分>19分为哮喘临床控制组,ODI4值≥10次/h为哮喘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组,ODI4值<10次/h为单纯哮喘组。比较各组肺功能的差异。结果哮喘控制组与哮喘未控制组体质量指数(BMI)、FVC、ODI4、LSaO2、MSaO2、SIT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哮喘组与哮喘合并SAHS组哮喘临床控制率(23.8%、6.3%)及汉族与维族哮喘组间哮喘临床控制率(28.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哮喘临床控制与否和肺功能、夜间低氧及是否合并SAHS有关,ACT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结合肺功能及夜间血氧监测能够全面评估哮喘患者的病情。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67-1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经颈前小切口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附39例报告)

    耿中利;马斌林;任光辉;董朝;

    目的探讨经颈前小切口径路腔镜下行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2009年7月采用腔镜辅助下颈前单一小切口径路手术的3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腔镜辅助下颈前单一小切口径路手术的3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需术中扩大刀口,手术后颈部美容效果较传统手术好,且颈部感觉异常及吞咽困难较传统手术明显减轻。结论腔镜辅助下颈前单一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可达到微创、相对美容的效果,是一种相对简单、易于推广、安全可靠的方法。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70-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伊犁山区哈萨克族牧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相关性分析

    苏建春;于云华;霍伊军;闫秋林;塔衣尔江;陈文敏;韩文权;

    目的探讨伊犁山区哈萨克族牧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伊犁州畜牧局下属山区马场的哈萨克族牧民人群完整资料546份,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统计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患病情况。结果 (1)18岁以上人群MS的患病率为19.96%,且呈现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的趋势,血脂紊乱、高血压、BMI增高、高CHO、高LDL-C、高TG、高血糖、低HDL-C分别为89.81%、71.30%、68.52%、57.41%、43.52%、42.59%、24.07%、18.52%。(2)BMI增高、高TG、低HDL-C以30~44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其余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血糖、高血压、高LDL-C、血脂紊乱以60~74岁年龄段比例最高。结论伊犁山区哈萨克族牧民以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为MS的主要组分,其中尤以高血压为明显。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73-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老老年人动态血压的监测与分析

    韩璐;珠勒皮亚·司马义;

    目的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来探讨老老年人的血压变化特点。方法随机抽取105例年龄60~79岁的老年人和99例年龄≥80岁的老老年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MP),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原始数据分析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老老年组的高血压患病率(79%)高于老年组(40%),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0,P>0.05)。非杓型血压例数(92例)明显多于老年组(68例),但2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6,P>0.05)。(2)老老年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h平均脉压(24h-PP)、白昼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dSBP/BPL)及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nSBP/BPL)均高于老年组,2组比较,nSBP、24h-PP和nSBP/BP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老老年组的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24h平均脉压指数(24h-PPI)、白昼平均舒张压血压负荷值(dDBP/BPL)及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压负荷值(nDBP/BPL)均低于老年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及非杓型血压呈上升趋势,老老年人血压变化特点以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收缩压血压负荷值明显增加为主。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76-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老年病毒性肝炎360例临床分析

    胡利萍;张丽娟;秦冬梅;张跃新;

    目的探讨新疆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同期300例年龄30~59岁的患者进行对照,对二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1)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以黄疸、腹胀、腹痛等症状和体征较多见;(2)病原学分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以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为主,重叠感染(13.1%)较多见;(3)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分型以肝炎肝硬化(37.8%)、重型肝炎(21.1%)和淤胆型肝炎(10.8%)为主;(4)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并发症以肝细胞癌(34.7%)、原发性腹膜炎(22.8%)、电解质紊乱(31.4%)多见。结论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黄疸深,易重症化,并发症和合并症多,死亡率很高。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79-1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3种放疗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分析

    谢姆孜牙·买买提热夏提;茹鲜·吾斯曼;伊斯刊达尔·阿布力米提;

