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专题研究——癌症生殖系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反应和免疫检查点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的关联性研究

  • 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CTLA-4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分析

    范佩文;马苗苗;冯亚宁;王若峥;

    目的比较HPV16感染的中晚期宫颈鳞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CD4+、CD8+T细胞上CTLA-4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患者外周血中CTLA-4表达水平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为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8年8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放射治疗科的63例HPV16型感染的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收集患者放射治疗前、中及治疗结束时外周肘静脉血,患者行治疗前的宫颈癌组织,分离外周血中PBMCs和组织中的TILs。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PBMCs和TILs中T细胞上CTLA-4的表达。结果 (1)HPV16感染的中晚期宫颈癌鳞患者PBMCs中CD8+T细胞上CTLA-4的表达22.50(8.36,25.40)%高于TILs中4.95(2.60,1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患者PBMCs中CD4+CTLA-4+T细胞在病理分级中比较,由低到高分别为低分化组4.33(2.37,7.25)%,中分化组4.97(1.48,8.78)%和乳头状组17.55(8.29,3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PBMCs中CD8+CTLA-4+T细胞在病理分级中表达逐渐升高,低分化组21.80(11.69,26.75)%、中分化组22.20(7.21,29.33)%和乳头状组43.25(31.30,4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PBMCs中CD4+T细胞上CTLA-4表达量随放疗进度呈升高趋势,放疗前3.94(1.85,5.70)%、放疗中6.80(3.38,41.13)%、放疗结束时7.86(4.47,1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感染的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T细胞中均可检测到CTLA-4分子的表达,放射治疗过程中T细胞上CTLA-4的表达呈动态变化。

    2020年09期 v.43 1129-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宫颈癌NY-ESO-1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分析

    袁源亮;刘凯;冯亚宁;王若峥;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癌症-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 CTA)中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ew York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 NY-ESO-1)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及其临床相关性,为其在宫颈癌免疫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31例宫颈癌初治患者,用合成的NY-ESO-1抗原重叠肽刺激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采用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 ICS)技术同时检测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 IFN-γ)等5种细胞因子,FlowJo10.6流式细胞软件分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胞内细胞因子分泌和共表达水平,再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对NY-ESO-1抗原肽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率为67.4%(21/31),其中CD4+T细胞免疫应答阳性率为32.3%(10/31),CD8+T细胞免疫应答阳性率为54.8%(17/31)。(2)宫颈癌NY-ESO-1特异性CD4+T细胞免疫反应频率中无流产史者(63.6%)明显高于有流产史者(1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宫颈癌NY-ESO-1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反应频率中≤52岁者(70.6%)明显高于>52岁者(35.7%),二者统计学差异为临界值(P=0.052)。结论 NY-ESO-1抗原肽能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产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2020年09期 v.43 1136-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中BTLA的表达与近期疗效分析

    张典刚;王晓青;王若峥;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T细胞上表达B、T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 BTLA)的差异,初步评价其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10月收治的45例CSCC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T细胞上BTLA的表达量,并结合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局部晚期CSCC外周血中CD4+T细胞上BTLA的表达量(60.60%)高于CSCC组织(0.5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SCCBTLA外周血CD8+T细胞上的表达量(32.20%)高于CSCC组织(1.0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节型CSCC外周血CD8+T细胞BTLA的表达量(33.40%)高于菜花型(25.60%);低分化CSCC患者癌组织CD8+T细胞上BTLA的表达量(2.99%)高于中分化(0.72%),差异君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34);BTLA在有、无恶性肿瘤家族史的CSCC患者癌组织CD4+、CD8+T细胞上的分别为表达量(7.04%、6.96%、0.54%、0.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TLA在局部晚期CSCC患者癌组织T细胞上的表达低于外周血,提示应用抗BTLA治疗CSCC可能会导致机体产生较严重的全身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推测BTLA可能不是CSCC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

    2020年09期 v.43 1143-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T细胞免疫检查点封堵效应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王若峥;范佩文;

