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丽比努尔·阿布都热合曼;艾力曼·马合木提;夏玉宁;胡雪梅;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维吾尔族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VTE患者94例(VTE组),健康对照组8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应用酶循环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分析Hcy及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VTE的关联性。结果 VTE组与健康对照组MTHFR基因C677T突变位点基因型分布和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TE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E组677TT基因型者血浆Hcy水平高于CC和C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基因多态性及血浆Hcy水平可能与维吾尔族人群VTE的发生有关。
2014年02期 v.37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古丽那尔·阿布拉江;桑伟;刘霞;崔文丽;张巍;哈德提·别克米托夫;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间皮瘤相关抗体-1(HBME-1)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CK19、Gal-3和HBME-1蛋白表达,良性结节36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恶性结节3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甲状腺滤泡癌3例)。结果 CK19、Gal-3和HBME-1蛋白表达在良性结节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7%、25.0%、11.1%,在恶性结节的阳性表达率均为94.9%;CK19、Gal-3和HBME-1在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均为94.9%,特异性分别为33.3%、69.4%、88.9%。结论 3项指标中,HBME-1在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为理想;CK19、Gal-3和HBME-1三者联合使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
2014年02期 v.37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木合布力·阿布力孜;王永波;施翔弋;热娜·卡斯木;
目的研究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的快速鉴定方法。方法利用超声辅助的乙醇提取法制备新疆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总黄酮类提取物;利用硅胶薄层色谱法分析2种甘草总黄酮提取物的斑点特征;利用制备薄层法分离薄层板上的特殊斑点并对所分离的单体成分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胀果甘草乙醇提取物在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甲酸∶水(8∶3∶1)的薄层色谱条件下所显示的一种特殊亮黄色斑点被鉴定为甘草查尔酮A,色谱特征不同于其他甘草品种。结论以甘草查尔酮A为对照品的硅胶搏层色谱法是快速鉴别胀果甘草的简便方法,适合于甘草品种的快速鉴定及资源考察研究。
2014年02期 v.37 151-15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5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拉提帕·艾尔肯;唐雪;新华·那比;
目的对新疆阿勒泰牧区哈萨克传统发酵驼乳中分离出的一株乳酸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DNA提取、PCR扩增、16SrDNA产物测序和数据分析对该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 16SrDNA产物测序结果通过Eztaxon数据库比对,保守基因rpoA、pheS的扩增产物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发酵驼乳中乳酸菌菌株的序列和已报道的乳酸菌菌株16SrDNA、rpoA、pheS的序列分别用MEGA 5.2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此菌株(10号)的16SrDNA序列与Lactobacillus pentosus(JCM 1558T)、Lactobacillus plantarumsubsp.Argentoratensis(DKO 22T)、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DSM 10667T)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ATCC 14917T)的相似率分别为100%、99.87%、99.8%和99.74%。结论 10号乳酸菌菌种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Lactobacillus pentosus(JCM 1558T)。
2014年02期 v.37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勉强辉;郑大成;孙莲;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维药蜀葵花中芦丁和紫云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YMC-Pack ODS-A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流动相A(0.2%磷酸水溶液)和流动相B(0.2%磷酸乙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0.6mL/min,进样体积10μL。结果芦丁和紫云英苷分别在0.5~6.0μg/mL和1.0~12.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A=583.5C-0.623和A=628.3C-0.27,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5和0.999 1;芦丁和紫云英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2.3%和100.8%,RSD分别为0.89%和0.60%,蜀葵花样品中芦丁和紫云英苷的含量分别为0.30~0.32mg/g和0.43~0.46mg/g。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维药蜀葵花中芦丁和紫云英苷的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14年02期 v.37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莉;王婷媛;热娜·卡斯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伯利亚接骨木中槲皮素、芦丁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C18(4.6mm×25 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49∶51),柱温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芦丁在0.2~1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8%,RSD=2.04%(n=9);槲皮素在0.8~8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0.96%(n=9)。槲皮素含量为0.097 1~0.198 5mg/g,芦丁含量为7.785~13.300mg/g。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西伯利亚接骨木药材芦丁、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完善西伯利亚接骨木的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2014年02期 v.37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亚婷;张淑兰;
