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专题研究——新疆不同民族心房颤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367例心房颤动住院病例病因与治疗分析

    南岳龙;木胡牙提;林涛;卢武红;刘志强;何鹏义;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病因和药物治疗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6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族别的引起房颤的病因中,汉族以高血压、冠心病为主,而哈萨克族以风湿性瓣膜病、高血压为主。高血压(P=0.022)、风湿性瓣膜病(P=0.000)、心肌病(P=0.022)在汉、哈萨克族房颤发生病因中有统计学意义。心室率控制药物以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使用最多;本组患者85.23%接受抗血栓治疗,其中抗血小板方法(78.64%)最多。结论该地区房颤患者病因分组、药物服用与全国及国外相关资料趋势接近。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主要病因。

    2011年08期 v.34 787-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非瓣膜性房颤与血栓形成前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雷;木胡牙提;林涛;卢武红;刘志强;何鹏义;杨玉春;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钠肽(BNP)、P-选择素(PS)、D-二聚体(D-D)、左心房直径(LAD)、射血分数(LVEF)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PTS)的关系。方法按食道心脏彩色超声检查(TEE)检查结果将98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房颤血栓前状态组和房颤对照组,再将两组分别再分为哈萨克族和汉族两个亚组,检测血浆中hsCRP、BNP、PS、D-D的浓度,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LAD、LVEF。结果哈萨克族和汉族房颤血栓前状态组hsCRP、BNP、PS、D-D浓度及LAD与房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PS、LAD与哈萨克族非瓣膜性房颤血栓形成前状态独立相关(P<0.05),而BNP、D-D浓度、LVEF与哈萨克族非瓣膜性房颤血栓形成前状态无独立相关。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hsCRP、PS浓度水平增高、LAD扩大是非瓣膜性房颤血栓形成前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1年08期 v.34 790-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前后的抗凝治疗

    何鹏义;木胡牙提;马依彤;张燕一;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前后的抗凝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2009年4月108例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患者术前行经食管心脏超声和/或螺旋CT心脏成像检查排除心房内血栓;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短暂脑缺血或脑栓塞病史者或年龄>65岁的房颤患者术前华法林抗凝治疗1个月,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结果 108例患者共接受肺静脉电隔离治疗116次(8例进行了第二次肺静脉电隔离术),隔离肺静脉348根。108例患者均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血栓栓塞事件。结论房颤患者在导管射频消融静脉电隔离手术前常规行经食管超声和/或螺旋CT检查排除心房血栓,并在手术前后及术中进行规范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手术相关血栓栓塞并发症。

    2011年08期 v.34 794-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民族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南岳龙;木胡牙提;

    <正>心房颤动大约占所有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年代及研究方法如房颤的检出方法和定义范围不同,造成房颤患病率的差异较大(0.1%~5%)。美国心房颤动患者从1980年的320万增至2000年的510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 210万~1 590万。我国心房颤动发病率为0.77%,患者近1 000万。木胡牙提等发现房颤患者的病因、发病年龄及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等方面存在民族差别。本文对不同民族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011年08期 v.34 798-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基础医学研究

  •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与藻酸钙凝胶修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艾克帕尔·吾不利;阿不都赛米·艾买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与藻酸钙凝胶移植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其促进成骨及血管化作用。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雄兔75只,造模型后,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不给予任何处理;B组在数字减影型X射线机(DSA)下用12号穿刺针减压;C组在DSA导视下穿刺注入0.5 ml的5×106的骨髓单个核细胞;D组用0.5 ml的5×106骨髓单个核细胞与藻酸溶液(方法同B,C组)注入股骨头内。术后4周及8周各组兔先行MRI扫描,之后处死动物取股骨头行常规组织学染色及用扫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术后第8周,D组MRI示低信号区明显缩小;组织病理学及扫描电镜表现空骨陷窝减少,成骨细胞多,新骨形成;D组空骨陷窝阳性数和微血管密度与A、B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和藻酸钙凝胶移植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修复作用较为理想,并能够促进坏死区骨的再生和血管化。

    2011年08期 v.34 807-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VEGF-C及其受体Flt-4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范志勤;苏建萍;庞作良;

    目的探讨VEGF-C及其受体Flt-4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9例肺鳞状细胞癌原发灶组织、癌旁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VEGF-C和Flt-4在癌组织中和转移的淋巴结转移组中高表达(P<0.05);(2)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VEGF-C和Flt-4与吸烟指数相关(P<0.05),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TNM分期相关(P<0.05);(3)VEGF-C与Flt-4在肺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2,P<0.05)。结论 VEGF-C与Flt-4受体在肺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2011年08期 v.34 812-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昆仑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

