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文琴;瞿梦婷;郭建新;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
目的 研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两位点(rs2293152、rs95797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7(IL-17)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试验组),另选取儿童保健科体检结果健康的儿童60例(对照组)。以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法检测STAT3基因内含子11 rs2293152C/G和内含子23 rs957970C/T位点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外周血IL-9、IL-17水平;比较两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比较试验组不同严重程度患儿不同基因型外周血IL-9、IL-17水平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STAT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早产、哮喘家族史占比升高,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CC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频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STAT3基因rs95797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CG、GG基因比较,CC基因型血清IL-9、IL-1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基因型与GG基因型血清IL-9、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比较,重型患儿STAS3基因rs2293152位点CC基因型占比及血清IL-9、IL-1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AS3基因rs2293152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早产和哮喘家族史均是影响儿童发生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OR=2.356、1.931、2.164、1.856,P<0.05)。结论 STAS3基因rs2293152位点CC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是儿童发生毛细支气管炎的易感因素,并与外周血IL-9、IL-17水平升高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2022年08期 v.45 823-828+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燕;吕茵;穆克代斯·伊力亚斯;卢喜;曾敏;
目的 了解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为临床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66例,联合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体格测量、相关血液学指标检测和不良反应情况,全面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营养状况患者3年生存率。结果 166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均出现体重下降,体重减轻≥5%者占33.7%;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在放疗期间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放疗结束时较放疗前均呈不同程度降低(P<0.05);放疗结束时NRS2002评分较入院时呈逐渐升高趋势,营养不良比例增加,并且放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不良反应。Spearma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体重、BMI、Hb、TP和ALB与NRS2002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相关不良反应与NRS2002评分无相关性(P<0.05)。NRS 2002评分<3分的患者3年生存率优于NRS 2002评分≥3分的患者(入院时55.6%vs 30.9%,放疗结束时55.9%vs 36.7%,P<0.05)。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患者放疗期间,体重、BMI、Hb、TB及ALB的下降提示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NRS 2002筛查有营养风险的患者预后较差。
2022年08期 v.45 829-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衣西布卫·库尔班;古力米热·乃扎尔;王景;热孜亚·库尔班;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目的 探讨R-way诊断评估系统在新疆妇女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妇科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结果为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epithelial cells,ASCUS)及以上或高危型HPV-DNA检测(16/18型)结果阳性的501例女性为研究对象,行常规阴道镜(高清阴道镜)检查,在此基础上采用宫颈癌筛查三级诊断流程(R-way诊断评估系统)对所采集的图片进行分析评估,同时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血清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 CA125),细胞角质蛋白211(Cytokeratin 211,CYFRA211)水平;以宫颈组织病理学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比较4种筛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29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89例,CIN2级49例,CIN3级51例,中分化鳞癌13例,宫颈微小浸润癌4例,CIN2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23.35%(117/501)。R-way诊断评估系统灵敏度为94.0%,显著高于常规阴道镜检查的54.7%(P<0.05),两者特异度分别为99.7%和9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way诊断评估系统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常规阴道镜。R-way诊断评估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高于常规阴道镜的0.771(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CA125、CYFRA211的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逐渐上升,但其单独用于CIN2及以上病变诊断的灵敏度较低,与R-way阴道镜联合应用时,其辅助诊断价值不明显。结论 在TCT或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中,R-way诊断评估系统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常规阴道镜,且R-way诊断评估系统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时并不能提高诊断效能,R-way诊断评估系统可提高阴道镜检查的准确性,避免过度诊疗,适于临床上推广。
