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婷婷;巩雪俐;高佳乐;徐尤宗盛;孟轩羽;关亚群;
目的探究双链RNA结果蛋白STAU1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将pCMV6-Entry STAU1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3T3-L1前脂肪细胞(实验组),对照组转染pCMV6-Entry空载体。分别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u1、caspase3、caspase9、cyclinD1、cyclinE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CCK-8细胞计数法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STAU1对细胞数量及凋亡情况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tau1、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cyclinE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蛋白质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凋亡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U1可能通过下调cyclinE1的表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通过上调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水平促进细胞凋亡。
2019年09期 v.42 1105-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杰;努尔比耶·努尔麦麦提;徐尤宗胜;高佳乐;胡婷婷;关亚群;
目的探讨人腺病毒36型(Ad36)在诱导3T3-L1脂肪细胞棕色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采用经典的鸡尾酒诱导法(MDI)将3T3-L1前脂肪细胞定向成脂诱导分化至第4天,然后将已经分化的3T3-L1脂肪细胞分为MDI组、MDI+Rapa组、MDI+Ad36组以及MDI+Rapa+Ad36组,并将继续分化至第8天的细胞行氟化硼二吡咯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大小与成脂情况;(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细胞中棕色脂肪标记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解偶联蛋白1(ucp1)、成纤维生长因子21(fgf21),线粒体相关酶基因atp5o、cox5b、nd2 mRNA表达水平;(3)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上述基因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1)在3T3-L1脂肪细胞分化的第8天,MDI与MDI+Rapa组细胞内均出现较多且大的脂滴;与MDI组相比,MDI+Ad36组脂滴减小;与MDI+Ad36组相比,MDI+Ad36+Rapa组脂滴略有增大。(2)与MDI组相比,MDI+Ad36组棕色脂肪标记基因pgc1α、ucp1、fgf21,线粒体相关酶基因atp5o、cox5b、nd2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加入Rapa后,上述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MDI组相比,MDI+Ad36组PGC1α、UCP1、FGF21、ATP5O、COX5B、ND2以及磷酸化mTOR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在加入Rapa后,上述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36可能通过mTOR上调pgc1α的表达,并进一步使ucp1、fgf21、atp5o、cox5b、nd2的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加快甘油三酯的分解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使3T3-L1脂肪细胞棕色化。
2019年09期 v.42 11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0K] [下载次数:2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冰;热比亚·努力;焦谊;梁小弟;努尔比耶·努尔麦麦提;关亚群;
目的探寻870例中青年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中青年体检者8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组)和非高同型半胱氨酸组(non-hyperhomocysteinemia,non-HHcy组),测量腰围、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质指数(BMI),并询问研究对象的吸烟史。检测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尿酸(UA)水平。结果 870名中青年体检者平均年龄为(45.82±9.51)岁。男性565人(占64.9%),平均年龄为(44.29±7.51)岁,女性305人(占35.1%),平均年龄为(46.38±8.86)岁。吸烟者233人(占26.8%),非吸烟者637人(占73.2%)。HHcy组Hcy平均水平为(23.48±11.03)μmol/L,non-HHcy组血清Hcy平均水平为(10.56±2.69)μmol/L。HHcy组男性吸烟比例高,性别和吸烟史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Hcy组与non-HHcy组的SBP、腰围、LDL、VLDL、TC、TG、UA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年龄、DBP、BMI、HD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981,95%CI:2.330~3.981)、总胆固醇水平(OR:1.322,95%CI:1.103~1.322)、血尿酸水平(OR:1.003,95%CI:1.000~1.003)与HHcy有关。结论研究对象中青年人群中男性罹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于女性,血脂异常、血尿酸异常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的影响因素。
2019年09期 v.42 1118-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关亚群;刘杰;努尔比耶·努尔麦麦提;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人群逐渐增多。大量研究表明[1-2],肥胖是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潜在危险因素不仅在于体内脂肪含量,更重要的是脂肪的种类及其分布位置。如一些受试者尽管表现出肥胖的表型,却没有代谢功能障碍的表现,从代谢角度体现为"健康"肥胖。因此,并不是脂肪本身的数量,而是它的定位和个体化的定性功能特征,最终决定了脂肪与其相关性疾病的关系,本文对白色脂肪棕色化的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9年09期 v.42 112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77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卡地尔江·牙生;吴桂霞;卡思木江·阿西木江;钟莉;库热西·玉努斯;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c-Jun)、肌浆网的钙ATP酶(sarco/endoplasmicreticulum Ca~(2+)-ATPase 2a,SERCA-2a)及心肌肌钙蛋白复合体I亚基(cardiac troponin I,cTnI)基因与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6~8周鼠龄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2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应激性高血压(stress induce hypertension,SIH)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4只。利用声光间断足底电、声光等复合应激因素,每天刺激2 h,持续12周构建SIH大鼠模型。采用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SIH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心脏组织c-jun、c-fos、SERCA-2a、 cTnI基因mRNA表达和SERCA-2a、cTnI蛋白表达,c-jun (ser63位点)、 AP-1、cTnI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SIH模型组大鼠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升高(P<0.05);在SIH模型组中c-jun、c-fos、SERCA-2a、 cTnI基因mRNA表达水平没有发生变化(P>0.05);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cTnI蛋白表达和c-jun(ser63位点)、AP-1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P<0.05), cTnI蛋白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SIH大鼠模型中,心肌舒张因子SERCA-2a蛋白表达量的下调可能是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心脏舒张功能障碍、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收缩因子cTnI蛋白表达量的上调,可能增强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心脏的收缩功能。