    <正>近年来,免疫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一大突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是T细胞表面免疫检查点受体(immune checkpoint receptor, ICR)表达的重编程[1]。ICRs是一类共刺激因子(CD27、CD28和CD137)和共抑制受体(如PD-1、CTLA-4、LAG-3等),它们共同调节T细胞的反应质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

    2020年09期 v.43 1150-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基础医学研究

  • MYO1D对自噬溶酶体生成机制的研究

    冯学召;伊力亚斯·艾萨;雷秀英;陈倩;古丽努尔·阿不力米提;米娜;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1D (myosin 1d,MYO1D)对自噬溶酶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肾上皮(normal rat kidney,NRK)细胞内MYO1D蛋白质与自噬体标志性蛋白质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LC3)的共定位关系;CRISPR-Cas9技术敲除NRK细胞中MYO1D基因,并分为MYO1D基因未敲除组,即NC组(non-specific control, NC)与MYO1D基因敲除组,即KO组(myosin1d knockout, KO);免疫荧光观察两组细胞中LC3与溶酶体关联膜蛋白1 (lysosomal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1, LAMP1)的共定位关系;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两组细胞自噬底物蛋白P62(p62/sequestosom-1,p62)的表达水平;对两组细胞进行荧光融合蛋白GFP-RFP-LC3(GFP-RFP-LC3)转染,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示踪自噬溶酶体的形成,并利用溶酶体标记探针(lyso-tracker red)检测溶酶体活性的变化。结果在NRK细胞中,可观察到MYO1D与LC3存在显著的共定位关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KO组中自噬溶酶体的形成受阻,荧光拟合程度降低;与NC组比较KO组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KO组内绿色荧光与红色荧光共同标记的自噬体比例升高;与NC组比较KO组溶酶体活性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YO1D参与并影响自噬溶酶体的生成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MYO1D参与了自噬体转运至溶酶体并与之融合。

    2020年09期 v.43 1154-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PI3K/AKT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骨骼肌GSK-3β表达水平的影响

    史浩楠;王婷婷;董惠娟;张羽珊;姚健;张鹏程;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使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观察血糖与骨骼肌中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探讨PI3K/AKT通路在糖尿病发病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G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D组)、抑制剂/LY294002组(L组),每组均为10只。G、D、L组每日灌胃脂肪乳,N组每日灌胃纯净水。同时N、G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D组每日腹腔注射DMSO溶液,L组每日腹腔注射LY294002溶液,至第10天,G、D、L组腹腔注射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至第15天,麻醉取血检测血糖,取股四头肌Western-blot法检测PI3K/AKT/GSK-3β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实验后血糖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6,P<0.05),其中G组高于N组,G、D、L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各组骨骼肌PI3K/AKT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1,P<0.05;F=24.37,P<0.05),其中G组低于N组,G组与D组间无明显差异,L组低于D组;各组骨骼肌GSK-3β表达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6.04,P<0.05),其中G组高于N组,G组与D组间无显著差异,L组高于D组。结论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与PI3K/AKT信号通路受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其机制可能与GSK-3β的水平有关,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使糖尿病大鼠的GSK-3β及血糖水平升高。

    2020年09期 v.43 1159-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8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冷刺激诱导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性腺轴改变研究

    童卓云;斯依提·阿木提;刘文娟;张盼盼;阿地力江·伊明;

    目的研究冷刺激对大鼠精子功能的影响,并建立冷刺激诱导的弱精子症大鼠模型,探讨其性腺轴功能改变。方法取16只雄性SD大鼠在4℃低温环境(8 h/d)建模,根据弱精子症标准筛选并建立弱精子症模型组(8只)及未成模组(8只);另取12只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饲养23周后取材称睾丸与附睾质量计算器官系数,左侧附睾用于检测各组大鼠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及活率,并对模型予以综合评价。利用放射免疫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T、E_2、LH、FSH、PRL激素水平,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附睾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冷刺激建模组、弱精子症组大鼠精子活力、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精子症组大鼠睾丸、附睾系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弱精子症组大鼠E_2水平升高, LH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可见正常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和附睾结构正常,未成模组、弱精子症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和附睾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结论冷刺激可降低大鼠精子活力和活率,冷刺激可诱导建立弱精子症大鼠模型,其机制与性腺轴功能改变有关。

