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昊杰;申晨晨;马艳;
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对神经干细胞活力及转录共激活因子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 YAP)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0.4、0.8、1.6、2.4、3.2μmol/L)亚砷酸钠干预NE-4C细胞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亚砷酸钠对细胞YAP、P-YAP蛋白的影响,qRT-PCR检测亚砷酸钠对YAP下游靶基因Gli2、Tead1、Tead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亚砷酸钠引起细胞缩小,胞体萎缩,上清液中漂浮细胞及细胞碎片增加,贴壁能力显著下降,出现大面积死亡,各干预组细胞活力随亚砷酸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亚砷酸钠干预后YAP蛋白表达升高,P-YAP蛋白表达降低,P-YAP/YAP相对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提示亚砷酸钠可激活YAP,使其入核水平增加;YAP下游靶基因Gli2、Tead1、Tead2 mRNA的表达水平随亚砷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亚砷酸钠可抑制NE-4C细胞活力、诱导细胞损伤,其可能机制与YAP蛋白的应激性清除受损细胞有关。
2022年09期 v.45 935-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努尔哈那提·沙依兰别克;杨毅;哈力·哈布力汗;冯兴超;叶尔扎提·哈加合曼;金格勒;
目的 探讨西伯利亚接骨木树皮提取物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模型大鼠股骨骨折愈后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60只,建立右侧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假手术组(蒸馏水,100 mL/kg),模型组(蒸馏水,100 mL/kg),醇提组(醇提物,0.34 g/kg),水提组(水提物,0.34 g/kg),阳性对照组(中华跌打丸,0.54 g/kg),将药物粉末按一定比例与蒸馏水混合后,给大鼠灌胃,每天1次用药,分别在第2、4、6周后,每组随机取4只SD大鼠股骨样本,通过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接骨木树皮提取物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 (1)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醇提组和水提组中Wnt2、β-catenin、p-GSK3β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模型组比较,醇提组和水提组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显著升高,第2、4周逐渐上升,第4周达到高峰;第6周成骨细胞成熟、骨痂形成而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骨木树皮提取物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如BMP-2、VEGF,促进骨折的愈合。
2022年09期 v.45 940-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胥伯勇;阿不都赛米·艾买提;汪斐;张晓岗;李国庆;曹力;
目的 研究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中DNA甲基化的特征,分析甲基化基因的表达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中心3例接受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OA组),3例膝关节软骨正常截肢患者(对照组)软骨组织标本。采用Illumina Infinium Methylation EPIC Bead Chip(850K芯片)对软骨进行甲基化分析。应用InCroMAP软件进行关节软骨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及mRNA表达扩增谱的整合途径富集分析。基于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分析和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分析。结果 单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共获得1 299个差异甲基化基因;整合DNA甲基化的mRNA表达谱发现,64个基因显著改变,包括远中缺失同源盒基因5(DLX5)、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5)、软骨酸性蛋白1(CRTAC1)和可溶性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的清道夫受体蛋白(SSC5D);GO分析发现,上述基因功能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等有关;KEGG分析发现,上述基因介导与OA发病密切相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KP)信号通路和Hippo信号通路。结论 OA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可能的异常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这可能会对OA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的阐明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09期 v.45 947-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戴月梅;王星圆;加孜那·托哈依;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INC01296与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和预后关系,以及与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4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LINC01296、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因子E-cadherin、Vimentin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肺癌组织LINC01296表达水平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cadherin、Vimentin、MMP-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织LINC01296表达水平,在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中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患者TNM分期,Ⅰ-ⅢA组和ⅢB-Ⅳ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与癌旁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LINC01296表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Vimentin、MMP-9的mRNA表达高,E-cadherin的mRNA表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Vimentin蛋白表达高,E-cadherin蛋白表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LINC01296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cadherin、Vimentin、MMP-9的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LINC01296表达水平在肺癌组织中明显升高,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类型相关,LINC01296的高表达参与调控了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进程,促使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2022年09期 v.45 953-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努尔比艳·克尤木;曹浩然;何雨璇;辛铭秀;马海平;