    目的探讨常规(CF)、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IMRT)放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放疗反应。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行单纯放疗的患者共149例,其中采用常规放疗68例(CF组),三维适形放疗45例(3DCRT组),调强放疗36例(IMRT组),均采用6MVX线照射,2.0Gy/次,5次/周,总剂量为60~66Gy、分30~33次、40~45d完成,比较3组的近期疗效及放疗反应。结果 CF组、3DCRT组和IMRT组有效率分别为70.6%、91.1%和91.7%。CF组与3DCRT组和IMRT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各临床分期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5.4%、70.5%和69.4%;3组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0.8%、50.0%和58.3%;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5.4%、84.1%和83.3%;3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33.8%、54.6%和58.3%。3DCRT组+IM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CF组高(P<0.05),放射性肺炎发生率CF组较IMRT组+3DCRT组高(P<0.05),骨髓抑制反应3DCRT组+IMRT组较CF组轻(P<0.05)。结论 3DCRT和IMRT方法能提高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放射反应均可耐受。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82-1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毕兴;陈鹏;舒博;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晚期膀胱癌患者行吉西他滨800~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15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8d为1个周期,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例患者化疗第1天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而终止化疗,其余27例共行86个周期。其中CR3例(11.1%),PR10例(37.0%),SD9例(33.3%),PD5例(18.5%),总有效率为48.1%。中位缓解期为23周。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乏力、便秘。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贫血。肝功能损害、脱发、过敏反应均较轻。结论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膀胱癌的有效方法,并且毒副反应相对较轻。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86-1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初期临床观察

    李海涛;白磊;赵晋明;邵英梅;吐尔干·艾力;温浩;

    目的初步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的26例复杂肝泡型包虫病例的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13例行单纯药物化疗,13例行姑息手术联合药物化疗,比较二者生存率差异。结果 2种治疗方式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例长期化疗随访病例健康存活。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长期使用。同时单纯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的化疗与姑息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复杂病例的治疗方式可能无临床差异,但无论是否手术,有效长程的化疗都应作为必要的治疗选择。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89-1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264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含3种药物氧合温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临床对比研究

    艾克拜尔·买买提;单雪峰;木拉提·阿布都热合曼;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及L-精氨酸、甲泼尼龙、川穹嗪3种药物加机械通气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择期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采用临床对照研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采用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加机械通气,余各加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入L-精氨酸、甲泼尼龙和川穹嗪,每组各15例。4组病人均采用常规CPB,分别在麻醉后、开放主动脉1h,回ICU0、6、12、24h取桡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 60例患者术中及术后经过顺利,均痊愈出院。开放主动脉后,各加药组血浆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PB过程中持续肺动脉灌注L-精氨酸、川穹嗪、甲泼尼龙均可以明显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增加抗炎因子的释放,具有肺保护作用。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93-1095+1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放疗对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张新春;王义海;王红;王娟;

    目的探讨放疗对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抽取128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Ver4.0)测定患者放疗前、中、后的生存质量。同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族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人均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居住地、主要照顾者、临床分期及放疗皮肤反应)。分析患者放疗期间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生存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期间与生存质量相关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医疗付费方式、放疗皮肤反应(P<0.05)。结论放疗对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无影响。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医疗付费方式、放疗皮肤反应等从多个唯度影响保乳术后患者放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96-1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58例临床分析

    董杨帆;段绍斌;居来提·艾力;杨东鹰;邓明飞;樊晓静;史志涛;刘郁;张增峰;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科完成58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共完成5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其中胆囊切除术30例,阑尾切除术18例,肝囊肿开窗术8例。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操作困难中转为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组手术时间为48~120min,平均(66±25)min;阑尾组手术时间为15~40min,平均(22±20)min;肝囊肿组手术时间为34~52min,平均(42±16)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未发生胆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2.8d出院。手术切口瘢痕隐蔽不易察觉,病人对美容效果十分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可实现腹壁无瘢痕化,减少切口感染几率,但操作难度较大,可以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99-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孙学斌;李纲;张克远;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胫骨平台关节面骨折及治疗关节内合并损伤患者26例,对骨折进行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3~4个月骨折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随访5~20个月,按照Rasmussen标准评定疗效,优17例,良8例,可1例。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固定满意、可一期处理关节内合并伤等优势,其远期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02-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改良Davis法联合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

    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艾力·热黑;莫合塔尔·莫明;

    目的探讨改良Davis法闭合复位联合后路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或无神经症状的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6月,对50例伴有或无神经症状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施行术前辅助改良Davis法闭合复位联合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并椎板减压或不减压治疗。评估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Cobbps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按ASIA神经损伤评分标准进行评定,A级4例,B级3例,C级3例,D级11例,E级29例。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结论改良Davis法闭合复位联合后路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或无神经症状的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可获得理想的伤椎复位,重建脊柱稳定性,并能达到有效的脊髓减压及改善神经功能。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05-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腕管开放性复合组织损伤急诊的显微外科治疗

