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专题研究_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

  • 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

    谢翔;侯宪庚;陈铀;杨毅;吴婷婷;马依彤;

    目的探讨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共5 684例,按照PCI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组共5 152例(LVEF≥50%)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共532例(LVEF<50%),比较2组患者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评估LVEF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发生MACE事件200例(37.5%),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的干扰后,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2018年10期 v.41 1197-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胱抑素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阿丽米拉·赛依提江;邢智;佴志慧;曹世雄;谢翔;高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胱抑素C(Cystain 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符合纳入条件的89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患者病史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40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88例)。根据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低评分组(<40分)和高评分组(≥40分)。观察2组血小板参数、胱抑素C(Cystain C)与Gensini评分之间的差异性,明确2组中影响其Gensini评分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参数、Cystain 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2组患者PDW、Cystain C均存在差异(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2组患者Gensini评分的多因素主要是PDW、Cystain C(P<0.05)。Cystain C值越大,发生Gensini评分为高评分的可能性越大;PDW值越小,发生Gensini评分为高评分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冠心病患者PDW与Cystain C水平为影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DW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存在负相关,Cystain 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

    2018年10期 v.41 1202-1205+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的相关分析

    刘莎莎;邢智;阿丽米拉·赛依提江;杨顺帆;谢翔;高颖;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冠脉造影检查和/或接受冠脉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计26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脂代谢指标、血小板参数、尿酸、血清胱抑素C等临床资料,同时以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分析冠心病患者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关系。结果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间年龄、载脂蛋白A1、糖尿病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Gensini积分相关。结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成负相关,为冠脉病变的保护性因素。

    2018年10期 v.41 1206-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强化综合管理对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培训意愿的影响

    吴红艳;单春方;江丹;谢翔;

    目的探讨强化综合管理在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培训意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的家属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家属均接受有效的强化综合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参加及学习、实施心肺复苏的意愿变化及心肺复苏理论、技能考核成绩。结果干预后患者家属愿意参加心肺复苏培训、学习及愿意实施心肺复苏的意愿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患者家属的心肺复苏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化综合管理在加强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培训意愿的应用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家属参加、学习及实施心肺复苏意愿,使患者家属正确认识心肺复苏重要性及意义,增强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理论、技能的掌握度,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10期 v.41 1210-1212+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对策研究

    江丹;单春方;吴红艳;谢翔;

    目的观察住院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知信行现状,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3例冠心病患者家属为观察对象。应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家属一般资料、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心肺复苏培训情况及学习培训及实施意愿进行调查,并分析其解决对策。结果 113例患者家属对呼吸、心跳骤停判定方法、呼吸及心跳骤停的紧急处理方法相关知晓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13例患者家属参与心肺复苏培训率低于未参与培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培训及实施均有较高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主要家属心肺复苏知识平均得分为(9.07±3.01)分,态度的平均得分为(23.71±3.71)分,行为的平均得分为(29.36±4.23)分。结论住院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知信行情况较差,培训率低,但家属接受意愿高,可采取多项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家形成急救理念,并完善心肺复苏家属培训机制,加强家属心肺复苏相关培训,以确保心肺复苏的尽早实施。

    2018年10期 v.41 1213-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临床医学研究

  • 帕金森氏病~(18)F-FDG、~(11)C-CFT及~(11)C-RAC PET/CT显像的临床价值研究

    那孜木古丽·木塔尔别克;张奇洲;秦永德;李毓斌;李肖红;阿米娜·依不拉音;