    2020年09期 v.43 1164-1169+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4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食管鳞癌患者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特点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丹尼尔·多里坤;伊地力斯·阿吾提;卡吾力·居买;杨宁;张力为;买地尼也提·尼亚孜;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特点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食管鳞癌组织EGFR蛋白过表达率为71.83%,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不同肿瘤分化程度组、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以及不同浸润深度组之间比较,EGF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浸润深度患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扩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扩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相关,尤其是高表达(2/3+)与基因扩增密切相关。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生存时间短于EGFR无扩增的患者,EGFR基因扩增是食管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GFR基因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及指导靶向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

    2020年09期 v.43 1170-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宫颈癌组织中Ⅲ型和Ⅴ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

    艾尔肯·肉孜比拉力;焦谊;木叶斯尔·买买提;林晨;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生与Ⅲ型、Ⅴ型胶原蛋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癌新鲜组织标本36例和对照组织25例,提取总RNA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COL3A1、COL5A1和COL5A2 mRNA进行定量分析。另选取宫颈癌和对照组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各30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L3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织中COL3A1 mRNA表达水平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L5A1和COL5A2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L3A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COL3A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

    2020年09期 v.43 1176-1179+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5/6肾切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马嵋;汪惠才;魏琴;杨宁;张玲;

    目的构建5/6肾切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并探讨其心房电生理特性。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与肾衰组(CKD组),各15只。对两组大鼠体重、血清指标、超声心动图、心率、血压、心房有效不应期(atrium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AERP)、房颤诱发率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 5/6肾切除可成功制作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与control组比较,6周后CKD组肌酐、尿素氮显著增加,体重显著降低,心脏重量显著增加,心脏/体重比增加,血压显著增加,CKD组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期厚度均显著增加,左室后壁厚度显著增加,左心房内径增大,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有效不应期显著缩短,房颤诱发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5/6肾切除模型6周后可成功制作慢性肾衰竭模型,同时可引起高血压,心衰,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和房颤诱发率增加。

    2020年09期 v.43 1180-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初探分化型甲状腺癌外周血中PD-1、TIGIT、Tim-3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常诚;冯亚宁;王新华;

    目的探讨术后分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表面抑制受体PD-1、TIGIT、Tim-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需行131碘同位素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组)。按年龄、性别进行匹配收集27例于同期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外周血,及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样本,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受检者外周血液标本中T细胞表面抑制受体PD-1、TIGIT、Tim-3表达的情况。整理32名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PD-1、TIGIT、Tim-3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患者组外周血中CD4+T及CD8+T细胞上PD-1、TIGIT及Tim-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3.15(9.56,19.78)%、0.12(0.05,0.25)%、3.01(2.35,3.65)%、4.94(3.29,7.74)%、0.20(0.12,0.52)%、6.52(4.94,9.02)%;对照组外周血CD4+T及CD8+T细胞上PD-1、TIGIT及Tim-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50(4.49,8.60)%、0.39(0.14,1.25)%、1.02(0.41,1.26)%、3.55(2.14,4.38)%、0.54(0.23,1.34)%、1.25(0.69,1.99)%。患者组外周血外周血中T细胞上PD-1和Tim-3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外周血中T细胞上TIGIT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性受体Tim-3在合并患有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较未合并患有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免疫抑制受体在BRAF基因突变的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受年龄、BMI及是否合并患有甲状腺良性疾病等因素影响。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上TIGIT的表达低于健康人群,PD-1及Tim-3的表达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外周血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的表达受部分临床因素的影响。这些发现可为将来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或联合131碘同位素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2020年09期 v.43 1185-1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临床医学研究

  • STN-DBS术联合药物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UA水平的影响

    王小林;鲁峻;熊燃;潘宜新;降建新;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深部脑电刺激术(STN-DBS)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血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泰州市人民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STN-DBS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患者U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UALIF)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6周后PDQUALIF评分、U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升高,PDQUALIF评分和UA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N-DBS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可降低患者UA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2020年09期 v.43 1192-1194+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11)C-CHO与~(18)F-FDG PET/CT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贾小艳;张奇洲;秦永德;李毓斌;李肖红;张磊;那孜木古丽·木塔尔别克;