    买买提明·赛依提;任鹏;阿里木江·阿不来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目的总结腕管开放性复合组织损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腕管开放性的血管、神经、肌腱组织复合损伤88例,其中局部皮肤损伤严重或者皮肤缺损患者25例,应用前臂桡侧或尺侧的筋膜皮瓣以覆盖创面。术后48h开始应用支具协助主动伸指、被动屈指功能训练,3周后辅助用理疗,渐进性主动屈、伸指(腕)训练。结果所有患者获6个月以上随访,手指屈伸活动均获满意功能。88例患者中术后感觉功能恢复达S4以上83例,占94.3%;鱼际肌及骨间肌肌力达M3以上者79例,占89.7%;肌腱损伤的按TAM评定法,88例中优51例,良23例,中6例,差8例,优良率为84.1%。25例皮肤损伤严重或缺损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一期修复腕管开放性复合组织损伤,术后辅助以适宜的系统功能康复训练,能较好地恢复手部的功能。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08-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

    阿布力克木·阿布拉;哈力达·亚森;热衣拉·艾力尤甫;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的260例ITP患者的预后与初诊时骨髓涂片巨核细胞的数量、原始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数的关系。结果初诊时骨髓巨核细胞计数越多,预后越好,初诊时骨髓原始幼稚巨核细胞比例越高,预后越好。结论初诊时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原始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数与ITP预后有密切关系,可作为早期判断ITP预后的指标。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乳腺肿瘤切除术中无菌术的应用

    安梦滢;热依汗古丽·力提甫;

    目的探讨无菌操作规程在乳腺肿瘤切除术中各个环节的实际应用以及对防止术后感染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9年间实施乳腺肿瘤切除术的3181例病例,从手术区域皮肤消毒的方法及范围、特殊无菌洞单及手术野无菌单的铺设、局麻药的抽取方法、手术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执行程度等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乳腺肿瘤切除后的无感染率达99.97%(3180/3181)。结论在乳腺肿瘤切除术中采用规范化的无菌操作法,对预防术后感染确有效果。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13-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雌二醇、孕酮、抗HCG抗体联合检测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断意义

    魏立;马瑞丽;赵娜;李红梅;

    目的探讨抗HCG抗体、雌二醇和孕酮联合检测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6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不孕症组),选择60例婚检健康女性为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罗氏ELECSY2010)检测2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用ELISA间接法定性检测抗HCG抗体。结果不孕症组血清E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抗HCG抗体阳性者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明显低于抗HCG抗体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HCG抗体阳性,可引起雌二醇和孕酮水平低下,导致不孕,抗HCG抗体、E2、P联合检测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15-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200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通液术后妊娠情况分析

    马彦华;陈筱萍;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输卵管通液术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新疆昌吉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2004年7月~2009年7月200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行通液术后的怀孕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行通液术,总受孕率为41.00%(82/200),以2次通畅者受孕率最高(52.94%),3次以上通畅者受孕率最低(20.00%);通液后1~3个月受孕率为57.78%,通液1年以上者受孕率最低,为23.08%;原发不孕者受孕率与继发不孕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通液术对不孕症既能做到初步筛查诊断,又能起到直接治疗作用。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17-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评价缺氧新生儿左心室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王乐;周英;李明霞;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评价缺氧新生儿左心室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轻、中、重度低氧血症组新生儿(52例)及正常对照组新生儿(40例)于生后1、3、7d分别测定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EF)及反映舒张功能的二尖瓣口E/A值,并比较各组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轻度低氧血症组生后1、3、7d左心室EF、E/A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低氧血症组生后1、3d左心室EF、E/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低氧血症组生后1、3、7d左心室EF、E/A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发现中、重度低氧血症患儿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19-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慢性前列腺炎伴不育症患者前列腺液中病原学检查及结果分析

    许鹏;陈涤平;阿不来提·买买提明;