2019年09期 v.42 1126-1131+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8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婷婷;史浩楠;王鑫;董惠娟;米吉提·买买提;
目的建立稳定的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观测血脂、血糖水平的改变,并观察相关脏器的变化。方法 2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饲,实验组给予氧嗪酸钾联合腺嘌呤饲料喂饲,于实验8周后,麻醉各组大鼠,在麻醉状态下腹主动脉采血送检,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之后处死大鼠,取出肾脏、肝脏,制作肾脏、肝脏病理切片,观察相关脏器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血UA、Scr、BUN、GLU、TG、TC、LDL-C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HDL-C明显下降(P<0.05),肾脏、肝脏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糖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高尿酸血症的大鼠存在明显的血脂及血糖值异常。
2019年09期 v.42 1132-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46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彦霞;任军晖;秦署光;袁苗;丁新爱;潘龙飞;
目的探究微小RNA-150-5p(miR-150-5p)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miRDB数据库进行miR-150-5p的靶基因预测,将预测结果导入DAVID在线工具进行靶基因KEGG功能富集分析。将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分别以高脂饮食喂养和冠脉接扎法建立冠心病大鼠模型。同时对空白组以假手术处理。实验组静脉注射miR-150-5p类似物,连续3 d给药后使用WB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GSK-3α、p-GSK-3α、GSK-3β、p-GSK-3β及P53表达量。对照组静脉注射300μg对照miRNA类似物,给药时间、检测时间和检测指标同实验组。结果 miR-150-5p调控的靶基因集与Wnt信号通路、癌症发生、内分泌调节等分子途径和细胞行为相关。miR-150-5p对GSK-3α、p-GSK-3α、GSK-3β、p-GSK-3β的表达量几乎没有影响。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miR-150-5p明显下调实验组p53的蛋白表达量。结论 miR-150-5p通过抑制下游靶基因P53来调控Wnt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可能为诱发冠心病的潜在机制。
2019年09期 v.42 1136-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迎宾;李丹丹;鱼学农;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E-钙粘蛋白(E-cadher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前列腺癌组织50例,以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25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2种组织中TGF-β1、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在前列腺癌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24.00%(P<0.01);E-cadherin在2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0%、84.00%(P<0.01)。TGF-β1和E-cadherin在2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GF-β1表达的升高与前列腺癌的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及骨转移密切相关(P<0.05)。E-cadherin表达的降低与前列腺癌的不同临床分期及骨转移密切相关(P<0.05)。TGF-β1与E-cadher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中TGF-β1蛋白的高表达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降低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09期 v.42 1141-1143+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磊;丁爽;袁晨;刘文亚;
目的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分析儿童肺结核发病特征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8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收治的99例儿童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按年龄分为4组: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期组,按CT征象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并分析各年龄阶段的发病特征。结果各年龄组的原发性肺结核及继发性肺结核发病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7,P=0.005;χ~2=15.825,P=0.001),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8,P=0.828;χ~2=1.287,P=0.750)。婴儿组、幼儿组的原发性肺结核发病构成比与学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9,P=0.000;χ~2=4.525,P=0.033);婴儿组、幼儿组及学龄前组的继发性肺结核发病构成比与学龄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8,P=0.001;χ~2=4.797,P=0.029;2=4.685,P=0.033)。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发生率分别为27.9%、6.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46,P=0.012);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4.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2,P=0.432)。全部患儿中,原发性肺结核及继发性肺结核发病呈线性趋势(χ~2=18.113,P<0.000)。结论婴儿期患儿肺结核发病以原发性肺结核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肺结核发病构成比逐渐降低,而继发性肺结核发病构成比逐渐升高。原发性肺结核患儿更易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2019年09期 v.42 1144-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丁超;阿地力·莫明;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不同类型髁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颌面部创伤正颌外科自2016年9月-2018年9月因髁突骨折而需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43例(50侧)患者。采取耳屏前入路(PAA)、耳轮缘入路(AMA)、颌后入路(RMA)及颌下入路(SMA)4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不同类型髁突骨折,对术后患者进行6个月以上的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来判断髁突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询问患者对切口的满意程度,有无术后咬合紊乱、面神经麻痹、术区皮肤感觉异常、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并发症及其恢复情况。结果在髁突骨折手术入路选择中,选择耳屏前入路18侧(36%),耳轮缘入路13侧(26%),颌后入路11侧(22%),颌下入路8侧(16%);术后面神经损伤出现17侧,占34.0%,其中耳轮缘入路组出现8侧(61.54%),面神经损伤率最高;43例患者在6个月以上随访中行数字化曲面体层片和/或下颌骨CT检查,结合临床检查,未发现术后假关节形成、骨不连、钛板钛钉排异反应、骨折断端未愈合等严重并发症;对切口满意的有44侧,满意度为88%,其中耳轮缘入路组有12侧满意,满意度为92.3%。结论各手术入路具有不同的优势,对于髁突囊内及颈部骨折,建议选用耳屏前入路及耳轮缘入路,对于髁突基底部骨折甚至更低位置的骨折可选择颌后入路。