2022年08期 v.45 835-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朱静;张译心;王吕;陆月梅;王秀美;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手术前后卵巢储备功能、EMT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2例EMT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前后血清TNF-α表达与EMT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对比不同美国生育协会标准(R-AFS)分期患者手术前后卵巢储备功能[抗缪勒氏管激素(AMH)、雌二醇(E2)]、EMT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分析血清TNF-α表达与卵巢储备功能及EMT标志物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前后血清TNF-α表达均与R-AFS分期呈正相关(P<0.05);不同R-AFS分期患者术后血清AMH水平高于术前,血清E2、CA-125、EMAb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前血TNF-α表达与AMH呈负相关,与E2呈正相关(P<0.05);手术前后血清TNF-α表达与CA-125、EMAb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R-AFS分期后,手术前后TNF-α、EMAb、CA-125高表达均为EMT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MT患者血清TNF-α异常高表达,与R-AFS分期、卵巢储备功能、EMT标志物(CA-125、EMAb)有关,且手术前后血清TNF-α、CA-125、EMAb高表达均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2年08期 v.45 841-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艾海权;刘晨;范思杨;腊晓琳;韩锐;
目的 探讨卵巢储备正常不孕症患者首次早卵泡期长方案助孕失败再次助孕时改用拮抗剂方案助孕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助孕治疗的卵巢储备正常且首次早卵泡期长方案助孕失败后改行拮抗剂方案助孕患者89例178新鲜周期临床资料,按照促排卵方案分为早卵泡期长方案组(A组)和拮抗剂方案组(B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方案促排卵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促排卵情况方面:A组患者平均促性腺激素(Gn)天数及平均Gn总量均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14 mm卵泡数及HCG日内膜厚度A组略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G日雌二醇(E2)水平及HCG日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A组明显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及临床结局方面:两组的获卵数基本一致,但两次分裂中期的成熟二级卵母细胞(MII卵)数、双原核(2PN)数、第3天(D3)可用胚胎数、D3优质胚胎数、可用囊胚形成率及临床妊娠率A组均明显低于B组,周期取消率B组低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前次早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助孕失败卵巢储备正常患者改行拮抗剂方案可以减少Gn天数并降低Gn总量,同时可获得较好的实验室及临床结局,是理想的卵巢刺激替代方案。
2022年08期 v.45 848-851+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许玉静;霍晓恺;鲍金双;赵胜利;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超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A-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UtA-RI)检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深度及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同孕周胎盘位置正常孕妇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UtA-PI、UtA-RI,分析UtA-PI、UtA-RI与胎盘植入深度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UtA-PI、UtA-RI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流产史比例高于对照组,UtA-PI、UtARI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胎盘植入患者UtA-PI、UtA-RI具有明显差异(P<0.05),随胎盘植入深度增加,UtA-PI、UtA-RI逐渐降低(P<0.05);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患者UtA-PI、UtA-RI与胎盘植入深度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胎盘植入深度增加及UtA-PI、UtA-RI降低均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患者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显示,UtA-PI、UtARI联合预测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高于单独预测。结论 子宫动脉超声UtA-PI、UtA-RI与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深度呈负相关,且可有效预测产后出血发生风险,应做好多科协作及应急防范处置。
2022年08期 v.45 852-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关海天;
目的 采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eal-time 3D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评估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e plasty,MVP)患者二尖瓣结构和功能,分析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梧州市工人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取的47例单纯二尖瓣脱垂行MVP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血流动力学评估稳定后进行RT-3D-TEE检查并保留其影像,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瓣环面积(A2D)、瓣环周长(C3D)、前叶面积(A3DEAnt)、瓣叶暴露面积(A3DE)、后叶暴露面积(A3DEPost)、瓣环最小三维面积(A3Dmin)、脱垂高度(Hprol)、穹隆高度(Htent)、脱垂容积(Vprol)、穹隆容积(Vtent)、瓣叶非平面夹角(θNPA)、前后直径(DAP)、对合指数(CPI)、瓣环收缩功能;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二尖瓣关闭不全(MR)程度与CPI及瓣环收缩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T-3D-TEE检测参数对治疗MVP患者的工作效能,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MVP患者A2D、C3D、A3DEAnt、A3DE、A3DEPost、A3Dmin、Hprol、Vprol、Vtent、θNPA、DAP、CPI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瓣环收缩功能与MR程度呈正相关,CPI与MR程度呈负相关(P>0.05);RT-3D-TEE诊断患者A2D、C3D、Hprol、Htent、Vtent、对合指数、瓣环收缩功能的ROC曲线结果中AUC依次为1.000、0.973、0.982、0.590、0.414、0.987、0.560,敏感度依次为97.9%、91.5%、89.4%、89.4%、51.1%、89.4%、38.3%;特异度依次为100.0%、100.0%、100.0%、34.0%、0.0%、100.0%、93.6%。结论 对MVP患者采用RT-3D-TEE方式评估二尖瓣的结构及功能效果较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5 858-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0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冯小丹;单委;
