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蓉;曾穗茹;高丽;姜孝芳;马冬均;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特异性Ig E(SIg E)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组)及90例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浆IL-4、IFN-γ、SIg E的表达水平,检测哮喘组40例患儿的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每日变异率(PEF),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组患儿血浆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SIg 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FN-γ、SIg E与FEV1无相关性(P>0.05),IL-4、IFN-γ、SIg E与PEF无相关性(P>0.05),IL-4、IFN-γ与FEV1/FVC无相关性(P>0.05),SIg E与FEV1/FVC呈正相关(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浆IL-4表达增高,血浆IFN-γ表达降低。SIg E可为支气管哮喘是否处于急性发作期提供参考。IL-4表达增高及IFN-γ表达降低共同导致了哮喘炎性过程的发生及发展。
2015年12期 v.38 1486-1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勤;郑司鹏;刘红;刁晓洁;贾莹;
目的探讨下颌前导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骨形成蛋白-2(BMP-2)含量的影响。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全天佩戴自制的前导装置,对照组不佩戴矫治器。于第0、1、3、5天及第1、2、4、8周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分析大鼠髁突软骨内BMP-2的含量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髁突软骨BMP-2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加力时间进展,BMP-2含量也随之改变,各时间点BMP-2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下颌前导加载后髁突软骨细胞BMP-2含量与时间呈二次项(抛物线)模型趋势,体现一定的时间节律(P=0.000)。结论下颌前导能够促进髁突软骨细胞BMP-2的释放含量,从而可能参与髁突软骨的骨改建过程。
2015年12期 v.38 1489-1491+1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芳;邓玮;丁剑冰;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中的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将98例OA患者分两组,即轻度患病组(Ⅰ级+Ⅱ级)43例,重度患病组(Ⅲ级+Ⅳ级)55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25-OH)维生素D、骨钙素(Osteoc)、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和甲状旁腺素(PTH)的浓度。结果血清骨代谢指标中,(25-OH)维生素D和Osteoc在OA发病时均显著降低,其中Osteoc在重度患病组表现更显著。OA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β-Cro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H在OA发病时升高(P<0.01),且随着病程的加重而增高。结论在OA患者中血清(25-OH)维生素D和Osteoc水平明显下降,促进了PTH的分泌,可能影响了骨生成和骨转化过程,促进了OA的发生。
2015年12期 v.38 1492-1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丽;安恒庆;陈艳;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脂指标和骨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800例受试者,按照1∶1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原则,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维吾尔族、汉族各200例。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及游离脂肪酸(NEFA)。骨生化指标包括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骨钙素(OT)、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 ACP),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TG、TC、HDL-C、LDL-C、LP-a和NEFA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HDL-C、LDL-C、LP-a、NEFA和s-BAP与OT、s-NTX、Tr ACP均有相关性(P<0.05),其中s-BAP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r=0.817,P=0.022),OT与NEFA呈显著负相关(r=-0.766,P=0.031),s-NTX与TC呈显著正相关(r=0.841,P=0.021),Tr ACP与TG呈显著正相关(r=0.812,P=0.025)。结论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指标与骨生化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对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骨代谢异常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2015年12期 v.38 1496-1499+1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光勇;葛婧;王伟萍;
目的建立测定维药祖卡木颗粒及其部分原料药中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方法分别采用乙腈、CARBON/PSA固相萃取柱对祖卡木颗粒及其部分原料药进行提取和净化,MS和ECD分别进行检测,根据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荷比信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GC-ECD法进行定量分析。以DB-5MS色谱柱对待测组分进行分离,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方式,柱流量1 m L/min,进样口温度230℃,ECD温度300℃;离子源为EI源,解离电压70 e V,离子源温度240℃,传输线温度250℃,四级杆温度150℃,采用SCAN模式,扫描质荷比范围m/z 45~400。结果 20种有机氯农药分离良好(分离度≥1.512),各组分平均回收率为72.4%~108.9%(n=6),有机氯类农药在0.002~0.500μ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 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且可靠,可以为祖卡木颗粒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015年12期 v.38 1500-1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施洋;付晓;葛亮;
目的研究中麻黄的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进行提取工艺优选,采用Na NO2-Al(NO3)3-Na OH法测定中麻黄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超声提取中麻黄的总黄酮最佳工艺为:超声提取2次,10倍量75%乙醇,超声时间为30 min,测得中麻黄的总黄酮含量为0.25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提取中麻黄中总黄酮。
2015年12期 v.38 1504-1505+1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哈及尼沙;阿合买提江·吐尔逊;古丽巴哈尔·卡吾力;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目的建立分析维医常用药材榅桲干果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结合保留指数方法。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榅桲干果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榅桲干果中的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榅桲干果中鉴定出了42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占相对总含量的95%。其中,含量4.00%以上的化学成分依次为1,2,3,4-四氢化-1,1,6-三甲基-萘(13.07%)、4-甲基-5-戊-1,3-四氢呋喃-2-酮(12.67%)、糠醛(11.14%)、紫苏醇(10.82%)、β-紫罗兰酮(6.77%)、1-甲基-1-环戊烯(4.21%)、(E,E)-金合欢醇丙酮(4.00%)等。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能够较全面反映出榅桲干果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5年12期 v.38 1506-1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宋海龙;赵璐;杨海燕;