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的帕累托图分析,寻找主要因素,及时了解不合理用药集中趋势,为临床药师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病历1 781份,对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帕累托图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病历497份,帕累托图显示9种不合理用药类型中,功能主治不适宜和治疗过程中更换药品或停药不适宜为主要因素。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临床药师应根据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针对地进行有效干预和药学服务,提高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
2014年02期 v.37 166-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楠;马丽;吕书勤;赵进喜;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将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辨证分为湿热困脾、气阴两虚、血瘀阻络3型,观察一般情况及相关指标,研究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老年T2DM合CAS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型发生率最高,湿热困脾型最低,证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证型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湿热困脾型、血瘀阻络型3种证型两两比较,在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与其他2种证型腰臀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体质指数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纤维蛋白原水平(Fg)最低,血瘀阻络型最高,3种证型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最低,与其他2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2种证型间无明显差异;3种证型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T2DM合并CAS时Fg水平与TG、TC、LDL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明显,与年龄、病程以及相关理化指标关系密切,掌握其特点可帮助临床诊疗。
2014年02期 v.37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谦;卫荣;辛效毅;赵吉平;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基础药物治疗维吾尔族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维吾尔族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包括口服甲氨蝶呤片7.5mg,1次/w、双氯芬酸纳缓释胶囊50mg,2次/d;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沉(ESR)和类风湿因子(RF)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治疗后两组关节压痛数和晨僵时间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和VA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显著;两组治疗后ESR和RF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联合基础药物治疗维吾尔族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缓解疼痛。
2014年02期 v.37 172-17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林琳;杨静;丁岩;苏晶;王静;赵俊达;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病情况及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特征的异同。方法对新疆维、汉族不同地区人群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调查出的PCOS患者按照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析不同民族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的异同。结果 (1)新疆PCOS发生率为5.11%;(2)调查出的722例PCOS患者中肥胖者188例,占26.04%,其中汉族肥胖者占67.02%,维吾尔族肥胖者占32.98%,维吾尔族PCOS患者发生肥胖者少于汉族。(3)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体质指数PCOS患者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患者及肥胖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高于汉族及非肥胖患者。(4)维吾尔族、汉族肥胖组患者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180min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吾尔族肥胖组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min血糖及血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汉族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服糖后180min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肥胖胰岛素抵抗(IR)较非肥胖患者多见,IR分别为(3.4±1.1)、(3.1±1.3)和(1.5±0.7)、(1.4±0.6)(P<0.05),且维吾尔族肥胖患者IR较汉族严重(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肥胖PCOS患者较汉族多见,而肥胖PCOS患者糖代谢异常及IR更为明显,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更应重视早期的糖代谢异常。
2014年02期 v.37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时瑛;向阳;李巍;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应用价值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结果分为A、B、C 3组:A组HbA1c≤7.0%(17例),B组HbA1c7.1%~10%(37例),C组HbA1c>10%(44例),另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lb)水平,并对其24h尿总蛋白(24hU-T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 T2DM患者各组和对照组相比,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24hUmAlb、24hU-TP、HbA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患者24hU-TP、24hUmAlb的阳性率分别为72.45%和5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A、B、C组间24hUmAl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24hUmAlb检测较24hU-TP更为敏感,对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控制HbAlc水平有利于防止24hUmAlb产生,保护肾功能。
2014年02期 v.37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于朝霞;朱虹;钟华;王毅;于湘友;