    目的研究慢性前列腺炎与病原菌的关系,探讨前列腺液病原菌检测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结果 227例标本中有127例分离出细菌,阳性率55.9%,革兰阳性菌占74.8%,以表皮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占21.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合并支原体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43例,占18.9%。100例细菌培养阴性标本中,支原体阳性47例(47%),沙眼衣原体阳性25例(25%),其中两者合并存在8例(8%);分离出的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大部分敏感,耐药率7.4%~18.9%;对青霉素类耐药率最高,为68.7%~100.0%,但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解脲支原体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54.4%);对交沙霉素、四环素耐药率最低(2.9%)。人型支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100.0%);对强力霉素、磷霉素全部敏感(100.0%)。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伴不育症患者进行前列腺液中分离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性有很大差异,适时联合检测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2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农村维吾尔族慢性牙周炎与糖代谢异常相关性的研究

    张丽;桑晓红;刘健;巴鹏飞;梁照忠;地里木拉提·阿不都拉;王文莉;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慢性牙周炎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卫生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分层容量随机抽样方法从墨玉县364村抽取15个村18岁以上维吾尔族成人1650人,进行问卷调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和口腔检查。依据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慢性牙周炎组和非牙周炎组,其中慢性牙周炎组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牙周炎组。结果在资料完整的1415人中有934人(66.0%)患慢性牙周炎,56人糖代谢异常(4.0%)。慢性牙周炎人群中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为5.0%,高于非牙周炎人群1.9%(χ2=8.3,P=0.001),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组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分别为3.5%、3.6%、7.3%(χ2=16.7,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重度慢性牙周炎组糖代谢异常的风险为非牙周炎组的3.8倍(95%CI1.7~8.1,P=0.001)。结论农村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与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慢性牙周炎与糖代谢异常相关,重度慢性牙周炎是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25-1127+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全身麻醉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

    俞瑾;叶建荣;郑宏;

    目的探讨3种不同全身麻醉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为优化麻醉策略奠定基础。方法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5例,ASAⅢ级或Ⅳ级,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n=20)、丙泊酚组(P组,n=25)和咪达唑仑组(M组,n=20),分别以七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实施麻醉诱导及维持。术中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3d內观察随访恶心、呕吐、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的发生情况。结果 S组患者术后2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术后3d内心律失常、心绞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者出院后30d内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P<0.05),3组间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咪达唑仑容易诱发术后心脏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七氟醚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心脏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但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28-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艾克拜尔·艾拜也都拉;张斌;董振宇;黄异飞;

    目的观察并评估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术后患者的腰腿疼痛、身体功能康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访研究64例行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术后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7~28个月)。利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疼痛和身体功能恢复状况评定术后疗效,并对一些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2例患者已行再手术治疗,再手术率为3.1%。62例患者随访时总优良率为91.9%,ODI平均值为16.79%,与术前比较,随访时ODI值平均下降为52.47%。41例(66.1%)患者轻度功能障碍(平均值9.22),16例(25.8%)中度功能障碍(平均值27.08),5例(8.1%)重度功能障碍(平均值46)。随访时ODI值与ODI下降值的术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康复锻炼对术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术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适度的劳动强度、合理的劳动习惯可提高术后疗效,促进疼痛缓解和身体功能的康复。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32-113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恩再适PCEA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班丽;王家双;魏星;杨军;周肆华;

    目的观察恩再适PCEA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恩再适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除了口服甲钴胺胶囊1mg,鲁南贝特2片,乐松60mg,各2次/d外,恩再适组给予恩再适6ml+0.1%罗哌卡因200mg加入生理盐水至200ml、对照组0.1%罗哌卡因200mg加入生理盐水至200ml。2组均使用持续硬膜外皮下隧道PCA技术(PCEA)治疗,使用处方为硬膜外持续输注1.5~2.0ml/h,追加2ml/次,间隔时间为15min,平均10d为一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法比较2组痛觉差异。结果恩再适组治疗后VAS评分(1.31±0.62)较治疗前VAS评分(6.82±1.3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1.45±0.92)较治疗前VAS评分(6.88±0.9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恩再适组和对照组治疗麻木、冷感等症状均有效果,恩再适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再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高,而且安全性较好。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34-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AKA、CCP、类风湿因子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邹薇薇;李欣;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类风湿因子IgA、IgG、IgM抗体RF-IgA、RF-IgG、RF-IgM在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月新疆库尔勒市巴州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370份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KA、CCP、RF-IgA、RF-IgG、RF-IgM水平。选取符合临床RA诊断患者225例,对照组113例分析AKA、CCP、RF-IgA、RF-IgG、RF-IgM在不同性别、年龄RA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在225份检测标本中,AKA、CCP、RF-IgA、RF-IgG、RF-IgM的阳性率分别为15.1%、20.9%、31.6%、29.3%、30.7%,男女比例分别为1:2.8、1:3、1:2.9、1:3、1:2.5。不同性别各指标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A、CCP、RF-IgA、RF-IgG、RF-IgM在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P均<0.01)。RA组和对照组AKA、CCP、RF-IgA、RF-IgG和RF-IgM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RA就诊患者中AKA、CCP、RF-IgA、RF-IgG、RF-IgM的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存在差异。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37-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等效剂量吗啡缓释片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消化道癌痛的临床疗效