    目的研究对比~(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和~(11)C-胆碱(~(11)C-CHO)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两种显像剂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差异性分析。方法对24例肺占位患者分别行~(18)F-FDG和~(11)C-CHO PET/CT显像,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2.5为阳性),以病理结果和随访1年以上的诊疗结果为最终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及其一致性。计算两种显像剂在良恶性病变中的SUVmax、靶/非靶组织(T/N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例肺占位患者中,经诊断标准诊断肺癌13例,肺良性病变11例。~(18)F-FDG PET/CT显像确诊17例,准确率为70.8%,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54.5%。~(11)C-CHO PET/CT显像确诊21例,准确率为87.5%,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90.9%。24例患者恶性病变在两种显像剂的SUVmax及T/NT均大于良性病变(P<0.05);13例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的SUVmax及T/NT高于~(11)C-CHO (P<0.05);~(11)C-CHO PET/CT显像中恶性病灶的SUVmax及T/NT值与~(18)F-FDG PET/CT显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11)C-CHO PET/CT显像可用于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可作为~(18)F-FDG PET/CT显像的补充手段,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率。

    2020年09期 v.43 1195-1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低分子肝素钠在首次种植失败患者再次解冻移植周期中的应用

    巩晓芸;腊晓琳;李霞;王青丽;玛依热·吐尔逊;艾海权;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是否能够改善首次种植失败患者再次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种植失败再次解冻移植且年龄≤35岁患者(共计321个解冻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转化日开始是否添加低分子肝素钠分为两组:添加低分子肝素钠组(A组,162个解冻周期)、未添加低分子肝素钠组(B组,159个解冻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移植周期特征、临床结局及不良反应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时间、体质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妊娠史构成比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周期特征方面,两组患者移植胚胎构成比、平均移植胚胎数、优胚率及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结局方面,A组生化妊娠率(56.79%vs 53.46%)、临床妊娠率(54.94%vs 50.94%)、胚胎种植率(43.06%vs 37.81%)及持续妊娠率(87.64%vs 87.72%)均略高于B组,B组早期流产率(8.99%vs 13.58%)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在首次胚胎移植患者再次解冻移植周期中应用未出现明显不良副作用,但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助孕临床结局,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仍需谨慎使用。