    目的探讨~(18)F-FDG脑代谢联合~(11)C-CF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及~(11)C-RAC脑多巴胺D2受体(D_2R)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应用于帕金森病(PD)病情严重程度、脑损伤部位评价以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2例临床诊断为PD的患者和23例对照组分别进行~(18)F-FDG、~(11)C-CFT及~(11)C-RAC PET显像,分析3种示踪剂显像特点;进一步根据~(11)C-CFT PET显像特点把PD组分为轻、中、重度组,分析不同情况相对应的PD组~(18)F-FDG及~(11)C-RAC PET显像,进行PD脑损伤部位的评价及病情分析。结果 ~(18)F-FDG PET示双侧基底节区放射性分布低于同侧对照组,并壳核代谢高于尾状核,而~(11)C-CFT表现为双侧尾状核、双侧壳核前、中、后部放射性分布低于同侧对照组;~(11)C-RAC PET示双侧壳核中、后部放射性分布高于同侧对照组;根据~(11)C-CFT PET显像特点分为轻、中度的PD组在~(18)F-FDG PET示双侧尾状核、单侧壳核前部、双侧壳核中部、单侧壳核后部放射性分布低于对照组,重度PD组仅双侧尾状核放射性分布低于对照组;根据~(11)C-CFT PET显像特点分为轻、中、重度的PD组在~(11)CRAC PET示双侧壳核中、后部放射性分布高于对照组。结论 ~(18)F-FDG、~(11)C-CFT、~(11)C-RAC PET显像联合检查有助于PD的病情分析、脑损伤部位评价以及诊断。

    2018年10期 v.41 1217-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在筛查诊断及评估女性腺性膀胱中的应用探究

    刘煜;蒋远斌;王铀;王曦;徐斌;郭宇;

    目的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与尿肌酐比值(NGF/Cr)在女性腺性膀胱炎(CG)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及正常人群(NC)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在CG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差异,并探究NGF/Cr与OABSS评分在筛查诊断CG及评估CG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本院就诊的43例OAB女性患者(OAB组)和同期就诊的37例CG女性患者(CG组)的病例资料,并选择同期47例无泌尿系统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女性志愿者(NC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OAB组、CG组及NC组研究对象尿液NGF/尿肌酐(NGF/Cr)水平和OAB症状评分(OABSS),同时检测CG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尿液NGF/Cr水平和OABSS。结果 OAB组、CG组及NC组患者术前尿液NGF/Cr分别为(0.79±0.18)pg/mg、(0.86±0.09)pg/mg和(0.11±0.03)pg/mg,OABSS分别为(7.09±0.97)分、(7.27±0.87)分和(0.25±0.57)分。其中OAB组与CG组的尿液NGF/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OAB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CG组与NC组的尿液NGF/Cr、OABS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OAB组及CG组中,尿液NGF/Cr与OABSS有明显相关性。CG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尿液NGF/Cr分别为(0.86±0.09)pg/mg和(0.21±0.03)pg/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OABSS分别为(7.27±0.87)分和(0.86±0.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尿液NGF/Cr与OABSS于术前及术后均呈现明显相关性。结论尿液NGF/Cr水平为筛查CG和鉴别诊断CG与OAB,以及评估CG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更安全无创、有效的方法。

    2018年10期 v.41 1223-1226+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3种不同野数的放疗计划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剂量分布的影响

    王延虎;方申存;王慧驰;肖韡;朱诺;洪梅;

    目的分析3种不同野数的放疗计划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43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处方剂量66Gy/33f,均采取仅改变照射野数目的方式,设计3种不同放疗计划,于靶区95%的体积符合处方剂量的情况下,比较在3种不同野数的放疗计划下同侧肺、对侧肺、脊髓以及心脏剂量分布的差异。结果在3种不同放疗计划中,5-野靶区剂量热点(cGy)较3-野显著下降(P<0.05);而与7-野剂量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不同放疗计划同侧肺V_5、V_(10)、V_(12)、V_(30)和V_(40)剂量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野在对侧肺的V_5剂量分布与3-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野在对侧肺的V_(10)和V_(20),较3-野明显下降(P<0.05),且其V_5、V_(10)和V_(20)的剂量分布较7-野明显下降(P<0.05)。5-野平均心脏剂量较7-野明显下降(P<0.05),而与3-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不同野数的放疗计划中食道与脊髓最大剂量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仅改变照射野数目的方式,靶区95%的体积符合处方剂量的情况下,5-野的放疗计划对NSCLC患者可获得相对较好的收益。