目的 探索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介导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MIF-AMPK)信号通路在调控七氟醚后处理(SPostC)对抗心肌缺氧复氧(H/R)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采用H9C2心肌细胞建立H/R模型,将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 SPostC组(H/R+SPostC组)、MIF抑制剂组(H/R+SPostC+IOS-1组)。SPostC是在细胞开始复氧时应用2.4%七氟醚进行处理15分钟。各组细胞存活率的检测采用CCK-8比色法;MIF的含量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二氢乙啶(DHE)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采用检测试剂盒测细胞内二磷酸腺苷(ADP)、三磷酸腺苷(ATP)、乙酰辅酶A (AcCoA)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AM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H/R+SPostC组与H/R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P<0.01),而与H/R+SPostC+IOS-1组比细胞较存活率降低(P<0.01);(2)与Control组比较,其余3组MIF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与H/R+SPostC组比较,H/R+SPostC+IOS-1组MIF含量显著降低(P<0.01);(3)AMPK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H/R组比较,H/R+SPostC组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而H/R+SPostC+IOS-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相比,其余3组ADP、ATP含量均下降,H/R+SPostC组较H/R组显著增高,而H/R+SPostC+IOS-1组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H/R组和H/R+SPostC+IOS-1组AcCoA含量明显增加;与H/R组比较,H/R+SPostC组和H/R+SPostC+IOS-1组AcCoA含量明显减少,H/R+SPostC+IOS-1组较H/R+SPostC组AcCoA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ROS含量均增高(P<0.05);与H/R组比较,H/R+SPostC组ROS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SPostC对抗心肌H/R损伤中通过增加MIF的表达,改善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加ADP、ATP的合成并减少AcCoA堆积,促进心肌胞能量合成,降低ROS生成,从而对抗心肌细胞H/R损伤。
2022年09期 v.45 958-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孙光辉;曹峻;陈少科;马嵋;悟拉木·艾力;周成明;
目的 建立可复制的改良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 ALPPS)大鼠模型,观察术后预留肝再生情况及肝功能变化。方法 取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测量其体重(IW)及右中叶质量(W1)作为参考,60只随机分为射频消融辅助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Radio-frequency-assisted liver partition with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 RALPP)组、绕肝带捆绑肝实质联合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tourniquet and portal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 ALTPS)组和ALPPS组,每组20只。采集术后24 h、 48 h、72 h、7 d的血液和肝脏标本,称取大鼠肝脏右中叶重量,用酶标仪检测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 ALPPS组4只大鼠48 h内死亡,主要原因为腹腔出血及胆漏感染。三组各时间点右中叶质量均增加且肝再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24、 48、72 h血清AST及ALT水平升高,术后24 h达到最高峰,后逐渐降低,第7 d恢复至正常水平,三组各时间点血清AST及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LPPS组相比,RALPP组及ALTPS组术后24、48h血清Alb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TBil水平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IL-6水平均升高,72 h水平达到最高峰,后均逐渐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ALLPS大鼠模型可有效促进剩余肝再生,且围手术期死亡率更低,适于临床研究推广。
2022年09期 v.45 964-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冰;王超;陈鹏丽;何毕晨;努尔比亚·艾力;陈煜乾;闫睿;
目的 探讨A2A-GABA-DA通路对丙泊酚精神依赖大鼠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丙泊酚精神依赖+中枢注射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组(Ic-CGS组)、丙泊酚精神依赖+中枢注射腺苷A2A受体拮抗剂DMPX组(Ic-DMPX组)、丙泊酚精神依赖+中枢注射空白溶剂组(Ic-C组)、丙泊酚精神依赖+外周注射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组(Ip-CGS组)、丙泊酚精神依赖+外周注射空白溶剂组(Ip-C组)、丙泊酚精神依赖+外周注射腺苷A2A受体拮抗剂DMPX组(Ip-DMPX组)。记录精神依赖大鼠造模前、造模后、干预后位置偏爱实验行为学指标(CPP值);大鼠处死后采集血液及脑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血液及海马组织DA,腹侧被盖区GAB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腹侧被盖区A2A受体的表达。结果 与造模前相比,予以空白溶剂和激动剂的4组造模后CPP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拮抗剂的两组建模前后CP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及中枢激动剂组干预后CPP值均高于造模后CP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c-C组相比,DMPX处理后A2AR表达降低(P<0.05);与Ip-C组相比,Ip-DMPX组A2AR表达降低(P<0.05);与Ic-C组相比,Ic-CGS组海马组织DA含量增加(P<0.05),与Ip-C组相比,Ip-DMPX组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Ic-C组,Ic-CGS组腹侧被盖区GABA的含量降低(P<0.05),Ic-DMPX组GABA含量升高(P<0.05)。结论 丙泊酚精神依赖的发生机制可能与A2A-GABA-DA通路相关。
2022年09期 v.45 969-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童乔莹;许颖捷;邵博;龚忠诚;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滑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颞下颌关节专病门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4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完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根据DC/TMD诊断标准,分为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TMJID)组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组,其中TMJOA组分为I期、II期、III期,统计基线资料,灌洗关节腔,收集1.5 mL关节滑液后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关节滑液中HMGB1的表达情况。结果 TMJOA组患者的病程时间明显长于TMJID组,TMJID组主诉关节区下颌运动不畅的患者多于TMJO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MJOA组中I期、II期、III期患者关节滑液中HMG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7)。TMJOA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滑液中HMGB1水平明显高于TMJ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滑液中HMGB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开口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浓度的HMGB1表达于骨关节炎滑液中,可考虑作为诊断TMJOA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玻璃酸钠可降低TMD患者关节滑液中HMGB1的表达水平,减轻局部炎症,缓解患者疼痛。