目的建立测定沙枣中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色谱条件:C18色谱柱,甲醇-0.1%磷酸溶液(58∶42),检测波长370 nm。结果槲皮素在0.016~0.0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异鼠李素在0.025~0.075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8%和100.07%;RSD分别为1.36%和0.98%(n=6)。结论 HPLC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沙枣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为沙枣黄酮类物质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15年12期 v.38 1510-1511+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克明;骆秦;李南方;张德莲;努尔古丽·买买提;王梦卉;孔剑琼;
目的评估高血压住院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生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997—2005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住院并诊断明确的4 64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无脑卒中组、出血性脑卒中组、缺血性脑卒中组、混合性脑卒中组,对性别、民族、年龄、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脂代谢紊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4 642例高血压住院患者中脑卒中检出率为13.6%。在不同性别之间,男性脑卒中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患脑出血的概率是女性的3.312倍。在不同民族之间,汉族脑卒中检出率最高,其次是维吾尔族和回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年龄>65岁的患者为对照,不同年龄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分别是对照组的0.048倍(22~32岁)、0.134倍(33~43岁)、0.343倍(44~54岁)、0.776倍(55~65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43岁发生混合性脑卒中的概率是对照组的0.146倍,44~54岁发生混合性脑卒中的概率是对照组的0.357倍,具有统计学差异。原发性高血压患缺血性卒中的概率是非原发性高血压的1.441倍,具有统计学差异。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混合性卒中的概率是非原发性高血压、非2型糖尿病的3.223、2.04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新疆高血压人群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性别、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型糖尿病。
2015年12期 v.38 1512-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不都克力木江·买买提;居来提·吐尔逊;胡尔曼·巴合提别克;阿地力·莫明;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和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颌面外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病例组(n=40例),随机选择同期、同院接受同类颌面外科手术但术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照组(n=4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病历、相关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95%CI:1.02~1.96)、术后D-二聚体(OR=1.87,95%CI:1.18~2.95)、高血压(OR=1.46,95%CI:1.12~1.75)和恶性肿瘤(OR=6.43,95%CI:3.22~24.34)与颌面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结论恶性肿瘤、高血压和高龄是颌面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感因素,D-二聚体对下肢DVT的形成具有预警价值。
2015年12期 v.38 1517-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玻玮;马方婧;刘铭;桑伟;张巍;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系的作用效应。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表阿霉素作用于乳腺癌细胞系MCF-7、SKBR3、MDA-MB-231及MDA-MB-468后免疫原性标志物的表达以及不同乳腺癌细胞系死亡过程中免疫原性死亡的能力;采用CCK-8方法观察表阿霉素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效应。结果 (1)表阿霉素作用于各个乳腺癌细胞系24 h后,MDA-MB-231与MDA-MB-468细胞系的增殖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系的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DA-MB-231与MDA-MB-468细胞系表阿霉素作用24 h的IC50值明显低于MCF-7与SKBR3细胞系。(3)钙网蛋白、HSP70随着表阿霉素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4h后MDA-MB-231与MDA-MB-468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高于MCF-7细胞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KBR3细胞系中钙网蛋白、HSP70的表达则稍高于MCF-7细胞系(P>0.05)。结论表阿霉素的作用效应不仅包括细胞毒性作用,还潜在免疫原性死亡作用过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免疫原性死亡作用较强。
2015年12期 v.38 1520-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婕;刘霞;郭海青;韩新军;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染色体阳性(Ph+)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急变期(BP)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的2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所有患者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600 mg/d,追踪所有患者在18个月内不同评估时间获得的缓解率,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急变期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中位追踪41.5(4.0~167.0)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为75%,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为33.3%,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为0%,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率(CMR)为0%。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外周的血红蛋白、初诊血小板的数目、干扰素的使用情况、初诊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比例为影响细胞的遗传学有效性的不利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扰素的使用、骨髓原始细胞的比例、血小板数量是细胞遗传学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治疗CML的一线药物,对BP缓解率低,从缓解率来看,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治疗BP的CML患者疗效仍不理想。