    2018年10期 v.41 1227-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运动团队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李媛媛;祝浩栋;张丽;李玉芳;

    目的探讨运动团队的建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活质量睡眠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运动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运动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干预(3次/周,共12个月),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血液透析充分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尿素清除指数(KT/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运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URR、KT/V均高于常规组(P <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常规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URR、KT/V及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URR、KT/V均高于干预前(P <0.05),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 <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有效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血液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2018年10期 v.41 1231-1234+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sFlt-1联合血清孕酮对稽留流产与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

    高琦;热米拉·阿布力克木;李琳锋;葛崇华;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Flt-1)联合血清孕酮(P)在早期异位妊娠和稽留流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妇科就诊的正常早孕、异位妊娠、稽留流产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P、sFlt-1水平。结果与正常妊娠组和稽留流产组比较,异位妊娠组孕妇P水平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正常妊娠组和稽留流产组比较,异位妊娠组sFlt-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稽留流产、异位妊娠的sFlt-1、P单项检测比较,sFlt-1+P联合检测敏感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Flt-1+P联合检测的特异性、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sFlt-1、P单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lt-1对早期异位妊娠及稽留流产诊断有一定价值,但联合测定血清P、sFlt-1对异位妊娠及稽留流产早期诊断无明显临床意义。

    2018年10期 v.41 1235-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物理因子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颈肩腰腿痛伴焦虑及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丁海英;张瑜;

    目的探讨物理因子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颈肩腰腿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9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统计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详细记录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3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HAMA评分(6.17±1.26)分、HAMD评分(7.01±1.41)分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9.41±2.69)分、HAMD评分(10.24±2.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h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钙(Ca)、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及磷(P)有明显差别,观察组的CRP水平明显升高(P <0.05)。结论物理因子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2018年10期 v.41 1239-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危型HPV-DNA检测在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患者分流管理中的研究

    古力米热·乃扎尔;帕提曼·米吉提;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目的探讨care HPV及HC2(Hybrid Capture 2)高危型HPV-DNA检测在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分流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8月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120例ASC-US女性进行care、HC2HPV检测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全部的病例中,病理活检为鳞状细胞癌4例,CINⅡ以上病变检出率为23.33%(28/120);HC2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组与阴性组高级别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7.7%和3.9%(P <0.01);care HPV阳性组与阴性组的高级别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7.5%和7.1%(P <0.01);HC2与care HPV的Kappa值为0.815,有较好的一致性;以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HC2及care HPV检测预测高级别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53.3%、37.7%、96.1%;85.7%、56.5%、37.5%、92.9%;HC2和care HPV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731、0.711,2种方法 ROC曲线下面积基本相近。结论高危型HPV检测技术对ASC-US患者有很高的检测效果,此类患者中care及HC2HPV检测的一致性高,均可预测CINⅡ以上病变及浸润癌,可提高诊断率,临床上可以推广。

    2018年10期 v.41 1243-1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韩雨;孙文琳;祁玉军;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康复方案进行分组,将采用健康教育辅助常规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辅助常规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小血流量(Qmin)水平高于对照组,临界压力(CP)、脑血管外周阻力(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下肢肌张力情况:观察组46例患者中出现33例0级且未发现有2级患者,对照组46例患者中出现6例0级和11例2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肌张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脑血液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和下肢肌张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2018年10期 v.41 1248-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光子治疗仪联合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高薇;何梅;周丽文;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仪联合维生素E软胶囊对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合并发生Ⅱ和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皮损处湿敷呋喃西林,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予外涂芦荟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光子治疗仪联合维生素E治疗。结果观察对照组总有效率较高(P <0.05),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放疗完成率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光子治疗仪联合维生素E治疗Ⅱ和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对患者耐受良好,可减轻患者疼痛,并为放疗完成提供保障。