    茹鲜·吾斯曼;帕提古丽·阿尔西丁;王霞;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口服吗啡缓释片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疼痛数字分级法(NRS)≥5的晚期消化道癌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用相等剂量吗啡,A组外用芬太尼贴剂,B组口服吗啡缓释片,观察2组患者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用药后止痛效果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便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是晚期消化道癌痛患者最理想的药物,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40-1141+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层螺旋CT肋骨段内缘胸膜线影在判断少量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中的临床价值

    周雁玲;蔡曙耘;

    目的探讨肋骨段内缘胸膜线影厚度在判断少量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中的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90例正常成人胸部16层CT扫描图像拆薄为层厚1.25mm、层间1.0mm的图像传入ADW4.2工作站进行观察,分别记录两侧共380侧胸部肋骨表面线状影之有无和其厚度,分为0、1、2、3、4、5、6、7、8mm共9个级别进行记录。结果 190例380侧胸腔肋骨表面线状影中:48.16%正常人肋骨段内缘不具备胸膜线影,95.26%的正常人胸部肋骨段内缘可见0~3mm厚度的胸膜线影。结论肋骨段内缘出现0~3mm厚度的胸膜线影定为正常范围是可信的。肋骨表面见到线状影即提示胸膜增厚或积液的存在,将产生48.16%的正常人过诊为胸膜增厚或积液。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42-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关于医学符号的使用

    本刊编辑部;

    <正>除英语语法规定和专有名词、缩写词之外,一般应为小写。斜体多见于代表变量的字母如x、y等。统计学符号如P、F、t、s等,量符号如体积V、压力p等,表示旋光性、分子构象、取代基等的化学符号如

    2010年09期 v.33;No.177 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开通《网刊通》网上投稿系统

    本刊编辑部;

    <正>尊敬的各位作者请注意:为了适应现代网络化发展和无纸化办公的需要,我学报编辑部目前正式启用网上自助投稿、查询系统,非网上投稿稿件,不能进入专家评审及后续程序。欲投稿的作者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登陆: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综述

  • 烤瓷基底冠合金的理化特性及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王敏;何惠宇;

    金属瓷修复体兼有金属的强度和陶瓷的美观,而受到患者和医生的普遍欢迎,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随着金属烤修复体普遍推广应用也暴露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弊病。本文针对不同种类烤瓷基底冠合金的理化特性及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作一综述。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45-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医学教育

  • 基于组织战略的创新性人才招聘机制探讨

    蒋金兰;李永红;汪建新;曹江勇;王娟;

    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的人才策略研究,指出人才招聘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阐述人才招聘在组织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转变人才意识到创新招聘手段探讨创新性人才招聘机制。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49-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买买提·吐尔逊木明;王振斌;孙利民;刘继文;

    医学研究生是承载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重任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研究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事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比内地重点院校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更多地受到很多社会负面效应和地方特色的影响,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实际经验,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对策,为研究生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50-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循证医学在外科学教育方面的应用

    金钟;温静;何铁汉;

    本文阐述了传统外科学教育模式的弊端,通过引进循证医学的概念、基本评价方法,指出在外科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新模式是临床外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探讨了将循证医学引入外科教学的方法。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52-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七年制医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探讨

    张晓英;多力坤·木扎帕尔;郭艳芳;

    儿科学是一门重视实践过程的学科,在医学七年制学生见习中,针对当前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对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调整,从沟通入手,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品德和伦理学教育、重视三基训练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应用PBL教学法、促进医学英语学习,使学生全面提高,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0年09期 v.33;No.177 1154-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