2015年12期 v.38 1524-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姚亚妮;朱枣兰;王玉玲;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维吾尔族和汉族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按照序贯进入的原则,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肥胖T2DM患者132例,其中利拉鲁肽+盐酸二甲双胍组66例(维吾尔族21例,汉族45例),盐酸二甲双胍组66例(维吾尔族29例,汉族3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臀比(WHR)、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民族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利拉鲁肽+盐酸二甲双胍组肥胖T2DM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BMI、HBA1c、WHR、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下降,且下降的幅度高于盐酸二甲双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二甲双胍组肥胖T2DM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偏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盐酸二甲双胍组维吾尔族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BMI、HBA1c、WHR、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下降,且下降的幅度大于汉族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在降低肥胖T2DM患者的BMI、HBA1c、WHR、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要优于单用二甲双胍,可作为肥胖T2DM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对维吾尔族肥胖T2DM患者效果明显,可作为其降糖的优先治疗方案。
2015年12期 v.38 1527-1530+1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小山;陈志芳;刘新莲;杜蓉;丁岩;
目的探讨药物对维吾尔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维吾尔族OEM患者15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 4组。4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OEM剥除术。A组:患者术后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B组:患者术后肌注达菲林3个月。C组:患者术前给予达菲林肌注2个月,术后继续给予达菲林肌注3个月。D组:患者术前、术后均不使用任何药物。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妊娠情况及用药前后体内的激素水平、窦卵泡计数(AFC)与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1)C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A、B组有效率高于D组(P<0.05)。C组患者的无效率最低,A组患者的无效率最高,C组与A组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D组患者复发率最高,C组患者复发率最低,A、B、C组复发率均低于D组(P<0.05)。(2)C组患者妊娠率(68.4%)最高,D组妊娠率最低(5.8%)。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患者在用药前体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A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12个月AFC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A组患者术后3个月E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停药后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和C组患者术后3、6个月体内E2、FSH、LH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C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E2低于B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E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B组和C组患者的AFC在术后3个月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停药后渐渐恢复,术后9、12个月较用药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C组患者AFC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4)各组患者在用药前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患者用药后6、12个月较用药前骨密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用药后6个月,C组患者的骨密度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EM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有一定损伤。术前术后联合使用达菲林可以更好的保护EMS患者卵巢功能。
2015年12期 v.38 1531-1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悦霞;李玲玲;向红;张鸿雁;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分型,对超声诊断与临床选择诊疗方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43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分为孕囊型18例(内生型8例,外生型10例)和包块型25例(血窦型15例,不均质型10例),4种类型中孕囊外生型的病灶距浆膜层的肌层厚度最薄(P<0.05)。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24例)和手术治疗组(19例),非手术治疗组病灶最大径(3.2±1.6)cm,小于手术治疗组(4.4±1.8)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囊型中,非手术治疗组病灶距浆膜层的肌层厚度为(0.51±0.11)cm,大于手术治疗组(0.34±0.09)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包块型中,非手术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病灶距浆膜层的肌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对临床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5年12期 v.38 1536-1538+1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潇;杨国萍;桂霞;孙晓洁;郭琪;赵星;胡国龙;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肿瘤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与分布特征,为该地区肿瘤患者疑难输血的安全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患者血液标本,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对各类肿瘤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采用盐水法、聚凝胺法和抗球蛋白法对抗体筛查阳性的病例进行特异性抗体及红细胞血型基因的鉴定,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9 903例肿瘤患者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166例,阳性率为0.83%,其中女性122例,男性44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5)。汉族98例,维吾尔族62例,回族4例,哈萨克族2例,汉族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维吾尔族患者(P<0.05)。