    2020年09期 v.43 120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动态血压监测联合胎心监护、脐血流阻力S/D值对子痫前期不良围产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宋慧敏;张利平;张秀华;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联合胎心监护、脐血流阻力S/D比值在子痫前期不良围产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院南充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50例(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和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均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胎心监护(NST)、多普勒超声测定脐动脉血流阻力,记录围产期不良预后。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和子痫前期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F=9.259,P<0.01;F=52.426,P<0.01);3组的反应型无刺激性NST率、可疑反应型NST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31,P<0.01;χ~2=7.400,P<0.05);3组的阻力指数(RI)、血流灌注指数(PI)、脐带动脉血比值(S/D)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20.910,P<0.01;F=83.787,P<0.05;F=539.010,P<0.05);3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19,P<0.05;χ~2=10.031,P<0.01),夜间血压异常率、胎心监护异常率和S/D值异常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667,P<0.01;χ~2=11.850,P<0.01;χ~2=12.733,P<0.01)。24 h动态血压监测联合胎心监护、脐血流阻力S/D值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各单一检测方法。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联合胎心监护、脐血流阻力S/D值对子痫前期不良围产儿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09期 v.43 1204-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不同强度华法林与达比加群酯在老年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杨敏;陈曦;李炳华;周兴华;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华法林与达比加群酯在高龄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抗凝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确诊为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强度华法林组、高强度华法林组,达比加群酯组,每组各40例,观察12个月,比较患者血栓检出率及血栓、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24周、48周时,3组血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华法林组、高强度华法林组、达比加群酯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P=0.314);与高强度华法林组比较,低强度华法林组、达比加群酯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均较低(χ~2=4.267,P=0.039;χ~2=7.168,P=0.007)。结论低强度华法林与达比加群酯抗凝在老年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抗凝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2020年09期 v.43 1209-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气道黏液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石苗苗;王玉;杨泽玉;梁磊;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支气管黏液栓临床特点,探讨其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1月-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呼吸三科收治的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术中行灌洗治疗的165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电子气管镜检查气道有无黏液栓形成,分为黏液栓组(79例)和对照组(86例)。对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可能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显示MPP支气管镜下表现黏膜充血水肿、纵行皱襞、颗粒状凸起、滤泡增生、糜烂坏死及管腔开口处炎性狭窄。黏液栓组79例均可见一个及以上支气管亚段黏液栓阻塞,经1~5次灌洗后支气管黏液栓清除,灌洗效果不佳者需使用异物钳或细胞刷清除黏液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黏液栓组年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热程、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DH)、混合感染、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及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岁(χ~2=5.900,P=0.015)、D-二聚体≥0.9 mg/L(χ~2=6.780,P=0.009)、肺不张(χ~2=5.140,P=0.023)是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当MPP患儿年龄≥6岁,D-二聚体≥0.9 mg/L,影像学出现肺不张时,有气道内黏液栓形成的可能;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导致患儿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2020年09期 v.43 1213-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水平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孙晓琳;张平;韩丹;韩卫华;纪月华;冯海芹;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女性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水平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子痫前期的1 002例单胎妊娠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150例妊娠期间血压正常的健康单胎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第1组)。1 002例子痫前期女性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第2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n=238);第3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n=528);第4组:子痫患者(n=236)。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Eng水平。另外,依据血清sEng四分位数间距把1002例子痫前期患者分为4组,即Quart 1组、Quart 2组、Quart 3组和Quart 4组。分析血清sEng水平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以及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第1、2、3、4组各组间血清sEn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Eng的整体水平与正常妊娠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sEng水平与孕龄、婴儿出生体质量和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血压、尿蛋白/肌酐比值、肌酐水平、尿酸、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低密度脂蛋白(LDH)呈显著正相关(P<0.001)。Quart 4组所有不良围产结局的风险均最高(OR值均在3.1以上)。此外,合并胎盘早剥、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和34周前早产的风险随着sEng水平四分位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Quart 3组和Quart 4组患者中,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肌力药物支持、气管插管的例数逐渐增加。Quart 4组的女性出现肺水肿、肝包膜下血肿或破裂、需要血液透析、脑出血或孕产妇死亡的风险最高。相对于Quart 1组, Quart 2、Quart 3组和Quart 4组女性产出小于胎龄儿(SGA)的OR值逐渐增加。Quart 2、Quart 3和Quart 4组分别较Quart 1组的早产风险增加了1.75、2.30、2.33倍。结论血清sEng水平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不良结局以及临床和实验室参数高度相关。血清sEng水平对监测子痫前期女性不良结局风险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对早产的预测作用,有利于早期干预以便延长妊娠周期,改善妊娠结局。

    2020年09期 v.43 1218-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一次性宫腔细胞刷结合细胞块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周琦;邹俊凯;李霞;杨波;于春霞;

    目的探讨一次性宫腔细胞刷结合细胞块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拟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199例。一次性宫腔细胞刷取得细胞学标本,宫腔镜检查及诊刮取得组织学标本,细胞学标本制成细胞块用于细胞学诊断。比较宫腔细胞刷结合细胞块技术与宫腔镜诊刮取材满意度。以及细胞块技术细胞学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率。结果宫腔细胞刷结合细胞块技术标本满意度为95.5%,宫腔镜诊刮标本满意度为92.0%;在绝经后女性中二者满意度分别为96.0%和8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细胞刷结合细胞块技术在正常子宫内膜中诊断符合率为96.0%;在良性病变中诊断符合率为96.1%;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诊断符合率为100%;在子宫内膜癌中诊断符合率为80.0%;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4.3%。宫腔细胞刷结合细胞块技术的灵敏度为82.3%(19/23),特异度为98.0%(148/151),PPV为86.4%(19/22),NPV为97.4%(148/152),准确率为96.0%(167/174)。结论一次性宫腔细胞刷结合细胞块技术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筛查的一个可靠方法。

