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邬利娅·伊明;阿瓦古丽·达吾提;帕提古丽·阿布拉;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刘丹;阿迪拉·迪里夏提;周文婷;艾尼瓦尔·吾买尔;
目的探讨性别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靶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60只10周龄健康无特定病原级(SPF)雌雄各半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雄性假手术(2K1C-male-sham)组、雄性手术(2K1C-male)组、雌性手术(2K1C-female)组和雌性去势手术(2K1C-OVX)组,每组40只。狭窄一侧肾动脉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2K1C),40只雌性大鼠完成2K1C手术后,摘除双侧卵巢建立雌激素低下模型(OVX)。常规喂养32 w,麻醉状态下颈动脉插管测定血压,取血制备血浆和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液中内皮素(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测定主要靶器官指数评价靶器官的损伤程度。结果 2K1C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明显高于2K1C-male-sham组(P<0.05),2K1C-female组的SBP与DBP明显高于2K1C-male组和2K1C-OVX组(P<0.05)。2K1C组的心室指数(VW/BW)、左心室指数(LVW/BW)和肾脏指数(RKW/BW)高于2K1C-male-sham组(P<0.05),2K1C-female组的VW/BW、LVW/BW和RKW/BW高于2K1C-male组和2K1C-OVX组(P<0.05);2K1C-male组的血管指数(AW/L)高于2K1C-male-sham组(P<0.05)。2K1C-male组血浆Ang II高于2K1C-male-sham组(P<0.05);2K1C组血浆ET-1高于2K1C-male-sham组(P<0.05),与2K1C-female组比较,2K1C-male组和2K1C-OVX组的血浆ET-1降低(P<0.05)。2K1C-OVX组血清IL-6的浓度也低于2K1C-female组和2K1C-male组(P<0.05);与2K1C-male-sham组比较,2K1C组血清TNF-α升高(P<0.05)。结论雌性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伤比雄性大鼠严重。
2018年04期 v.41 389-393+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邬利娅·伊明;帕提古丽·阿布拉;凯萨尔·力瓦依丁;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周文婷;艾尼瓦尔·吾买尔;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大鼠靶器官损伤及炎症因子的性别差异。方法选用6月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用无创尾动脉测压系统测定血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浓度,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雌二醇(Estradiol,E2)浓度;测定心脏、血管和肾脏的器官指数,评价观察靶器官损伤。并以AngⅡ及ET-1与炎症因子做相关性分析。结果雌性SHR组的血压水平和血浆AngⅡ低于雄性组(P<0.05),ET-1高于雄性组(P<0.05);雌性SHR组的心室指数(VW/BW)、左心室指数(LVW/BW)大于雄性组(P<0.05);雄性SHR组的动脉血管指数血管指数(AW/L)及LVW/RVW大于雌性组(P<0.05)。雌性SHR组的血清白介素-1β高于雄性组(P<0.05),血清IL-6低于雄性组(P<0.05)。SHR血浆AngⅡ与血清炎症因子IL-1β及IL-6之间呈正相关,而与TNF-α之间没有相关性;ET-1与各炎症因子之间没有相关性。雌性SHR组血浆AngⅡ与血清E2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EH大鼠的血压水平、靶器官的损伤及炎症因子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性,Ang II是诱发高血压大鼠炎症反应的关键因素。
2018年04期 v.41 394-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艾尼瓦尔·吾买尔;阿布来提·阿布力孜;帕提古丽·阿布拉;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周文婷;邬利娅·伊明;
目的研究性别及年龄对原发性高血压(EH)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6月龄及12月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用无创尾动脉测压系统测定血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浓度,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的TNF-α,IL-6的mRNA。结果雄性SHR(SHR-M)大鼠血清IL-6高于同龄的雌性(SHR-F)大鼠(P<0.05),12月龄SHR(SHR-12m)大鼠高于6月龄SHR(SHR-6m)大鼠(P<0.05)。SHR-6m大鼠的血清TNF-α不存在性别差异,SHR-12m-M大鼠高于SHR-12m-F大鼠(P<0.05);SHR-12m大鼠高于SHR-6m大鼠(P<0.05)。SHR-6m-F大鼠肾组织中IL-6mRNA的表达低于SHR-6m-M大鼠(P<0.05),SHR-12m大鼠高于同性别SHR-6m大鼠(P<0.05)。SHR-6m-F大鼠和SHR-12m-F组肾脏组织中的TNF-α的mRNA的表达低于同龄雄性大鼠(P<0.05),无年龄因素的影响。结论高血压性炎症反应存在性别差异性,并随着高血压发病时间的延长炎症反应的加重。
2018年04期 v.41 399-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邬利娅·伊明;帕提古丽·阿布拉;阿布来提·阿布力孜;阿瓦古丽·达吾提;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阿迪拉·迪里夏提;刘丹;周文婷;艾尼瓦尔·吾买尔;
