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海林;权莉;马瑞;蒋升;
目的 研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onset hypogonadism,LOH)的关系。方法 以2018年5月—2021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老年T2DM合并LOH患者为观察组,90例单纯T2DM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研究对象均为男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3组血清25(OH)D、OC水平,比较3组血清25(OH)D、OC水平差异。收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LOH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25(OH)D、OC水平对T2DM合并LOH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血清25(OH)D、OC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25(OH)D、O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糖尿病病程延长,血清25(OH)D、OC、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OC、FSH、LH、T水平均是影响T2DM合并LOH患者的相关因素(P<0.05)。血清25(OH)D、OC诊断T2DM合并LOH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8.62 nmol/L、3.95 ng/mL,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886,敏感度分别为84.17%、85.00%,特异度分别为72.22%、70.00%,二者联合检验的AUC为0.912,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1.67%、78.89%。结论 T2DM合并LOH患者血清25(OH)D、OC水平呈现异常表达,二者均是影响T2DM合并LOH的相关因素,对T2DM合并LOH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2022年04期 v.45 37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英;郭璇;史超;刘志强;
目的 分析营养配方饮食干预结合心脏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综合心脏内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心脏康复治疗配合常规饮食指导,研究组采用心脏康复治疗配合营养配方饮食干预。干预3个月后,测量干预前后的上臂肌围(AMC)、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体质量(BW);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使用德国Cortex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检测峰值耗氧量(peak VO_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slope)、无氧阈氧耗量(VO_2AT),以迈瑞DC-N3S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计算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MC、TSF、BW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AMC、TS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LB、PAB、HDL均提高,LDL、T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ALB、PAB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eak VO_2、VO_2AT均升高,VE/VCO_2slope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eak VO_2、VO_2AT均升高,VE/VCO_2slope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升高,pro-BN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LVEF升高,pro-BN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CHF患者中应用营养配方干预结合心脏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心肺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2022年04期 v.45 383-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41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虹延;马晓丽;冯丽丽;李玲玲;
目的 探讨全自动乳腺容积检查(ABVS)联合二维超声成像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自2019年5月—2021年9月共100例患者(110个病灶)因乳腺肿物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二维超声和ABVS检查,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分析二维超声、ABVS检查和ABVS联合二维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对乳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110个病灶病理检查结果:恶性53个,良性57个。不同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效能:二维超声灵敏度71.70%、特异度78.95%、阳性预测值76.00%、阴性预测值75.00%、阳性似然比3.406、阴性似然比0.358;ABVS灵敏度84.91%、特异度96.49%、阳性预测值95.74%、阴性预测值87.30%、阳性似然比24.199、阴性似然比0.156;ABVS联合二维超声BI-RADS分类检查的灵敏度94.34%、特异度92.98%、阳性预测值92.59%、阴性预测值94.64%、阳性似然比13.443、阴性似然比0.061。根据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二维超声为0.791,ABVS为0.866,ABVS联合二维超声检查为0.884)。结论 ABVS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ABVS联合二维超声进行BI-RASDS分类时,能够弥补二维声像图的不足之处,可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2022年04期 v.45 38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崔玉环;左丽;杜丹;蒋静;颜娟;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L-16(Chemokine CXCL-16)、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06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8分,n=37)、中度组(8分≤NIHSS评分≤16分,n=42)和重度组(NIHSS评分>16分,n=27)。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随访90 d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76)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30)。收集并比较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XCL-16、Galectin-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CXCL-16及Galectin-3水平对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中度和重度组患者血清Galectin-3、CXCL-16水平较轻度组升高,重度组患者较中度组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Galectin-3、CXCL-16、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颈动脉中层厚度≥1.2 mm者增多(P<0.05)。血清CXCL-16、Galectin-3、NIHSS评分、LDL-C水平升高、颈动脉中层厚度≥1.2 mm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XCL-16、Galectin-3水平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798,敏感度分别为71.13%、70.13%,特异度分别为83.38%、85.20%,二者联合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09,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96%、82.38%。结论 血清CXCL-16、Galectin-3水平变化可反映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监测病情进展以及早干预,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04期 v.45 395-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灵杰;李媛媛;苑金花;李玉芳;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科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Duo氏改良瘙痒评分量表(Duo氏)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P)、血钙(Ca)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较对照组(71.1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评分和睡眠质量总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Duo氏评分降低,SF-36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PTH、β2-MG、P水平均降低,C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04期 v.45 401-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田华;刘莉;王宝兰;
目的 观察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康复效果,以及呼吸肌肌力变化与运动功能、活动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三球呼吸训练,试验组给予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2组患者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14 d。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力(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MIP)、最大呼气压力(Maximum expiratory pressure,MEP)、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莫顿活动指数(The de morton mobility index,DEMMI)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BI)。