    2020年09期 v.43 1224-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iTBS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吴秀香;李晓丹;王莉;符翔成;蒋惠瑜;

    目的分析间断爆发模式脉冲刺激(iTBS)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双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iTBS经颅磁刺激,对照组给予假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两组均治疗2周。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吞咽功能(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评分、摄食功能(FOIS评分)及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FOI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头痛、疲乏、焦虑、耳鸣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取iTBS经颅磁刺激效果显著,可恢复患者吞咽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2020年09期 v.43 1228-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药学研究

  • 去氢骆驼蓬碱及其衍生物DH-004的急性毒性研究

    李红玲;赵军;高惠静;陈蓓;王建华;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及其衍生物DH-004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Bliss法测定小鼠经腹腔注射去氢骆驼蓬碱和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DH-004的LD_(50),记录各组小鼠的中毒症状。结果去氢骆驼蓬碱经腹腔注射的LD_(50)及95%可信限为49.40 mg/kg体质量(41.44~57.62 mg/kg体质量);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DH-004经腹腔注射的LD_(50)及95%可信限为252.66 mg/kg体质量(220.60~289.72 mg/kg体质量)。小鼠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震颤、躁动不安、抽搐等情况。结论小鼠经腹腔注射给药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DH-004毒性小于去氢骆驼蓬碱毒性,去氢骆驼蓬碱经结构修饰能达到减毒作用。

    2020年09期 v.43 1233-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参菊洗剂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张广求;张美祥;谭璐;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3种炎症模型,以0.1 g/mL洁尔阴洗液为对照,评价不同浓度(0.054、0.108、0.216 g/mL)参菊洗剂的抗炎作用,比较各组血清和足跖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_2(PGE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的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菊洗剂各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肿胀抑制率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率均升高,参菊洗剂各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致炎后1、2、3、4 h大鼠足跖肿胀度均降低,血清中SOD水平升高,MDA和TNF-α水平均降低,足跖组织中SOD水平升高,MDA、PGE_2和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参菊洗剂高剂量组小鼠肿胀抑制率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率升高,参菊洗剂高剂量组大鼠在致炎后1、2、3、4 h足跖肿胀度降低,血清和足跖组织中MDA、TNF-α水平均降低;参菊洗剂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足跖组织中SO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菊洗剂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提高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和增强清除自由基、抑制MDA、PGE_2、TNF-α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2020年09期 v.43 1236-1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胸腺五肽对AECOPD患者血清IL-6、CRP及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

    陈行辉;李昌芳;徐继刚;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抗炎、平喘、化痰、吸氧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和机械通气,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5 d检测患者的COPD症状评分及血清IL-6、TNF-α、CRP水平,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36%)高于对照组(8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7 d及15 d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及CR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胸腺五肽注射液可显著降低AECOPD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

    2020年09期 v.43 1241-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中医中药

  • 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和温和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HSP70和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

    李盼;霍新慧;毛丽旦·阿扎提;昂沙尔·毕哈孜;丁霞;

    目的观察和比较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和温和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免疫蛋白HSP70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刺山柑组和艾灸组。采用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分别用伤湿止痛膏和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外敷,艾灸组进行温和悬灸肾俞、足三里。观察大鼠AI指数和足爪容积、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滑膜组织HSP70和PPARγ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TNF-α、IL-1β水平和滑膜组织HSP 70、PPARγ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治疗3个疗程后,刺山柑组和艾灸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艾灸组大鼠HSP70表达明显升高(P<0.05)并明显高于刺山柑组(P<0.01);刺山柑组PPAR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并高于艾灸组(P<0.05)。结论刺山柑和艾灸疗法均可下调抗炎因子TNF-α、IL-1β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刺山柑上调PPARγ的表达、艾灸上调HSP70的表达而发挥抗炎消肿止痛作用。

    2020年09期 v.43 1245-1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芪贞降糖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周娅红;方朝晖;姜辉;何云娇;刘晓闯;沈悦;