    王艳;张彦丽;阿依吐伦·斯马义;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测定昆仑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期为昆仑雪菊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昆仑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方程为:A=0.011 09C+0.010 12(r=0.999 7),表明芦丁在21.340~59.75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得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2.28%。结论分光光度法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新疆昆仑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2011年08期 v.34 817-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01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血小板抗原1~6、15系统基因多态性分析

    范佳鑫;吐尔洪·克维尔;左宏莉;乔艳辉;陆书云;郭新红;哈力达·亚森;

    目的探讨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6,15(Gov)系统多态性,分析HPA基因在柯尔克孜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105例无血缘关系的新疆柯尔克孜族血样进行HPA基因分型。结果新疆柯尔克孜族HPA-1a、2a、3a、4a、5a、6a、15a基因频率分别是0.900 0、0.923 80、.576 2、1、0.952 4、10、.566 7;HPA-1b、2b、3b、4b、5b、6b、15b基因频率分别是0.100 00、.076 2、0.423 8、0、0.047 6、00、.433 3,新疆柯尔克孜族HPA基因频率与新疆汉族相比,HPA-1a、1b、2a、2b、15a、15b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疆维吾尔族相比,HPA-15a、15b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柯尔克孜族人群中HPA-1、2、3、5、15系统均具有多态性,其中HPA-3,15系统具有高度多态性,这使免疫暴露的机会增加。

    2011年08期 v.34 820-823+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临床医学研究

  • 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心电图左室高电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玛依拉·吾甫尔;玉素甫江·阿不拉;程祖亨;陈凤辉;朱鹏程;邱长春;

    目的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心电图左室高电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368例"沙漠人"("沙漠人"组)和151例对照组进行静态心电图检查,相关数据采用χ2检验对率作趋势分析。结果 (1)左室高电压:"沙漠人"组为89例(24.2%),男性为63例(28.5%),女性26例(17.7%)。对照组为19例(12.6%),男性11例(14.5%),女性为8例(10.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沙漠人"组Sv1+Rv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沙漠人"组高血压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沙漠人"组左室高电压编码人中高血压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高电压人中高血压检出率(P<0.01)。(4)左室后壁和室间隔的测定:"沙漠人"组左室高电压中仅1例有室间隔轻度增厚。结论 "沙漠人"心电图的左室高电压检出率较高,其QRS振幅高,时限狭窄,无ST段压低及T波倒置,与心律失常关系不密切。

    2011年08期 v.34 824-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维吾尔族成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调查

    安尼瓦尔·阿不里孜;杨毅宁;马依彤;李晓梅;袁山;谢翔;刘芬;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成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今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新疆的7个地区抽取年龄在35岁以上维吾尔族样本4 352例,进行颈动脉超声及生化指标的测定,统计维吾尔族成年人CAS的患病率,并对CAS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新疆维吾尔族成年人CAS的患病率为30.9%,其中单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者占18.4%,非狭窄性斑块者占11.1%,狭窄性斑块者占1.4%。CAS发病的影响因素为男性、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尿酸血症。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成年人的CAS的患病率较高,男性、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TC血症、高TG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因素可能为新疆维吾尔族成年人CAS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1年08期 v.34 828-831+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部分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预后分析

    蔡坚;张小宁;吐尔逊·沙比尔;张向阳;

    目的探讨新疆部分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延迟的相关因素及就诊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新疆5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6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早期就诊组(349例)及延迟就诊组(512例),给予相同的脑卒中治疗,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卒中类型及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不同民族患者的早期就诊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患者早期就诊率最高(64.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低(25.6%)。延迟就诊组治疗后病情加重(17.0%)较早期就诊组(10.9%)高。结论汉族患者在发病后相对于其他民族就诊晚;患者离医院越近越会早来就诊;发病后经过常规内科治疗,患者均会好转,但是越晚就诊的患者其病情加重机率越高。

    2011年08期 v.34 83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体外循环中应用超滤对术后肺损伤影响的研究

    戴晓雯;陈春玲;任新英;王江;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Z-BUF)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超滤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和体外循环技术均相同。超滤组在体外循环(CPB)开始1 min时实施Z-BUF,输入林格氏液,控制超滤量为35 ml/kg,维持滤出液和输入液量平衡,持续40 min。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分别于CPB前、CPB停止即刻、术后2 h、6 h2、4 h采集动脉血,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测定结果用Hct校正。计算呼吸指数(RI)和肺泡氧合指数(OI)。结果 2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TNF-αI、L-6和IL-10在CPB停机后明显升高,术后2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对照组术后24 h仍明显高于CPB前水平,超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呼吸指数和肺泡氧合指数(OI)CPB后比麻醉诱导时增高,对照组升幅明显高于超滤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中采用零平衡超滤可改善肺功能,抑制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产生,并能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从而减轻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和通气功能障碍,保护并改善术后肺功能。