目的研究性别及去卵巢手术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1(ACE_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_2)、分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1型受体(AT_1)和AngⅡ_2型受体(AT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0只10周龄健康无特定病原级(SPF)雌雄各半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雄性假手术(2K1C-sham-M)组、雄性手术(2K1C-M)组、雌性手术(2K1C-F)组和雌性去势手术(2K1COVX)组,每组40只。狭窄一侧肾动脉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2K1C),40只雌性大鼠完成2K1C手术后,摘除双侧卵巢建立雌激素低下模型(OVX)。常规喂养32W,麻醉状态下颈动脉插管测定血压,取左心室组织测定左心室指数(LVW/BW),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左心室组织中ACE_1、ACE_2、AT_1和AT_2的蛋白表达。结果2K1C-F组大鼠血压水平及心肌肥厚程度比2K1C-M组大鼠严重(P<0.05);双侧卵巢切除导致雌激素水平低下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水平接近雄性大鼠。与2K1C-sham比较,2K1C-F组ACE_1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2K1C-M组和2K1C-F组的ACE_2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2K1C-M组和2K1C-F组的AT_1受体蛋白表达增加(P<0.05),2K1C-F组的AT_1受体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2K1C-OVX组的AT_2受体的蛋白表降低(P<0.05)。结论雌性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水平和左心室肥厚程度明显高于雄性组,其机制可能与升高心脏组织中ACE及AT_1受体的蛋白表达有关。
2018年04期 v.41 403-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邬利娅·伊明;凯萨尔·力瓦依丁;阿布来提·阿布力孜;阿迪力·阿不都热合曼;阿迪拉·迪里夏提;刘丹;阿瓦古丽·达吾提;周文婷;艾尼瓦尔·吾买尔;
目的研究性别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及肾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_1)、ACE_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1型受体(AT_1)、2型受体(AT_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0只10周龄健康无特定病原级(SPF)Sprague-Dawley(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雄性假手术(2K1C-sham-M)组、雄性手术(2K1C-M)组、雌性手术(2K1C-F)组和雌性去势手术(2K1C-OVX)组,每组20只。狭窄一侧肾动脉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2K1C),20只雌性大鼠完成2K1C手术后,摘除双侧卵巢建立雌激素低下模型(OVX),常规喂养32 w。麻醉状态下颈动脉插管测定大鼠血压,经血压测定符合要求的者,迅速取胸主动脉和肾脏组织置液氮速冻,组织提取蛋白质,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ACE_1、ACE_2、AT_1和AT_2的蛋白表达。结果在血管组织中,与2K1C-sham-M组比较,2K1C-M组和2K1C-F组ACE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2K1C-F组ACE的蛋白表达高于2K1C-M组(P<0.05)。2K1C-OVX组和2K1C-F组ACE_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2K1C-M组比较,2K1C-F组和2K1C-OVX组AT_1受体的蛋白表达则减少(P<0.05)。2K1C组中AT_2受体的蛋白表增加(P<0.05)。在肾组织中,与2K1C-sham-M组比较,2K1C-F组ACE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2K1C-F组AT_1受体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2K1C-F组AT_2受体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及肾脏组织中RAS蛋白表达存在性别差异性,2K1C-F组大鼠的血管及肾脏组织中ACE蛋白升高,AT_1受体蛋白表达低于2K1CM组。
2018年04期 v.41 408-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曲悦;王顺;戴晨;韩媛媛;刘健;李素华;
目的分析本中心淀粉样变性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的淀粉样变性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围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14例,平均年龄(54.07±13.26)岁,其中男性77例,女性37例。患者以水肿及蛋白尿为主要首发症状,肾脏(52.63%)及心脏(49.10%)为最常受累器官。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34.81个月,1a、2a、3a、5a生存率分别为69.8%、62.2%、49.4%和42.6%,亚组分析发现肾脏、心脏受累及两个器官以上受累患者生存时间缩短,而经治疗的患者预后改善。COX多因素分析提示确诊时的肌酐水平、纽约心功能分级(NYAH)3~4级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接受治疗为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淀粉样变性常累及肾脏及心脏,肌酐升高及进展至心功能衰竭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而积极接受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2018年04期 v.41 414-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杨毅;努尔哈那提·沙依兰别克;哈力;杨新明;李忠伟;