目的对比研究脓毒症患者使用完全肠内营养(TEN)与肠内营养辅助肠外营养(S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脓毒症病人随机分为全肠内营养组(TEN组,n=40)和辅助肠外营养组(SPN组,n=40),对比观察两组30d病死率、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医疗成本增加量以及并发症(包括高血糖、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二重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30d病死率、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高血糖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N组医疗成本较TEN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组腹泻、腹胀与二重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T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N支持并发症少,花费低,是脓毒症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2014年02期 v.37 183-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郭仪;柴卫芳;张华;郑艳;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复发病例的手术操作因素和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2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51例复发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资料完整的46例复发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统计致复发的手术操作因素和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结果 46例患者中引起复发的手术操作因素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中鼻甲处理不当(32.6%)、筛窦病变清除不彻底(23.9%)、鼻丘气房与额隐窝病变清除不彻底(15.2%)、上颌窦处理不当(10.9%)、高位鼻中隔偏曲未矫正(8.7%)、钩突尾端残留(6.5%)、其他因素(2.2%);复发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中鼻甲、筛窦、额窦、上颌窦、鼻中隔、钩突。结论在引起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复发的手术操作因素中,中鼻甲处理不当居于首位,其次是筛窦病变清除不彻底、鼻丘气房与额隐窝病变清除不彻底等;复发病例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也以中鼻甲为首,其次是筛窦、额窦等。
2014年02期 v.37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阿力比亚提·艾尼;刘春生;马斌林;
目的探讨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部位的不同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头颈肿瘤外科收治的176例头面部皮肤癌患者的资料,根据病灶的部位和范围,行扩大切除后分别采取游离创缘后拉拢缝合(41例,拉拢缝合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81例,局部皮瓣组)及皮片移植(54例,皮片移植组)行一期修复缺损,比较3组术后修复效果。结果拉拢缝合组5例切口裂开,睑外翻1例;皮片移植组9例缺血感染,植皮失败后重新植皮;局部皮瓣组仅1例出现皮瓣远端缺血坏死,余全部一期成活。局部皮瓣组愈合情况优于皮片移植组及拉拢缝合组。局部皮瓣组及皮片移植组满意度优于拉拢缝合组,而局部皮瓣组与皮片移植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个月~10a,3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应根据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术后缺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拉拢缝合仅适用于病灶较小、局部皮肤松弛患者,对于修复较大皮肤缺损,局部皮瓣优于皮片移植及拉拢缝合。
2014年02期 v.37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祯祥;王晓东;郑庆虎;邓淑文;帕丽达·阿布利孜;董晓阳;哈地利亚·哈斯木;惠艳;
目的分析评价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1、3抗体(Dsg1、Dsg3)在天疱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经临床、组织病理及间接免疫荧光确诊为天疱疮的34例患者(试验组),选择同期排除天疱疮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sg1、Dsg3;统计各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诊断符合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3.5%(25/34)、2.8%(1/36)。Dsg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6%(24/34)、0.0%(0/36),Dsg3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4%(27/34)、5.6%(2/36)。在天疱疮患者中,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5%、97.2%、96.2%、79.5%、85.7%,Dsg1分别为70.6%、100.0%、100.0%、78.3%、85.7%,Dsg3分别为79.4%、94.4%、93.1%、82.9%、87.1%。3种指标在天疱疮患者中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行血中循环抗体检测与具体靶抗原确认试验检测,能互相补充,减少临床漏诊,提高诊断阳性率。抗天疱疮抗体阳性结果对确诊天疱疮准确性较好,阴性者排除天疱疮的价值较大。
2014年02期 v.37 192-194+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国胜;曹力;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小转子复位与未复位对患者术后髋内翻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09年6月-2012年2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53例,6例患者失访,对资料完整的47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年龄65~83岁,平均74.6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小转子复位组19例,未复位组28例;Evans分型Ⅲ型23例,Ⅳ型18例,V型6例。对比两组颈干角丢失的度数、骨折愈合的时间、髋关节功能。结果 47例患者随访时间1~1.5a,平均为17.3个月。小转子复位组与未复位组颈干角丢失度数(6个月末)、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平均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转子复位不但可以增加骨折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减少DHS内固定所承受的应力,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髋内翻的发生率低。
2014年02期 v.37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玉坤;黄卫民;沙吾提江·卡斯木;李磊;田慧中;
目的比较骨刀斜行开窗与UL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05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6例,分为UL开窗组(A组,98例)和斜形开窗组(B组,118例),对两组的治疗情况和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前VAS及O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随访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骨刀斜行开窗术与UL开窗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当。骨刀斜形开窗因开窗面积较UL开窗小,能更好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2014年02期 v.37 199-20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玲;张潇迪;朱启英;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和汉族子痫前期孕妇血脂和血尿酸的代谢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284例,汉族孕妇156例,其中正常妊娠孕妇74例,子痫前期患者82例;哈萨克族孕妇128例,其中正常妊娠孕妇71例,子痫前期患者57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外周静脉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UA)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汉族与哈萨克族子痫前期患者血UA、CHOL、TG、LDL-C及ApoB均较正常妊娠孕妇偏高(P<0.05),而血HDL-C、ApoA1较正常妊娠孕妇偏低(P<0.05);哈萨克族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患者血UA、CHOL、TG、LDL-C及ApoB水平均高于汉族孕妇(P<0.05),而HDL-C、ApoA1水平低于汉族孕妇(P<0.05)。并且血UA与TC、TG、LDLC、ApoB水平呈正相关,与血HDL-C、ApoA1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痫前期与血脂及血尿酸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哈萨克族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孕妇血脂及血尿酸水平较汉族高,因此孕期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哈萨克族孕期监测,定期检测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可尽早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不良预后。