结果 治疗2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MIP、MEP、PEF、FMA、DEMMI、MBI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MIP、MEP、PEF、FMA、DEMMI、MBI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的提高与DEMMI、MBI的提高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高强度间歇性呼吸肌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活动能力,且吸气肌力的提高可明显改善莫顿活动指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22年04期 v.45 406-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毅;傲然·马合沙提;叶尔扎提·哈加合曼;冯兴超;金格勒;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计数、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在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B)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Brucellar spondylodiscitis, BS)患者早期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STB(n=96)及BS(n=54)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结核中毒症状、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结果、病变脊柱节段和入院首次检查血液检测指标,先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实验室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有意义的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OC曲线显著性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BS患者患病年龄小于STB患者(P<0.05);STB患者病变脊柱节段以胸椎、腰椎为主,有69例(71.9%),BS患者以腰椎为主,有38例(70.4%)。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计数(OR=4.638,95%CI:1.626~10.333,P=0.004)、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OR=5.728,95%CI:1.302~15.678,P=0.001)为鉴别STB与BS的预测因素。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预测鉴别STB与BS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63,截断值为0.4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5.6%、92.7%,为最佳指标。结论 淋巴细胞计数、单核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可用来鉴别BS与STB,对尽早进行治疗干预及患者预后有较大帮助。
2022年04期 v.45 411-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吴旭彬;克热木·阿巴斯;阿不都克力木江·买买提;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Pectoralis major myocutaneous flap,PMMF)修复面中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治疗的面中部1/3皮肤或累及皮肤的恶性肿瘤11例,全部利用PMMF进行修复与重建术后软组织缺损,随访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2~27个月,平均随访(20.5±5.5)个月,11例患者PMMF全部成活;部分患者经过术后放疗,局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比较同一患者通过锁骨上及锁骨下通道血管蒂的长度,锁骨下通道能有效增加PMMF血管蒂的长度(P<0.01)。结论 使用PMMF能够满足面中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修复软组织缺损的需求,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
2022年04期 v.45 415-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崔静静;靳涛;张宝;王国瑞;刘文平;王建华;
目的 研究术前罗哌卡因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复合全麻在高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5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20例高龄PFNA内固定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组、全麻组,每组60例。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组采用术前0.3%罗哌卡因高位FICB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比较术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30 min(T_2)、术毕(T_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部血液灌注葡萄糖摄取率(GluER)、脑乳酸生成率(LacPR);比较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t)、肾上腺素(AD)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全麻组比较,复合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缩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减少;T_1、T_2时刻HR、MAP降低,T_1、T_2、T_3时刻GluER、LacPR水平升高,术后6、12、24 hVAS评分降低,术后6、24 h血清AD、Cort、NE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罗哌卡因高位FICB复合全麻应用于高龄PFNA内固定患者中镇痛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维持术中血压、心率,稳定脑部血液灌注。
2022年04期 v.45 419-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宋莺春;徐飞;
目的 分析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不同麻醉药物预防性镇痛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均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预防性镇痛;B组使用异丙酚复合地佐辛预防性镇痛。比较两组拔管不同时间的警觉-镇静量表(Observer assessment of sedation,OAAS)评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等应激指标水平,统计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离开手术室与拔管后1 h的OAAS评分高于拔管时,且拔管后1 h OAAS评分高于离开手术室(P<0.05);A组拔管时与离开手术室的OAAS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2 h MME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24 h高于术后12 h(P<0.05)。术后2~24 h,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A组术后2 h与术后6 h均低于B组(P<0.05)。两组内术后12 h与术后24 h的血清Cor、NE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24 h均低于术后12 h(P<0.05)。A组术后12 h与术后24 h的血清Cor与NE水平均低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预防性镇痛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中较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的镇痛、镇静和抑制应激反应作用更优,两种方案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相当。
2022年04期 v.45 425-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杜古加·嘎尔玛;姜林;王慧敏;吉钊;
目的 研究天香丹胶囊调控雌激素核效应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去卵巢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双模型,取SD雌性大鼠70只(200±50)g,随机分为空白组、去卵巢组、去卵巢缺血再灌注组、雌二醇干预组(E_2,0.8×10~(-3)g·kg~(-1)·d~(-1)),天香丹干预高、中、低剂量组(天香丹胶囊,0.8×10~(-3)、0.6×10~(-3)、0.2×10~(-3)g·kg~(-1)·d~(-1)),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每组每天给药1次,灌胃60 d,可逆性结扎大鼠心脏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80 min。实验过程中心电图实时监测,记录各组大鼠的Ⅱ导联心电图;检测血清中雌激素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伊文氏蓝-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双染色法测定心脏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组织细胞核中雌激素受体α(ERα)、热休克蛋白70(HSP70)、BCL2-Associated 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天香丹干预60 d后,与去卵巢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雌二醇干预组和天香丹高、中、低干预组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卵巢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雌二醇干预组和天香丹干预组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cTnⅠ水平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小,HE染色心脏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此外,雌二醇干预组和天香丹干预组心肌组织细胞核蛋白中ERα、HSP70、Bcl-2、Bcl-2/Bax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香丹胶囊调控雌激素核效应可通过激活雌激素核受体α和增加HSP70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
2022年04期 v.45 44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牟海燕;辛小红;杨俊玲;胡浩;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陈士铎治疗肢体痹内服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陈士铎医学全书》中治疗肢体痹的处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纳入的72首方剂进行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有15味,以白术(50次)、茯苓(39次)、肉桂(30次)为多,药性多温,药味以甘、辛、苦为主,主要归脾、肾、肝经。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排名前三的药对为茯苓-白术、薏苡仁-白术、肉桂-白术;聚类与复杂网络分析分别得到6个聚类方、12味核心用药。结论 陈士铎治疗肢体痹注重祛中焦寒湿,常用祛湿药,善伍温补药,祛邪不伤正;着重补肝肾不足,重用滋肾药,巧用疏肝药,扶正以固本;重视气机升降,辛升苦降,甘缓痛急;以大、小、奇、复方为组方特色,君药量大,药简力专,组方严谨,为临床治疗肢体痹提供了参考。
2022年04期 v.45 450-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进;王博;石岩;
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营养免疫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2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9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爱西特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D_3~+、NK、CD_4~+/CD~(8+)、CD_4~+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BL)、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硫酸吲哚酚(Indoleol sulfate,IS)和硫酸对甲酚(P-cresol sulfate,PCS)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可降低Scr、BUN水平,提高营养免疫相关的血清学指标水平,清除蛋白结合型毒素,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
2022年04期 v.45 45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