    2011年08期 v.34 836-839+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HIV/AIDS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买买提艾力·吾布力;潘珂君;孙晓风;鲁晓擘;依巴古力;张跃新;

    目的了解HIV/AIDS合并感染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基本情况。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从2001~2010年诊治的395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构成比等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感染病毒性肝炎的病例占34.17%,其中3.29%的病例为HIV/HBV/HCV的混合感染。感染途径以静脉药瘾为主;肝功能异常的病例为44.89%;54.07%的病例HBV-DNA/HCV-RNA检测为阳性。结论 HIV/AIDS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以静脉药瘾为主,可出现各级的肝功能损害,但无明显差异。

    2011年08期 v.34 840-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血浆TNF-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阿丽亚·热哈提;哈力达·亚森;顾霞;郭新红;陈瑢;迪丽娜孜·阿布来提;马瑞;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及其与不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13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病例组)及132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中TNF-α的水平,分析TNF-α表达水平与IPI评分、有无全身症状和Ann Arbor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1)病例组TNF-α在霍奇金淋巴瘤(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小细胞淋巴瘤(SLL)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浆细胞瘤(PCN)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中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在LBL中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L和NHL血浆中TNF-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BL与PCN、DLBCL、S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组淋巴瘤患者血浆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全身症状组淋巴瘤患者血浆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全身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Ⅳ期淋巴瘤患者血浆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Ⅰ~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的表达水平与IPI评分、有无全身症状和Ann Arbor分期有关,可作为淋巴瘤患者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2011年08期 v.34 84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迪丽努尔·买买提明;尹科;吕涛;马富成;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超声造影增强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96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病变的增强方式及时间-强度曲线方式进行分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以不均匀增强及周边增强为主,良性肿瘤以无增强和均匀增强为主,二者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及明显减退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21%,87.18%及85.42%。结论超声造影的增强方式及时间-强度曲线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2011年08期 v.34 847-849+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不同民族耳聋人群耳聋基因常见突变的筛查

    陈俞;赵娟;皮力东·库亚西;胡斌;张华;

    目的探讨新疆4个民族耳聋患者常见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选取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357例,其中维吾尔族184例,汉族133例,哈萨克族15例,回族25例,通过血样抽取和DNA提取后利用基因芯片对所选样本的8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汉族、哈萨克族、回族和维吾尔族常见耳聋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0.83%、20.00%、16.00%和12.5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汉族耳聋患者检出235delC、299-300delAT、176del16、IVS7-2A>G、2168A>G、1555A>G和1494C>T均质突变;维吾尔族耳聋患者检出235delC、35delG、187delG、IVS7-2A>G、2168A>G和1555A>G均质突变;哈萨克族耳聋患者中检测出35delG和IVS7-2A>G突变;回族耳聋患者检出235delC、299-300delAT、176del16和35delG突变。结论 4个民族耳聋患者的耳聋基因突变谱存在一定差异。235delC是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耳聋患者的热点突变,35delG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热点突变,IVS7-2A>G是汉族耳聋患者热点突变;187delG是维吾尔族耳聋患者中首次发现的病理性突变。

    2011年08期 v.34 850-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研究

    胡文静;杨新华;艾星子·艾里;季菲;丁岩;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实验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105例。实验组分为4组:A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肿直径<5 cm(33例);B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肿直径≥5cm(24例);C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双侧囊肿均直径<5 cm(27例);D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至少一侧囊肿直径≥5 cm(21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畸胎瘤(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剔除术(20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的变化,并根据巧囊的大小和类型分层分析。随访Ⅲ期患者术后6个月及Ⅳ期患者第1次月经复潮后,术后1年基础FSH的恢复情况、月经恢复情况及自然妊娠情况。结果 C、D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FSH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E2明显减低(P<0.05),LH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及A、B组手术前后各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年龄及类型,各组内组间激素水平变化亦无明显差异。C组患者术后1年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占85.3%,而D组患者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仅占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前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前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联合GnRH-a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大部分患者可在术后1年内恢复,不孕症患者术后加用GnRH-a等药物则可明显提高术后妊娠率,但与临床分期相关。