    2018年10期 v.41 1253-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基础医学研究

  • Zileuton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研究

    谢赛阳;罗梅;吴青青;魏丽;陈娇娇;邓伟;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特异性抑制剂Zileuto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Zileuton(1、10、50、100μM)和AngⅡ(1μM)共同孵育新生大鼠心肌细胞12h后,采用α-actin荧光染色评估单个心肌细胞肥大程度,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肥大标志物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heavy chain,β-MHC)的mRNA表达变化。选择50μM浓度的Zileuton与AngⅡ(1μM)共同孵育新生大鼠心肌细胞6、12、24h,观察Zileuton对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抑制作用的时间相关性。结果 Zileuton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抑制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同时缓解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标志物ANP、BNP、β-MHC的mRNA表达增加。结论 Zileuton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5-脂氧合酶可能成为抑制心肌重构、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靶点。

    2018年10期 v.41 1256-1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脾脏代谢特征研究

    巴哈古力·阿卜都热合曼;迪那拉·恰热甫汗;买吾拉尼江·依孜布拉;米热阿依·亚力昆;巴吐尔·买买提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生时体内主要的免疫脏器之一脾脏的代谢功能变化过程。方法 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和2型糖尿病组(n=11),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其脾脏组织并低温提取甲醇水提取液,进行核磁共振检测,对脾脏组织代谢轮廓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大鼠脾脏提取液中β-羟基异丁酸、牛磺酸、α-葡萄糖、脯氨酸、β-葡萄糖、胆碱含量明显升高,同时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乙酸、谷氨酰胺、蛋氨酸、谷氨酸、肉碱、甲胺、天冬氨酸、肌酸、乙醇胺、酪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脾脏组织中多种代谢物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代谢物的变化机制及其参与的代谢通路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免疫损伤密切相关。

    2018年10期 v.41 1260-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37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Gankyrin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胡夏韵;苏天园;苏丽萍;蒲红伟;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基因Ganky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150例,观察Gankyrin基因的表达,同时回顾性研究Gankyrin基因的表达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如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和术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并做COX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性因素。结果 1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中,Gankyr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68.7%(103/150),食管正常组织中Gankyr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ankyrin基因的表达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Gankyrin基因阴性者,术后3a生存率为36.1%,而阳性者术后3a生存率仅为14.6%,Gankyrin基因阳性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Gankyrin基因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的独立因素。结论Gankyrin基因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食管癌的分化程度判定、预后判定和预测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2018年10期 v.41 1264-1267+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COPD模型大鼠TGF-β1/Smads通路炎性蛋白的改变

    金晶;王晶;郑茜;李风森;

    目的观察烟雾暴露(CS)联合脂多糖(LPS)气管内滴注方法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模型大鼠TGF-β1/Smad通路中相关炎性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20只鼠龄8周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采用CS+LPS方法建立COPD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TGF-β1、Smad2/3及Smad7磷酸化水平,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1、Smad2/3及Smad7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支气管及肺泡组织结构紊乱,部分结构消失;肺组织中Smad2/3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1);Smad7、IL-10及TGF-β1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Smad2/3磷酸化明显降低(P <0.01);p-Smad7及TGF-β1磷酸化明显升高(P <0.01);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L-17水平明显下降,IL-10及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 <0.01),结论 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中TGF-β1/Smads通路处于激活状态,为气道炎症性疾病,特别是COPD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018年10期 v.41 1268-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Ad-TSHR289诱导Graves病模型小鼠导致肾脏病变的研究

    荀利如;伍丽萍;白旭升;孙亚丽;李振江;王晓明;高妍婷;孙燕;