2014年02期 v.37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伟;栾丽;陈嘉麟;张梅;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非上皮源性肿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多层螺旋CT及/或1.5T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性索间质肿瘤12例、生殖源性肿瘤17例共29例32个卵巢非上皮源性肿瘤的CT、MRI特征。结果性索间质肿瘤中,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以实性为主,颗粒细胞瘤伴小囊变且多位于周边,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度强化。两性母细胞瘤囊实性相间呈"蜂巢"状改变,增强后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硬化性间质瘤呈周边实性、中央大片囊变,MRI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周边明显强化,随时间延长造影剂渐进性向中央填充。生殖源性肿瘤中,成熟型畸胎瘤及未成熟畸胎瘤呈脂肪、钙化、软组织混杂密度/信号,成熟型畸胎瘤各成分间分界清晰,未成熟型畸胎瘤各成分间分界模糊。MRI显示少量脂肪较CT敏感,CT对小钙化检出率较MRI高,二者增强扫描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甲状腺肿呈多房囊性为主肿块,可见点、条状钙化。MRI示囊腔信号高低不等,房隔及壁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后房隔及壁显著强化。无性细胞瘤呈较大实性为主肿块,MRI T2WI示稍高信号,肿块内见线状稍低信号影,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线状影明显强化。卵黄囊瘤CT平扫呈囊实性,中央大片囊变区,增强后病灶周边及内部见多发显著强化血管影。结论 MRI检查应作为卵巢原发非上皮源性肿瘤的优选影像检查方法。多数卵巢原发非上皮源性肿瘤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作出定性诊断。
2014年02期 v.37 206-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霞;王实玉;周丽莉;张爱红;宋鹏远;张建刚;
目的评价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及漏误诊原因分析。方法选择胆囊占位病变98例,对其术前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重点分析超声诊断胆囊癌漏、误诊原因。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胆囊癌70例,超声诊断胆囊癌与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率为75.7%(53/70);漏诊15例,漏诊率为21.4%(15/70),其中结节型5例(33.3%),厚壁型9例(60.0%),混合型1例(6.7%);误诊2例,误诊率为2.9%(2/70),皆为实块型。结论超声诊断胆囊癌有较高的准确率,超声诊断胆囊癌的主要易漏诊类型为结节型和厚壁型,易误诊类型为实块型。
2014年02期 v.37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丽君;郭伟鹏;谭湘涛;姚华;王丽鸿;李旭;
目的探讨核酸扩增技术(NAT)对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1)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同时对无偿献血者血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进行检测;(2)采用血筛系统检测单人份HBV DNA、HCV RNA、HIV RNA;(3)对ELISA检测阴性、NAT检测阳性的标本定期进行追踪分析,观察有无血清学转换,以确定感染状态。结果共筛查2011年3月—10月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14 696例,其中ELISA检测阳性共152例(其中2份标本HBsAg、抗-HCV同时阳性):HBsAg阳性率为0.52%(76/14 696),抗-HCV阳性率为0.37%(55/14 696),抗-HIV阳性率为0.16%(23/14 696);NAT检测阳性共71例:HBV DNA阳性率为0.22%(32/14 696),HCV RNA阳性率为0.17%(25/14 696),HIV RNA阳性率为0.10%(14/14 696);14 544例ELISA阴性标本经NAT检测没有检出HCV RNA、HIV RNA阳性标本,检出2例HBV DNA阳性标本,经过追踪分析,第1例发生了血清学转换,为"窗口期"感染,第2例无血清学转换,但乙肝核心抗体持续阳性,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结论 ELISA检测后血液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但是依然存在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NAT检测可降低输血残余风险,提高输血安全。
2014年02期 v.37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华;崔泳;武忠炎;褚晓东;
目的研制下颈椎椎弓根瞄准器并经实验确定其可行性。方法下颈椎椎弓根瞄准器主要由3个部分构成(竖杆连接于手术床边、万向可调节的中间连杆、可透X线的导针瞄准装置);将6套共30个下颈椎干标本逐一固定于手术台,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斜位45度(颈3~颈6)、40度(颈7)透视,沿导针轴线透视,使导针成点状投射到椎弓根圆形投影的中心,沿此中心钻入导针,再沿导针置入3.5mm×28mm螺钉,取下标本检查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结果按Neo椎弓根螺钉评价标准,优良率达到90%(54/60枚椎弓根螺钉)。结论下颈椎椎弓根瞄准器设计原理可靠,经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可逐步进入临床应用。
2014年02期 v.37 218-219+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姜婷;孙建;
目的探讨新疆6个贫困县县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新疆县级医院制定合理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于2005-2011年在新疆36个贫困县中随机抽取6个贫困县的6所县医院,进行人力资源调查。结果 2005-2011年6个县县医院的编制人员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39%~11.21%;卫生技术人员人数除C县外其他县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0.85%~9.80%;执业医师人数除Q县外其他县均呈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0.53%~23.22%;注册护士人数除Q县外其他县均呈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3.14%~15.94%。2011年6个县县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人员占的比例最大(46.11%),初级人员占的比例最大(60.37%)。6个贫困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和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均未达到全国和农村地区水平。结论贫困县县医院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偏低。