16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Lewis系统抗体58例(34.94%),Rh系统抗体45例(27.10%),MN系统抗体33例(19.9%),自身抗体14例(8.4%),Kidd系统抗体2例(1.2%),P系统抗体2例(1.2%),冷抗体10例(6.0%),未确定抗体类型2例(1.2%)。结论乌鲁木齐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及鉴定,对于保障临床用血,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2015年12期 v.38 1539-1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金英;王东东;王俭;和清源;姜春晖;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2例急性期、亚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3.0TMR上行常规MR序列及DWI(取b值=1 000 s/mm2、b值=3 000 s/mm2)扫描,测量患者梗死区(病灶组)和对侧相应正常区域(对照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并计算不同b值下的相对ADC值(r ADC)。结果随着b值的增加,病灶显示更清楚,且能较敏感地发现较小的病灶;随着b值的增加,病灶组和对照组的ADC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两组r ADC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b值下病灶组的ADC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MRI相比,DWI对早期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高b值能较敏感地发现小病灶。
2015年12期 v.38 1542-1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培琴;闫雪;穆玉明;吐尔逊娜依·阿迪;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TCD诊断为SSS患者的临床、超声影像学资料,其中37例患者另行DSA检查,对比分析TCD与DSA的检查结果。结果 79例SSS患者中Ⅰ期盗血23例(29.1%),Ⅱ期盗血36例(45.6%),Ⅲ期盗血20例(25.3%);37例SSS患者行DSA检查结果显示锁骨下动脉(Sub A)轻度狭窄4例(10.8%),中度狭窄13例(35.1%),重度狭窄14例(37.8%),闭塞6例(16.2%)。TCD检查发现的盗血程度与DSA检查所示的Sub A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81,P<0.001)。结论 TCD是诊断SSS无创、敏感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15年12期 v.38 1546-1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玲玲;张桂萍;迪利努尔;吕辉洋;娄君鸽;高晓丽;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胎儿心肌力学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及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妊娠32~36 w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孕周32~36 w、血压≥140/90 mm Hg的孕妇50例作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选取孕周32~36 w、血压≥160/110 mm Hg、尿蛋白≥300mg/24 h或(++)的孕妇作为妊娠子痫前期组。使用心脏超声探头,常规测量胎儿心室腔大小、室壁厚度及心功能,采集并储存心尖四腔切面;使用2D-STI分别测量各组胎儿室间隔、左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心肌纵向应变率(longitudinal strain rate,SLR)、收缩期峰值(SLR-S)及舒张期峰值(SLR-A)。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妊娠子痫前期组胎儿室间隔及左室侧壁舒张末期室壁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子痫前期组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明显增厚(P<0.05)。(2)与对照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及子痫前期组胎儿室间隔、左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心肌纵向应变率SLR-S及SLR-A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子痫前期组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可造成胎儿心肌功能损害,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作为检测妊高症孕妇胎儿心肌力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2015年12期 v.38 1549-1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郭莉;郝轶;张银华;李维芝;柳莉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评估乳腺癌原发灶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4例,分别于化疗前、后使用超声造影以及病理学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对比超声造影与病理学检查显示的疗效及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前、后超声造影肿块内血流灌注区(为感兴趣区,ROI)的参数水平,分析患者的血流灌注水平与其治疗疗效的相关性,以及相对增强时间评价病理学检查显示疗效情况的ROC曲线。结果超声造影的灵敏度为89.47%,特异度为87.50%,准确度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94.44%,阴性预测值77.78%。与病理学检查显示疗效相比,超声造影的Kappa值为0.743,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的峰值强度(PI)及曲线下面积(AU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患者的相对增强时间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的患者(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55,截断值为0.904时,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评估乳腺癌原发灶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具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2015年12期 v.38 1553-1555+1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史文莉;林春梅;周钰;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灸法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灸法常规治疗及优质护理学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5.6%和8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灸法及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脑血管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
2015年12期 v.38 1556-1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汪建萍;谢晓柳;安冬青;耿冲;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冠心病患者的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利用新疆冠心病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1 589例,运用计算机系统软件对科研病历信息进行提取和整合,总结新疆冠心病(胸痹)中医证候特点、证候分布规律。结果(1)秽浊痰阻证组925例(58.21%),其中痰瘀互结230例(24.86%),痰阻血瘀143例(15.46%),痰浊中阻15例(1.6%),秽浊痰阻偏瘀342例(36.97%),秽浊痰阻偏虚21例(2.27%),秽浊痰阻偏痰1例(0.1%),秽浊痰阻173例(18.7%);非秽浊痰阻证组664例(41.79%),其中心血瘀阻8例(1.20%),心肾两虚8例(1.20%),心脾两虚4例(0.60%),热毒血瘀3例(0.45%),气滞血瘀35例(5.27%),气阴两虚228例(34.34%),气虚血瘀293例(44.13%),肝肾阴虚78例(11.75%),其他共7例(3.0%)。(2)秽浊痰阻证组患者与非秽浊痰阻证组患者居前3位的症状均为胸闷、气短、心慌,患者病机本质为痰、浊、瘀。(3)两组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第一亚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404例,高血压病236例,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术后162例,心功能不全11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7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9例,心律失常70例。结论新疆冠心病证型以秽浊痰阻证为主要证型,其中医辨证分型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中主要的第一亚诊断,可指导中西医临床治疗及预防。