目的 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轻度子痫前期(PE)孕妇凝血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酶2(COX-2)、血栓素A2 (TXA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轻度PE孕妇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以传统的硫酸镁治疗,研究组给予钙剂联合低剂量的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清IL-6、TNF-α、COX-2、TXA2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为82.14%,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64,P=0.039)。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改善优于对照组[(132.50±9.30) mmHg vs (137.20±9.60) mmHg,(84.70±7.70) mmHg vs (89.40±7.40) mmHg,(1.50±0.20) g/24 h vs (1.77±0.16) 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3、2.631、7.888,P均<0.01)。治疗后,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对照组[(29.27±5.21) s vs (26.35±5.42) s,(11.39±1.28) s vs (10.14±1.32) s],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对照组[(3.78±0.57) g/L vs(5.15±0.43) g/L,(102.57±10.20)%vs (133.44±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7~21.567,P均<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中IL-6、TNF-α、COX-2、TXA2水平均低对照组[(21.04±4.11) ng/L vs(28.26±6.53) ng/L,(1.58±0.07) mg/L vs (2.17±0.09) mg/L,(55.46±7.72)μg/L vs (93.25±8.03)μg/L,(120.29±11.07)μg/L vs (170.34±15.8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2~19.340,P均<0.01)。结论 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轻度P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系统高凝状态,降低诸多炎症介质的表达水平。
2022年08期 v.45 863-86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韩海瑞;赵玲玲;林伟;范明明;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和SPSS Modeler软件探析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2018年10月31日-2021年10月31日中国知网(CNKI)关于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和SPSS Modeler软件,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进行统计,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探析用药规律。结果 筛选出132首中药灌肠方,153味中药,使用频次≥25次的中药有13味,以黄连(77次)、白及(75次)、地榆(62次)为多,药性多寒,药味以苦、甘、涩为主,主归肝、胃、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共现度前三的药对为地榆—白及、黄柏—白及、白头翁—黄连;聚类分析显示有4组聚类方;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有白及、地榆、黄柏、黄连、白头翁等24味核心药物。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注重祛肠腑湿热,解火热之毒,兼顾理气调血,补脾柔肝,顾护脾胃,攻邪与扶正并行,处方灵活。常用清热药配伍止血药,善于辨期选药,气、血、湿、瘀同治,组方严谨,切中肯綮,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参考。
2022年08期 v.45 890-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27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俊峰;孙晓娟;吴迪;朱梦燕;方朝晖;
目的 探讨苁归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对血管内皮损伤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VCAM-1)、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的X基因(Bax)、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大鼠,建立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苁归低剂量组、苁归高剂量组、模型组,每组10只,每日1次,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相应药物灌胃治疗8周。另取正常大鼠10只设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以及肾脏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VCAM-1、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苁归低、高剂量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模糊、肿胀,毛细血管轻度狭窄,但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对照组、吡格列酮组、苁归低剂量组、苁归高剂量组大鼠NO、ET、MDA、oxLDL、AGEs、T-AOC、SOD、CSH-Px、VCAM-1、MCP-1、Bcl-2、Bax、Caspase-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吡格列酮组、苁归低剂量组、苁归高剂量组大鼠NO、ET、MDA、oxLDL、AGEs、T-AOC、SOD、CSH-Px、VCAM-1、MCP-1、Bcl-2、Bax、Caspase-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苁归高剂量组大鼠比较,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苁归低剂量组大鼠NO、ET、MDA、oxLDL、AGEs、T-AOC、SOD、CSH-Px、VCAM-1、MCP-1、Bcl-2、Bax、Caspase-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苁归益肾胶囊对DKD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CAM-1、Bcl-2、Bax、Caspase-3表达有关。
2022年08期 v.45 896-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49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秦炜明;李晋玉;谭建盛;马慧;杨浩田;贾育松;
目的 系统评价补肾活血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检索CNKI、WanFang、VIP、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1年8月补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1 208例患者,试验组608例,对照组6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优于单纯对照组[RR=1.19,95%CI=(1.11,1.28),P<0.000 01];应用补肾活血法时长在3个月以上时间段,试验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MD=-0.86,95%CI(-0.98,-0.75),P<0.000 01];试验组在提高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MD=-6.51,95%CI(-7.14,-5.88),P<0.000 01];干预时长为6个月时,试验组在增强骨硬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MD=-0.16,95%CI(-0.18,-0.14),P<0.000 01],在提升血清骨钙素(BG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3.72,95%CI(-4.67,-2.77),P<0.00001],在降低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MD=-106.87,95%CI(-116.18,-97.56),P<0.000 01],在降低血清NTX-I方面略优于对照组[MD=-0.65,95%CI(-7.22,5.93),P=0.85]。结论 补肾活血法在OVCF术后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更迅速的缓解疼痛,加快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康复,改善骨代谢、增加骨矿吸收、增强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强腰椎部骨密度。但仍需设计更大样本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论证。
2022年08期 v.45 901-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