2019年09期 v.42 1150-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封东来;魏东;李芳;梁斌;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利拉鲁肽组(n=100)。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治疗,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利拉鲁肽,起始剂量为0.6 mg/d,加量为1.2 mg/d,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的例数及时间等,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2组患者常规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利拉鲁肽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利拉鲁肽组全因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患者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拉鲁肽可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
2019年09期 v.42 1156-1158+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倪国华;贾斌;王宝珠;李艳;朱嘉俊;张跃新;马翔;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ous endocarditis,I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1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E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61例IE患者中,有基础心脏疾病患者153例,检出赘生物142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105例。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90 g/L、栓塞、脾大、心功能IV级、外科手术干预是影响IE患者预后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红蛋白<90 g/L是IE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治疗是IE患者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IE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和心功能不全,贫血是影响IE预后的独立因素,手术治疗可改善IE患者的预后疗效。
2019年09期 v.42 1159-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郭青春;张杰根;华军霞;郑贵军;刘振坤;王会芳;
目的研究血清趋化因子CXCL12水平和动脉血乳酸清除率(LCR)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涿州市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患者67例,死亡组患者33例。患者确诊入院后立即采集动脉血检测乳酸水平,6 h后重复检测,计算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在患者入院第1、3、5天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趋化因子CXCL12水平,并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比较2组患者LCR、CXCL1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各指标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LCR、血清CXCL12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血清CXCL12水平和LCR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入院6 h后生存组患者LCR高于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死亡组患者比较,生存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XCL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入院第3、5天血清CXCL1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死亡组患者比较,生存组患者入院第1天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入院第3、5天APACHEⅡ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LCR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值为-0.821,P<0.05);第1、3、5天血清CXCL12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为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6(P<0.01)、0.795(P<0.01)和0.855(P<0.01)]。LCR的最佳截断值为10.00%,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74.6%。第1、3、5天血清CXCL12水平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93.45、310.28、315.44 pg/mL,敏感度分别为:51.6%、72.9%、82.6%,特异度分别为85.7%、83.4%、75.3%。结论血清CXCL12水平和LCR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19年09期 v.42 1163-1166+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赵骏达;梁凌云;马俊旗;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对复发性流产孕妇妊娠结局及机体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治疗的有复发性流产病史的89例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治疗。对2组孕妇妊娠结局、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妊娠成功率升高,妊娠28周后自然流产率降低,活产儿出生率升高,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孕妇治疗后IL-2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IL-2/IL-1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孕妇治疗后IL-2降低、IL-10水平升高,IL-2/IL-10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孕妇治疗后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治疗后PLT水平升高,PT缩短,APTT延长, FIB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孕妇治疗后PLT、PT、APTT和FIB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血药物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泼尼松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复发性流产孕妇妊娠结局,恢复机体免疫平衡,抑制凝血功能,对复发性流产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价值。
2019年09期 v.42 1167-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郑鸿伟;王灵君;张亚莉;刘惠敏;刘光伟;邓巧恩;杨二梅;赵栋;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8例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必利片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记录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2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4.0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3,P<0.05)。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4,P<0.05)。结论对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9年09期 v.42 1171-1173+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明杰;谢玉;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对比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就诊的15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介入组和开胸组,每组各75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手术一般情况、肺动脉压力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LVEF、LVDd指标较前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LVEF:t=1.714,P=0.089;LVDd:t=1.969,P=0.051);介入组所需手术时间、ICU留观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开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肺动脉压力正常患者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肺动脉轻度高压患者和肺动脉中度高压患者经治疗后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介入组降低肺动脉压力效果明显优于开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轻度:t=2.814,P=0.007;中度:t=2.722,P=0.010);介入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6/75)明显低于开胸组20%(1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0,P=0.035);介入组成功率98.7%(74/75)较开胸组97.3%(73/75)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0,P=0.556)。