    目的研究芪贞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养和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相结合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将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180 mg/kg体质量)、芪贞降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芪贞降糖颗粒,50、100、200 mg/kg体质量),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灌服等体积纯化水,各组大鼠连续给药8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炎性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芪贞降糖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给药后体质量均升高,大鼠血清TC、TG、LDL-C含量均降低,HDL-C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二甲双胍组给药后相比,芪贞降糖颗低剂量组给药后大鼠FBG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芪贞降糖颗粒低、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Cr和BUN含量均升高,组织IL-1、IL-6和TNF-α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芪贞降糖颗粒能够降低DN大鼠FBG、血脂含量、血清SCr和BUN含量以及炎性因子表达,其作用机制与增加肾组织细胞稳定,改善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和纤维化程度有关。

    2020年09期 v.43 1250-1254+1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4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

  • 阿克苏地区肺结核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营养状况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刘冉;赵艳君;郭亚丽;刘苏伟;王晓云;彭巧君;

    目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住院肺结核(PTB)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进行营养状况风险筛查,探讨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体格检查和血清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9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结核病防治院接受抗结核治疗的PTB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查,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分析PTB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营养风险与血清营养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52例PTB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入院时NRS 2002≥3分者85例(55.92%);白蛋白(ALB)<35 g/L者85例(55.92%);体质指数(BMI)<18.5 kg/m~2者36例(23.68%);血红蛋白(Hb)<120 g/L者84例(55.26%)。男性和女性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年龄段中NRS 2002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ALB水平低于女性(P<0.05);不同NRS 2002评分与血清营养学指标比较除淋巴细胞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B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Hb、ALB和淋巴细胞(LY)与NRS 2002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B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在临床应用中应与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相结合,进行早期全面综合的营养评估,及时进行营养指导,以改善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

    2020年09期 v.43 1255-1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336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糖与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李晓霞;沈静;杨蕾;李雪;田小丽;肖辉;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受损与空腹血糖正常人群人体成分、血脂等的差异及关联。方法 2018年7-12月在乌鲁木齐市某医院体检人群中选取336例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为病例组,按性别、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的336例血糖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血糖水平与人群的体成分、血脂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骨骼肌肉量、蛋白质含量、无机盐含量、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体内总水分、去脂体重、基础代谢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MI、腰臀比(WHR)、腰围(WC)、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腰臀比(WHR)、腰围(WC)、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异常时,IFG检出率较对照组要高。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脂肪量、甘油三酯、BMI、腰臀比、腰围异常是血糖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的发生与血脂异常、体成分异常分布有关,应加强锻炼降低体脂率避免中心性肥胖,有助于糖尿病的病因预防及病程控制。

    2020年09期 v.43 1260-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护理园地

  • 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多学科肺康复护理路径的构建研究

    王慧慧;韩艳;马宏惠;马丽丽;苏建萍;

    目的构建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多学科肺康复护理路径。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和两轮德尔菲(DelPhi)法专家函询,结合专家意见筛选指标,确立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多学科肺康复护理路径。结果 2轮DelPhi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提出建议的专家分别为66.67%(10/15)和26.7%(4/1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0、0.843,总路径表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1,0.37(P<0.01),路径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7,折半信度为0.843。最终确立5个一级指标(路径时间)、8个二级指标(康复项目)、103个三级指标(康复项目的具体内容)的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多学科肺康复护理路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多学科肺康复护理路径,函询专家对各条目的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较高,路径表的信效度良好,分析结果可靠,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43 1264-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讯;

    <正>本刊讯《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我校学报自2012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前已连续8年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重要期刊评价指标扩展影响因子提高至1.405,比去年提升38%;在56种医药大学学报核心期刊中稳居第28位;学科扩散指标12.87,较去年提升79%,红点指标0.52,与去年持平;地区分布数16,比去年提升14%;机构分布数93,

    2020年09期 v.43 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专题稿约

    本刊编辑部;

    <正>《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以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开设有"专题研究"栏目,符合专题报道计划的稿件经审稿通过后将优先刊发:1."专题研究"栏目稿件4~5篇,为系列研究。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项目的论文。3.报道最新和前沿的医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的论文。

    2020年09期 v.43 1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