目的评价有限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结合个体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有限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结合个体化疗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22例,平均随访1 a,收集术前、术后第3 d及术后1 a Frankel分级、炎性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矢状位Cobb角及体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8例神经症状的患者中,3例Frankel分级为C的患者,术后1例改善为D,2例改善为E。5例Frankel分级D的患者,术后1例无改善,4例改善为E。与患者术前血沉(44.68±17.02)mm/h、C反应蛋白(31.30±21.81)mg/L相比,患者术后第3 d血沉(54.27±16.60)mm/h、C反应蛋白(43.60±36.30)mg/L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 d相比,术后1 a患者血沉(9.10±2.20)mm/h、C反应蛋白(5.46±1.65)mg/L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术前VAS评分(5.23±1.23)分比较,患者术后1 a VAS评分(0.59±0.73)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术前矢状位Cobb角(32.40±7.23)°比较,患者术后第3 d矢状位Cobb角(7.20±3.20)°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 a矢状位Cobb角(10.30±4.61)°,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术前平均体质量(70.13±10.70)kg相比,患者术后1 a平均体质量(75.16±9.31)kg,平均增加5 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限病灶清除后路固定加个体化抗痨治疗早期脊柱结核破坏及畸形不重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018年04期 v.41 419-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常炜;李媛媛;刘志刚;钱俊锴;胡鸿;车勇;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胸外中心自2016年2月—2016年5月33例实施EBUS-TBN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BUS-TBNA诊断上皮性癌、胸内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技术操作的相关数据。结果 33例共穿刺淋巴结74组,平均穿刺2.24组,每组淋巴结平均直径为(2.5±3.8)mm(1.1~35 mm),其中穿刺1组淋巴结6例,穿刺2组淋巴结14例,穿刺3组淋巴结12例,穿刺4组淋巴结1例。平均每组淋巴结平均穿刺次数(3.1±0.5)次(2~5次),平均穿刺时间(14.1±4.7)min(2~25 min),穿刺成功率100%,无并发症。上皮性癌诊断准确率91.7%,敏感性90%,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6.7%,肺结核诊断的准确率85.7%,敏感性66.7%,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50.0%。结论 EBUS-TBNA技术操作简易、微创,可穿刺淋巴结区域广,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不仅如此,在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18年04期 v.41 423-426+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孙晓琰;雷贝;常城;王利华;刘柳;阮茂美;谢文晖;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伴或不伴肺癌性淋巴管病(PLC)患者的PET/CT检查特征的差别。方法回顾性研究伴或不伴PLC的晚期肺腺癌88例,其中伴PLC的28例(PLC组),不伴PLC的60例(Non-PLC组)。患者均行全身PET/CT+屏气肺薄层CT扫描。测量肿瘤、肺各区淋巴结标准摄取最大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等数据,对2组晚期肺腺癌患者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视下PLC组病例均见小叶间隔增厚伴放射性摄取、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放射性摄取增强,同时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放射性摄取增强。临床病理资料中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原发肿瘤的代谢参数(SUVmax、MTV、TLG)在PLC组和Non-PLC组间未见差异。远处转移灶中,PLC组及Non-PLC组患者头颈腹盆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对肺部淋巴结分区比较后,发现PLC组与Non-PLC组在1区、2R区、3A、5区淋巴结转移率有差异(P<0.05),PLC组在1区、2R区、3A、5区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机率更高。PLC组与Non-PLC组比较,SUVmax仅在7区出现了差异(P<0.05),PLC组高于非PLC组。MTV、TLG值在1区、7区存在差异(P<0.05),PLC组高于Non-PLC组。结论晚期肺腺癌伴PLC患者PET/CT影像特点为PLC肺野处小叶间隔见放射性摄取、患侧支气管血管束放射性摄取增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放射性浓聚。应用PET/CT参数与Non-PLC比较后发现其肺部转移淋巴结分布范围更广,1、7区转移性淋巴结肿瘤代谢体积更大、转移淋巴结肿瘤细胞代谢活性更强。