结论介入封堵术与外科开胸手术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且2种治疗方式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介入较外科开胸手术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异常肺动脉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2019年09期 v.42 1174-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林林;栾英;肖凌;王宁;崔朝勃;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气指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哈里逊国际和平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作为急性加重期组,选取同时期体检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PCT、hs-CRP、血气指标及存活率,并分析血清PCT、hs-CRP、血气指标与存活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组血清PCT、hs-CRP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生存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血清PCT、hs-CRP、PaCO_2及PaO_2联合预测存活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PCT、hs-CRP及血气指标可敏感预测其存活率。
2019年09期 v.42 1180-1183+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纯青;马金忠;闫子贵;韩勇;
目的分析研究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外侧皮神经(LFCN)损伤的发生情况、术后影响及症状转归。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4月间于阜阳第九人民医院行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依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出57例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的病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60例术后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的病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长、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以Harris评分评价其术后髋关节运动能力的恢复情况,随访观察组患者损伤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2组患者的人工关节遗忘指数(FJS-12)、生活质量评分(SF-36)等主观感受的指标,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长、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Harris评分相较于术前均有所改善,并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LFCN损伤的主要症状有麻木(17例,29.82%)、疼痛(26例,45.61%)、感觉迟钝(11例,24.56%);随访6个月、1年、2年时,症状自然缓解分别有9例(15.79%)、20例(35.09%)、36例(63.16%);观察组患者的FJS-12评分和SF-36评分有所改善,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外侧皮神经(LFCN)损伤不会影响患者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最终恢复情况,但会影响患者对人工关节自我认知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值得重视并加以预防。
2019年09期 v.42 1184-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谢慧玲;
目的通过对某县新农合基金风险的评价探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基于2010-2015年某县新农合运行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因素风险评分并确定风险等级。结果该县新农合门诊和住院实际补偿比稳步提高,2015年分别达76.12%和51.78%;基金结余率逐年降低,2015年超支,基金结余支付能力为-0.04年。该县新农合基金风险综合评分在0.65~0.71,为一般风险;其中环境风险和筹资风险的风险评分在0.65~0.85,为一般风险;制度风险的风险评分在0.78~0.85,为较低风险;除个别年份外支付风险和管理风险的风险评分均在0.6以下,为较高风险,2015年管理风险评分最低为0.482 1。结论某县新农合基金风险主要是管理风险和支付风险,且逐年加大,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重点。
2019年09期 v.42 1202-1205+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2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阳玉萍;冯娟;王燕;王玲玲;张华;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医学生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与生活健康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从新疆医科大学随机抽取4个学院,再从每个学院中随机抽取4个专业,每个专业抽取4个班级,共计调查64个班级。每个班级随机选取17名学生。采用统一标准问卷与学生面对面调查。结果共计调查1 088例医学生,有效问卷1 024例,其中202例为变应性鼻炎(AR),患病率为19.73%,临床症状中,鼻塞发生率最高(31.15%),清鼻涕次之(23.92%)。合并哮喘症状的鼻炎学生所占比例为22.73%,其中有7.59%的学生认为自己患有哮喘,大部分都会使用哮喘药物进行治疗,皮肤过敏,合并皮肤瘙痒的鼻炎学生占比为11.36%。57.58%的学生偶尔发作胃部反酸烧灼体征;鼻炎与饮食方面特点体现在咖啡、蔬菜、口服维生素正相关,海鲜、快餐呈负相关;有33.12%的学生偶尔饮酒,以啤酒为主;医学生群体吸烟率较低(2.38%),但二手烟接触率偏高(35.28%),并没有发现二手烟与气道变应性炎症之间的关联性。10.17%的学生在生活学习环境中接触有害气体或化学物质,其中46.81%的学生接触甲醛。结论此次研究所得的数据能够极大地丰富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可为进一步探寻变应性鼻炎发病与生活健康因素的关系提供有益的补充。
2019年09期 v.42 1206-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崔雪;王红丽;徐春艳;
目的调查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280名肝癌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应用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各维度进行频数汇总,并分析影响需求的相关因素。结果照顾者需求量表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疾病知识(4.51±0.41)分,医护相关行为(4.20±0.42)分,对患者症状控制(3.79±0.73)分,临终关怀知识(3.67±0.86)分,对患者心理支持(3.48±0.96)分,家属自身健康(3.25±0.82)分,丧葬支持(2.84±1.29)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层次家庭月收入、有无职业、不同照顾时间及是否有照顾经历之间家庭状况得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学历、职业、月收入、照顾时间及照顾经历与总得分成正相关(P均<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较高,提示临床工作人员在临床中,需加强对晚期肝癌照顾者的关注。同时,需采用多种方式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及干预措施,为进一步满足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提供依据。
2019年09期 v.42 12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37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