    2011年08期 v.34 85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

    帕力达·阿不力孜;阿力木·卡特尔;周晓辉;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BPH的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5例BPH合并高血压组,100例为单纯BPH患者组。对两组的IPSS评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PH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IPSS评分、PSA和前列腺体积明显大于单纯BPH组(P<0.05)。舒张压≥90 mmHg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大于舒张压<90 mmH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140 mmHg组与收缩压<140 mmHg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与单纯BPH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BPH合并高血压组中10年以上高血压病史患者的BPH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P<0.05)。结论 BPH同时合并高血压多见,长期高血压尤其是高舒张压状态能够促进BPH的发生以及临床进展。

    2011年08期 v.34 860-863+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赖红梅;阿木提·司马义;

    目的评估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NSTE-ACS患者180例,所有患者于发病第24小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根据24 hBNP水平将患者分为血浆BNP≥80 ng/L组与BNP<80 ng/L组。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早期BNP水平与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随访6个月,180例患者中有42例(23%)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血浆BNP≥80 ng/L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NP<80 ng/L组患者(P=0.003),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后,NSTE-ACS患者入院早期血浆BNP水平≥80 ng/L与随访6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校正RR=3.625,95%CI(1.505~8.731),P=0.004]。结论 NSTE-ACS患者早期BNP水平增高有助于评价NSTE-ACS患者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应用于危险分层的评估。

    2011年08期 v.34 864-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冠心病患者伴抑郁或焦虑障碍对心率变异的研究

    朱梅生;张爱伦;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抑郁和(或)焦虑障碍交互作用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为冠心病二级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对我院2006年4月~2007年7月门诊及住院13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为冠心病伴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组、冠心病不伴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组、无冠心病的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组、对照组4组。对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进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单纯冠心病或单纯抑郁障碍和(或)焦虑障碍对SDNN、SDNNindex无明显影响(P>0.05);冠心病与抑郁障碍和(或)焦虑障碍交互作用时SDNN和SDNNindex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伴抑郁障碍和(或)焦虑障碍时存在心率变异降低,可引起其自主神经失衡,抑郁障碍和焦虑障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

    2011年08期 v.34 868-871+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分析

    普文静;周子淮;孙振柱;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组织来源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5例SH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用TTF-1、CK7、EMA、AEl/AE3、CK5/6、Vimentin、CD31、CD34、S-100、CgA、Syn、NSE、Calretinin、ER、PR、Ki-67共16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肿瘤组织主要由乳头状区、实性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4种组织形态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瘤细胞主要由立方细胞和多角形/圆形细胞组成。2种细胞共同表达TTF-1和EMA,立方细胞表达AEl/AE3和CK7,多角形/圆形细胞表达Vimentin。结论 SHL的组织形态多样,SHL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原始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多种免疫组化的标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2011年08期 v.34 872-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疗效分析

    刘墨;樊喜文;王萍菊;杨树法;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125I粒子植入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36例,局部麻醉,术前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行三维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粒子针数目。植入粒子10~80颗,中位数45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质量验证。结果术后8周,复查CT,完全缓解率为25.0%(9/36),部分缓解率为33.3%(12/36),无明显变化为22.2%(8/36),进展为22.2%(8/36)。总有效率为58.3%(21/36),胸部症状缓解率为36.7%(11/30)。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病灶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安全有效。

    2011年08期 v.34 87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分析

    刘春玲;李晓琴;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易瑞沙)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生存期。方法 85例ⅢB或Ⅳ期经化疗失败的或不能耐受化疗及不愿接受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250 mg/d,口服。第1次用药后4周评价疗效,以后每8周评价1次或出现新的症状及原有症状加重时随时评价。观察客观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及1年生存率。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以月计,分析患者特征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可评价疗效患者72例,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26例,病变稳定(SD)18例,PD19例,客观缓解率(CR+PR)为48.61%;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61%,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6.1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14个月;1年生存率为51.02%。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及一般状况(KPS)评分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非替尼治疗是否有效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共60例(70.59%),腹泻27例(31.76%),厌食、恶心9例(10.59%),多为Ⅰ~Ⅱ级;4例可疑间质性肺病(ILD)。结论吉非替尼对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吉非替尼治疗是否有效对预后影响大,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及KPS评分对预后影响不大。

    2011年08期 v.34 879-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94例鼻咽癌综合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王文然;张瑞丽;包永星;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患者综合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01年3月~2008年12月首诊的鼻咽癌患者94例,均采用综合治疗,对鼻咽癌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94例鼻咽癌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6%、80.4%、77.0%;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临床分期、颅底骨质破坏、颈动脉鞘侵犯、血红蛋白水平、疗后复发及转移影响鼻咽癌的预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颈动脉鞘侵犯(P<0.05)与疗后复发或转移与鼻咽癌的预后有关(P<0.01)。结论颈动脉鞘侵犯、疗后复发或转移为影响鼻咽癌患者综合治疗独立预后因素。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2011年08期 v.34 883-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联合应用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蔡小丽;徐志新;何春华;