2022年09期 v.45 974-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谢鸿儒;张钦;贾本让;解国辉;丁建锋;张磊;苗军;
目的 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水脂分离序列(3.0T MR Dixon)椎旁肌成像参数评估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冠状位失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接受3.0T MR Dixon椎旁肌成像,测量椎旁双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Dixon-VIBE序列参数:横截面积(CSA)、脂肪浸润面积(FIA),计算FIA占CSA的比例(FSF)、凹侧与凸侧CSA比值(rCSA)、凹侧与凸侧FSF比值(rFSF),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CSA、FSF,比较病例组凹侧与凸侧CSA、FSF;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脊柱-骨盆冠状位X线参数(Cobb角、冠状面平衡距离)与椎旁肌不对称度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多裂肌和竖脊肌的FSF高于对照组,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CSA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腰大肌FS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凹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CSA均低于凸侧,多裂肌和竖脊肌的FSF均高于凸侧(P<0.05),凹凸侧腰大肌F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obb角10.20°~58.25°,平均(25.55±6.93)°,冠状位平衡距离0.22~71.5 mm,中位距离18.50(8.24~29.10)mm。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多裂肌rCSA与脊柱-骨盆冠状位Cobb角及冠状位平衡距离呈显著负相关(r=-0.579、-0.511,P<0.001),竖脊肌和腰大肌rCSA与脊柱-骨盆冠状位平衡距离呈显著负相关(r=-0.361、-0.402,P<0.01)。结论 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3.0T MR Dixon成像参数与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冠状位Cobb角及冠状面平衡距离关系密切,对评估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冠状位失衡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2年09期 v.45 979-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雪;张栋梁;尹伟娇;段少宇;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钟摆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畸形矫治过程中牙体移动精准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接诊的107例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根据矫治器类型分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44例)和钟摆矫治器组(63例),分别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钟摆矫治器进行矫治。对比两组患者的矫治疗程、治疗前后上颌第一磨牙位移距离的差值、治疗前后上颌骨与下颌骨的骨性改变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对矫治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与钟摆矫治器组患者的矫治疗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颌第一磨牙(U6)矫治前后患者牙冠与牙根坐标的差值((ΔX_g、ΔY_g、ΔZ_g)、(ΔX_r、ΔY_r、ΔZ_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牙槽座点以及鼻根点之间构成的角(SNA)、下牙槽座点以及鼻根点之间构成的角(SNB)、腭平面的倾斜角(SN-PP)、上颌平面角(PP-FH)、下颌第一磨牙(L6)的长轴与MP平面之间的交角(L6-long axis-MP)、PP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交角(PP-FOP)、SN平面与■平面的交角(SN-FOP)、后面高(S-Go)、后面高与前面高之比(S-Go/N-Me)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钟摆矫治器组患者前下面高与前面高比值(LFH/TFH)的差值,UI-SN差值大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L6近中颊的尖点与MP平面之间垂直距离[L6-MP(LPDH)]的差值大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P均<0.05)。两组患者对正畸效果的满意度均为100.00%。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钟摆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畸形的效果均较好,患者满意度高。相比于钟摆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磨牙远移后牙齿垂直方向的变化,且不容易丢失前牙支抗而导致前牙唇倾,对牙体移动精准控制效果更好。
2022年09期 v.45 985-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霞;依力米努尔·阿布拉;宁冰雪;巩晓芸;腊晓琳;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反复种植失败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反复种植失败后经宫腔镜检查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再次移植前对子宫内膜炎的处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3组:组1(n=30):搔刮微创治疗组,给予宫腔镜下息肉切除及子宫内膜搔刮术;组2(n=26):搔刮+多西环素抗炎治疗组,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及子宫内膜搔刮术的基础上加用多西环素口服治疗;组3(n=24):仅服用多西环素抗炎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月经血中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变化及治疗后3组患者再次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前3组的IL-6、IL-1及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2、组3的IL-6、IL-1及TNF-α浓度低于治疗前,且组2的IL-6、 TNF-α低于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仅IL-6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移植后,组2的临床妊娠率(61.53%)高于组1(43.33%)和组3(54.16%),活产率(53.84%)高于组1(36.66%)和组3(36.66%),早期流产率(6.25%)则低于组1(23.07%)和组3(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的临床妊娠率(54.16%)高于组1(43.33%),活产率(41.66%)高于组1(36.66%),其早期流产率(15.38%)低于组1(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微创联合足程抗生素规范治疗在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两者单独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这类患者的助孕结局。