2018年04期 v.41 427-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岩;郑宏;叶建荣;
目的通过分析输注鱼精蛋白后出现鱼精蛋白过敏反应的临床数据,总结与评价发生鱼精蛋白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1 180例择期在心肺转流下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输注鱼精蛋白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在院期间的死亡率。结果输注鱼精蛋白期间仅5.3%的患者没有出现血压的波动,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低血压的发生;6.7%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低血压,其中1.3%的患者出现了在院期间的死亡;而同时合并严重低动脉血压和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为0.2%,0.15%的患者死亡;输注鱼精蛋白期间出现严重低动脉血压和严重肺动脉高压、严重低动脉血压、低动脉血压和严重肺动脉高压是输注鱼精蛋白后在院期间的死亡的高危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56、2.13、1.47。结论在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期间,出现的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主要表现为低动脉血压和高肺动脉压,其严重程度可以增加心脏外科患者在院期间的病死率。
2018年04期 v.41 43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忠伟;张树文;杨新明;陆帅;努尔哈那提·沙依兰别克;
目的比较术后早期直接拔除术区引流与经皮蛛网膜下置管分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手术的532例脊柱疾病患者,术后23例出现脑脊液漏,其中术后早期直接拔除术区引流10例(拔除引流组),经皮蛛网膜下置管分流13例(置管组),比较2组患者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14 d临床治愈率及颅内感染率。结果拔除引流组与置管组的脑脊液停止时间分别为(3.1±0.32)、(11.77±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引流组与置管组的14 d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00%(10/10)、92.3%(1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引流组中有0例(0%)出现颅内感染,置管组中有3例(23.1%)出现颅内感染,拨除引流组的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置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直接拔除术区引流与经皮蛛网膜下置管分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后早期直接拔除术区引流在缩短脑脊液漏持续时间上更具有优势。
2018年04期 v.41 436-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胥伯勇;郭文涛;穆文博;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曹力;
目的探讨成人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髋臼方位的确定方法及其术后X线准确性评价。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6月,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22例。左髋15例,右髋7例,男性3例,女性19例;年龄21~54岁,平均39.9岁。患髋Trendelenburg征阳性。22例(22髋)均属于Ⅲ型(根据Hartofilakidis分型)脱位。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术前全面评估患者解剖变异情况,有效利用残存的正常解剖结构将臼杯置于真臼内。髋关节脱位高度>5 cm的患者均行小转子下短缩截骨。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进行牵引,部分患者术中行髂腰肌及内收肌松解,均切除增厚延长的关节囊,臀中肌均保持完整不做松解和切断。术后给予X线检查测量评价患者髋臼位置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8个月,平均(21.0±3.6)个月。术后患侧的股骨偏心距、外展角及髋臼中心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侧髋臼中心72.7%得到重建(健侧与患侧髋臼中心差值<5 mm),患侧股骨偏心距68.2%得到重建(健侧与患侧股骨偏心距差值<4 mm)。结论全面把握髋关节解剖变异情况及有效利用术中解剖标志是准确定位髋臼位置的关键。
2018年04期 v.41 440-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伊合山·艾尼瓦尔;李新灵;张静静;陈杰;张冰;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椎管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 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4月,对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抽取19个高品质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共计1 1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MD(95%CI):-1.08(-1.72~-0.45),P=0.000 8];右美托咪定组的感觉阻滞从最高平面消退2个平面[MD(95%CI):41.33(36.47~46.19),P=0.006]及消退至S1平面[MD(95%CI):73.82(43.51~104.12),P<0.000 01]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的运动阻滞消退至Bromage 0分[MD(95%CI):59.04(50.02~68.05),P<0.00001]及Bromage 1分[MD(95%CI):15.95(8.44~23.46),P<0.000 1]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的首次要求术后镇痛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MD(95%CI):108.64(102.33~114.94),P<0.000 01]。