    目的采用编码TSH受体A亚单位的腺病毒(Ad-TSHR289)免疫制备Graves病模型小鼠,探讨Graves病小鼠肾脏病理变化。方法 10只BALB/c小鼠用Ad-TSHR289免疫(模型组),另取5只BALB/c小鼠用Ad-lacz免疫(对照组)。将腺病毒分别经后臀部肌肉注射,每3周注射1次,共3次,第3次免疫后6w采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素(TSH),剥离甲状腺、肾脏,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组织学检查。结果 75.0%的小鼠TRAb水平升高,37.5%TT4升高,TRAb升高的小鼠中83.3%(5/6)伴有甲状腺组织增生,其中62.5%的小鼠肾脏组织发生变化,其中大部分为膜性肾病表现,而且均有TRAb升高。从喂养第6周开始(即第2次免疫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用Ad-TSHR289免疫小鼠可成功建立Graves病动物模型,并可观察到GD相关性肾病的表现,为进一步研究GD相关性肾病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2018年10期 v.41 1273-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药学研究

  • 黄花柳花中黄酮类成分的薄层色谱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倩芸;李新霞;李雪俐;迪娜·吐尔洪;阳莹;李建光;

    目的建立黄花柳花中黄酮类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聚酰胺薄膜层析色谱法对黄花柳花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鉴别,以75%微乳液-甲酸(9∶0.5)为展开剂,NP-PEG显色,紫外灯366nm下检视。采用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测定黄花柳花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黄花柳花TLC色谱图中,在与芦丁和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照品色谱图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示相同的亮黄色及绿色斑点;黄花柳花的黄酮类成分对DPPH清除能力IC50为2.4mg/mL,Vc的IC50为16.7μg/mL,黄花柳花的黄酮类成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低于Vc;薄层生物自显影实验发现芦丁和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紫色背景下呈现白色斑点,证明二者具有抗氧化活性。结论薄层色谱方法的建立为黄花柳花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为黄花柳花抗氧化活性的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8年10期 v.41 1277-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2K]
    [下载次数:88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番茄红素脂质体体外释放及在体肠吸收特性研究

    朱金芳;马雪红;陈旭;

    目的考察番茄红素脂质体体外释放行为,比较番茄红素原料和脂质体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模拟人体胃液、小肠和血液的微环境,分别以pH值为1.2、6.8、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为释放介质,采用透析法考察番茄红素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番茄红素原料和脂质体的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比较番茄红素原料和脂质体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结果在pH值为1.2、6.8、7.4的释放介质中,番茄红素脂质体累积释放率在12h时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3.22%、78.49%、82.93%。番茄红素原料与脂质体在各肠段均有吸收,与其它肠段相比,番茄红素原料与脂质体在空肠和十二指肠中吸收效果最好(P<0.01)。番茄红素脂质体在空肠和回肠中的吸收优于番茄红素原料(P <0.01)。结论将番茄红素包载于脂质体中,能增加番茄红素在小肠的吸收,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

    2018年10期 v.41 1283-1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57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葫芦籽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木太里普·吐逊;翁幼武;蒲文;尹辉;麦合苏木·艾克木;

    目的研究葫芦籽油中脂肪酸的成分及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葫芦籽油,经GC-MS法测定葫芦籽油中脂肪酸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尿素包合法,以碘值为指标,经L9(34)正交设计,对分离纯化葫芦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工艺加以优化。结果葫芦籽油中脂肪酸的提取率为45.3%,脂肪酸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58.64%、棕榈酸12.16%、油酸11.85%、硬脂酸7.88%、花生酸甲酯1.11%。葫芦籽油中脂肪酸尿素包合最佳工艺为脂肪酸∶尿素(1∶3),搅拌处理1h,包合24h,包合温度0℃,脂肪酸回收为率22.54%,碘值为165.97,脂肪酸含量从70.49%提高到91.67%。结论该纯化工艺操作简便、稳定性好,适用于葫芦籽油脂中脂肪酸的分离纯化。