2015年12期 v.38 1559-1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晓燕;刘波;姜雨;刘艳;刘继文;
目的探讨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状况,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体力劳动人群2 100名,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调查体力劳动人群的睡眠情况,比较不同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月收入、工龄及学历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体力劳动人群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5.77%;不同婚姻状况、月收入及工龄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民族和学历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力劳动人群PSQI总分为(6.77±3.37)分;不同性别体力劳动人群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控制混杂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月收入及工龄。结论体力劳动人群睡眠障碍状况较严重,已婚、收入低及工龄大的体力劳动者睡眠质量较差,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从而提高其工作和生活质量。
2015年12期 v.38 1564-1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姜婷;沈静;王晓婷;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居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抽取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米东区及乌鲁木齐县共800人通过自制问卷,进行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结果不同民族居民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是否越低越好、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预防高血压的方式及血压稳定时是否服药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7.129、24.308、11.629、30.091、23.421、13.426,P值均<0.05);不同年龄居民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是否越低越好、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和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的知晓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7.597、22.335、13.135、14.084,P值均<0.05)。结论在众多高血压相关知识中,影响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知晓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因素是民族及年龄因素。
2015年12期 v.38 1567-1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孔田甜;史建平;曹军华;魏洁群;聂玉琴;
目的探讨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新疆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355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士的一般情况及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个体特征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护士的总体工作满意度低,总体均分为(48.28±9.86)分;护理人员的职别、学历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P<0.05),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收入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科室、工作年限、收入为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新疆某三甲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低,管理部门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政策,完善值班制度和薪酬体制,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降低护士流失率。
2015年12期 v.38 1570-1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新;金晓菊;辛秀梅;
目的调查分析2013年乌鲁木齐市7~15岁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评价腮腺炎疫苗保护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 083名7~15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儿童基本资料、腮腺炎疫苗接种情况、腮腺炎患病情况及未接种腮腺炎疫苗的原因等。结果调查的1 083名调查儿童中腮腺炎接种率为74.4%,腮腺炎患病率为8.86%,其中未接种疫苗腮腺炎患病率为9.74%,接种疫苗者腮腺炎患病率为8.56%;7岁年龄组儿童患病率最高(12.74%),其次为14岁年龄组儿童(11.59%);接种国产疫苗儿童的腮腺炎患病率为8.53%,高于接种进口疫苗儿童的腮腺炎患病率(4.76%)。未接种腮腺炎疫苗的主要原因为"不是免费疫苗,且医护人员也没建议接种"。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为学龄期儿童,疫苗接种率较低,应加强对学龄期7~15岁儿童的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推广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防止疫情暴发。
2015年12期 v.38 1573-1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拉扎提·海拉提;葩丽泽·买买提;单广良;祝宇铭;张军;尔西丁·买买提;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健康成人血红蛋白(Hb)浓度的平均水平及建立医学参考区间。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共5 932例,男性2 224例,女性3 708例,汉族3 015例,维吾尔族2 917例,年龄19~90岁。采用日本希森美康(Sysmex XT-1800i)全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厂配套试剂对Hb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健康成人的Hb浓度、年龄值服从正态分布;不同性别、年龄段、民族受检者Hb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男、女Hb参考区间分别为149~171 g/L与124~151 g/L,高于我国正常参考区间,其中19~40、41~60、61~90岁汉族男性Hb参考区间分别为147.0~181.5、142.4~182.1、133.1~179.0 g/L,汉族女性分别为111.4~162.7、115.9~164.2、122.7~158.9 g/L;维吾尔族男性Hb参考区间分别为141.7~178.2、137.0~178.5、128.8~176.6 g/L,维吾尔族女性Hb分别为104.8~159.0、109.1~161.6、118.7~160.3 g/L。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正常人群的Hb参考区间应根据性别、年龄、民族的不同而重新设立。
2015年12期 v.38 1576-1578+1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