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辅助椎管内麻醉可缩短麻醉药起效时间且延迟患者术后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并显著延长椎管内麻醉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
2018年04期 v.41 445-451+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晓丽;周丽莉;张桂萍;迪利努尔·阿布力来提;付晓萌;娄君鸽;李玲玲;
目的探讨和比较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在甲状腺TI-RADS4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因甲状腺结节就诊的83例患者共94个TI-RADS4级类甲状腺结节分别行VTIQ、VTQ检查,以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内部剪切波速度值(SWV)的差异,计算SWV的中位数及平均值。绘制ROC曲线确定一组准确性最高的SWV,并获得最佳诊断界值,采用Z检验对比VTIQ及VTQ各指标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恶性组比较,良性组SWV平均值和中位数均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绘制ROC曲线发现SWV以平均值为取样参数时曲线下面积(AUC)大于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SWV以平均值为取样参数更佳,其诊断界值在VTIQ、VTQ模式下分别为2.92、2.83 m/s;以平均值为取样参数时VTIQ、VTQ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0.770,采用Z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IQ技术与VTQ技术在TI-RADS4级类甲状腺结节中均具有诊断价值,SWV用平均值为取样参数时准确性更高,VTIQ较VTQ在诊断甲状腺TIRADS4级结节良、恶性时效能更优。
2018年04期 v.41 452-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常燕;秦永德;张奇洲;李毓斌;阿米娜·依布拉音;娜姿·伊力哈木;
目的探讨~(18)F-AV-45联合~(18)F-FDG 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例AD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同时期行~(18)F-FDG显像,随后随机挑选8例AD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者同时期行~(18)F-AV-45 PET显像,进行脑部成像。采用感兴趣区技术评价显像剂在脑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AD组和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构成及受教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MMSE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D患者双侧额叶、顶叶、颞叶、后扣带回与楔前叶葡萄糖代谢显著减低,淀粉样蛋白主要滞留于双侧额叶、顶叶、颞叶,两种成像结果基本相符合。结论β淀粉样蛋白显像剂(AV-45)联合葡萄糖代谢显像(FDG)PET显像对AD疾病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AV-45滞留区域较局限,作为淀粉样蛋白显像剂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2018年04期 v.41 457-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梅;唐小慧;单宇;康莹莹;王瑞珂;
目的制备乳铁蛋白修饰的去氢骆驼蓬碱长循环磁纳米脂质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建立去氢骆驼蓬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去氢骆驼蓬碱长循环脂质体,并在脂质体表面上进行乳铁蛋白修饰。最后对制得的脂质体的形态、粒径、电位、包封率、释放度进行考察。结果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去氢骆驼蓬碱的含量,制得的乳铁蛋白修饰的去氢骆驼蓬碱长循环磁纳米脂质体的粒径为407.8 nm,多分散指数PDI为0.312,zeta电位为-19mV,葡聚糖凝胶柱洗脱法测得药物包封率为(71.28±2.94)%。乳铁蛋白修饰的磁纳米脂质体与原料药相比,释放更加缓慢平稳。结论乳铁蛋白修饰的去氢骆驼蓬碱磁纳米脂质体已制备成功,且粒径在400 nm左右,脂质体荷负电,包封率较高,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2018年04期 v.41 463-467+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王领;赵一蔚;任培乐;刘蕾娜;杨盼;李静;雷冬玉;聂永梅;