    2018年10期 v.41 1287-1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

  • 乌鲁木齐市孕妇孕前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李慧君;古丽娜尔·沙海;雍娴婷;王婷婷;

    目的探讨单胎足月的初产妇女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质指数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体质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将2015年1-8月份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78名初产妇女依据孕前体质量的体质指数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以及肥胖组4组,依据孕期体质量增长的体质指数分为ΔBMI<6,ΔBMI≥6 2组,分析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不同的孕前体质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269,χ2=86.572,P <0.05),对分娩方式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3,P>0.05)。孕期体质量增长的体质指数分组在HDCP、GDM和分娩方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会影响妊娠结局,应当合理控制孕前和孕期体质量的增长。

    2018年10期 v.41 1290-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体质指数大学生营养知信行调查与分析

    齐磊;张莹;李洪杰;王蒙;吴双;李芳;李刚;

    目的了解不同体质指数(BMI)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开展系统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齐齐哈尔市某医学院校大一至大三年级96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础信息、营养知识、态度、行为4部分,体格检查包括身高和体质量。结果(1)960名调查对象中偏瘦142人,体质量正常598人,超重141人,肥胖79人。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学生BMI人群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女生偏瘦人数占比(18.90%)大于男生(8.88%),男生超重占比(23.10%)大于女生(8.83%),城镇学生肥胖占比(10.00%)大于农村学生(5.85%)。(2)超重和肥胖者营养知识、行为上的得分与BMI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者在营养态度上的得分与BMI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偏瘦和体质量正常的学生在回答营养知识题目中的正确率高于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体质量正常学生的正向营养态度持有率较高。随着BMI增加,超重和肥胖人群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的人数占比增加。结论应加强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营养知识的系统教育,鼓励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行为,通过营养知识调节和控制体质量。

    2018年10期 v.41 1293-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5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中医中药

  • 黄连-姜的不同比例配伍使用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黄文娟;刘晶;陈良;轩辕欢;

    目的探究黄连-姜的不同比例配伍使用对所含成分盐酸小檗碱、巴马汀碱、6-姜酚的影响。方法参照临床上常用6种方剂中黄连-姜不同的配伍比例,采用HPLC-UV法测定配伍前后盐酸小檗碱、巴马汀碱、6-姜酚成分的含量差别。结果单品黄连的总生物碱含量为133.9mg/g,配伍后样品1~6的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129.18、133.64、134.17、134.24、134.32、136.24mg/g;单品生姜的6-姜酚含量为1.13mg/g、干姜的6-姜酚含量为3.28mg/g,配伍后样品1~6中6-姜酚含量分别为0.98、0.99(样1、2生姜)、3.11、3.09、3.16、4.33mg/g(样3~6干姜)。结论随着黄连-姜配伍中姜比例的增加,姜类物质在减少6-姜酚含量的同时能够增加黄连生物碱的溶出,推断生姜对于黄连具有"增效减寒"的作用。

    2018年10期 v.41 1298-1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紫草三黄栓抗炎作用机制及急性毒性研究

    万凯华;赵媛;焦敏;李敏;宋志鹏;李岩;翁幼武;

    目的探讨紫草三黄栓的抗炎作用机制并考察该药的急性毒性。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对照组(马应龙痔疮栓0.32g/kg体质量)及实验组(紫草三黄栓高、中、低剂量3.62、1.81g/kg、0.91g/kg体质量),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气囊炎2种炎症模型,以大鼠炎性足组织中的PGE2、MDA、NO含量、蛋白含量、SOD活力、COX-1、COX-2的含量和气囊渗出液中白细胞个数为指标,考察紫草三黄栓的抗炎机制。选取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9.1g生药/kg体质量)及空白组(蒸馏水),直肠连续给药2w,考察紫草三黄栓的急性毒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紫草三黄栓高、中、低剂量组炎性组织中的PGE2、MDA、NO、蛋白含量降低,SOD活性提高,大鼠气囊渗出液中白细胞数减少,血清中COX-1和COX-2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空白组比较,急毒实验给药组大鼠体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三黄栓抗炎作用的机制与抑制PGE2、NO、COX-1、COX-2等炎症介质合成,抑制脂质过氧化、提升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白细胞渗出有关,且安全无毒。