2014年02期 v.37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姚芳;赵翠芳;欧阳静;姚华;
目的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现况及其人员素质状况,探讨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典型抽取南疆墨玉县、北疆青河县、东疆哈密市,每地随机抽取6所乡镇卫生院,每所乡镇卫生院按照经济水平进行高、中、低分层,每层抽取3所村卫生室,共53所村卫生室99名乡村医生,并分层抽取卫生院领导、乡村医生共30名进行深入访谈,对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现况和人员素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室电脑配备率为100.00%,网络开通率为41.5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30.30%,存在临床医学专业比重小、不具备电脑基本操作技能等问题,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网站及授课内容与现有人员需求有差别。结论开发现有网络化建设中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潜能,满足村卫生室现有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开展具有考核及反馈机制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以逐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村卫生室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
2014年02期 v.37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娇娇;欧阳静;李斌;
目的了解暴力袭医事件给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带来的影响,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从3个维度对某医科院校5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医学生对从事医疗职业的态度、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以及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情况。结果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医疗职业认同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58%的学生对从事医疗职业的态度有点动摇,其中研三学生最高;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统计学差异(P<0.05),21.05%的本科生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医学人文类课程,而持相同态度的研究生只占6.32%;不同性别、学历层次、年级的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均无明显差异(P>0.05)。34.95%的医学生认为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首先为"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34.95%),其次才是"以人为本的理念"(22.74%)。结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外部环境,增强其从业自信心;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引导其以勤学济世为己任;优化人文课程,培养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的兴趣,满足其对人文课程的心理需求和知识需求。
2014年02期 v.37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9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贺伟;刘少鹏;蒋红;玛伊热·排尔哈提;王涛;杜宏伟;王扬;阿依努尔·吾斯曼;林素兰;
目的了解影响新疆公立医院选拔录用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因素并对护理专业毕业生专业水平能力进行评价。方法对新疆部分公立医院382名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护理部管理干部等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e3.0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6.0软件数据处理,选择向前逐步回归法对有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思想道德修养、学历及毕业院校等变量分别被选入回归模型。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修养、面试综合表现、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是影响医院对护理毕业需求行为的重要因素。毕业护生专业水平能力主要为临床工作能力、心理素质、评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结论新疆公立医院对毕业生"临床工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4年02期 v.37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孙小娜;朱东升;雷淑钦;乌丽娅·沙依木;徐莉华;哈尼亚孜·艾山;
目的了解新疆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新疆179家医院的2 045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2012年新疆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6mSv。不同工种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核医学(1.85mSv)>介入放射(1.21mSv)>牙科放射(1.01mSv)>放射治疗(0.92mSv)>诊断放射(0.85mSv)>其他放射学(0.78mSv)。结论 2012年新疆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适宜,工作环境安全。
2014年02期 v.37 234-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雪蓉;张巧莲;朱钧;秦建华;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静注乌司他丁降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两组麻醉方法相同,U组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第1~3天将乌司他丁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20~30min内静滴完毕,C组给予相同容量生理盐水静滴。分别于术前1天(T0)和术后第1天(T1)、第3天(T2)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TNF-α、IL-6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行认知功能评分,评价患者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U组T1血浆IL-6、TNF-α水平较T0明显升高(P<0.05),T2基本达到T0水平,且T1、T2血浆TNF-α、IL-6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C组(P<0.05);C组T1、T2血浆TNF-α、IL-6水平较T0均明显升高(P<0.05);U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C组(16.7%,P<0.05);C组MMSE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U组术前术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MSE评分与血浆TNF-α、IL-6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527、0.453,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老年人髋关节术后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POCD的发生率。
2014年02期 v.37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