目的以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不同浓度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探讨FKN对内皮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CX3CR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挑选出内皮细胞的FKN最佳药物作用浓度;根据Western-blot(WB)方法检测内皮细胞CX3CR1蛋白表达情况,确定FKN的最佳作用浓度;在不同时间给予FKN刺激内皮细胞,qRT-PCR检测内皮细胞中CX3CR1 mRNA表达水平;WB方法检测内皮细胞中CX3CR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筛选出FKN的最佳药物作用浓度为25 ng/mL。FKN(25 ng/mL)能明显提高内皮细胞中CX3CR1蛋白表达(P<0.05);最佳作用浓度FKN刺激内皮细胞8 h明显增加CX3CR1 mRNA的表达量(P<0.05);同样浓度FKN刺激内皮细胞2 h,明显增加CX3CR1蛋白的表达量(P<0.05),持续刺激内皮细胞24 h,CX3CR1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结论内皮细胞CX3CR1的表达受FKN影响,从而促进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
2018年04期 v.41 468-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黄培培;谢辉;米尔孜合买提·买买提明;王世雯;艾克拜尔·热合曼;
目的建立检测酒精依赖标记物糖缺陷转铁蛋白(CDT)的高效液相紫外(HPLC-UV)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抽取人体血样3 mL,分离准备血清,加碳酸氢钠(500 mmol/L)和氯化铁(10 mmol/L),使血清中的铁离子饱和;再用硫酸葡聚糖(100 g/L)和氯化钙(1 mmol/L)沉淀血清中的脂蛋白,该样品放置在4℃冰箱中30~60 min,取出样品2 000 r/min离心5 min,将离心后的样品上清液置于冻存管中,用超纯水稀释10倍,将稀释样品经超声波排除气泡,用0.45 mm微孔滤膜过滤,送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采用质控样品和空白样品对照法,计算糖缺陷转铁蛋白(CDT)在所有的唾液酸转铁蛋白中的百分含量。结果 HPLC-UV检测CDT灵敏度为95.7%,特异性为92.3%,并且与金标准毛细管电泳法(CZE)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896 8X+0.691 3,R~2=0.935 1。结论 HPLC-UV检测CDT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法医司法和临床酒精依赖的诊断和治疗监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8年04期 v.41 472-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蕾;胡尔西旦·尼牙孜;迪丽达尔·斯地克;赵化荣;陈瑞;刘攀;张宋安;张洋;叶建蔚;包永星;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宫颈癌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检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的60例治疗前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及组织标本中MALAT1的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对宫颈癌血清及组织中MALAT1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放疗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ALAT的表达水平高于配对的正常组织(P<0.05);且MALAT1的血清表达也高于正常血标本;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指标差异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中MALAT1的表达与放疗疗效负相关。结论 MALAT1能作为一个预测宫颈癌放疗疗效的新指标。
2018年04期 v.41 478-480+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胡露露;龚忠诚;陈青立;李晨曦;田忠奇;尹小朋;马亮;牛雅琪;王成刚;刘慧;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腺样囊性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中MI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 MIF在唾液腺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状态,与正常唾液腺组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的过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病理分型无关(P>0.05);但与SACC TNM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或复发及因病死亡等不良转归有关。MIF高表达患者较MIF表达相对较低患者出现因病死亡,或者出现局部复发及转移可能性高,MIF低表达组SACC患者的生存率较MIF高表达组生存率高(P<0.05)。结论 MIF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在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生物学作用。
2018年04期 v.41 48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晓玲;刘雪松;魏鸿雁;韩莉莉;
目的从骆驼刺中筛选抗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通过回流提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的骆驼刺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对骆驼刺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MTT法筛选骆驼刺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值);并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质谱分析等方法,对筛选获得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骆驼刺乙醇提取物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部位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进而从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24个化合物,通过进一步筛选明确其中化合物8、15、21和2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液-质分析结合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以上4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紫铆素、原儿茶醛、tortoside A、4-乙烯基-3-甲氧基苯酚。