    目的探讨术前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甲氧氯普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120例行妇科腹腔镜探查手术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4组,A组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B组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20 mg,C组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甲氧氯普胺20 mg,O组为对照组,在全麻诱导前静注生理盐水4 ml,观察记录术后0~3 h,3~6 h,6~12 h及12~24 h 4组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A、B、C组恶心、呕吐发生次数均明显优于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A、B组和C组比较,在不同时间段恶心、呕吐的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联合应用甲氧氯普胺和地塞米松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确切。

    2011年08期 v.34 889-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未离心标本存放温度及时间对凝血试验影响的研究

    周子淮;杨佳;黄艳春;

    目的探讨未离心全血标本的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0例住院患者,每人取3管0.109 mol/L枸橼酸钠抗凝全血,每位患者的标本分成7份,分别在室温30 min内、室温或4℃条件下放置3、6、12 h;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结果以室温30 min内测得的结果为参考,APTT在所有标本都有延长,但只在室温和4℃条件下12 h测得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室温及4℃条件下放置3 h和6 h的标本PT和Fbg也减少,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在室温和4℃条件下放置12 h的PT和Fb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在所有标本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不离心保存的全血标本,在6 h内无论是在室温条件还是4℃条件下保存,以30 min内室温测得结果为参考,均可得到可接受范围内的结果。

    2011年08期 v.34 892-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调查分析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小学教师心理紧张反应的研究

    连玉龙;宁丽;王艳;张晨;刘继文;

    目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中小学教师心理紧张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11所中小学教师851人作为样本,利用SCL-90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从两个维度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来评价中小学教师心理紧张反应。结果 >40岁年龄段SCL-90得分高于30~和20~年龄段;>20年工龄段高于10~和<10年龄段。女性主观总体幸福度高于男性,本科及以上中小学教师高于本科以下学历。影响心理紧张反应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学历、收入等个体特征,对支持利用度、时间控制、环境紧张因素、注意力需求、时间压力、合作需求、工作组织问题以及合作的可能性工作紧张因素,还有负性生活事件紧张因素都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紧张反应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越大、工龄越长,心理症状越明显,女性总体幸福感比男性高。

    2011年08期 v.34 895-898+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中医中药

  • 祛湿散治疗肛瘘术后继发肛周湿疹的临床观察

    刘剑;邬海鹏;张先胜;

    目的观察祛湿散治疗肛瘘术后继发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法将59例肛瘘术后继发肛周湿疹的患者随机分成祛湿散治疗组(30例)和哌瑞松对照组(29例),分别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结果祛湿散治疗组与哌瑞松乳膏组比较,在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方面,治疗前后积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散治疗肛瘘术后继发肛周湿疹较哌瑞松乳膏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瘙痒症状及皮损表现,疗效可靠。

    2011年08期 v.34 899-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护理园地

  •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区皮下注射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护理体会

    粟利;严萍;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颞浅动脉旁区皮下注射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180例缺血性眼病病人,在病侧或双侧颞浅动脉旁区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1次/d,14 d为1个疗程。注射方法为:45°皮下注射同时可加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治疗,比较注射前、后视力情况。结果 180例缺血性眼病患者治疗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15%,无效率为5%,总有效率为95%;本组患者有6例出现口干、面红,未做任何处理,于15~20 min后自行消失;1例因注射过前出现局部硬结,给予热敷后缓解,尚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颞浅动脉旁区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可以提高缺血性眼病患者的视力功能,操作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安慰,按标准流程操作,注意进针的角度和深浅,方能取得满意效果。

    2011年08期 v.34 902-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本刊编辑部;

    <正>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2011年08期 v.34 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医学教育

  • 我国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体系现状及思考

    连玉龙;郑玉建;冀晓丽;李富业;刘继文;

    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体系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整个培养体系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1年08期 v.34 905-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突出重点,优化过程”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效果评价

    王建秀;高静;张秀华;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临床带教护生的重点及方法,提升护生临床实习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实验方法,实验组采用"突出重点,优化过程"的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各项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综合满意度评价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出重点、优化过程"教学法使脊柱外科护生临床实习的专科技能明显提高,是一种专科带教的较好的教学改革方法。

    2011年08期 v.34 908-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