    2018年10期 v.41 1302-1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大学生科技园地

  • 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糖人群危险因素的调查

    张鹏程;陈程;古丽夏提·麦麦提吐尔逊;艾力夏提·图如普;叶飞;史浩楠;王婷婷;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调查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糖人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及住院的人群528名。将确诊为高尿酸血症者合并高血糖的患者254名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未患高尿酸血症、糖尿病且无血缘关系、年龄构成没有差别的274名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测定,分析该人群患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糖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和病例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尿素、肌酐及BMI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饮酒、血脂紊乱、高血压、冠心病、心理压力以及肥胖影响因素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烟影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冠心病、血脂紊乱、高血压及饮酒是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糖患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心理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冠心病、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饮酒均是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糖发病的危险因素。

    2018年10期 v.41 1306-1308+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护理园地

  • 舒适护理对冠心病PCI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预后影响

    肖静;赵敏;朱丽娅;武振朝;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术期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时间顺序分为2组,常规组50例,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组50例,行舒适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12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舒适护理干预后,其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s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 Brief Version,WHO-QOL)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有效降低术后各种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对改善冠心病PCI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8年10期 v.41 1309-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591例护理人员紧张性头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媛媛;吴艳;帕提古丽·那吾尔;刘继文;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紧张性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用世界卫生组织"lifting the burden"项目头痛问卷,收集591例护士TTH的特点及与本职业相关的因素,包括婚姻、年龄、工龄、教育程度、体质指数(BMI)及所在科室。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与护理人员TTH的相关性。结果护理人员患TTH的风险与婚姻及科室无关(P>0.05)。年龄≥30岁的护理人员TTH患病率(73.2%)高于20~29岁护理人员TTH患病率(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χ~2=7.61);工龄≥5a的护理人员患TTH的风险高于工龄<5a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χ~2=6.33);BMI≥23kg/m~2时,TTH患病率增加(P=0.004,χ~2=8.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工龄≥5a,BMI≥23kg/m2的护理人员患TTH风险增加,三者存在交互作用(P=0.000,OR=3.675)。结论年龄≥30岁,工龄≥5a,BMI≥23kg/m2是护理人员发生TTH的危险因素。

    2018年10期 v.41 1313-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医学教育

  • 借助医务社会工作提升医学人文教育成效的调查及思考

    庄玮;顾晓芬;

    通过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和社会工作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和现状的问题,提出引导医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实践提高人文素质的对策思考。采用随机抽样法,对500名在校医学生应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包括社会工作认知情况、临终关怀认知情况、人文素养认知情况、临终关怀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等方面,采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卡方检验。回收有效问卷482名(96.4%),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医学生在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认知和参与意愿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医学生临终关怀参与意愿与其认知情况相关。医学生人文素养有待提升,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医学人文精神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社会工作的实务性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养成。

    2018年10期 v.41 1317-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CBL教学法联合PDCA循环在儿童口腔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刘佳;张瑞涵;李伯琦;孙大磊;刘奕杉;

    本文旨在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联合戴明循环(PDCA)在儿童口腔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牙预防科实习的2012级口腔本科生42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1人,试验组采用CBL教学法联合PDCA循环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等方面有无差异。同时了解试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试验组(93.14±2.18)分,对照组(86.90±3.2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临床技能方面,试验组(91.56±4.23)分,而对照组(84.38±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联合PDCA循环模式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强化实习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口腔本科实习生在儿童口腔医学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整体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2018年10期 v.41 1322-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