结论骆驼刺中紫铆素、tortoside A、4-乙烯基-3-甲氧基苯酚、原儿茶醛成分具有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2018年04期 v.41 486-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孙岩娜;李莉;艾斯克尔·吐拉洪;肖蕾;伊利亚尔·努如拉;张月芬;包永星;张仑;张华;
目的探讨没食子鞣质(MSZ)对辐照后大鼠肝脏细胞BRL-3A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BRL-3A细胞分为对照组、0 Gy照射组、10 Gy照射组、10 Gy照射+MSZ组、MSZ组,其中MSZ浓度配置为0.1、0.3、0.5、1.0 mg/mL。每组6个样本。MTT法分别检测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细胞抑制比率;RT-PCR检测相关凋亡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中细胞形态正常,10 Gy照射+MSZ组各浓度下细胞数目均较10 Gy照射组增多,在0.5 mg/mL浓度下48 h最为明显。MTT法显示:X射线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在48 h最为明显,72 h后差异逐渐减小;10 Gy照射+MSZ组各浓度与10 Gy照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个小时以后RT-PCR检测发现MSZ组各浓度下的Caspase-3以及Caspase-9的mRNA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Gy照射+MSZ组各浓度下的Caspase-3、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与10 Gy照射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没食子鞣质MSZ对辐照后大鼠肝脏细胞BRL-3A增殖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MSZ抑制凋亡基因有关。
2018年04期 v.41 491-494+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9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陈庆华;周美芳;袁雪梅;
目的探讨以家庭辅助支持为锲入点的照护策略对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出院后以家庭辅助支持为锲入点的照护策略护理。观察并记录2组出院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一般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2组出院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辅助支持为锲入点的照护策略应用于肝硬化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04期 v.41 505-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史超;陈桂花;玛丽亚尔·斯拉木;姜丽;
目的依据JCI标准对心血管病患者口服给药进行管理,促进给药安全。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6月在心血管内科的住院患者1 76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服药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通过调整排班模式、完善科室绩效分配方案、规范口服给药流程、提高护士药学知识、加强给药宣教等措施,实施JCl标准下的口服给药流程,分析两组患者护士口服给药流程的合格率及给药缺陷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看服到口率、药物宣教覆盖率、患者药物知识知晓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缺陷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JCI标准加强口服给药管理,能有效促进心血管病患者口服给药的安全,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
2018年04期 v.41 510-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姜晓娟;黄焜;范敏;张翠萍;
目的探讨创新型病员服在妇科术后卧床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5月妇科手术后患者300人,按术后返回病房单双号,分为2组,单号组为实验组,使用创新型病员服;双号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病员服。通过术后卧床患者在输液、心电监护、各类引流管、中心静脉置管、及医护治疗护理过程中不同病员服带给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感受,进行患者满意度、舒适美观、暴露程度、方便程度以及工作人员满意度调查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舒适美观度、暴露程度、穿着方便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型病员服能为妇科术后卧床患者带来更多的便捷与舒适,操作简单易行,省时、省力,提高了患者、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2018年04期 v.41 513-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