2022年09期 v.45 992-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颖;詹凌波;王蕾;王新有;范文霞;孙明玲;赵冠云;郭新红;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17例初治DLBCL患者作为病例组,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病例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CD8~+T细胞上LAG-3、PD-1的表达,同时收集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指标,分析DLBCL患者CD8~+T细胞上PD-1、LAG-3的表达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PD-1~+LAG-3~-、PD-1~-LAG-3~+及PD-1~+LAG-3~+CD8~+T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上述指标均下降(P<0.05);PD-1~+CD8~+T细胞比例与DLBCL患者B症状具有显著相关性(r=0.598,P<0.05)。结论 DLBCL患者CD8~+T细胞上PD-1、LAG-3的比例较高,经治疗后表达降低;DLBCL患者CD8~+T细胞上PD-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B症状具有一定相关性,提示PD-1、LAG-3参与了DLBCL疾病的发展。
2022年09期 v.45 998-1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雪;吾布里塔里甫·达吾提;毕晓娟;吕国栋;杨宁;林仁勇;
目的 通过对棘球蚴感染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探索棘球蚴感染不同阶段外周血免疫特性异常的关键细胞因子及其复杂网络相关性。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肺泡性棘球蚴病(AE)患者建立随访,收集患者信息及临床资料,获取同一患者AE术前及AE术后的外周血标本,同期来自同一医院的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并获取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标本,使用流式微珠阵列技术对收集的血清标本进行标记检测,分析正常对照组与AE术前术后的13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E术前血清中IFN-α2、IL-12、IL-18、IL-6、IL-33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E术前比较,AE术后外周血中IL-10、IL-18水平较AE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7A、IL-23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Th1 (IFN-α2,IL-12,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33(r值分别为0.877、0.595、0.807)表现出密切的相关性,且IL-12与IFN-α2显著相关(r值为0.772);IL-17A和IL-12、IL-23和IFN-γ、IL-23和IL-12表现出密切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621、0.548、0.613);趋化因子IL-8与IL-17A及IFN-α2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533、0.548,P<0.001)。与AE术前比较,AE术后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球蛋白含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较AE术前降低(P<0.05),且LMR与IFN-γ及Th17型(IL-17、IL-23)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相关性与差异性可能与包虫感染不同阶段密切相关,这可能为监测疾病进展的免疫学识别标志物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2022年09期 v.45 1004-1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贾小平;李韵霞;姜敏;周静;马彩玲;
目的 探究HR-HPV阳性的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行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变化及术后宫颈HR-HPV持续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6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妇科因CINII、CINIII及宫颈微浸润癌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359例,分析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的变化,锥切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情况,探究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359例患者中,锥切术后病理升级率为14.48%,降级率为37.3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48.19%,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353(P<0.01)。锥切术后HR-HPV持续阳性率为18.99%,HR-HPV转阴率为81.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宫颈活检CINIII、病灶累及腺体及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与锥切术后HR-HPV持续阳性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宫颈活检CINIII、病灶累及腺体及锥切术后病理升级是锥切术后宫颈HR-HPV持续阳性的风险因素(OR=13.377、2.314、45.215,P<0.05)。结论 宫颈病变锥切术前后病理诊断有一定变化,锥切术对指导宫颈病变的进一步治疗意义较大,锥切术后部分患者仍存在HR-HPV持续阳性,术后不容忽视宫颈癌的筛查。
2022年09期 v.45 1010-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季文超;田蔚莉;朱玉才;刘文亚;杨健;
目的 探讨降低管电压及对比剂浓度对双下肢CT动脉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自2021年1-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管电压为100 kV,造影剂为碘海醇300 mg/mL,对照组管电压为120 kV,造影剂为碘帕醇370 mg/mL,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下肢动脉血管CT值、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有效辐射剂量以及造影剂碘摄入量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所得的图像都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两组间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肢动脉血管CT值、CNR、SNR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有效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管电压与对比剂浓度,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降低肾功能损害的风险,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年09期 v.45 1015-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